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平臺防網暴功能實效考:當成千上萬惡意資訊來襲時

六平臺防網暴功能實效考:當成千上萬惡意資訊來襲時

(農健/圖)

2022年5月12日,劉學州家屬委託律師發表宣告,稱已蒐集、固定了劉學州生前所受網路暴力的證據,並提交到法院。

三個多月前,這位15歲的河北尋親少年在海南三亞服藥自殺。遺書中,他提到在社交網路上承受了“太多太多”的攻擊、謾罵。

事後,微博方對這一情況進行了核查,認為個別使用者的確存在人身攻擊言論,對40個違規賬號永久禁言,52個賬號禁言180天至1年。

前述律師宣告中,還向新浪微博、知乎等平臺提出建議:集中篩查仍在侵犯劉學州及其親屬的連結,處罰有關賬號;積極響應投訴人的投訴請求。

在網暴受害者訴諸法律前,平臺監管是他們應對侮辱、攻擊性言論的第一防線。4月24日,中央網信辦釋出訊息,將部署開展網路暴力專項治理行動,聚焦網路暴力易發多發、社會影響力大的18家網站平臺,透過建立完善監測識別、實時保護、干預處置、溯源追責、宣傳曝光等措施,對平臺進行全鏈條治理。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石佳友認為,民法典已經對網路暴力發生後的平臺處置責任進行了詳盡的規範,目前更復雜的環節是在事前預警,還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對平臺提出具備可操作性的要求。

在他看來,頭部社交媒體應起到示範作用,另外,行業內可以建立自律公約,“監管部門能做的往往是事後處罰。行業自律可以做到更有效的事前預防”。

那麼對網際網路使用者來說,目前各大平臺已經出臺哪些措施,可以讓使用者防止自己遭受網暴?

日前,南方週末記者對微博、抖音、快手、豆瓣、知乎、小紅書6家社交平臺中的防網暴相關功能進行了測試。

限制互動關係

“網路空間最大的特點,或者說是最可怕的,就是使用者數量的無限性。”在石佳友看來,這正是網路暴力帶來的社會性死亡威力巨大的原因所在。

英國獨立記者、作家喬恩·羅森曾花3年時間周遊世界,拜訪眾多網暴事件的受害者,並出版了著作《千夫所指:社交網路時代的道德制裁》。他曾在一場演講中回憶,推特剛上線時,人們還會隨意爆一些自己的醜事,“其他人會說,‘天啊,我跟你一樣。’現在呢,人人都在抓別人的醜事。若在推文中說錯了隻言片語,一切就都完了。”

在社交平臺,使用者間的交流無外乎發表評論,或者傳送私信。在這場互動中,使用者只需要動動手指,按下發送鍵。

而在上述6家平臺中,除知乎外,陌生人間的交流並非暢通無阻。測試中,南方週末記者發現,平臺本身對此就設定了硬性限制,使用者還可以進一步選擇更嚴格的設定。對互動物件的限制,讓網暴行為被扼殺在了搖籃裡。並且,近年來這一限制愈發嚴格。

在豆瓣、小紅書,對於未互相關注且未在私信中有過對話的陌生人,在自己回覆前,只能收到對方發來3條私信;這個數字在快手、抖音為1條。此外,小紅書使用者一天最多隻能向5個未關注的人傳送私信。

2022年5月9日,抖音官方釋出訊息,為了持續加強網暴行為治理,再次調整了私信功能:使用者若回覆未關注人的資訊,則與對方開啟單次臨時會話,但僅限文字交流,有效期24小時。超過這一期限,未關注人將再次受到傳送訊息的限制。這項24小時臨時會話功能正在測試中。

在豆瓣,系統還對新註冊使用者或近期有過違規的使用者設定了更嚴苛的規則。他們無法直接向陌生人傳送私信,需先向私信物件傳送聊天請求,得到迴應後,才可以發訊息。

除了系統硬性設定外,在上述5家平臺,使用者都可以分別設定私信、評論物件的範圍,可選項大致有所有人、互相關注的好友、粉絲和關閉4種。

網暴往往帶來可怕後果的一個原因,在於“人肉搜尋”。當網暴發生在某人身上時,他/她此前在社交平臺上釋出的動態,往往會被網民抽絲剝繭,進一步解讀,產生新的攻擊點。

劉學州在微博裡釋出過自己在三亞旅行的照片,穿著帶有名牌logo的衣物。這些元素,在網暴者的評論中,被指為並非如自己所說家境貧寒,“有心機”,是“詐騙犯”。他在遺書中解釋,那些名牌不過是自己存錢買的高仿,去三亞玩,本就是想逃離經歷的一切對自己的不公。

對於防範隱私洩露,除知乎外的5家平臺上,使用者都可以設定動態的瀏覽許可權,大致有公開可見、粉絲或朋友可見和僅自己可見3類選項。

在抖音和快手,賬號還可以被設定為私密——只有粉絲可以看到主頁作品,且關注請求需要經過批准。

豆瓣則對個人主頁的資訊展示有更細緻的可見範圍選項。例如,在主頁可展示範圍中,對未關注自己或關注不足30天的人,可設定對方只能檢視主頁半年內的10條動態,相簿、日記等資訊均不可見;使用者發生關注某一話題、加入小組等社群行為時,也可以選擇相關資訊的可見範圍等。

