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這個地名,其實是因為在2700多年前,祖先舉國移居此地!

前面講到了用植物命名地名的例子,比如廣東地名梅州,裡面有梅,廣州花都,地名開頭有花,類似的地名還有很多,這樣的地名由來也跟它們當地的特色資源有關。

今天就來說說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多次發生僑設州郡縣的情況,也就是原州郡縣的居民因故流亡寄居到新的地方,而原地名不變,像宿遷就是一個例子!

宿遷這個地名,其實是因為在2700多年前,祖先舉國移居此地!

發生郡縣僑設的3個主要原因

發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戰亂造成人民流徒、官吏逃跑,在新地形成聚居,保持原籍和地名。如西晉滅亡後,中原戰亂,“晉元帝寓居江左,百姓紛自北南”。

二是自然災害,特別是洪水地震造成一些郡縣城邑毀滅,轄域內人民無法在當地生活,不得不大規模流渡到另一州郡縣寓居,但仍稱原地名。三是朝廷組織的大規模移民,為安撫移民及隨移官員情緒,採取保留原籍貫及郡縣名稱、減免賦稅等政策。

因戰亂而僑設州郡縣最早的,發生在春秋時期,周宣王22年(公元前806年)鄭桓公受封於鄭(今陝西華縣東),後率臣民攜財富東遷至東虢與鄶之間(今河南新鄭一帶)。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鄭桓公與犬戎交戰被殺,於是鄭國遺民南遷。因其所遷居之地位於鄭國之南,故名為南鄭(今陝西漢中南鄭縣)。

宿遷地名的歷史由來

《水經注》曰:“桓公死於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鄭為稱。”宋莊公十年(公元前701年)三月,宋國以強欺弱,將宿國遷往自己的領地,成為其附庸國,為反映這個歷史事件,此地命名為宿遷,宿遷市歷史悠久,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有“項王故里”之稱!

發生在東晉、南朝時期的僑設州郡縣風潮,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涉及州郡縣最多、南遷人口最集中的一次。西晉愍帝建興四年(公元316年),匈奴攻入長安西晉亡。司馬睿立東晉,都建康(今南京)。由於北方征戰不斷,社會動盪,加之晉元帝南高江南,很多北方的官吏和百姓緊隨其後南徙,僅京口(今江蘇鎮江)、廣陵(今揚州西北)一帶就僑設了徐、青、究、幽、並等州及所領郡縣。

宿遷這個地名,其實是因為在2700多年前,祖先舉國移居此地!

武進(今江蘇武進市西北)一帶就僑設了20個郡和60多個縣,而且繼續沿用北方原州郡縣名。當原州都縣收復後,就在其州郡縣名前加“北”字,以與僑設州郡縣相區別。南朝宋以後,又去掉“北”字,恢復北方原州郡縣名,而在僑設州郡縣名前加“南”字。

如南朝梁時,在彭澤縣、鄱陽縣、石城縣(今安做池州市)一帶僑設南太原郡。東晉時,在全椒縣、東城縣地(今安徽滁州市)僑設南譙州。

一個不變的規律:從北方向南方遷渡

歷史上多次發生的僑設州郡縣之潮,似乎有一個不變的規律,即不論發生在哪個朝代,不論發生在哪個時期,不論僑設規模是大還是小,幾乎都是從北方向南方遷渡,北方州郡縣僑設於南方,而且這種僑設又表現出一種階梯式狀態。

最早,是春秋戰國時,從內蒙古、甘肅一帶向晉、陝、冀、豫地域僑設,如今之山西定襄縣、繁峙縣就是從北方僑設到現地的。

次後,是漢魏東晉時期,從晉、陝、冀、豫地域向秦嶺、淮河以南,長江中游一帶僑設,如今之安徽南陵縣,原為漢朝南陵縣,位於長安附近的霸陵南,以漢文帝之母薄姬的陵墓南陵得名,東晉時因戰亂,南陵縣遺民南遷至此,為南陵戌,後僑設南陵縣。

宿遷這個地名,其實是因為在2700多年前,祖先舉國移居此地!

再後,是南北朝、宋朝時期,因避戰亂,一些北方州郡縣集中在長江下游一帶僑設,如在京口(今江蘇鎮江)僑設徐州,在江乘(今江蘇句容市北)僑設琅邪郡及臨沂縣。

這種僑設現象說明,中國的早期政治經濟中心在北方由於各種階級矛盾、集團矛盾激化,內外爭奪激烈,造成戰亂,加之北方經濟難以滿足朝廷之需,南方經濟日趨發達,政治經濟中心不斷由西向東、由北向南轉移。

TAG: 僑設州郡北方地名南陵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