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用淘特?

誰在用淘特?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創

燃財經出品

作者 | 鄧雙琳

編輯 | 林文龍

淘特正在憑實力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愛。

8月3日晚,阿里巴巴集團公佈2021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截至2021年6月30日季度,阿里巴巴生態體系全球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了11。8億,較上一季度增加4500萬,其中有9。12億消費者來自中國市場。

在財報分析師電話會中,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CEO張勇回答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關於淘特。

因為,淘特的資料表現不俗——財報顯示,在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12個月,淘特的年度活躍消費者(AAC)增長至超過1。9億,單季淨增4000萬,7月App Store應用下載排行第一,29天霸榜7月App Store購物榜。

張勇說,淘特有著非常清楚的價格定位,針對價格敏感型使用者,這也是淘特增長快的原因。它的戰略作用,就是給我們帶來新的使用者,特別是下沉市場;同時,為下沉市場使用者帶來好的供給。它肩負著客戶拓展,以及服務下沉市場使用者的使命。很高興的看到,淘特給我們中國零售業務新增年度活躍消費者(AAC),帶來超1000萬,證明策略的有效性。它同時也在積極建設M2C的供應鏈,從產業帶和農產品產地直達消費者的高效供應,這也是淘特的另一個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電商業務的多端戰略已經逐漸成型,正如張勇所說,“我們用多個APP形成多個消費者服務矩陣”,淘特就是其中之一,是與天貓、淘寶、閒魚等並駕齊驅的產品。

淘特原名淘寶特價版,2020年3月正式上線。今年5月,淘寶特價版宣佈品牌升級,正式更名為淘特。去掉“淘寶”兩個字,說明阿里對其寄以厚望,一位接近阿里的人士說,從去年開始,淘特就是去淘寶化,淘特應該是一個獨立的產品,而不是淘寶的一部分。

據《晚點LatePost》報道,淘特負責人汪海在更名同期升為阿里合夥人,說明淘特在阿里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淘特也用高速增長,證明了自己可堪重用。

如果說,淘寶特價版是阿里的戰略防禦,那麼,淘特就是阿里的戰略進攻。

從獨立的那一天起,拼多多的體量,就是淘特要超越的目標。今年一季度末,拼多多年活躍買家數量已達8。238億,從這個角度來說,淘特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淘特雖然是價格定位,但淘特顯然不願意只有“低價”這個單一標籤,因為這曾經是拼多多最核心的辨識度,淘特想要的標籤是“物美價廉”。也就是說,為了走出與拼多多更具差異化和競爭力的路徑,淘特需要極致的價效比,要麼提供同質量更低價的商品,要麼提供同價更高質量的商品。

因此,淘特必須深耕供應鏈,走出一條“直供”之路,不僅是工廠直供,還包括農產地產地直供和品牌直供。去年9月,淘特和阿里1688全面打通,阿里積累了20年的1688中小企業商家作為重要商家資源被引入到淘特,就是這一思路的體現。

事實證明,有了“低價”和“好貨”的基礎,淘特逐漸找到了自己的增長節奏,尤其是在新使用者增長上,打開了巨大的空間,也擔起了多端戰略下阿里使用者增長的重任。

因為,北上廣的年輕人,消費也下沉。據消費研究專家介紹,過去,年輕人更重視別人的認可,需要用品牌來標榜自己的生活品味,但現在,年輕人更注重“取悅自己”,只會為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花錢,更追求價效比。

對淘特來說,這次財報只是一個小考成績的公佈,以後,淘特需要走的路還有很長。依託於阿里已經搭建完備的電商體系,淘特前面的路可以說是一馬平川,如果再有流量的加持,淘特的發展將快到飛起。

7月中旬,多家媒體報道稱,阿里巴巴和騰訊正在考慮逐步對彼此開放服務。在此次財報分析師電話會上,張勇表示,對於商家來說,解除外鏈遮蔽能降低流量費用,帶來經營便利;對消費者來說,支付工具多樣化可以提升便利度,互聯互通是多個平臺參與者的共同關切。

而早在3月份,就有訊息稱,淘寶特價版向騰訊提出申請,希望在微信上開通小程式。淘特獨立後,獲取流量的步伐會走得更快,今年5月,汪海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在線上渠道層面,不止微信能觸達到下沉市場使用者,“很多影片內容類網站,在下沉市場已經可以做到與微信100%的重疊率,另外抖音、快手也是很好的投放平臺。”至於線下,淘特的策略是透過阿里的買菜業務、快遞網路觸達使用者。

淘特霸榜背後

7月App Store應用下載排行第一,29天霸榜7月App Store購物榜,這樣的APP在阿里並不多見。

某種層面上來講,淘特的霸榜,或許剛好驗證了“淘特路徑”的有效性——藉助阿里生態力量做供應鏈基建,打通1688,藉助外貿轉內銷鎖定產業帶工廠優質供給,打通數農體系直達源頭產地基地。一系列的組合拳,帶來了今天高增長的淘特。

2020年3月26日,淘寶特價版正式獨立上線運營。在過去一年多時間中,據阿里巴巴淘特事業部運營總經理文珠介紹,淘特整個團隊在深入一線過程中看到了消費者的新需求,圍繞他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做好了品類拓展。據悉,淘特平臺目前已擁有超過5000萬款商品,提供了豐富的高性價比商品供給。而類似叮噹貓、真維斯、森馬等知名品牌已有超800個。

誰在用淘特?