這和豆瓣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更為私密有關。作為基於興趣的陌生人社群,豆瓣使用者間的交流更多圍繞在書影音作品和小眾興趣領域,動態都用於個人記錄或與有限使用者分享,較少發生大規模公眾傳播。

與之對應,知乎幾乎未在這一環節有所限制,這或許是因為它定位為知識分享型社群,個人主頁較少涉及個人隱私。

過濾“不友善”關鍵詞

使用者間資訊一旦發出,下一步是系統對資訊內容的稽核,主要透過關鍵詞詞庫過濾。詞庫範圍也在不斷變化,劉學州事件後,微博就釋出宣告,稱將大幅增加互動中的“不友善”關鍵詞規模,例如“醜八怪”“綠茶婊”等。

在對平臺功能的測試中,南方週末記者嘗試在評論及私信中傳送10個帶有侮辱性質的詞彙,各平臺都對這些詞彙有不同程度攔截。

不同平臺對評論、私信的把控尺度有所區別。在這10個詞彙中,除豆瓣的私信、評論遮蔽詞彙數量相同外,其餘平臺私信可傳送的詞彙數量多於評論。也就是說,評論比私信的稽核更為嚴密。

二者差異最大的是小紅書。傳送私信時,僅1條資訊不可見;而在評論中,10條資訊均被攔截。

知乎相關負責人向南方週末記者解釋,這是因為評論的可見範圍廣、互動多,私信則針對性強、使用者體驗感知顯著,兩種場景存在巨大差異,不適宜做統一管理。

微博對私信、評論的稽核均較為嚴格,分別攔截了6條、8條資訊。抖音和豆瓣攔截詞彙的數量相對較低:抖音對私信為零攔截,評論攔截1條;豆瓣在這兩類資訊中均攔截2條。

傳送的評論被攔截後,被評論者和其餘網友均無法檢視,部分平臺的頁面上會提示已過濾不當言論。

在抖音和知乎,這中間還多了道程式:評論者在發出違規評論後,系統會自動發出提醒,建議評論者修改。若評論者仍執意選擇傳送這則資訊,被評論者也同樣無法接收。

此外,在微博和知乎,使用者還可以選擇是否開啟更嚴格的防護功能,微博的這一功能被稱為“評論防火牆”,只能用於對評論區的防護。這一功能介紹中註釋,開啟這一功能後,系統會對評論進行更加嚴格的審查,“遮蔽疑似人身攻擊和垃圾騷擾的評論內容,但同時可能有一定機率會誤傷正常評論”。

知乎的瓦力保鏢功能是在2018年9月上線的,可以用於評論和私信兩個場景。它也可以識別更多型別的不友善言論,“包括陰陽怪氣、辱罵、歧視、騷擾、漠視生命、性別對立等多型別。”知乎方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測試中發現,在這一功能開啟時,知乎對限制釋出的詞彙進行了分層管理。部分詞彙在接收者處不顯示,也有部分詞彙如“醜八怪”“變態”等,雖然不直接攔截,但也不會直接顯示,在評論中它們會被摺疊,在私信中則顯示為“點選顯示訊息詳情”的連結。假如傳送了3條被隱藏的內容,傳送者的賬號會被對方自動拉黑。

對此,知乎負責人表示,針對純粹為攻擊、辱罵詞彙構成的內容,與詞庫完全匹配,會被直接隱藏或刪除。對一些粗俗詞彙,令人感官不適,但不能明確是否為純粹攻擊意圖的,進行摺疊,不做直接展示,如果使用者有了解的主動需求,可以展開檢視。

對於接收者未回覆未關注人私信的前後,微博對違規詞的限制也有所不同。接收者回應前,無法看到包含違規詞的資訊,而回復後,雙方的私信對話內容就不再受限制。其他平臺則一直保持對遮蔽詞的限制。

有意思的是,6家平臺中只有豆瓣,釋出的內容一旦包含平臺違規詞彙,系統會彈出訊息提醒,直接告知這則資訊涉嫌違規,無法釋出。在小紅書上,少量違規詞彙釋出後會彈出這類提醒。其餘平臺上,違規詞彙釋出者都不會受到警告或處罰,甚至他們仍能看到自己的評論出現在評論區,不知道它其實未能抵達接收者。

在中國社科院大學網際網路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曉春看來,對關鍵詞過濾的模式無法窮盡所有攻擊,很難提煉出一個標準化的監控模式。而如果設定標準太高,則可能會影響使用者正常的言論表達,影響使用者體驗。

