穀雨資料|家庭暴力,9000萬中國孩子的隱秘傷疤

《時代週刊》曾組織起一個專家團,評選出攝影技術誕生以來人類歷史上最具有影響力的100張照片。

其中有一張照片,與其他表現美好的作品相比顯得格格不入——

照片裡記錄了一場真實發生的家庭暴力,丈夫正用力地掌摑對面的妻子,對方身體努力地往後退,卻依然沒有逃開迎面而來的巴掌。

穀雨資料|家庭暴力,9000萬中國孩子的隱秘傷疤

1981年,攝影師多娜·費拉託拍攝下這個畫面

正如作品的名字《Behind Closed Door》(《緊閉的門後》),家暴行為的發生總是在大眾視野之外。

隨著觸目驚心的畫面被曝光,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家暴對於受害者身心造成的重大創傷。

然而,在這場隱於家門後的暴力行為裡,除了受暴者本身,還有一個群體處於人們的關注盲區——

那些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

傷害悄無聲息地發生與疊加,隱蔽角落裡,目睹家暴兒童們在無人問津中越來越沉默,他們麻木地旁觀施暴者與受害者,尚未成熟的心靈也在被暴力潛移默化地改變。

家暴陰影下的兒童

提起家暴,正如這些攝影作品所呈現的,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暴力行為對身體造成的傷害。

可實際上,家暴的定義遠不止於身體暴力這一種。根據最高法院釋出的《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審理指南》,

精神暴力、性暴力和精神控制都屬於家庭暴力的範疇

全國婦聯2015年的調查顯示,中國2。7億個家庭中約有30%存在家庭暴力。社會學教授風笑天的研究資料顯示,

24.9%的女性和22.8%的男性都曾在婚姻中遭受過不同形式的暴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一項更為細化的親密關係暴力研究顯示,相比於人們更熟知的身體暴力,精神暴力發生的機率實際要更高。

同時,在這些不同形式的家暴行為中,男女雙方都有可能成為施暴者。其中男性肢體傷害發生率更高,女性則更多會向配偶施加精神暴力。

穀雨資料|家庭暴力,9000萬中國孩子的隱秘傷疤

近年來,有關家暴的社會新聞頻頻出現,施暴者的殘忍行徑、受害者的痛苦哭訴,往往會成為人們第一時間關注的物件。

然而,在這些事件中,有一個聲音卻始終沉默著,人們鮮少去關注他們,正如在那些暴力發生的時刻,他們的哭喊與恐懼也常常淹沒在施暴者與受害者的糾纏中——

那些在還不懂事的年紀,就被毫無防備地暴露在暴力現場的孩子們。

2020年10月,《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出臺,首次明確目睹家暴的未成年人是家庭暴力受害人。

這個始終沉默的群體,比人們想象中要龐大得多。

一項針對近2萬名兒童的研究顯示,24.6%的兒童目睹過父母之間的身體暴力,41.4%的孩子目睹過精神暴力。

穀雨資料|家庭暴力,9000萬中國孩子的隱秘傷疤

也許,在父親的巴掌落在母親身上時,他們就躲在房門邊,母親痛苦的表情、身上的傷痕,他們都看得一清二楚;

在母親對父親惡語相向後,他們也能清晰感知到空氣裡的冰冷,感知到母親的眼神裡再也沒有往日的愛意與溫柔。

基於婦聯資料,按每個家庭平均一個孩子計算,中國約有9000萬孩子生活在暴力家庭中。

這些孩子中,大多數孩子得以被公眾關注的原因往往是當他們自身也成為了受害者。

然而,對於那些目睹一切發生,但從暴力行為中“倖免於難”的孩子,卻很少有人去關注他們深埋心底的傷痕。

目睹兒童的無助和求助

反家暴紀錄片《看見淤青》中有一段孩子的獨白:“我第一次學會了隱身技能,你教會我玩捉迷藏,我不是帶著緊張和期盼的心。”

