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觀點】:併購賽靈思,AMD登頂路上的第二次豪賭

【芯觀點】:併購賽靈思,AMD登頂路上的第二次豪賭

芯觀點──聚焦國內外產業大事件,匯聚中外名人專家觀點,剖析行業發展動態,帶你讀懂未來趨勢!

集微網訊息,2022年情人節這一天,AMD與賽靈思成功聯姻。

從2020年10月雙方宣佈達成換股收購協議,到上週最終完成交易,這樁半導體行業的重量級併購歷時近500天,一度出現延宕,直至今年一月末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宣佈有條件批准,放行AMD收購案,這樁鉅額併購交易終於越過了最後一個主要監管節點。而隨著在此期間賽靈思的股價上漲,併購規模也達到了近500億美元,超越安華高-博通併購案,創造了半導體產業併購重組的新紀錄。

【芯觀點】:併購賽靈思,AMD登頂路上的第二次豪賭

(賽靈思CEO彭明博接過AMD罩衫,圖自蘇姿豐社交媒體賬號)

此前十多年在對外收購上一貫給人摳摳索索印象的AMD,這次出手的魄力震撼了世界,對AMD自身而言,這也是自2006年收購ATI以來,最為大膽的一次併購下注。

回望2006,憑藉橫空出世的K8架構,AMD幾年來在CPU市場迅猛崛起,市佔率幾欲趕超英特爾。而56億美元對價收購ATI,也使其一舉拿下彼時GPU市場的最大份額,手握兩條都非常“能打”的業務線,AMD繼續崛起超越英特爾的一天,似乎已近在咫尺。

然而好景不長,AMD寄予厚望的新一代“推土機”CPU架構,過於激進的架構設計與拉胯的製造工藝導致產品狀況百出,英特爾於當年推出的酷睿2,重新拉開了與AMD的技術和體驗差距;AMD-ATI旗艦產品HD 2900 XT,也很快被英偉達8800比了下去,英偉達自此甩開ATI,在GPU市場一騎絕塵。

【芯觀點】:併購賽靈思,AMD登頂路上的第二次豪賭

(AMD時隔十餘年,再一次回到登頂的“衝刺位置”)

時運也罷,眼光也罷,這一年戲劇性的市場變化後,AMD的上升勢頭遭遇重挫,營收停滯不前,甚至在2015年萎縮至39億美元,股價也從2006年高點40美元,跌至2015年不到2美元,距離垃圾股僅一步之遙。

臨危受命的蘇姿豐掌舵AMD後,憑藉重起爐灶的ZEN處理器架構和先進代工製程,產品力重新回到一線水平,也再次對英特爾的市場份額形成實質性挑戰。無獨有偶,在順風順水的經營形勢下,AMD也一如2006年,啟動了大手筆戰略併購。

從優秀向卓越的登頂之路上,AMD第二次的豪賭前景如何?

賽靈思的價值

始創於1969年的AMD,已經走過逾五十年發展歷程,古人云“五十而知天命”,作為一家商業組織的AMD,在近年來也逐漸顯現出技術與經營戰略上的成熟度,此次併購,與當年收購ATI有許多不同,賽靈思所能帶來的技術價值,清晰許多。

從技術角度,賽靈思將為AMD帶來至少兩大價值:

首先,補強AMD異構處理器研製能力。

事實上,在宣佈交易完成的書面宣告中,蘇姿豐已經明確提及,“對 Xilinx 的收購彙集了一系列高度互補的產品、客戶和市場,以及差異化的 IP 和世界一流的人才”。