在戰略防禦階段,淘特最大的特徵其實跟拼多多一樣,也是便宜。其被定位為“面向對價格敏感人群”的產品,致力於讓月可支配收入1000元的人買到實惠低價的商品,和淘寶、天貓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線,也不依靠淘寶和天貓導流,獨特的供給是淘特做起來的關鍵,也是淘特和淘寶的核心差異。

燃次元曾在《阿里不搞奇襲》一文中寫道,淘特的貨最早來源於阿里巴巴旗下面向B端的內貿批發平臺1688,透過與1688打通,商家可以直接獲知淘特使用者的需求,去掉了品牌商和渠道商等中間環節,提高效率,降低價格和成本,解決了廠家的庫存風險,是一件對供需雙方都有好處的事情。

關鍵在於如何做好供需匹配和連線,這就考驗平臺的能力了,既要有龐大的流量,也要有足夠的工廠貨源,還要有強大的運營能力、資料能力和履約能力來做好使用者需求蒐集、協調企業生產、保障流通等各個環節的工作。依靠阿里多年來的積累,這些問題對於淘特來說自然都迎刃而解了。

淘特能夠迅速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淘特看懂了電商下沉真正的勝負手是在供給側,用什麼樣的商品和價格服務能滿足消費者需求,還是要回到人、貨、場的邏輯上。

淘特依託阿里巴巴在產業帶20多年的深度耕耘,它的產業底色建立在中國強大製造能力基礎上,在今天,中國製造能力和淘特都在進步。中國製造的進步在於,集合了原材料、生產工藝、裝置、人才等全套產業基礎設施的進步,有能力製造融合了品質和低價的商品,整體提升了中國社會消費品的底線標準。

淘特的進步在於,將分散的市場需求,精確制導到製造端,從商品的開發、規格、品控、規模、成本、銷售週期等所有市場端要素,反向推動製造端能力的發揮。

由此形成了整體升級的中國製造+淘特結構性的市場要素=消費者積極的購買行為,供給側能力直接落地在消費側,供給側和消費側形成了價值直連。

產業帶“特供”的“特價”好貨,幫助淘特在短短一年多時間裡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購物平臺之一。

淘特更名後的68天

獨立上線運營428天后,在今年的5月28日,淘寶特價版宣佈品牌升級,正式更名為淘特。而淘特負責人汪海在更名同期升為阿里合夥人。對於更名原因,汪海稱,淘寶特價版主打的是“特價”,而淘特的核心在於“特”,不僅包含特價,還涉及營銷、供應鏈、品控以及售後方面的變化。

淘特整體更名升級之後,就從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從市場端也能夠明顯感覺到整個淘特業務的增速和發展正在進一步加快。

更名後的68天,淘特動作不斷,先是宣佈投入10億補貼,參與618大促。此外,淘特還打出了一系列針對競爭對手的“簡單玩法”策略,例如上線了“買貴必賠”、“壞果包賠”業務,在使用者互動上,不以“砍一刀”為賣點,而是“買完就返”,無需消費者使用購物券等形式在淘特平臺上購物。

過去,淘特藉助淘寶完成了冷啟動和前期的積累,但現階段的淘特從戰略部署上看,已無法再套用過去的打法了。去掉名字裡的“淘寶”字樣後,淘特與淘寶進行了一系列的割裂,先是在業務層面上脫淘,後又在組織和對外形象上,進一步去淘寶化。

誰在用淘特?

據字母榜報道,去年3月,淘特進行了一次重大調整,這次去淘寶化最先為外界感知的就是在產品側的變化,改版後的淘特絕大部分商品來自產品帶和產業基地——淘特最先在供給一層,逐步擺脫了對淘寶的依賴。

除了供給端,淘特與淘寶的差異化路徑同樣體現在使用者端。

淘特的產品和使用者增長負責人鄒衍透露,淘特正在持續推進和淘寶的“割裂”程序。二者上一次的合作是在2020年天貓在雙11期間推出的“喵幣”玩法裡,淘特可以在淘寶主站的遊戲互動中跳轉連結。目前,淘特幾乎切斷了所有和淘寶的跳轉鏈路,而淘寶之外的使用者增長已佔淘特新使用者的100%。

鄒衍解釋,淘特和淘寶的商品推薦邏輯是完全不同的。首先,淘寶豐富的商品庫能夠產生海量的資料表現,這些能為淘寶的商品搜尋沉澱能力,但淘特上更多的是新商品、新使用者。貨盤及消費者行為習慣的不同帶來的問題是,淘特的商品搜尋推薦邏輯無法沿用淘寶,需要自己闖出一片天。

