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星5月推出的“量子加密智慧手機”不是噱頭……

近日,國內多家媒體援引韓媒Etnews報道稱,三星公司將於5月聯手韓國電信運營商“SK電訊”共同推出“

全球首款量子加密智慧手機

”。

據報道,屆時將有一片由SK電訊開發的“

量子隨機數生成晶片

”(QRNG)安裝在三星最新款5G手機上,用以確保對使用者敏感資訊的可信認證和加密、防止駭客攻擊。

如果三星5月推出的“量子加密智慧手機”不是噱頭……

一、質疑,被推翻

筆者第一反應是,這怕不是個噱頭吧?

一方面,這些年來見過太多打著“量子”旗號騙人騙鬼的“產品”了,量子能量杯、量子速讀、量子內褲、量子SPA……可以說,但凡宣傳“量子”某消費者級產品的“量子XX”,幾乎100%都是坑人來的。

另一方面,三星和SK電訊聲稱將有一片“量子隨機數生成晶片”整合在該手機上。筆者才疏學淺,覺得“隨機數”不還是在經典物理、經典加密的範疇內麼?更何況這年頭“真隨機數”“偽隨機數”傻傻分不清楚,加上“量子”二字怕不是忽悠?

我將信將疑,帶著要手刃謠言的心思,請教到了一位專門從事“量子密碼和量子通訊實驗研究”的專家。

得到的答案讓我意外。

韓國這個是用了量子物理過程產生的隨機數晶片,是真隨機數,不

(像)

是蹭熱度。

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老師說,量子隨機數技術應用了量子特性,其隨機性是透過“量子不可測量原理”而來的,因此量子隨機數屬於“真隨機數”。

與經典演算法產生的“偽隨機數“相比,量子隨機數生成器產生的“真隨機數”具有不可測性——它是一種在理論上無法預測的隨機數,因此非常適用於資訊加密。

另外,筆者也打聽到,SK電訊多年前就曾佈局量子通訊相關技術,並在2018年以收購超50%股權的方式,成為

瑞士量子密碼通訊企業ID Quantique

(IDQ)

的控股方。而後者,早在2002年就推出過一款量子隨機數發生器。

到2016年,SK電訊開始跟IDQ合作,當時SK電訊投資200萬美元用於開發“量子隨機數發生器晶片”。

收購IDQ後,SK電訊稱:這是“為了確保超連線5G時代的安全”。

如果三星5月推出的“量子加密智慧手機”不是噱頭……

三星公司完善的工業積累與SK電訊在量子隨機數生成晶片上的技術準備,為這款量子加密智慧手機的誕生打下了基礎。

二、思考,中國到哪兒了?

早在

2014年3月

,中國科學院院士、量子資訊重點實驗室主任郭光燦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

量子密碼將是量子力學中第一個可用的技術

”,並判斷“

預計在5到10年內,就會有能夠投入市場的量子密碼晶片成品

”。

三星而今推出“量子加密智慧手機”,與郭光燦的預測可謂吻合。

由此,筆者聯想到,量子加密智慧手機的問世,或將開啟量子技術應用一個全新的時代:

“高冷”的量子資訊科技正逐步躋身民用行列

眾所周知,量子通訊相關技術自開啟產業化之路以來,相關應用以“to B”(面向企業客戶)和“to G”(面向政府客戶)為主,鮮見直接面向消費者(to C)的技術應用落地。

而將量子密碼技術整合至幾乎人手一部的手機上,則意味著有望讓量子資訊科技實實在在地惠及大眾。

這一天終於來了。然而,中國到哪兒了?

今天,儘管量子力學理論仍在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但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在以量子通訊、量子計算等為代表的量子技術應用探索方面從未止步。

我國呢?在量子科學理論方面,中國算是個學生,是跟西方師父們學來的。儘管起步晚,但在量子技術的應用方面,大家至今都還沒做出什麼來,中國“趕得早不如趕得巧”,幾乎跟別國處於同一起跑線。

特別是,中國在量子通訊技術領域佈局甚多,特別是“墨子號”量子衛星的發射、遠距離量子糾纏分發的實現等成果的取得,中國量子通訊技術的成就有目共睹。

如果三星5月推出的“量子加密智慧手機”不是噱頭……

量子通訊衛星概念圖

然而,為什麼中國沒能率先推出類似“量子加密智慧手機”這樣可以惠及大眾的技術應用?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筆者也不便多說。

只是覺得,三星推出量子加密手機這件事,希望能夠啟示我國在量子科技領域的

部署應著眼全域性,

兼顧技術研究與工程開發,強調交叉合作、協同創新,在平衡發展中完善“研究—應用—開發”的量子技術鏈條,從而使該領域持續迸發活力

最後,要強調一下,量子隨機數並非萬無一失——上面那位老師說,和經典隨機數一樣,

量子隨機數也存在器件的不完美問題,也可能會有資訊洩露

。這與材料工業的發展水平有關,所以現在有很多關於“器件無關”和“半器件無關”量子隨機數的研究。

*注:本文配發評論首發於《中國科學報》。

TAG: 量子隨機數SK加密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