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困局:一直虧錢,資本跑了,IPO沒用

我不止一次聽到同行業的創業者豔羨的口吻說,我們體量小,比不得商湯家大業大。

但如今,作為AI行業標杆型企業的商湯,日子並不好過。

我們縱觀此前網際網路乃至移動網際網路公司從初創到巨頭的發展之路,做平臺公司或者做百億美元市值是每個公司的夢想,乃至於投出上百億美元市值的公司也是每個投資人的美夢。我相信,絕大多數的創業者和投資人一定是深信AI可以做到的。

但現在看來,這樣的“泡沫”般的美好期待在商湯股價解禁暴跌中一下就被拉到了殘酷的現實裡。也不獨是商湯,雲從、格靈深瞳、乃至寒武紀,都用自身血淋淋的教訓,給AI從業者們上了深刻的一課。

為什麼這麼說?無論是平臺公司也好,還是垂直企業也好,到了AI賦能百業的美好宏偉藍圖中,這些企業對外、對資本的故事都是重研發重產業,且在單一產業中想要憑藉AI的力量真正解決剛需的痛點,完成單一可複製且輕量化的商業化變現,只是知易行難,到現在也只靠著美好的夢想苦苦支撐著。

尤其是,還沒上市還好,可以再多描繪一會兒藍圖,在上市之後,靠著“科研投入”飲鴆止渴,不斷地尋找新產業,這樣的AI故事確實講不下去了。

畢竟,總不能一直畫餅,一直虧損?

01 商湯自上市後有什麼變化?

商湯股價為何從總市值最高達到3200億港元的榮光時刻暴跌至此?商湯科技上市前的投資者和基石投資至此已經全部解禁——招股書顯示,商湯上市後至少六個月內,所有主要IPO前投資者將保留上市時至少50%的投資。

這其中,需要指出的是,商湯科技上市之時,自由流通的股份只佔總股本的1。41%,其它均在鎖定狀態中,但解禁後,這個數字一舉攀升至60%。 尤其是,從前幾日的交易來看,大單交易呈現淨流出狀態,更加印證了IPO之時投資者的外流之勢。

股價背後更多反映的是資本對商湯為首的AI公司基本面並不那麼認可。畢竟上市以來,商湯科技的基本面還沒改變。

為何這麼說?此前,招股書中,商湯援引了沙利文的報告,稱如果按2020年的收入來看,商湯是亞洲最大的人工智慧軟體公司,同時是中國最大的計算機視覺軟體提供商,市場份額達11%。

但一體兩面,2022年3月,商湯釋出上市後首份年報,2021年實現營收47億元,同比增長36。4%,毛利率為69。7%。而在營收增長的背後,則是商湯不斷擴大的虧損:經調整後,商湯虧損淨額為14。2億元,同比上升了61。5%。

眾所周知,之前,沒有上市乃至給資本講故事的初期,重研發一直是AI公司可以講的故事之一:以CVPR 2021為例,在7039篇有效投稿中,最終有1661篇中選,錄用率為23。6%。而這其中,商湯以AI公司之力,入選論文為66篇。

但反映在年報上,2021年,商湯新增了1500名研發人員,其研發人員數量約佔員工總數的70%。與此同時,商湯也將其虧損的主要原因歸因於研發投入猛增,達到36。14億元,佔收入比重為76。9%。

可謂成也蕭何敗蕭何。這樣換來的結果是什麼?一年到頭,商湯賺的錢,還不夠拿來搞研發的。

就拿公開資料顯示的來看,目前,智慧城市是商湯第一大營收源,2021年貢獻營收21。4億元,在總收入中佔比高達45。6%,而背後則是140個城市的相關部署。那問題不禁就要來了:之後這樣的營收是否可以正常線性增長?

且不說中國有多少城市可以無限增長下去,單單阿里雲的智慧城市、百度的AI CITI、騰訊的數字城市、京東的城市計算、科大訊飛的訊飛超腦等等,是不是也在一旁虎視眈眈?這早就有前車之鑑,AI公司只有更卷,沒有最卷,彼此之間搶業務也不是一兩天的事了。

其實這也反向帶動了AI公司的另外一個惡性迴圈,所以我們也就可以看到,號稱是大裝置+智慧商業、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和智慧汽車四個板塊,但近來商湯科技宣傳更多的則是智慧汽車和元宇宙。

正如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徐立的演講中指出,“可能很多人會就此認為元宇宙已經近在眼前,但從這條曲線來看,雖然元宇宙有著巨大的可能性和潛力,但是現在技術成熟度還尚待完善,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構建起龐大的基礎設施。”

即便如此,商湯上市的招股書中,就已經提及了47 次“元宇宙”,並聲稱“我們的 SenseMARS 已成為亞洲最大的元宇宙賦能平臺之一”。

而且這樣一來,高昂的研發費用更是不可能降下來,因為即便在頂會中證明自己,但技術到產業落地並形成真正的商業壁壘,中間還要跨越基礎研究和產業落地的“死亡之谷”,雪球越滾越大,研發投入更像“飲鴆止渴”,讓人上頭且難以下來。

也因此,此前過於著急地用科研來講資本故事,讓資本之路走得更順暢些;當下資本的“反噬”就如此猛烈且讓人心頭一寒。相比投資人身在局中,應該看得更加清晰。

其實這些AI公司們心裡比誰都清楚,但卻誰都停不下來迎合新技術的步伐。而這正是當下AI公司們不斷虧損的宿命所在。

02、到底怎樣才算一個合格的AI公司?

