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馬斯克是鋼鐵俠,不如說他是魔法師

與其說馬斯克是鋼鐵俠,不如說他是魔法師

3月13日報道,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表示,特斯拉以及SpaceX正面臨原材料、物流的巨大通脹壓力。同時,馬斯克說除他的公司外,其他企業同樣面臨顯著通脹壓力。俄烏衝突抬高了汽車用金屬的價格,而消費者很可能要為此買單。雖然金屬尚未成為西方制裁俄羅斯的目標,但部分貨運公司和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正在規避俄羅斯商品,這使已經因晶片短缺和能源價格上漲而陷入困境的汽車製造商面臨更大壓力。

不過,馬斯克已事先安排調整特斯拉業務。他曾在今年1月底說,特斯拉今年和明年最重要的產品不是汽車,而是支援自動駕駛和機器人的軟體。他預測,自動駕駛軟體將成為特斯拉最重要的盈利點。

撰 文 | 胡 泳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資訊社會50人論壇”成員

責 編 | 齊 卿

“情況越艱難,他表現越佳”

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說:“當一個真正的天才出現在塵世中時,笨蛋們都會聯合起來攻擊他,由此你可以將他辨認出來。”

埃隆·馬斯克一生都在藐視攻擊他的笨蛋;到2021年的年末,他似乎終於有機會讓他們閉嘴了。《時代》週刊12月13日宣佈,這位SpaceX公司創始人與特斯拉CEO被評為年度風雲人物。《時代》週刊沒有吝惜加在馬斯克頭上的稱謂:“這是一個有志於拯救我們的星球並讓我們有一個新的居住環境的人:小丑、天才、挑釁者、有遠見的人、工業家、雜耍演員、無賴。”

看上去貶義詞還是多過褒義詞,但沒有人敢嘲笑馬斯克是笨蛋了:截至2021年12月,馬斯克的淨資產約為2550億美元,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2021年也是馬斯克剛好50歲的一年。他在社交媒體平臺Twitter上擁有5700萬粉絲,其中一人問馬斯克想要什麼樣的50歲生日禮物。而馬斯克的回答很簡單:“星際飛船超級重型火箭”(Starship Super Heavy)。此種超重型星際飛船被設計用來運送貨物和多達100名船員到月球、火星,甚至是宇宙更深處的地方。

20年前,即2001年,馬斯克30歲。“我不再是個神童了”,他半開玩笑地告訴他的新婚妻子。1988年,馬斯克從南非一路移居加利福尼亞,靠兩家網際網路公司Zip2和PayPal賺了數以億計的錢。人們期望他像一個刻板的網際網路富翁一樣,再去開辦一些其他的網路服務。不過,馬斯克想的卻是小時候的夢。

與其說馬斯克是鋼鐵俠,不如說他是魔法師

那時他就渴望著火箭飛船和太空旅行,一本本吞下羅伯特·海因萊因、艾薩克·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和道格拉斯·亞當斯的科幻作品。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在矽谷獲得成功就是他們的目標。而對馬斯克來說,那不過是一塊墊腳石。

2002年6月,馬斯克創立了SpaceX。在從俄羅斯人那裡購買火箭未果之後,他決定自己造火箭。朋友說他瘋了,特地去找了俄羅斯、歐洲和美國火箭爆炸的影片蒙太奇給他看。馬斯克不為所動,逢人就談Space,有的投資者還以為他指的是辦公空間,好似進入房地產遊戲一樣。他們不知道,馬斯克喜歡一句拉丁語名言“ad astra”,意思是“循此苦旅,以達星辰”。(順便說,這位全世界首富一點也不喜歡房地產,名下竟然沒有一所自己的房子。)

SpaceX的第一枚火箭被命名為“獵鷹1號”,是對《星球大戰》中“千年獵鷹”的致敬,儘管2006年3月第一次試射時,“獵鷹”直接墜落在發射場上。2008年9月,經過六年時間——比馬斯克計劃的多了大約四年半——和三次發射失敗,第一枚私人制造的液體燃料火箭終於在第四次成功進入軌道。