獨白刻畫了兒童目睹暴力的場景:

父母在激烈地吵鬧廝打,年幼的孩子不敢介入,他們的第一反應是把自己嚴嚴實實地藏在房門後,即便爭執的聲音依然能清晰地傳到他們耳中。

穀雨資料|家庭暴力,9000萬中國孩子的隱秘傷疤

研究顯示,在目睹家暴後,能挺身介入或尋求援助的孩子不到20%,更多的兒童只是不知所措地躲起來。

相比直接遭受虐待,這種旁觀式的目睹更具隱蔽性,躲起來的兒童在反家暴工作中更易被忽視,傷害也往往在這種環境下悄悄發生。

白絲帶終止性別暴力男性公益熱線負責人張智慧曾向媒體介紹,目睹家暴兒童的情緒、認知和行為等反應與直接受暴兒童相近,其心理創傷程度在某種程度上並不比後者輕。

有研究對一般兒童、目睹家暴兒童和直接受暴兒童的行為表現做了差異分析,後兩者的行為表現比一般兒童更加極端:恐懼、憂鬱,甚至攻擊、違規的分值遠高於一般兒童。

在家庭環境的影響下,他們逐漸成為別人眼中的“另類”。

穀雨資料|家庭暴力,9000萬中國孩子的隱秘傷疤

那少部分站出來的孩子也沒能順利解脫,在他們求助或介入的過程中,很難得到支援和肯定。

比家庭暴力讓他們更難面對的,是外界甚至家庭對暴力的合理化。這個標籤之下,家暴被說成家常,顏面比傷痛重要,隱忍是為了孩子。

在我國,家暴受害者的報警率僅有9。5%。根據全國婦聯的調查,2016年全國有家暴庇護場所2000餘家,但2015年全年只為受害者提供庇護服務149人次,使用率極低。

“家醜不可外揚”,這樣的觀念深深刻在人們心裡,家暴因此往往就成為關起房門的暴力。

孩子不敢向外人說起,作為暴力當事人的父母更是會為了保全面子,選擇緘口不言。

有位網友留言說:我爸家暴的時候我報警了,他至今仇視我,這邊的親戚都勸我回去討好他,我不明白,難道是我錯了嗎?

苦口婆心的局外人,一邊勸說受暴者“他都認錯了,再給他一次機會吧”,一邊教育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求助的孩子,“兩口子吵吵鬧鬧很正常,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管“。

更加無助的是,有的時候,連家暴直接受害者自己,都會不自覺地站在孩子對立面。孩子介入暴力的過程中,會經常得到他們這樣的迴應:“我們不離婚,都是為了你”。

穀雨資料|家庭暴力,9000萬中國孩子的隱秘傷疤

我們分析了話題“家暴中的受害者為什麼不選擇離開”下的1000多條評論,“孩子”成為最常出現的高頻詞。

父母們沒有意識到,孩子沒有成為家庭的解藥,反而成了他們手中的盾牌

。每一句“為了你”,都變成了孩子負罪的枷鎖。這種負罪感源於,孩子不僅無法保護受害者,還因為自己導致了暴力的不斷髮生。

女導演黃莉曾在《演說家》舞臺上講述自己的家暴家庭。她自己一直懷有愧疚感,父親小時候經常打母親,母親被打後就會拿自己出氣,她不會告訴父親,因為怕他給母親帶來更狠的暴力。

有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叫“與受害者認同”。為了減輕負罪感,她向母親產生了認同,透過合理化母親對自己的傷害,來表現得和母親一樣。這樣做,是為了救贖自己。

