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進數字“駕駛艙”,生產經營資料一覽無餘|走讀工業網際網路

坐進數字“駕駛艙”,生產經營資料一覽無餘|走讀工業網際網路

“數智新生態——廣東工業網際網路3.0產業深調研”系列報道

在東島新能源的排程室,大螢幕上動態更新的各類資料資訊,讓到訪人直觀看到關鍵生產經營指標。它就會像駕駛員面前的儀表盤一樣實現視覺化呈現,因此被形象地稱為“駕駛艙”。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作為一家鋰電池材料生產企業,東島新能源規劃了三年內天然石墨負極材料產能突破8。0萬噸/年,但生產瓶頸也逐步凸顯:生產裝置工況狀態資料獲取難;生產報工追溯難,資訊延遲;電池生產系統用電能耗大,“雙碳”目標下,企業急需掌握裝置用電情況並推進節能減碳;配方式生產需要掌握每包成品料質量資料,缺乏有效的資料歸集……

藉助樹根互聯提供的“5G+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整體解決方案,東島新能源實現了從生產訂單下達到產品完成的最佳化管理,以及對加工產品流程化管控,實現製造資料整合並有效指導車間的生產運作過程,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交貨週期。

坐進數字“駕駛艙”,生產經營資料一覽無餘|走讀工業網際網路

生產:自動錄入替代手工填寫

在東島新能源湛江車間,轟鳴的生產線上,一包包的物料魚貫而行。值得一的是,每一包物料背面都有一個二維碼,藉助這個獨一無二的“身份證”,工作人員拿著PDA就可以直接錄入質量資料引數進行報工。

從手工操作到自動錄入,大大降低了出錯率。這是工業網際網路在提升智慧製造中的一個切面。

“我們現在每年都要新增一兩百臺裝置,巡檢都是一個大問題。”東島數字運營部經理肖志鴻說,過去巡檢主要是靠動力部同事,每天早晚巡檢一次,手工蒐集引數。

由於這些資料不是實時的,而且也加入了不少人工判斷,準確性欠佳,更關鍵的是,這些手工彙總的資料,往往要兩三天之後才能判斷出裝置需要做哪些檢查。

轉型焦慮,是不少企業走向數字化過程中經常要面對的難點,如何從最迫切需要改善的地方入手?東島選擇從裝置的監控和生產管理系統開始推進數字化。

經過測算,電子資料卡錄數替代手工填寫,業務指令單由原來40分鐘提效到20分鐘可完成;返工率降低,綜合生產效率提升5。2%。

同時,過程全工序實時記錄、車間製造資訊的實時傳遞及統計、實時提醒異常狀態,提高了生產效率,縮短交貨週期由原來的45-60天,減少到35-45天。

東島新能源數字運營部負責人肖志鴻介紹,透過生產車間核心裝置實時數採連線,聯網及時檢視裝置工況狀態,以及歷史工況資料檢視,幫助企業及時和客觀的判斷故障,減少維修時間和維修成本。目前,公司裝置的綜合故障率和故障時間減少28。03%。

坐進數字“駕駛艙”,生產經營資料一覽無餘|走讀工業網際網路

管理:從各自為戰到集中高效

5G、工業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慧的蓬勃發展,為整個工業製造領域帶來的不只是技術的進步,所觸及的還有管理變革。

肖志鴻感覺到,企業在初創時,遇上問題經常會透過會議來協調和解決,而現在,系統“上雲”後,僅僅是在手機上就可以解決很多事情,請假、請款、合同管理等等,都實現了自動化處理。

職能與分工上,公司也採取了進一步變革。此前,東島新能源在湛江、珠海、雲南、內蒙古等地設立基地,不同區域劃分了相對明確的職能,就其中的某些工序進行加工。“不同產區做不同工序,雲南基地可能會做一些湛江做不了的工序,各個廠區只需要管理好各自的工廠,存在各自為戰的情況。”肖志鴻說。

而現在,集團會把一些職能集中在一起,形成了採購中心、規劃中心等等,“比如說,我現在要向客戶交貨,不僅要考慮湛江產區的生產力,也要考慮其他廠區,管理更加高效”。

坐進數字“駕駛艙”,生產經營資料一覽無餘|走讀工業網際網路

資料:降碳減排有了量化依據

工業4。0一大重要變革是為製造業的物理資產建立數字模型,對接新一代資訊科技,用技術的能力和威力提升製造業整體效率。

資料,正成為企業新的生產要素。

肖志鴻說,鋰電池生產是一個典型的流程型製造業,裝置一旦啟動就不能輕易摁下暫停鍵,而去年下半年以來,東島的業務量就非常飽和,即便想降碳減排,也有些無從下手。

而透過與樹根搭建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肖志鴻發現這個問題迎刃而解。“比如說,透過單位能耗分析,哪些工序是耗能比較大的,這些工序是不是可以嘗試放在風能、水能豐富的區域?一些舊裝置的能耗偏高,可以考慮逐步淘汰,等等,這些資料為企業的精細化管理帶來了有益幫助。”

此外,如果能一次性實現質量達成,不用多次反覆加工,也同樣能將綜合能耗節省下來。肖志鴻說,原材料千差萬別,生產過程燒過了或者燒的不熟,都可能導致產品質量問題,或者因為某個裝置故障,返工的情況也不少見,這意味著就要多付出一倍的能耗。

“客戶對新能源材料實行一票否決,所以一旦有不合格成品就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肖志鴻說,目前,藉助數字化手段,幾十種引數可以進行量化,每包料的產出嚴格做到全程追溯,建立配方指令單時,配比組合更加精確。投入100噸的原料,合格品已經從85噸上升到93、到95噸之間,這就意味著在降低排放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內容連結

“數智新生態——廣東工業網際網路3.0產業深調研”系列報道

建一座“燈塔工廠”,要分幾步?|走讀工業網際網路

“數智新生態——廣東工業網際網路3.0產業深調研”系列報道

5G“剪辮子”後,千里之外也能一鍵鍊鋼|走讀工業網際網路

“數智新生態——廣東工業網際網路3.0產業深調研”系列報道

在“元宇宙”裡,製造業還能這樣決策|走讀工業網際網路

“數智新生態——廣東工業網際網路3.0產業深調研”系列報道遠端作業,權宜之計還是大勢所趨?|走讀工業網際網路

【採寫】郜小平

【實習生】徐睿超 朱琳

【內容統籌】程鵬 趙兵輝

【編輯統籌】馬華

【策劃】陳韓暉

【出品】南方產業智庫

【作者】 郜小平

南方產業智庫

TAG: 東島網際網路生產工業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