我先問一個問題,位元組跳動和百度算不算AI公司?對於從業者來說,後者一定算,但前者存疑。

怎麼說?百度確實以其搜尋、百度雲、自動駕駛等這些AI技術而著稱,其也一直以AI公司來標榜自己;位元組則一直是人們公認的APP工廠,從今日頭條到西瓜影片再到抖音,明面上並不如何相關。但實際上,AI可以算是其標配。

也因此,我們來看,當下對於科技公司來說,AI就是其技術底層技術之一,可能開始並不將概念歸攏於此,但當下,AI確實在發力,也確實在不斷重塑著各個公司的底層技術邏輯。

頭部的科技公司也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且正在迎頭趕上,比如之前的智慧音箱大戰,背後先是初創公司為各大公司做技術支撐,到了最後就變成了百度阿里等收編初創公司,並將之發揚光大了。

那對於新進入的創業公司來說,在研發上下力氣是正常的,畢竟早期沒有營收之時,研發實力是其非常重要的展示視窗,這也是國內AI公司樂此不疲地參加各種頂會,努力重新整理自己記錄的原因所在。

但正如上文所說,技術和產業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當下的AI公司更多都是被資本催熟的。大公司用自己源源不斷的現金流來填補和等待這樣的鴻溝,等到了初創公司,商湯等融資數額之巨,想必也不用我多贅述。

資本和產業的成熟落地之間有時間差相對正常,但問題是,誰也沒想到即便上市之後,研發依然需要如此重的投入,時間差過於漫長,長到資本都承受不住,紛紛出逃。

以公認的AI投資大拿李開復來說,他此前表示,從投資視角,AI分為四個時代,分別是黑技術時代、B2B時代、賦能AI+時代,以及無所不在的時代,而當下我們處於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的中間。

而這其中,黑科技時代是以科研為主,以博士主導,把AI技術當作切入點,再去尋找商業應用的階段。第二個階段,AI公司開始做2B產品賣給2B的應用,在保險、銀行、客服、金融、教育領域落地。第三個階段則是賦能AI到傳統行業。

當下眾多AI公司應該還處於第二階段,就已經紛紛上市,且拿到了第三階段資本的注入,未必真正有利於產業的長遠發展。畢竟,在各個領域之中,AI還只有淺嘗輒止,而並不能真正重構且顛覆產業。

這樣一來的困局是,鳥槍換炮或許是剛需,但還並不是真正的痛點,自然營收就上不去了,而這就會直接顯示在股價上面。

比如在商湯科技更早之前登陸科創板的“AI晶片第一股”寒武紀,相較於其上市首日市值一度衝到1000億元,已經跌去整整四分之三。

此前有業內人士告知我,AI困局的核心是單價上不去,且單品複製難度係數太高。一項技術如果不能進行商業化和規模化的應用,哪怕研發投入再多,也不能掩蓋其營收短板的問題。

所以對於AI企業來說,並不是看到什麼風口就一擁而上,也不是狗熊掰棒子,做一個丟一個,更不是往更加細分的領域嘗試技術和產品落地,這些都沒有解決好發展的本質問題。

而是要在發展之初,就不要被資本“迷花了眼”,看到資本痛快下注,就馬上大搞特搞技術,而不講收入,要知道,雖然覆水難收,但資本給予的一定是要還回去的,還是要認認真真地看清楚,當下產業中最需要的技術是什麼,以及最能規模化複製的產品是什麼,踏踏實實地解決產業剛需。

一旦看到了某一個產業真正能在AI的作用下降本增效,就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基本功,不是AI公司,勝似AI公司。

仍以商湯來論,最近兩年,智慧汽車業務就被賦予了更高的戰略地位,成為商湯科技下一個發力方向。這個或許是非常好的發展方向,但元宇宙離產業更加遙遠,可以投入則不宜大張旗鼓。

畢竟,即便AI落地場景在不斷增多翻新,但沒有穩定的變現模式,AI公司想要實現盈利依舊艱難。少信一點大餅,多做一點實事,比什麼都強。

總不能讓不能停的研發重投入,一直成為AI公司的阿喀琉斯之踵吧。

TAG: AI商湯公司研發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