傷害悄無聲息地發生與疊加,隱蔽的角落裡,目睹家暴兒童們在無人問津中越來越沉默,他們麻木地旁觀施暴者與受害者,同時,未成熟的心靈也在被暴力潛移默化地改變。

暴力傳承

畢淑敏在《家問》中說:在紛亂和醜惡的氣氛中成長的孩子,是偽劣家庭的痛苦產品。他們是那樣幼小,缺乏分辨的能力,以為這就是人世間的模型。

當這些成長在暴力環境裡的孩子慢慢長大,那些深埋在他們內心的創傷往往並不會消失,而是也隨著他們一起“長大”,甚至開始畸變成一顆暴力的種子。

中國白絲帶志願者召集人、北京林業大學性與性別研究所所長方剛在接受南方週末採訪時談道:在做家庭暴力研究時,他往往會請施暴者畫出三代以內的家庭圖譜,進而標記出家族中曾有暴力行為的人,結果往往有施暴者的父親,有時會出現祖父、外祖父。

一項研究報告了童年時期目睹家暴的大學生暴力行為發生率,童年目睹過家庭暴力的孩子,長大後有更大機率成為新的施暴者,這種暴力不僅傷害他人,還可能傷及自身。

穀雨資料|家庭暴力,9000萬中國孩子的隱秘傷疤

在《看見淤青》中,有的孩子長大後,會趁家長喝醉時,偷喝完剩下的酒消解愁緒。面對自己喜歡的人,他告訴自己不要成為父母那樣的人,但當他控制不住情緒,又成為了那個施暴者,在暴力與悔恨中迴圈往復。

有心理學研究用挫折-攻擊理論來解釋這種行為:當一個人的既定目標受到阻礙、無法達成時,就會產生一種受挫心理,這種心理容易在日後喚醒憤怒的情緒,進而引發攻擊行為。

小的時候曾目睹暴力但又無法拯救施暴者的無力和恐懼,就成為了孩子心裡的一個巨大的挫折源。而受挫者攻擊的能量並非直接朝挫折源釋放,長大後,他們身邊的人或許就成了下一個受暴者。

無力和恐懼的陰影,也讓目睹家暴長大的人活成了一個矛盾體。

他們害怕暴力卻又隱隱迷戀暴力,控制慾強烈卻又極度缺乏安全感,牴觸婚姻卻又渴望長久地被愛。

穀雨資料|家庭暴力,9000萬中國孩子的隱秘傷疤

在這擰巴的生活中,與暴力的記憶共處是一場長久的博弈。

童年裡,那扇從緊閉的房門背後傳來的打罵聲,常常在他們長大後,也依然是難以擺脫的夢魘。

在這個“國際反家庭暴力”日,家庭暴力的傷害或許應該得到更多關注,因為它從來就不是什麼“家庭瑣事”。

它關於受害者身上的傷疤和內心的折磨,關於他們需要承受的社會壓力與偏見,也關於每個成長的孩子那個充滿恐懼、愧疚與痛苦的童年。

撕掉家暴作為“家務事”的標籤,才能讓更多受害者、更多目睹暴力的孩子能夠無所顧忌地向社會尋求幫助。

讓這個社會在面對家暴時,所能反饋的不再是忽視與偏見,而是清晰的法律保護、明確的救援手段,還有真誠的關懷與理解。

參考文獻*

南方週末《目睹過家暴的孩子長大了》https://mp。weixin。qq。com/s/bxjGsOhBXCq_q9x6pR6RKw

三聯生活週刊《親密關係中的惡:反家暴為什麼這麼難》https://mp。weixin。qq。com/s/oqUWLP4le1_eZdhRfmocOg

Chan K L。 Child victims and poly-victims in China: Are they more at-risk of family violence?[J]。 Child abuse & neglect, 2014, 38(11): 1832-1

出品人丨楊瑞春 主編丨趙涵漠 責編丨郝昊  運營丨菜菜 楊曦霞 撰文 | 蘇現奎 echo 資料 | 蘇現奎  設計 | 數可視譚靜  編輯丨菜菜 出品丨騰訊新聞 穀雨工作室

TAG: 家暴暴力目睹孩子家庭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