然而,就在SpaceX想出如何駕駛火箭的時候,公司卻面臨破產。這六年,馬斯克並不只是在製造火箭。2003年,在他創辦SpaceX大約一年後,馬斯克幫助建立了特斯拉汽車公司,計劃銷售電動跑車。多年來馬斯克一直在追求好的電動汽車,儘管已經向SpaceX投入了1億美元,他決定向特斯拉再投入7000萬美元,並最終成為該公司的CEO。這是一個幾乎令兩家公司都陷入瓦解的決定。

2008年,SpaceX與特斯拉均面臨重大的現金短缺。記者們似乎對攻擊特斯拉尤其感到高興。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經歷了無數次產品延遲、管理層變動和成本超支。經過五年的時間和數千萬美元的投入,仍然沒有一輛特斯拉可供購買。

與此同時,馬斯克還經歷了喪子和離婚之痛,私人生活直墜谷底。他回憶說:“你有這些巨大的懷疑,你的生活不正常,你的車不正常,你正在經歷離婚和所有這些事情。我覺得自己像一堆狗屎。我不認為我們會走出來。我想事情可能是註定的。”

與其說馬斯克是鋼鐵俠,不如說他是魔法師

馬斯克的痛苦常人難以想象:兩個親手撫養的孩子,該捨棄哪一個?SpaceX與特斯拉,看起來只有一家公司可以生存。如果把自己剩下的錢平分給它們,也許兩個都會死。如果把錢只給一家公司,它存活的可能性更大,但這意味著另一家必死無疑。那段至暗時刻,唯一的亮點是他開始約會英國女演員塔盧拉·萊利,他們日後結婚。

萊利把馬斯克的生活看作是莎士比亞式的悲劇。馬斯克有時會對她敞開心扉,有時則退縮回自己。萊利說:“看著你愛的人這樣掙扎,真的很難受。”由於長時間的工作和不良的飲食習慣,馬斯克開始長出很大的眼袋。“他看起來就像是死亡本身”,萊利記得,“我在想這傢伙會心臟病發作而死。他似乎是一個處於崩潰邊緣的人”。

特斯拉每月燒掉大約400萬美元,需要完成另一輪重要的融資,才能度過2008年並保持生存。馬斯克不得不依靠朋友,籌集所有他能找到的個人資金,包括從SpaceX貸款。最後他鋌而走險,決定以SpaceX的貸款作為自己的出資,向風險投資商舉債。

與此同時,在SpaceX,馬斯克和高層管理人員在恐懼中度過了12月的大部分時間。然而在2008年12月23日,SpaceX贏得了一份16億美元的合同,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空間站提供12次補給飛行。福能雙至,特斯拉的融資交易也最終成功,就在聖誕節前夕,於公司即將破產的幾個小時前。這時馬斯克賬下只剩幾十萬美元。

安東尼奧·格拉西亞斯是特斯拉和SpaceX的投資者,也是馬斯克最親密的朋友之一,他目睹了這一切的發生。他說,2008年告訴他關於馬斯克性格的一切。“大多數人在那種壓力下都會崩潰。他們的決定會出問題。埃隆變得很亢奮。他仍然能夠做出非常清晰、長期的決定。情況越困難,他表現越佳。”

我們不禁好奇,馬斯克的性格是哪裡來的?他是如何長成莎翁悲劇中的人物的?

與其說馬斯克是鋼鐵俠,不如說他是魔法師

鋼鐵俠是怎樣煉成的?

