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微電子所新型垂直互補場效應電晶體(CFET)研究取得進展

中科院微電子所新型垂直互補場效應電晶體(CFET)研究取得進展

集微網訊息,中科院微電子所積體電路先導工藝研發中心殷華湘/吳振華研究團隊日前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研究成果,利用DTCO(設計工藝協同最佳化)工程思想全面探索了互補場效應電晶體(CFET)的器件架構優勢。

根據該所介紹,CFET結構是對新一代先進製程節點環柵(GAA)電晶體的進一步改進,將不同導電溝道型別的GAA器件在垂直方向進行高密度三維單片整合,從而突破了傳統N/P-FET共平面佈局間距的尺寸限制,在3奈米以下技術代高密度、高效能積體電路製造技術中是器件創新架構的有力候選者。

中科院微電子所新型垂直互補場效應電晶體(CFET)研究取得進展

該所研究團隊依託其提出的新型混合溝道CFET(Hybrid Channel Complementary FET,HC-CFET)結構設計和整合方案,利用SiNx與SiO2的高刻蝕選擇比,透過分步溝道形貌刻蝕,實現對N-FET和P-FET首選高電子與空穴遷移率導電溝道的共同最佳化,即使得N-FET具有(100)溝道表面晶向,P-FET具有(110)溝道表面晶向,從而在同等投影平面下獲得最佳的器件與電路效能。

目前,該結構設計與整合方案的可行性已透過Virtual-FAB模擬模擬驗證,展現出更高的工作頻率以及更優的噪聲容限視窗,以及在高度微縮的高效能CMOS積體電路應用上的巨大潛力。(校對/Aileen)

TAG: FET溝道CFET器件積體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