其次,淘特瞄準的是淘寶所覆蓋不到的、更加下沉並重視價效比的使用者。鄒衍舉例,淘特在產品設計的時候,就將安裝包儘可能地縮小,縮小到比拼多多還更小。這麼做是考慮到在轉化下沉市場的人群時,目標使用者的手機記憶體往往是有限的,要獲取這部分使用者的留存,一個小的安裝包非常重要。

從研發、定位到拉新、留存,淘特已明確了自身的定位,即不從淘寶天貓的尖端人群市場爭奪流量,而是專注淘寶以外、天貓無法覆蓋的增量市場。

重新定義下沉市場

更名後,淘特迎來了第一個屬於自己的618。在媒體問及618淘特是否有自己的目標時,汪海表示,淘特的目標除了怎樣把新的貨挑出來賣給更多消費者以外,還有就是讓消費者對淘特能夠進一步建立新的認知。

可見,淘特“去淘”後的最大目標,就是想要培養起好貨低價的使用者心智,讓淘特的定位在使用者心裡更加清晰。

提到“低價”,目前下沉市場消費使用者必然首先想起拼多多,這麼多年,拼多多已經在使用者心中建立起低價心智。而淘特想要從拼多多手裡爭奪使用者,除了“低價”以外,重點還要落在“好貨”。

想要提供比對手價格更低,或價格相同的情況下質量更高的商品,一個關鍵點就是降低中間成本,即供應鏈能力上。

野蠻生長的下沉市場進入新階段,拼營銷的階段過去了,產業端可持續才是硬實力。

為此,淘特主攻兩點——工廠電商化和產地直供。

在拼多多發家的農產品領域,淘特推出產地直供模式,淘特整合阿里供應鏈體系,連結供需兩端。一端是1。9億使用者需求,另一端是穩定的“產-供-運-銷”鏈路。據悉,淘特柔性化的“產-供-運-銷”體系,可以降低6%-9%的流通損耗,不僅讓前端果農定產保收入,提升供給競爭力,還可以讓更多消費者獲得原產地平價產品。

一直以來,農產品電商受限於出村進城所需的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短板,壞果是難以逾越的障礙,尤其是時令水果櫻桃、草莓等。資料顯示,國內農產品的流通環節損失率達到20%—30%,遠高於發達國家5%左右的水平。從“最先一公里”入手補齊短板成為當務之急。

淘特的“產地直供”模式,去掉經銷、分銷、物流中轉等中間環節降低成本,以極短鏈路實現農產品直達消費者餐桌。

誰在用淘特?

淘特還打出了一系列頗為針對拼多多的“簡單玩法”策略。在使用者互動上,淘特不以“砍一刀”為賣點,而是“買完就返”,無需消費者使用購物券等形式在淘特平臺上購物。

在鄒衍看來,相對於拼多多複雜的優惠玩法,淘特的簡單玩法是構建核心壁壘的動作。比起電商領域常看的月活躍使用者數,鄒衍更關心的是代表使用者粘性的日活躍使用者數。在他看來,比拉新更重要的是使用者活躍度,因為留存和活躍是基礎,淘特更重視的是使用者運營的能力,他還聲稱,“如果我的留存沒做到一個水位,我不會去做拉新。”

這樣的戰略打法也是淘特在拼多多的市場競爭中總結出的經驗。當下的拼多多, 8億使用者的階段意味著規模已經接近天花板,獲客成本的增加,營收的壓力,都給了淘特一個有利的時間視窗。伴隨著監管規範的嚴格,野蠻生長的下沉市場進入新階段。比拼營銷和流量的階段過去了,真正的考驗會到來產業端的硬實力,這又回到了淘特的主場。

前段時間有訊息稱,阿里和騰訊將互相開放生態,阿里巴巴的初步舉措可能包括將騰訊的微信支付引入淘寶和天貓,騰訊則可允許阿里巴巴的電商資訊分享到微信平臺,或允許使用者透過微信小程式使用部分限定的阿里巴巴的服務。此前,阿里已提交了淘特微信小程式的申請,但申請仍在審批中。

微信是拼多多發家的大本營,很明顯,一旦微信和淘特也互相開放生態,那麼受益的必然是淘特。但對於淘特來說,拼多多式的野蠻生長並不一定適用自己,獲取流量並不難,難的是用什麼能力去留住使用者,這是淘特需要思考的事情。

參考資料:

《淘特為何能出淘?》,來源,字母榜

《如何與拼多多差異化競爭?淘特產品經理稱要做“簡單消費”》來源,介面新聞

《淘特獨立上線的428天,藏著阿里下沉夢》,來源,聯商網資訊

《淘特靠什麼打拼?》來源,海克財經

*題圖及部分配圖來自於@淘特。

TAG: 淘特淘寶使用者阿里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