馬斯克成功的主要原因包括他改變世界的強烈渴望、冒險精神、工程師思維和把市場當作實驗室的做法。他將所有這一切與辛勤的工作混合在一起,沒有辛勤工作,以上所有東西都是徒勞的。

為了實現夢想,馬斯克付出的努力,無論是身體的、頭腦的還是精神的,是常人無法想象的。他在社交媒體上說:“我每天工作16個小時,每週7天,每年52周,人們還認為我很幸運。”

1。改變世界的強烈渴望

馬斯克的每一家公司和和每一件計劃都有相同的目標:改變世界。

他還在唸高中的時候,總是在兩個科目獲得優異成績:物理學和計算機科學。所以當時,他認為自己長大後最有可能利用粒子加速器從事物理學研究。對馬斯克來說,這似乎是一個合乎邏輯的職業選擇,因為他對宇宙充滿了好奇,並且熱愛科學。

但在1993年,馬斯克大約22歲的時候,計劃發生了變化。那一年,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專案在美國被取消。看到這條新聞,馬斯克想:“哇,如果我在對撞機上工作,花去這麼些年,然後政府就把它取消了怎麼辦?”那時,他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名學生,主修物理學和經濟學。

1997年畢業後,馬斯克沒有從事物理學研究,而是利用他的計算機科學技能,創辦了他的第一家企業,一家名為Zip2的城市指南軟體公司。

為什麼進入網際網路?這也不奇怪,年輕的馬斯克認為,有五件關鍵的事情會影響世界。“當思考什麼最可能改變未來時,我認為會有五件事。”

與其說馬斯克是鋼鐵俠,不如說他是魔法師

第一件事是90年代剛出現的網際網路。它將“從根本上改變人類”,馬斯克說。“我不會把這看作一個深刻的見解,它是一個明顯的見解。”此點毋需多說,事實上,馬斯克的確是在網際網路上淘到了他的第一桶和第二桶金。

第二件事是多行星生活。馬斯克深信,應該“讓生活多星球化,讓意識多星球化”。原因是,文明和意識在地球上的存在的確有些脆弱。這個構成了他最大、最夢幻的目標:將人類送往火星。

第三件事是人類遺傳學。改變人類基因組以擺脫疾病或各種疾病的傾向,將成為生活常態。今天這件事也開始發生,因為有了像Crispr這樣的技術。

第四件事是可持續能源。根據馬斯克的傳記,他在十幾歲時就對人類的命運感到負有“個人義務”,有朝一日要創造“更清潔的能源技術”。

第五件事是人工智慧。這是馬斯克創辦機器智慧企業Neuralink的初衷,因為他認為人類必須與人工智慧相融合,以免在將來變得無足輕重。馬斯克後來在西南偏南科技大會上說:“我們確實希望在人類集體智慧和數字智慧之間形成緊密耦合,Neuralink試圖在這方面提供幫助,嘗試在人工智慧和人腦之間建立一個高頻寬介面。”

與其說馬斯克是鋼鐵俠,不如說他是魔法師

由此可見,對於21世紀真正的技術應該做什麼,以及人類要創造什麼樣的未來,馬斯克可能比同時代的任何人都擁有清晰的願景。為了追求這一願景,馬斯克建立、振興和重新定義了他涉及的每個行業,從運輸到能源,從AI到航天。

和高談闊論未來的人不同,馬斯克是一個行動主義者。從貝寶(PayPal)套現出來後,他把賺來的錢切實砸到了可能影響人類未來的事業上。他向來不從什麼是最好的賺錢方式的角度看問題,“這無關金錢”,絕對是馬斯克對商業態度的重中之重。

雖然他極為成功並且擁有巨大的個人財富,但這並不是他的動力。他認識到:“大多數人在賺很多錢時都不想冒險。”

2。冒險精神

只有非凡的冒險者才能在人生中實現和馬斯克一樣多的成就。

特斯拉的成功生動地證明,偉大的企業源於對風險的渴望。自1925年克萊斯勒成立以來,在美國未出現任何一家新的汽車製造商。在特斯拉2010年進行首次公開募股之前,馬斯克甚至不希望人們投資這家剛剛起步的公司,因為他確信失敗的風險太大了。

特斯拉吸收了幾乎所有證明電動汽車能夠成為一個可擴充套件市場的風險,從而降低了其他所有人的風險。2010年,許多汽車行業高管認為,到2020年,電動汽車的銷售額將佔到10%~20%。他們錯了:全球市場僅僅超過1%。馬斯克憑藉一己之力,將電動汽車從狹隘的奢侈品市場帶入美國乃至全球的主流市場。