若有包含侮辱、誹謗性質的資訊成了“漏網之魚”,最終抵達接收者,那還有最後的救濟渠道:投訴。

劉學州家屬委託律師發表宣告中提到,律師在對侵權連結向各網路平臺投訴時,發現部分網路平臺投訴程式繁瑣,投訴響應滯後,投訴人無法第一時間直接聯絡到平臺方。

南方週末記者對各平臺的響應速度進行了測試。在向各平臺投訴同一內容的私信資訊後,抖音、快手在20分鐘內迴應,投訴成立的話,違規賬號分別禁止傳送私信1或2天。知乎的迴應時間在50分鐘左右,且隨著被投訴次數的增加,懲罰力度也在疊加。小紅書約四小時左右迴應,投訴未透過;微博、豆瓣則沒有迴應。

緊急“防暴”

“每個人都深受傷害。他們說自己感到抑鬱、焦慮、失眠,甚至想過自殺。”喬恩·羅森在前述演講中提到,他採訪的數位網路暴力受害者,遭受網暴的傷害都很難在短時間內消失。一位女士因為說了句玩笑話而遭到謾罵,後來,她把自己關在家足足一年半。

當成千上萬的惡意資訊來襲時,當事人往往無法理性思考,採取足夠的自我保護手段,即便無數人給出的建議無外乎一條——斷網。

緊急情況下,除了限制互動物件、過濾不當言論等常態化保護措施外,平臺還能做些什麼?

網路暴力悲劇直接催動了平臺針對短期內隱私遭到嚴重損害的使用者,出臺更嚴密的保護措施。

2022年3月3日,微博方釋出訊息,為減少及預防類似事件發生,平臺將上線一鍵開啟“防暴模式”。在這一模式下,使用者無法接收未關注人的轉發、評論和私信。如果使用者收到大量非正常評論,系統將彈窗提示使用者是否開啟隱私防護。

這項功能自3月11日開始測試,4月14日起面向所有使用者開放。與之類似,豆瓣也在3月25日推出了應急防護功能。

和常態保護措施相比,應急防護有什麼特點?豆瓣相關負責人回覆南方週末記者,這一模式是高強度、短期的,且有明確防護目的。應急狀態下,所應之“急”成了使用者面對的最重要問題,“一定程度上犧牲了部分自由交流和分享的途徑”。

這也解釋了兩家平臺為何都為這一功能設定了時間期限,微博的防護期是開啟當日起7天,豆瓣則可以選擇3天、7天或14天。當然,防護期限結束後,使用者還可以再次開啟。

微博官方對這一功能的解釋為,開啟後,7天內不再接受未關注人的私信、評論和轉發。南方週末記者對平臺功能的測試中發現,對未關注但有過私信交流的網民,仍可傳送私信、轉發資訊。

豆瓣的應急防護模式仍注重對個人主頁資訊的隱藏,以防有人挖掘隱私。使用者一旦開啟這一模式,只有自己關注的人,才能檢視該使用者的主頁;未經同意的陌生人無法再發送私信;不友善的評論也會被隱藏。另外,廣播、日記、相簿會被設定為僅關注人可回覆,可以禁止內容的轉發和收藏。

豆瓣方表示,在對應急防護模式的方案進行了多輪討論、調整後,一些原本設計的功能被單獨抽出,成了常態化保護的一部分。例如,黑名單保護功能原本只遮蔽被拉黑者對使用者的互動,現在,這一功能被更改為雙方的個人主頁互不可見,互動也雙向遮蔽。

劉曉春建議,除了對這類短期易被網暴群體的特殊防護外,還可以增強對未成年人等易受傷害群體的保護,開發針對性功能。

另外,劉曉春認為,目前網暴的施加者除了普通網民,還有一些出自有組織性、產業化的組織。社交平臺可以總結這類情況的規律,對此建立黑名單,相關部門也需要加大對這類“黑灰產”的打擊力度。

當然,只依靠平臺治理無法完全阻止網暴行為發生。在一些情況下,平臺也難以確認行為人是否存在侵害名譽等涉嫌網暴行為。

例如,網民對某一事件當事人向公眾籌集捐款的去向產生質疑,由於平臺無權查證捐款明細,無法判斷到底是合理懷疑,還是對當事人的誹謗。

在石佳友看來,平臺只能進行形式審查而非實質審查,在這種情況下,不應當讓平臺承擔過多的壓力,專業的問題只能透過司法程式解決。“不論是平臺,還是監管部門,都應當在保障使用者的言論自由和人格權間找到一個妥當的平衡。”

喬恩·羅森的一名受訪物件為了挽回自己形象,曾聘請一家名譽管理公司,在網路上釋出了有關她愛貓、度假的內容。這些故事在短時間內成功把之前的“醜事”擠出了搜尋引擎前列,然而幾星期後,“醜事”又回來了。

“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對付網暴)沒戲了?”主持人問他。

“我認為,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一旦發現有人在信口開河地亂噴,就應該大聲指出來。如果語言攻擊發生時,有不同的聲音在表達不同觀點,殺傷力會小很多。”喬恩·羅森說。

南方週末記者 韓謙 南方週末特約撰稿 馮佳琪 南方週末實習生 李旻卿

TAG: 私信平臺使用者評論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