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能者”揭榜“智者”掛帥 讓創新鏈融入產業鏈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張曄

鐳射技術,在製造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國產鐳射裝置始終有一個“心病”:高精度向量掃描器件數字振鏡被國外企業把控。

7月24日,記者從國內振鏡產品龍頭企業江蘇金海創科技有限公司瞭解到,2019年公司透過“揭榜掛帥”丟擲的繡球,終於結出碩果,江蘇產研院JITRI-Sioux聯合研發中心為企業開發的數字振鏡生產樣機,近日正式下線。

金海創公司負責人表示,僅2019年,高階鐳射振鏡市場規模就達30-50億元,由此涉及到的下游鐳射裝備超過千億元。高精度數字振鏡開發成功,將極大地助推我國智慧製造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我們大力推進科技攻關組織方式改革,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根據不同任務性質和不同主體需求,分類探索‘揭榜掛帥’新機制。”江蘇省科技廳廳長王秦說,目前已形成“任務定榜、掛帥揭榜”“前沿引榜、團隊揭榜”“企業出榜、全球揭榜”“需求張榜、線上揭榜”四種新模式,有效地促進了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

聚焦行業共性技術“揭榜攻關”

在工業軟體中,建模與模擬平臺的重要性,堪比日常辦公族使用的Office。

目前,國內高校院所的科研及高階製造產業使用的建模與模擬平臺,大多是國外軟體,一旦被停用後果不堪設想。

“今年1月,我們釋出了新一代科學計算環境MWORKS。Syslab,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首款科學工程計算與建模模擬平臺軟體,可用於航空、航天、核能、船舶,以及教育、能源和車輛等領域。”蘇州同元軟控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危文瓊自豪地說道。

而這項突破“卡脖子”技術的工業軟體,正是來自2021年度江蘇省重點研發計劃定向擇優任務專題。與以往的計劃不同,該專題實行“任務定榜、掛帥揭榜”新機制,政府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的組織者,釋出戰略性產業創新任務,面向全社會揭榜攻關。

截至2022年,這個重大“榜單”已釋出43項任務,吸引130家高水平創新型企業和團隊“揭榜攻關”。掛帥科學家享有組建團隊、經費使用、考核分配等自主權。

面向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江蘇實行的是“前沿引榜、團隊揭榜”。2019年起,江蘇以重大科學前沿和產業科技前瞻“榜單”為引導,先後組織實施了35個重大基礎研究專案,揭榜科學家沒有過多的“論文指標”等附加條件,科研人員可以自主確定研究方向、自主設定研究課題、自主選聘科研團隊、自主安排經費使用,甚至還有寬容失敗的免責機制和考核激勵機制、滾動支援機制。

目前,祝世寧院士團隊、王廣基院士團隊、陳錢教授團隊相繼在光量子晶片基礎理論與技術、CAR-T等活細胞藥物體內實時視覺化追蹤、非干涉定量相位成像與衍射層析理論取得重大突破。

企業有難題線上“掛號問診”

查正月在電動車行業摸爬滾打了20多年,2021年他創立的無錫翼友機車科技有限公司,把小小的電動車減振器賣出了2。5億元,在行業內也算小有名氣。

但是,他心中始終有一個轉型的夢,“傳統產品競爭越來越激烈,我想進入智慧製造領域”,查正月說,為了圓夢,2020年底他在省技術產權交易市場線上平臺釋出了技術需求,僅僅過了2個月,南京工業大學方成剛教授團隊就成功揭榜。

2022年初,查正月帶著首套“高階電動機車柔性智慧產線”交付客戶,“它可以快速切換4種車型的生產,85秒就能製造一輛電動車,用工量只有原來的1/4。”查正月說,客戶使用後非常滿意,隨後又追加5套。

“這相當於架通了一座橋樑,讓高校和企業可以面對面交流,減少許多中間環節。”方成剛說,“揭榜掛帥”讓他的橫向科研服務更加忙碌,最近他又在準備揭榜下一個企業技術難題。

企業是創新主體,但長期以來許多企業並不是創新資源配置的主體,不少企業苦於技術難題找不到解決辦法,發展遭遇瓶頸。江蘇透過技術產權交易市場連結需求和供給兩端,建立線上企業技術需求張榜、揭榜平臺,實現創新資源更廣泛、更精準、更有效地配置。

截至2021年底,平臺累計釋出技術需求8000餘項、專利(成果)超2萬項,共促成528項技術交易,成交總金額2。93億元。

同時,發揮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改革“試驗田”和“創新紐帶”作用,與龍頭企業共建企業聯合創新中心,由企業提出重大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出資開出技術需求榜單,在全球範圍尋找“揭榜英雄”,開展聯合攻關。

TAG: 揭榜團隊振鏡掛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