與其說馬斯克是鋼鐵俠,不如說他是魔法師

當SpaceX和特斯拉雙雙瀕臨破產時,馬斯克沒有去止損並保護自己的剩餘財富,而是將所有資金都投進去。在一個又一個的巨大冒險中,馬斯克建立了全球汽車充電網路,發明了可重複使用的火箭,開闢了高速運輸隧道,創辦了人機介面創業公司,並建立了一個高速網際網路系統……在太空中。

3。工程師思維

馬斯克是一位對物理學著迷的工程師。他為此自豪:“工程師是現實世界中最接近於魔術師的存在。”他曾經說過,每天早上讓他起床的動力,是對解決技術問題的渴望。

馬斯克曾給創業者如下建議:“如果你要創造一家公司,應該嘗試做的第一件事是,建立一個工作原型。一切在PowerPoint上看起來都很好。你可以使任何東西在PowerPoint上工作。”然而,要想說服人們,你必須實實在在地拿出示範產品,哪怕是最原始的形式。

馬斯克相信很多公司本末倒置了,比如,人們獲得的激勵往往來自於財務端。產品才應該是最高管理層的核心關注。他抨擊經營公司的MBA太多,管理者應該減少時間開董事會,減少時間關注財務,因為財務狀況不過是一個結果。他呼籲美國企業的CEO們,“花更少的時間在會議室、演示文件、電子表格上,花更多的時間在工廠車間,花更多的時間與客戶在一起”。

順理成章,馬斯克的領導哲學是:走出去、到工廠車間去,到商店去與客戶交談。在特斯拉公司,他親自負責所有產品的開發、工程製造和設計。特斯拉於2010年上市,但長期處於危機狀態。由於生產落後於計劃,公司總是面臨資金耗盡的風險。

與其說馬斯克是鋼鐵俠,不如說他是魔法師

在2018年4月的大部分時間裡,馬斯克都睡在工廠的車間裡,試圖解決裝配線問題。他睡在一張小床上,半夜會醒來,看著牆上的顯示器,然後去尋找瓶頸因素。他的顧問回憶說:“他會在那裡檢查系統,親自重做程式碼,解決問題。他以身作則,忍受最多痛苦,而周圍的人在沒有他那麼拼的情況下,真的不能抱怨什麼。”

2002年,當馬斯克開始SpaceX的創業時,他給自己設定了角色:首席工程師、首席設計師兼執行長。他說:“我遇到那些不瞭解技術細節的CEO,這對我來說很可笑。”當SpaceX自制的火箭前三次發射嘗試全部失敗時,馬斯克的鉅額損失,令他的個人財產都處於危險之中。但是他看到的是機遇而不是失敗,因為每一次失敗都意味著更多的資料和更多的機會,來識別問題並加以解決。

2014年,馬斯克宣佈,特斯拉將把自己的技術專利提供給任何想要真誠使用的人。他的意圖是吸引汽車製造商加快電動汽車的發展。他知道,每當自己的生意攻克了一個障礙,便會幫助其他每一個正在試圖解決同一問題的人,而且一勞永逸。

2017年,在世界政府峰會上,馬斯克表示自己總是使用相同的面試方法,向每個候選者提問:“告訴我你所處理過的一些最困難的問題,以及你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他解釋說:“真正解決問題的人,他們確切地知道如何解決問題,他們瞭解一些小細節。”他把傳授解決問題的方法看成頭等重要的事情。

4。把市場當作實驗室

在一個完美的世界裡,一個技術不斷進步的世界裡,有人渴望投資於進步以保持進步,馬斯克可能只會是一位在某個實驗室裡修修補補的工程師。但世界並不完美。美國放棄了太空探索、可替代能源和可持續交通運輸。技術並沒有以馬斯克期待的速度發展,甚至他這一代人的成長也達到了上限。

