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羊毛反被割韭菜?“套路”車主的團油,必將遭受消費者反噬?

薅羊毛反被割韭菜?“套路”車主的團油,必將遭受消費者反噬?

加滿一箱油油多花幾十塊,95號油或將跑步進入9元時代的訊息上熱搜後,網友們紛紛表示,“一箱油快等於一克黃金了,車買不起也開不起。”

由於烏俄戰爭爆發,導致全球能源動盪,國內油價瘋漲。預備買車的人群紛紛表示不再糾結,將購買新能源車。而對於現有燃油車車主而言,似乎只能減少出行量或者以公共交通替代開車。

在這一大背景下,打著油價優惠口號的團油似乎迎來了春天,其業務形式剛好解決了使用者加油貴的痛點。但此前團油多次因虛假宣傳等違規行為屢遭使用者投訴,團油的品牌形象似乎並不好。

在“優惠加油”上有爭議的團油,究竟能否趁著油價上漲的東風扶搖直上呢?

投訴與處罰纏身,團油做不好網際網路汽車能源生意?

對於車主,優惠加油的渠道有很多,比如信用卡、雲閃付、公眾號以及加油站,但大部分活動都是短時促銷活動,並不能滿足車主每次加油都可以優惠的需求,團油做長期優惠的優勢得以被體現。

團油的業務邏輯與美團相似,即車主透過團油APP去合作的加油站加油,能獲得一定的便利與優惠。而團油連線了上游加油站和下游車主的供需資源,從中賺取了中介服務費和廣告費用,加油站雖然因為讓利減少了單筆盈利,但透過走量提高了整體收入。在這一閉環中,三方似乎共贏。

那麼“網際網路+能源”的玩法真的是一筆好生意嗎?或許未必。

據每日經濟新聞在《加油站投訴遭“綁架”,團油APP被指刷單衝業績》一文中,曝光了團油APP涉嫌流水造假和暗自吃掉商家給消費者讓利的情況。

“團油APP對內部業務有業績考核,應該是每個月每個油站要有3000元的流水,因為沒有那麼大的客流量,和我(加油站老闆)對接的業務員經常讓我幫忙刷單,幫他完成業績,實際上並沒有人來加油。”對接人還告訴老闆,刷單在團油APP上很普遍。

“刷單湊流水”、“客流量不大”側面說明車主們對團油的接受度或許並不高,同時體現出團油員工弄虛作假的行為。

為何為車主省錢的團油客流量不足呢?或許與團油的虛假宣傳有關。

日前,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公佈了兩條關於團油APP及經營主體——車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行政處罰資訊,其中就包含團油虛假宣傳。

處罰資訊顯示,車主邦旗下團油APP釋出的大量廣告中包含“加滿一箱油,用團油支付9。9元”、“消費者參加滿100返100活動,消費200元收100元”、“92#汽油重回2元時代”、“今明兩天油價下調至3元”等宣傳內容與事實不符。

以“新人滿100元返100元”活動為例,團油活動頁面表示只要訂單金額滿100元即可獲得100元加油金,繫結銀行卡即可提現。但實際卻大不一樣,加油金必須滿300元才能提現,且提現規則是1元加油金可提現0。9元,而且要想湊夠300元加油金並不容易,與拼多多的套路多有相似之處。

優惠套路多導致車主在使用團油APP加油時產生了極大的心理落差,而這還不是團油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唯一“手段”。

2021年7月19日,工信部官網公示了2021年第六批“關於侵害使用者權益行為的APP通報”,在未完成整改的APP名單日常購物類中,團油APP因強制使用者使用定向推送功能再次被點名。早在2020年10月,團油APP就已經因為涉嫌強制、頻繁、過度索取許可權被通報。

屢錯屢犯或許可以概括團油APP的以上行為,更為過分的是,團油還曾因故意“扣除”中評和差評的選項一事被相關部門點名。

2021年9月22日,團油APP遭到兩次行政處罰,具體原因是APP內設定的評價規則與標籤在經歷三次更新後仍缺失對應的中評和差評選項。也就是說,消費者只能評好評,而一旦在使用團油的過程中遭受不好的體驗,很難透過差評來警示其他消費者。

