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反傾銷戰爭:成長之路,鋪滿荊棘

近日,光纖行業反傾銷再起風雲。商務部貿易救濟局公告,自2022年4月22日起,對原產於美國和歐盟的進口非色散位移單模光纖所適用的反傾銷措施進行期終複審調查;英國貿易救濟調查局公告,擬對中國出口到英國的單模光纖光纜產品展開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光纖反傾銷戰爭:成長之路,鋪滿荊棘

英國早已脫歐,兩起看似沒有關聯的事件,背後是全球光纖行業持續近20年的反傾銷戰爭,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年的光通訊泡沫危機。伴隨著不間斷的反傾銷和被反傾銷,中國光纖廠商發展壯大,不僅在本土徹底擊敗海外競爭對手,更轉守為攻,在全球市場與海外競爭對手同臺競爭,甚至突進到歐洲市場這一海外競爭對手的重要“堡壘”。

20年過去,市場格局早已翻天覆地,但反傾銷戰火依舊。藉由最新的動向,本文回顧光纖反傾銷的緣起、中場、高潮和近期動態,試圖分析這場產業戰爭的原因和終局。一言以概之,中國光纖行業的成長之路,鋪滿荊棘,透過重重挑戰,已經成長為全球市場不容小視的強大競爭力量。

光纖反傾銷戰爭:成長之路,鋪滿荊棘

緣起

1966年,華人科學家高錕在國際電話電報公司(ITT)任職期間,發表了一篇題為《光頻率介質纖維表面波導》的論文,開創性地提出了光纖理論(高錕後被稱為“光纖之父”,並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70年,美國康寧公司研製出全球第一根光纖,讓光纖應用具備了現實可能。1976年,“中國光纖之父”趙梓森帶領團隊獨立研製出了中國第一根光纖。

光纖發明後,經過不斷改良大大減小了傳輸損耗,很快投入應用,在1990年代已成為全球建設通訊網路的主要傳輸介質。光纖的發明助推了網際網路的崛起,且由於發展過於狂熱,在2000~2002年,導致了全球性的“網際網路泡沫”、“光通訊泡沫”。

泡沫危機破滅後光通訊市場蕭條,全球光纖(光纜)產能嚴重過剩。為了轉移危機,海外具有先發優勢的光纖巨頭紛紛向中國市場低價傾銷,重創了新生的中國光纖行業。為捍衛公平競爭權益,2003年5月,中國兩家代表性光纖廠商向商務部遞交反傾銷調查申請書。

歷經18個月的調查,商務部在2004年底宣佈對產自美、日、韓三國的G。652單模光纖在入境時徵收對應的反傾銷稅,實施期限為2005年1月1日到2009年12月31日。這一舉措初步遏制了海外光纖廠商的不良競爭行為,部分“雞賊”的韓國光纖廠商甚至為逃避貿易制裁退出了中國市場。

光纖反傾銷戰爭:成長之路,鋪滿荊棘

中場

首次反傾銷未獲全功。原因在於,2005~2009這6年,全球光纖市場始終不見起色,尤其是歐洲,儘管早早發放了3G牌照,但數百億美元的鉅額頻譜拍賣費用,使得歐洲運營商沒有餘力大規模建設3G網路,對光纖需求不振。海外光纖廠商對中國市場的傾銷依舊嚴重。

鑑於此,2009年10月,在商務部停止期終審查後,中國光纖廠商聯手再次向商務部發起申請調查日本、韓國的單模光纖傾銷,商務部於2010年12月31日公佈最終結果,決定自2011年1月1日起,繼續對其在入境時課徵反傾銷稅,課徵期限為五年。

隨後中國光纖廠商再接再厲,繼續申請對美國和歐盟光纖廠商傾銷進行調查。2011年4月21日,商務部發布2011年度第17號公告,決定對原產於美國和歐盟的進口非色散位移單模光纖徵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為自2011年4月22日起5年。

印度光纖廠商也摻和進來。2009年~2012年,印度對中國光纖出口量大幅增長,價格則明顯下降,存在傾銷行為。2013年6月,中國光纖廠商聯合向商務部提交反傾銷調查申請書,此後商務部在官網釋出2014年第56號公告,宣佈對印度生產的單模光纖在入境時實施反傾銷制裁,徵收反傾銷稅。

這一系列舉措卓有成效。到2016年,伴隨著中國市場成為全球最大光纖市場,中國光纖廠商乘勢而起,與海外競爭對手正面競爭,逐漸在國內三大運營商集採中佔據主導地位,分享中國光通訊市場大發展的戰略機遇。

高潮

經過兩輪光纖反傾銷,戰火依然沒有平息,因為新的變數再次出現。2014年起,中國在“寬頻中國戰略”和4G網路超大規模建設的推動下,對光纖需求量高速增長。行業諮詢機構CRU的統計顯示,2015~2018年,中國光纖市場佔據全球市場的60%,遠超其他國家和地區市場總和。

光纖反傾銷戰爭:成長之路,鋪滿荊棘

這使得海外競爭對手“眼熱心跳”,忍不住動手動腳。2016年,應國內申請人期終複審申請,商務部對適用於日、韓兩國G。652單模光纖的反傾銷稅率進行核查,並公告自2017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31日期間,繼續實施反傾銷制裁。

