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語種使用者喜歡被動?大、小語種使用者運營差異

本週,我們將視角聚焦在不同語種使用者內容獲取習慣上來。

什麼是小語種?

對小語種的定義有兩種,一是除聯合國通用語種(漢語、英語、法語、西班牙語、俄語、阿拉伯語)外的語種,二是指除英語以外的其他語種。在VLOG CHINA實踐中,我們選擇了在國內接受度更高的第二種定義。

小語種使用者喜歡被動?大、小語種使用者運營差異

使用者習慣差異

透過對VLOG CHINA的資料進行分析,我們得到了這樣的結論:

大語種(英語)受眾在獲取中國內容時,習慣於透過搜尋的方式來獲取自己感興趣的資訊,即主動接受。

小語種(其他語種)受眾在獲取中國內容時,多數情況來自平臺的推薦影片,在被動的狀態下接受了相關資訊。

小語種使用者喜歡被動?大、小語種使用者運營差異

在YouTube平臺,英語頻道的流量來源中主動搜尋佔比達到了8。9%,其他11個語種頻道,主動搜尋佔比最高的也僅有4。7%。同樣的,在TikTok平臺,英語頻道和其他語種頻道的主動搜尋佔比甚至達到八倍的差距。英語頻道觀眾觀看影片後,有8%的人會透過個人資料主動搜尋同類影片;而其他語種頻道觀眾這種主動搜尋比例不足1%。在本週除綜合版塊以外的影片中,英語頻道有11人透過個人資料主動搜尋其他內容,而其他語種頻道僅有西班牙語、印尼語頻道各1位觀眾主動搜尋。

小語種使用者喜歡被動?大、小語種使用者運營差異

差異原因分析

依照習慣,當用戶主動搜尋內容時,更傾向於使用母語。但小語種使用者想透過母語搜尋出準確內容卻很困難。以YouTube平臺為例,英語影片的數量佔比高達33%,其他包括漢語在內的幾十個語種內容合計佔比67%。因為英語作為全球影響力最大的語種,覆蓋率人口數量已達到12。68億。在如此龐大的使用人群基數上,以英語產出的影片必然會佔據主流。

小語種使用者喜歡被動?大、小語種使用者運營差異

對於海外發布的中國內容影片來說,除漢語外,大多數也是以英語為主。英語影片的內容多、基數大,使用者搜尋到的內容會更精準,所以英語使用者更傾向於透過主動搜尋的方式去獲取感興趣的內容。而小語種影片基數小,中國內容影片更是少之又少,透過小語種檢索時不容易搜尋到自己感興趣的影片,所以小語種使用者形成了被動接受的習慣。

獲取方式差異帶來運營方式不同

根據大、小語種使用者不同的內容獲取習慣,運營者也應當選擇不同的運營方式。

大語種重SEO最佳化

英語頻道,在運營時要注重SEO最佳化,確保標題及簡介當中關鍵詞的熱度,確保使用者在搜尋時可以準確的檢索到想要的影片。在VLOG CHINA英語頻道中,我們也使用了一批高熱度的中國產品關鍵詞“Mavic3”、“DJI”等進行影片標題最佳化,最終獲得了不錯的搜尋流量反饋。

小語種使用者喜歡被動?大、小語種使用者運營差異

小語種重平臺紅利

而對於小語種頻道來說,運營者需要深度瞭解平臺“玩法”,抓住平臺紅利,在小語種頻道增加更受平臺演算法青睞的影片投放數量。在VLOG CHINA西班牙語頻道,我們藉助YouTube shorts的推廣之勢,透過加大60秒內短影片的投放,整個YouTube西班牙頻道來自Shorts推薦的流量已達到94%。

小語種使用者喜歡被動?大、小語種使用者運營差異

在TikTok平臺也是如此,TikTok在海外依舊處擴張階段,這期間平臺對優質短影片的推薦力度很大,所以需要把握推薦規律。在TikTok韓語頻道,透過VLOG CHINA資料分析,我們得出“中國前沿科技”類的影片更容易獲得推薦,所以在科技版塊加大了該類影片的投放,最終科技版塊以117106的綜合影響力一躍成為韓語頻道第二,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小語種使用者喜歡被動?大、小語種使用者運營差異

事無絕對,運營方式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在海外內容運營的過程中,應實時關注運營資料,並根據資料變化及時調整運營策略。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TAG: 語種影片頻道搜尋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