因此,在第三方投訴平臺黑貓上,有關團油的投訴高達1418件,當然,這一系列投訴中並不排除有心人故意抹黑的可能。

虛假宣傳、優惠套路層出不窮、多方面侵犯消費者權益,使用體驗不好的消費者,自然不會成為團油的忠實使用者,團油客流量不足的現象會發生,也就不那麼意外了。

更可笑的是,團油還透過虛假宣傳“粉飾”自己,試圖打造一個值得消費者信賴的形象。

2021年10月12日,團油因在宣傳期間多次使用“合作加油站超2。5萬家,佔全國加油站總數20%,全球排名第三”、“三億車主都在用”、“四億車主都在用”等一系列廣告語均被市場監管局再度點名處罰。

由上可知,團油“好口碑”、“大規模”的背後,存在著一系列的假象。在使用者埠碑有爭議的情況下,團油又怎麼能做好雙邊平臺的網際網路生意?團油要想乘“油價飆升”的東風快速擴張,或許並不容易。

二、理想與現實落差下,團油又該如何編織未來?

團油及其背後的能鏈集團創始人戴震曾表示,“美團解決人吃飯的問題,而能鏈解決車吃飯的問題。”理想雖好,但眾所眾知,美團的成功史是一個燒錢史,那麼團油的資金儲備充足嗎?

據天眼查APP顯示,能鏈近幾年的融資金額與融資頻率都較高,雖然與彼時的美團有一定差距,但考慮到美團的業務覆蓋較為全面,業務相對單一的團油在資金儲備上或許是充足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能鏈四輪融資都有參與的愉悅資本正是瑞幸咖啡的幕後推手之一。

薅羊毛反被割韭菜?“套路”車主的團油,必將遭受消費者反噬?

業務單一雖然耗錢少,但對於網際網路平臺而言,業務單一也將帶來一系列問題,比如獲客成本和留客成本的居高不下。

沒有自生流量的美團,不得不購買流量維持運轉,但美團的一份流量可以為多個業務引流,大大降低了美團獲客成本。與此同時,美團業務之間存在一定的協同效應,進一步提高了使用者粘性,也間接降低了美團的留客成本。

團油目前的業務形式較為單一,購油業務之外的車保養、車險、導航等業務尚未涉及,沒有搭建一個完整的生態體系,這或許會帶來兩大弊端:運營成本高居不下,以及行業競爭力稍顯不足。

首先,運營成本高居不下的弊端或許已經顯現,團油虛假宣傳、套路多等操作或許就是因為運營成本偏高,燒錢太快下的妥協。如果猜測成真,團油或許很難有多餘的精力與資金去改變現狀。

其次,使用者粘性弱是團油商業模式最大的不穩定性因素,而這一因素或將導致團油的競爭力不足,難以建立穩固的行業壁壘。

工具平臺使用者粘性弱是“原罪”,因此,大部分工具平臺都在發力內容業務,比如美團的點評、閒魚的社群、攜程的旅拍。做內容除了提高粘性外,最大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企業自身的行業競爭力,防止在同質化競爭中被其他平臺侵蝕。

但並非所有型別的工具平臺都能發展內容業務,團油就是較為典型的例子

。無法透過輔助手段加強自身平臺的行業壁壘,就很有可能在未來的競爭中丟失市場份額。

當下國內能源團購市場的競爭強度並不高,尤其是在加油這一品類,行業參與玩家並不多。但並不排除電氣能源崛起後,巨頭們順帶將加油業務囊括其中的可能。此外,由團購起家的美團也在持續加碼出行業務,等其打車業務成熟後,或許也將像滴滴一樣,開闢美團加油的新業務。

面對未來可能遭遇的同行競爭,團油又該如何保證自身的地位不被動搖?成為下一個美團的夢想雖好,但“網際網路+能源”的道路似乎並不好走。

參考文章:

《重磅調查|加油站商家投訴被“綁架”,團油APP被指刷單衝業績》,每日經濟新聞

《“加油用團購”:能源團購將跑出第二家“美團”?》,松果財經

TAG: 團油APP美團加油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