簡而言之,馬斯克為自己和世界所設想的未來並不會獨立發生。因此,他別無選擇,只能自己創造未來,哪怕為此要冒巨大的風險。這正是真正的馬斯克專案的標誌——一部分是硬科學,一部分是冷酷的商業,還有一部分是直接的科幻。

傳統思維是,企業家可以運營一家真正有實力的公司,來進行很多短期最佳化。但是,這樣的公司很難取得重大的技術進步。馬斯克沒有選擇傳統模式,而是決定著眼於未來——推動航天和電動汽車的里程碑式發展,即使它們並不是商業上最可行或利潤最大化的選擇。

與其說馬斯克是鋼鐵俠,不如說他是魔法師

在航天方面,馬斯克並不是在開拓技術,而是在利用已經知道的東西。對他來說,太空問題似乎很簡單:所有目前的火箭都使用政府開發的技術,在不考慮成本的情況下實現最佳效能。每一枚火箭都是按訂單生產的,可用於一次飛行,然後扔掉。如果SpaceX可以製造完全可重複使用的火箭,每次飛行的燃料成本將僅為20萬美元。

一般認為,由洛克希德及波音兩家公司合資成立的聯合發射聯盟壟斷了衛星發射,其他公司無法進入該市場。然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卻與SpaceX簽署了商業合約,讓SpaceX有足夠資金來研發新火箭。對馬斯克來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合約是一個瘋狂的、巨大的夢想的開始,他可以建造和發射如此多的火箭,使它們變得廉價,並且像飛機飛行一樣可靠。

在特斯拉汽車等馬斯克致力的其他企業中,也可以看到相同的投資—實驗—資本化—再投資模式。透過將自己的資金投資到公司,他得以推動將數百個鋰離子電池連線起來以獲得前所未有的電池壽命的方法,從而完善了電動汽車的概念。

對於每一代特斯拉,馬斯克都致力於降低汽車的價格。每一代都為下一代提供資金,這既使普通消費者能夠用上電動汽車,解決了市場上迫在眉睫的問題,又使馬斯克有能力進一步改進他的技術,直至宣佈所有特斯拉專利將免費提供。這其實是馬斯克的真正目標:超越利潤的技術進步。

與其說馬斯克是鋼鐵俠,不如說他是魔法師

關心人類存亡

馬斯克的諸多生意中讓所有人都震驚的一點在於,這些設想有多麼大膽。他想改革汽車行業、殖民火星、在真空隧道中建造超快列車,把人工智慧整合到人腦中,並顛覆太陽能和電池產業。

如前所述,所有的專案都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未來主義的幻想。在未來的某個地方,馬斯克根據自己的想法創造了一個新的技術世界——基於物理學,以及科幻小說留下的50年未能實現的承諾。

《2001太空漫遊》作者、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曾說過:“任何足夠先進的科技都與魔法無異。”小時候的馬斯克受此影響,決心走上發明創造之路。成年後,他說自己一直有一種存在的危機感,很想找出生命的意義何在、萬物存在的目的又是什麼。最後他得出的結論是:“如果我們能推進對世界的認識,如果我們能做到擴大意識的範圍和規模,我們就能更好地提出正確的問題,變得更加頓悟,而這確實是唯一的前進方向。”

與其說馬斯克是鋼鐵俠,不如說他是魔法師

布隆伯格的記者探訪SpaceX總部,在通往馬斯克的隔間的牆邊,看到兩張火星海報。左邊那張是今天的火星——一個寒冷、貧瘠的紅色球體。右邊的海報顯示,火星上有一片被海洋包圍的綠色陸地。這個星球已經被加熱,並改造成適合人類居住的樣子。

馬斯克對記者說:“我希望我在死去的時候,心裡想著人類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如果我們能解決可持續能源問題,並順利成為一個多行星物種,在另一個星球上擁有自我維持的文明,以應對最壞情況的發生和人類意識的消亡,那麼我認為這將是非常棒的事情。”

