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國初代國王名叫蠶叢,為何在華陽國志中將這個名字念得很荒唐?

《華陽國志》記載:古蜀國初代國王名叫蠶叢。蠶叢統治蜀地前,蜀地百姓多以放牧維持生活。蠶叢見蜀地非常適宜養蠶的桑葉生長,於是他便四處教蜀地百姓如何養蠶,種植。因為養蠶、種植的關係,蜀地百姓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而感念蠶叢教化之恩的蜀地百姓,便擁護蠶叢為初代蜀王。而成為古蜀國國王后,蠶叢開始帶著蜀地百姓向東南方向遷徙。

古蜀國初代國王名叫蠶叢,為何在華陽國志中將這個名字念得很荒唐?

眾人到達茂汶盆地後,蠶叢便讓蜀地百姓在此地定居,在繼續讓蜀地百姓養蠶的同時,蠶叢還讓蜀地百姓在該地大力發展農耕業。因為發展生產的緣故,古蜀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百姓安居樂業。殷商時期,蠶叢統治下的古蜀國卻被其他部落打敗,而年老即將身死的蠶叢只好將王位傳給柏灌,讓柏灌帶領百姓前往姚地定居,躲避戰亂。柏灌為古蜀國第二任國君,其治下的古蜀國,因遷徙的緣故開始變得四分五裂。

古蜀國初代國王名叫蠶叢,為何在華陽國志中將這個名字念得很荒唐?

柏灌死後,崛起的魚鳧成為古蜀國第三任國君。魚鳧先是重新統一了四分五裂的古蜀國,隨後他又帶領古蜀國百姓再次東遷。這一次魚鳧帶領著古蜀國百姓遷徙到了廣漢平原。巴蜀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該地既有天險可依,又有肥沃的土地和豐富的礦藏,所以巴蜀也被稱為天府之國。雖然戰爭使古蜀國百姓人口銳減,但仰仗巴蜀得天獨厚的條件,很快百姓又過上了穩定而幸福的生活。雖說如此,但有一個問題卻長期困擾著魚鳧。古蜀國產鹽量極低,該國百姓使用的食鹽,都是從川東三峽地區購買來的。川東地區有兩個做食鹽生意的部族:巫耋和巴人。爭搶食鹽生意的巫耋、巴人經常爆發戰爭。因兩族交戰的關係,缺少食鹽的古蜀國百姓,生活受到了極大困擾。

古蜀國初代國王名叫蠶叢,為何在華陽國志中將這個名字念得很荒唐?

最終魚鳧想到了一個辦法來解決問題,魚鳧帶領古蜀國百姓在白帝城西邊的河灘上壘石紮營。其目的有兩點:一、將巫耋、巴人之間的戰爭阻擋在古蜀國國境以外。二、讓百姓在此地採鹽製鹽,內部解決古蜀國百姓缺少食鹽的問題。白帝城以西河灘上的石壘,是按照易經八卦堆砌起來的,該石壘縱橫八行,共計六十四壘。後來該處石壘,更是被小說家杜撰到了諸葛亮的身上。換言之,演義小說中諸葛亮圍困陸遜的八陣圖原型,正是魚鳧帶領古蜀國百姓修建的石壘。

古蜀國初代國王名叫蠶叢,為何在華陽國志中將這個名字念得很荒唐?

可惜,就在古蜀國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時,魚鳧卻在前往湔山打獵途中,突然暴斃。因古蜀國將領杜宇,曾率領蜀軍相助武王伐紂。魚鳧暴斃後,在軍中有著極高威望的杜宇,成為古蜀國第四任國君。當時的杜宇更是被古蜀國百姓尊為望帝。

古蜀國初代國王名叫蠶叢,為何在華陽國志中將這個名字念得很荒唐?

杜宇執政早期,蜀地百姓安居樂業。但杜宇執政晚期,蜀地卻爆發水患。就在杜宇為如何解決水患問題而發愁時,某天,江中突然漂來了一個男性。命人打撈起男性的杜宇發現他並沒有死,只是溺水昏厥了過去。杜宇喚醒男性後得知,該人為中原百姓。杜宇問其姓名,對方自稱“鱉靈”。透過攀談杜宇得知鱉靈有治理水患的能力,最終鱉靈果然為古蜀國解決了水患。感念對方治水有功,又覺得自己已經老邁的杜宇,乾脆將王位禪讓給了鱉靈。鱉靈的帝號為開明。

古蜀國初代國王名叫蠶叢,為何在華陽國志中將這個名字念得很荒唐?

講到這裡還有一個典故不得不介紹一下。鱉靈繼位初期,古蜀國在其治理下國泰民安。只是統治時間久了,鱉靈逐漸變得專橫跋扈起來。隱居的杜宇得知鱉靈的變化後,化身成杜鵑來相勸鱉靈。最終鱉靈被日夜悲啼的杜鵑感化,重新成為了開明的君主。這就是“望帝春心託杜鵑”詩句的出處。然而不知為何,王位在傳到鱉靈孫子一代時,古蜀國卻神秘亡國,突然消失了。現代史學家猜測,古蜀國消失的原因,很可能與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水災有關。

古蜀國初代國王名叫蠶叢,為何在華陽國志中將這個名字念得很荒唐?

20世紀初,川西平原的農民燕道誠,準備帶兩個孫子在離家不遠的林盤溝打一口井。年富力強的大孫子燕青保,一鋤頭下去在地上劃出了一道火星。以為鋤到石頭的祖孫三人,只好重新選擇了一塊地挖井。但此次燕青保一鋤頭下去,地面上卻出現了一個大坑。祖孫三人發現土坑中有無數石器、陶器、玉器。燕道誠隨即將挖到古墓遺址的訊息上報給了當地文物局。最終文物局派來的考古專家,從遺址內出土了上千件玉璧、玉璋、玉斧、青銅面具及陶器等文物。該處古墓遺址,正是神秘消失的古蜀國,而考古專家將該處古蜀國遺址就稱為三星堆文明。

參考資料《華陽國志》《蜀王本紀》

TAG: 蜀國百姓杜宇蜀地蠶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