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已經不是從前的廣東了

北緯30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發祥地,是長江、尼羅河、幼發拉底河的入海口,在這裡的公元前500到600年左右,東西方同時出現了啟迪人類智慧的偉人,釋迦牟尼,佛教的創始人,老子寫的道德經,孔子、穆罕默德、真主先知,蘇格拉底,西方哲學鼻祖等等等等,他們呢,開啟了北緯30度的繁榮。

廣東已經不是從前的廣東了

再往下的是北緯23度,你連起來看,到現在為止,這條線上基本都是沙漠,但是除了我們國家的廣東省,這是廣東省人民的智慧結晶,也是中華民族的基點省份,它是中國現在的第一經濟大省,非常繁榮。

在2021年的時候,廣東省的GDP就是12。43萬億元了,連續33年,都位居我們國家第一位,已經超過了韓國、俄羅斯、澳大利亞、巴西等國家的總和和世界第十的加拿大是等同的。廣東境內外的上市公司總數是1102家,也是我們國家唯一一個上市公司超過千家的省份,總市值超過22萬億元,已經超過了法國、德國,位列全球第三位。到了2021年呢,廣東的常住人口達到1。2億人,和世界排名第十的墨西哥相差無幾,超過了德國、日本,僅次於俄羅斯,有3000萬人,是海外僑胞,是全國海外僑胞總數的一半,都在廣東省,可見其開放程度之大。現在叫大灣區了,大灣區的11個城也有8600萬的常住人口,超過世界其他的三大灣區總人口,這個彎曲,在全世界各國代表著經濟的核心基點。三大灣區分別是舊金山、紐約、東京灣區,世界五百強企業,有25個在大灣區超過紐約灣區成為世界第一。在全球最權威的就是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的報告中,深圳到香港到廣州的科技群已經連續兩年排名中國第一位,全球第二位,是僅次於美國加州的。現在來看,未來的地球經濟的中心一定是在美國的加州和中國的廣東之間爭奪了。

那廣東我們說說為什麼可以從一片荒漠變成現在的綠洲呢?我們還要說起整個廣東的歷史,廣東呢,是中國的南大門,處在南海航運的中樞位置。在3000年前,就用陶瓷貿易開啟了海航,到了清代呢,廣州還是成為了對外通商口岸的唯一一個,3000年的貿易文化底蘊是原因之一。而距今約12。9萬年以前,嶺南這一帶就有人類活動遺址,所以叫嶺南文化,距今1。4萬年以前,他在這裡就成為了世界種水稻文明的源頭。但是做生意這個基因還要從秦朝說起,在公元前的214年,秦朝徹底的佔領了嶺南地區,就是廣東省。秦朝當年,是重農抑商的,為了懲治商人,也是為了滲透到嶺南,移民了五大批,大概是,總計50萬人口,其中呢一些婦女,寡婦約15000餘名,商人達到了5萬餘名,當時的嶺南,不過十數萬人口,所以潮汕人自古會經商,和秦朝移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廣東省的,它的海岸線總長度是4114公里,沿海有廣州、深圳、汕頭、湛江四大港口,貿易量居全國首位,珠江口外和北部灣還打出了很多的油氣田,氣候又是東亞季風區,是中國的光熱和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且與熱同期,四季常青,這說明,沿海的風能、潮汐能和波浪能還有更大的開發潛力。

2013年,它有兩個學科,學校的學科是中國排名第一的,26個學科進入中國前五的,廣東有13所高校60個學科進入了全球前1%。比如中山大學、暨南大學、汕頭大學、華南理工、華南農業、廣東海洋醫科大、中醫大、華南師範,這都是世界一流高校,這是為廣東發展提供了人才底蘊。出過誰呀?洪秀全、袁崇煥、康有為、梁啟超這樣的大人物可謂是人傑地靈,但就是這樣的省份,在40年改革開放之前還是一個農業大省,距離現在可以說經濟發達十萬八千里,但是它有一個優勢,當時就是離香港近,為他未來快速融入國際的貿易形成了一個鋪墊,也形成了未來大迴圈的一個基礎,到現在,甚至是已經可以取而代之香港了。

當然世界上有很多地形地貌地理位置類似的地區,他們沒有成為現在的廣東,因為他們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捷徑,就是貿易賺快錢的模式。但廣東人民雖然也賺了快錢,在幾十年前,但沒有忘記勤勞和憨厚,傻大黑粗的錢也沒有放棄。他們靠著搬磚山寨,寧螺絲讓農業大省幾十年時間搖身一變成了製造業的是世界工廠,全球IC產業。曾有一句話說,東莞一堵車,全球都缺貨,華強北一缺貨,全國沒有電子產品。就是憑藉這樣的精神,愣是把製造業幹成了現在的高技術產業叢集,深圳就是典型的代表,在2011年之前,深圳還是一個山寨之都,代號華強北。但是最近幾年呢,你看看華為、騰訊、中興、比亞迪、大疆等等科技巨頭的總部為何都能落戶於此呢?因為他的產業叢集已經達到了一定規模,可以為任何一個企業降本增效。

廣東的規上企業達到了十七萬億規模,全國第一。現在,全國90%的無人機,50%的彩電,40%的手機,30%的空調,25%的工業機器人,20%的冰箱和積體電路,都被廣東省承包著,全國工業有41個大類,其中40。各大類廣東銷量都在全國前三,這就是巨大的吸引力和潛力。這和美國的加州是截然不同的,尤其是以矽谷為代表,他們以設計研發為主要目的,早早就把製造業轉移到了國外了。而現在呢,可以說廣東正在趕超美國,憑藉的不單單是全產業鏈,還有一個原因是數字化升級和智慧製造的領先。

廣東在2020年數字經濟增加值已經超過了5萬億元,連續五年全國第12019年釋出了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這裡面意味著珠三角的時代已經結束,也就是國內競爭格局的結束,他已遙遙領先,開啟的是彎曲競爭,對標的是國際四大灣區,憑藉的是強大的工業基礎,數字化的升級,智慧製造的先進,更重要的是嶺南的精神,廣東人的吃苦耐勞,現在我們國家要依託這裡解決一些卡脖子的問題,減緩貿易摩擦帶來的損失,開啟。東盟貿易開啟新的國際大迴圈的新模式,就要更充分的發揮數字化升級的威力,抓手呢就是雲計算。現在,這個雲計算上,美國的亞馬遜、微軟,中國的阿里雲,暫時領先的東數西算裡,最大的雲計算應用場景就在廣東省,阿里雲的飛龍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也立足於廣東,輻射大灣區,打造新能源、電氣裝備等等八大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叢集。其中小鵬汽車借力雲計算的案例就非常生動,小鵬的批七型號汽車,從投產到下線1萬輛,只用了不到160天,創造了新能源汽車造車的記錄,而數字化就提升了其中車聯網效率的40%以上。現在,廣東已經超過150家大型製造業都在佈局數字化,廣東之所以能成功呢,不單單是每次都能站在風口浪尖,更是敢於創新和迎接挑戰,從加工業到貿易。輕工業到重工業到山寨電子產品到智慧製造到數字經濟,從一個傻小子到幹專精特新的創新灣區,既是廣東的敢為天下先,也是廣東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更是國家戰略的精準和民族團結的支撐。

TAG: 廣東大灣廣東省現在數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