馬斯克相信人類有物種滅絕風險,這就是為什麼他主張我們成為多行星定居者。“如果你展望未來,人類成為一個太空文明,那就是在遠處探索恆星,這與我們永遠被限制在地球上,直到最終滅絕,這兩者之間存在根本的區別。”

這位億萬富翁受“巨型過濾器”的想法的影響,此想法相信,宇宙中的所有文明在其進化過程中都面臨著一個使其滅亡的截止點。馬斯克希望我們能夠成為銀河系中第一個透過該過濾點的人。

相當多的人認為,在氣候變化、大流行、日益擴大的不平等和許多其他日趨嚴重的全球問題中,馬斯克和貝索斯這些富豪主張人類遠行,不值得信賴。“上太空,拯救人類”的論點,往小了說根本難以服人,往大了說可能包含別的目的。

與其說馬斯克是鋼鐵俠,不如說他是魔法師

尤其是在這個特定的時間點:本世紀,我們面臨著無數的生存威脅,這些威脅並不是區域性的,而是很容易擴散開來,從生物工程的潛在危害,到錯位的人工智慧。甚至這類威脅還完全有可能隨著人類的擴張而達到地球之外。從近期來看,引發一場關於極端風險的世界性對話,可能比衝刺火星更具成本效益。

科幻作家西姆·克恩最近的一篇文章捕捉到了這種情緒。他指出,太空可能提供了誘人的救贖和重新開始的理想,但事實上,“無論我們旅行到多少光年之外,都無法將我們的混亂拋之腦後。”

而且無論如何,克恩寫道,我們已經有了一個相當不錯的軌道上的定居點。“它是巨大的,大到足以盛下我們所有的朋友和家人。它有極好的重力和輻射遮蔽,給了我們可呼吸的大氣。還有一個幾乎是無限的可再生能源——太陽——在它變得太熱和燒燬我們之前,它應該能讓我們再堅持10億年。”

這就是我們的地球號太空船。“我們的飛船上有超過800萬種不同的生命形式供我們研究,它們的行為、語言和智慧,我們才剛剛開始瞭解。這些其他物種的朋友為我們提供空氣、食物、藥物、水過濾——有些甚至為我們唱歌,讓我們的空氣充滿芳香,並使我們的飛船變得驚人的美麗。”

所以,為什麼人類不最終決定忽略太空,轉而專注於地球,用綠色能源、可持續農業等建立一個穩定的社會?至少,讓我們短期內先把地球從洪水、野火和熱浪的困擾中解救出來吧。

問題是,即使到了遙遠的未來,也總有理由不啟動移居太空專案。在地球上,總是會有我們需要解決的緊急問題。還有,等滅絕災難真的到了眼前再準備,肯定就晚了。即使是不同意現在就開啟移居的人,也很難為把它推遲到人類崩潰前的那一刻辯護——那將是一場規模難以想象的災難。

與其說馬斯克是鋼鐵俠,不如說他是魔法師

成為多行星物種是一個偉大的願景,從長遠來看是一件好事,但它可能永遠不會真正成為一件理性的事情。甚至可能會出現一種奇怪的局面:人類命運選擇那些非理性的人來向前邁進。所有的進步都取決於不講常理的人。所以,即便貝索斯或馬斯克正在做的事情實際上是不合理的,但它可能仍然是一件好事。

無論你對這一代億萬富翁持有什麼看法,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短時間內在太空旅行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能否把開拓外太空的任務留給後代而不是他們?也許吧。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貢獻毫無價值。

當然,如果人類真的去建立一個拯救其長期未來的星系文明,它並不需要按照21世紀初一兩個億萬富翁的奇思妙想和願望來建造。如果我們不希望太空為少數特定的人的願景所設定,那麼我們其他人也應該提出我們的願景。

這時候,聽聽馬斯克在加州理工對年輕人的勸告還是很有益處的:“我認為我想說的是,你們是21世紀的魔法師,不要讓任何東西阻礙你們。你的想象力才是你的極限。出發吧,去創造一些魔法!”

TAG: 馬斯克特斯拉SpaceX人類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