2017年4月21日,商務部發布2017年度第20號公告,決定自2017年4月22日起,對原產於美國和歐盟的進口非色散位移單模光纖繼續徵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為5年。2018年7月,商務部發布2018年度第53號公告,將美國公司所適用的反傾銷稅率調整為33。3%-78。2%。此外,2020年到2025年,我國繼續對從印度的進口的單模光纖徵收反傾銷稅。

我國上述維護市場公平的舉措,導致海外國家醞釀“報復”。2020年9月,歐盟委員會決定對自中國進口的光纜進行反傾銷調查,原因是歐洲廠商認為該商品在歐洲市場存在由人為原因導致的低價出售情況。歐盟委員會調查稱,中國光纖光纜行業獲得大量補貼,受益於這種不公平的競爭優勢,使其近年來以極低的價格大幅增加對歐盟的出口。

2021年11月,歐盟委員會正式裁決,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光纖光纜徵收反傾銷稅。2020年12月,歐盟還對原產於中國的光纜進行反補貼調查,並在今年1月宣佈下調反傾銷稅,同時徵收反補貼稅。此外,今年2月印度光纖廠商BFL向印度商工部貿易救濟總司提出申請,要求對來自中國等地的單模光纖進行反傾銷調查。

因此,今年英國的光纖反傾銷反補貼調查行為,可以看做是英國脫歐後獨立行動,和歐盟對我國光纖反傾銷反補貼的性質基本一致。畢竟,“根據商務部2021年第3號公告,2020年12月31日英國脫歐過渡期結束後,之前已對歐盟實施的貿易救濟措施繼續適用於歐盟和英國,實施期限不變”。

戰爭高潮不止於此。光纖的上游產品光纖預製棒,號稱光纖行業“皇冠上的明珠”,技術門檻高,佔據了產業鏈大多數利潤。早前,中國光纖預製棒主要依賴國外尤其是日本進口,但2011年3月日本9級大地震,導致信越化學的工廠嚴重受損宣佈停產,住友、藤倉、古河也遭受損失並暫時停止對外供應光棒,“震痛”了中國光纖行業。

2011年開始,不少中國光纖廠商透過合資、購買技術、自研等方式生產光棒。這招來了海外競爭對手惡意傾銷的打壓。2014年3月,商務部決定對原產於日本和美國的進口光棒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商務部認定原產於日本和美國的進口光纖預製棒存在傾銷,並在2015年 8月19日到2017年8月18日期間,對產自日、美兩國的光纖預製棒徵收反傾銷稅。

2017年8月,應國內光纖預製棒產業申請,商務部自2017年8月19日對原產於日本、美國的進口光纖預製棒所適用的反傾銷措施進行期終複審調查。調查認定,如果終止反傾銷措施,原產於日本、美國的進口光纖預製棒對中國的傾銷可能繼續或再度發生。2018年7月,商務部發布公告,自2018年7月11日起,對原產於日本、美國的進口光纖預製棒繼續徵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5年。

光纖反傾銷戰爭:成長之路,鋪滿荊棘

餘波

梳理了20年來光纖反傾銷戰爭的程序,我們必須要發問,為什麼會持續這麼久,而且還將持續下去。筆者認為,根本原因在於,中國近20年高速發展,且高度重視資訊基礎設施建設,遠遠超過擁有較強光纖產業的歐美日韓,使得市場需求極為強勁,海外光纖廠商別無選擇,必須儘可能擴大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方能在產業中找到立足之地。

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違反市場公平競爭原則的行為。第二個原因,光通訊泡沫破滅,海外光纖廠商積累的巨大產能瞬間無用武之地,為了儘快收回投資,消化過剩產能,傾銷成為其重要手段,同時還可以打壓後起的中國競爭對手,延緩其崛起後帶來的市場壓力。

最後一個原因,中國光纖廠商“走出去”,已經威脅到海外競爭對手的基本盤。除了美國市場高度封閉外,中國光纖廠商在東南亞、中東、歐洲、非洲、南美等地開拓進取,合資或獨資建廠,迅速本土化,給海外競爭對手帶來了沉重的壓力。對他們而言,中國市場已然難以競爭,必須想盡一切辦法保住最後的堡壘。

經歷了4G向5G時代過渡,市場需求“青黃不接”的兩年後,光纖行業又迎來新一輪上升週期。前幾輪反傾銷,中國光纖行業還比較弱小,很容易受到市場風雨的打擊,但經過20年洗禮,如今早已具備和海外競爭對手“掰手腕”的實力。據分析,全球十大光纖廠商中,有五家來自中國,佔到了優勢地位。接下來,反傾銷、被反傾銷可能會繼續,但已是餘波,很難產生重大影響。

必須要說明的是,反傾銷只是維護市場公平的政策手段,並不能直接幫助中國光纖廠商提升競爭力。中國光纖廠商的競爭力,是在中國這一“地獄級”難度的市場裡拼殺出來的,並對全球市場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力。“歐洲的光纖價格已與中國掛鉤,中國市場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能決定全球光纖光纜的價格。”CRU如是評價。

光纖反傾銷戰爭:成長之路,鋪滿荊棘

“吹盡狂沙始到金”。經過市場的洗牌,部分競爭力較弱的光纖廠商逐漸退出市場,長飛、亨通、烽火、中天等龍頭廠商,不僅是國內市場的佼佼者,在海外市場的表現也愈加出色。光纖反傾銷戰爭,只是光纖行業競爭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中國光纖廠商已經在產品、技術、市場層面,真正地壯大起來。

C114通訊網 劉定洲

TAG: 光纖反傾銷廠商中國單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