併入賽靈思IP儲備和設計團隊,除了授權費成本的節約,還將為AMD帶來異構處理器設計的寶貴知識和經驗。

DPU,正是這樣的異構處理器產品階段性代表。

今天的資料中心伺服器叢集,往往需要把30% 的 CPU 週期用在管理網路上,相當於每三臺伺服器中就需要有一臺用於組網。英偉達創造的DPU概念、或英特爾推出的IPU等相似概念,正是著眼於這一被俗稱為“算力稅”的巨大痛點,作為CPU的降載引擎,將大量加解密,通訊處理RPC,協議轉換,壓縮等事務性環節轉移到DPU上進行,釋放CPU或GPU算力支援上層應用,提升整個計算系統的效率、降低資料中心的總體擁有成本(TCO)。其降本增效的巨大價值,已經透過微軟Azure上部署的Catapult專案獲得充分驗證。

【芯觀點】:併購賽靈思,AMD登頂路上的第二次豪賭

(賽靈思SmartNIC產品,融合FPGA與CPU處理器)

值得一提的是,微軟Catapult專案中的加速卡,正是基於FPGA(現場可程式設計邏輯陣列)處理器研製,而賽靈思,則是FPGA市場當之無愧的領導者。

另一大少有媒體提及的價值,則是賽靈思的先進製程產品量產經驗。

賽靈思深耕的FPGA產品,由於具有大量重複的閘電路陣列結構,十分適合在製造過程中識別故障和缺陷,進行工藝分析與改進,因此特別有利於代工廠在新工藝匯入初期進行產能與良率的爬坡,堪稱代工廠先進製程的“磨刀石”。這使FPGA設計公司與代工廠之間存在尤為密切的合作生態,代工廠往往願意將初期產能預留給FPGA產品,以便改進工藝,惠及其他CMOS產品製造。而FPGA設計公司,也往往儲備有專門的製造工藝人才。據賽靈思方面人士回憶,當年其與聯電合作期間,聯電總部就有一整層辦公室常駐賽靈思團隊。

AMD航船有了壓艙石

正如上文所述,收購賽靈思,帶來處理器設計與製造能力上的明確價值,對AMD無異於一顆“大補丸”,也直接形成商業上的新機遇。

相較於滲透率飽和,業已陷於存量博弈的桌面消費級處理器,資料中心是一個英特爾、AMD、英偉達乃至高通、亞馬遜等廠商寄予厚望的增量市場,未來空間有極高確定性,堪稱兵家必爭之地。AMD霄龍(EPYC)伺服器CPU,儘管架構與效能已經追上英特爾,但資料中心這樣的典型B端市場上,想要突破英特爾商務生態的壁壘絕非一日之功。而上文業已提及的DPU等加速卡產品,則可能成為AMD加速滲透該市場的機會。

另一方面,在邊緣側乃至端側,面向物聯網裝置的嵌入式計算同樣是一個極具想象空間的市場,賽靈思前CEO彭明博( Victor Peng )加入 AMD後,將擔任新成立的自適應和嵌入式計算事業群 (AECG) 總裁,同樣清晰顯示出對嵌入式市場的興趣。

嵌入式裝置市場上,AMD與賽靈思的MPUGPUFPGA產品將形成廣闊的組合空間,適配不同裝置的功耗和運算效能要求。在這樣尤其考驗沉澱的企業級業務上,賽靈思數十年來積累的航空航天、汽車、國防和醫療保健等行業客戶資源,對新AMD價值連城,為其贏得了航電、車電等諸多高壁壘細分市場的“入場門票”

【芯觀點】:併購賽靈思,AMD登頂路上的第二次豪賭

(AMD與賽靈思合併後的各業務市場總量TAM估算)

如果說06年收購ATI,反映出彼時AMD戰略決策的稚嫩,面向同一消費群體的產品,並未能形成其期望的協同效果。那麼這一次的賽靈思收購案,在標的的選擇上,則反映出今天AMD的成熟老辣,拋開賽靈思技術與客戶資源和AMD現有業務的“化學反應”,即便從純粹的財務角度看,專注企業級市場,運營穩健的賽靈思,也將為合併後的AMD,帶來一塊瞬息萬變的C端業務之外,營收與利潤的“壓艙石”,幫助這家企業在崛起的航程中,行穩致遠。(校對/Aaron)

TAG: AMD賽靈思CPUFPGA處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