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工具”失靈後,電視品牌要專注“使用者信賴”

電視,從奢侈品到普通家電,用了不到30年。如今這個行業,被吐槽、被看空的聲音很多。特別是手機、平板、投影等智慧裝置崛起後,電視品牌除了打打價格戰,已經不知所措。筆者注意到,就在整個行業不知道如何“討好”消費者的時候,受到使用者信賴的海爾電視日前卻達成了18年“顧客滿意度第一”的成就。

從前的電視行業,總習慣依靠“價格工具”來撬動市場,事實證明這不僅無法挽狂瀾於既倒,還會對產業發展帶來破壞性影響。筆者認為,保持專業性,像海爾電視一樣迴歸“產品技術創新”這條難而正確的發展道路,才能穿越產業低谷期,重獲使用者信任和支援。

“價格工具”失靈後,電視品牌要專注“使用者信賴”

擺弄“價格工具”,行業走不出“發展泥潭”

2021年,是彩電業近5年來最艱難的時刻。

從市場來看,下行壓力有增無減。奧維雲網資料顯示,2018年-2020年,國內彩電銷量為4774萬臺、4772萬臺、4450萬臺,呈逐年下滑趨勢。2021年上半年,國內彩電市場銷量為1781萬臺,同比下滑了14。7%。

從行業來看,企業毛利普遍下滑。財報顯示,上半年創維集團公司毛利率16。6%,同比下降2。7個百分點;TCL電子毛利率15。9%,同比下降4。7個百分點;康佳電視毛利率5。44%,同比下降9。33%。

挑戰確實很大:一方面,需求高度飽和,今年國內市場大機率跌破4000萬臺關口;另一方面,面板、晶片等核心器件長週期漲價,讓彩電企業成本高企,盈利能力進一步削弱。

遺憾的是,行業應對策略不多:要麼,在需求不振的時候,直接開打價格戰,以低價換銷量;要麼,在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時候,一股腦漲價,最大限度衝抵成本壓力。

問題是,簡單粗暴的降價、漲價,就能讓市場復興、讓使用者滿意嗎?並不能。說到底,是行業應對策略不夠專業,沒有從根源上去找解決之道。

在彩電這個競爭充分的行業,“價格屠夫”、“價效比之王”不斷湧現,但隨之而來的是低劣產品、同質化產品氾濫,在普及性紅利消失之後消費者就缺乏換新的動力,品牌口碑和行業動能都在急劇下滑。

當然,並不是所有企業都陷入困頓。筆者注意到,日前在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顧客滿意度測評中心、清華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聯合編制的《2021年中國顧客滿意度手冊》中,海爾電視第18年成為“顧客滿意度第一”的品牌;市場方面,海爾電視近年來保持逆勢增長,在奧維雲網公佈的40周最新資料中,海爾電視銷量同比增幅達39。7%,比行業增幅高了6倍。

一面是行業頻繁切換“價格”工具,但無論降價還是漲價都不能讓消費者滿意;另一面卻是,海爾電視18年拿下顧客滿意度第一,保持著強勁的逆勢增長勢頭。如此強烈的反差,背後的原因到底又是什麼呢?

“價格工具”失靈後,電視品牌要專注“使用者信賴”

堅持使用者體驗,死磕產品才是“破局王道”

哪怕是存量市場,在3億臺電視保有量的規模下,也會有大量的迭代需求出現。關鍵是,電視企業能不能在“價格工具”之外,以使用者體驗的升級去激發並滿足這些需求。筆者認為,這個能力就是——迴歸為使用者創造價值的初心,堅持產品技術創新。

但說易行難,彩電業在4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對“價格工具”的高度依賴。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從CRT時代中外品牌的正面價格廝殺,到液晶時代國內企業的價格內卷混戰,再到2014年以來網際網路品牌的跨界低價競爭,價格戰被行業奉為了“靈丹妙藥”。

當行業走到2019年,產品均價跌破3000元,創下了十年內的新低,大量企業開始深陷困境。在這樣的背景下,海爾電視是個另類的存在,而很多人未必知道,正是這個另類但專注使用者體驗的品牌,為行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回顧來看:1998年,中國第一臺全媒體全數字彩電由海爾推出,自此開啟了由模擬到數字的產業變革;2004年,中國第一臺流媒體電視在海爾誕生,由此拉開了行業針對網際網路電視研發和普及的浪潮;2008年,中國首個可定製升級的“模卡電視”在海爾出現,電視成為真正開放的軟硬服務平臺,行業由此衍生出遊戲電視、教育電視、社交電視等……

專注體現在定力上。價格顛覆、模式創新、概念先行,這些電視行業裡經常出現的現象,24年來在海爾電視身上幾乎看不到。

專注還體現在能力上。無論是此前的數字高畫質播放、流媒體上網、模組化定製升級,還是近年來的遠場語音、全屋視聽解決方案等,都讓海爾電視在技術上具備差異化競爭壁壘。

死磕產品技術創新,堅持為使用者創造價值,這是一條“難而正確”路。而當一個個具備引領性、破局性的產品出現,自然會在使用者心中形成“專業”的品牌形象。

市場跌宕起伏,保持“專注”非常重要。在2019年面板價格進入上漲週期後,彩電行業開啟集體漲價潮,卻沒有在產品技術上有相應突破,消費者花更多的錢卻買不到體驗更好的產品,這讓行業在2021年進入到冰點。

破局者依然是海爾電視,但這次變革並不僅僅圍繞產品功能來推動創新,而是以物聯網時代的要求為牽引,展開了一場關於“場景生態”的深度佈局。

“價格工具”失靈後,電視品牌要專注“使用者信賴”

場景生態創新,新一輪變革再造“藍海市場”

智慧觀影場景、智慧教育場景、休閒娛樂場景、智慧互聯場景……圍繞這些豐富的場景,電視企業創新的空間非常大。

行業也在進行一些嘗試,做的比較多的是“多屏協同”,比如讓電視和手機聯動,實現影片內容在大小屏間的流轉,以及大小屏影片通話這樣的應用等。但整體來看,應用場景還不夠豐富,應用服務也不夠主動,使用者對於電視的價值認知仍沒有顛覆性突破。

真正帶來突破的是海爾電視,其打造的“四大場景”讓電視不再只是電視:在智慧互聯場景,一句“你好電視,我回來了”,燈光就自動開啟、窗簾自動關閉,空調調到適宜的溫度;在休閒娛樂場景,實現了將私人健身教練請回家的體驗,可以和親朋好友影片聊天、線上K歌;在智慧觀影場景,可一鍵直達鑽石影院,享受專屬推送的上百部4k高畫質影視內容,在家體驗影院級音畫;在智慧教育場景,可以進行AI學習,將名師資源、教育生態資源搬回家……

在“場景生態”的加持下,電視是高畫質影音內容的服務載體,是智慧家居的互動控制中心,還是教育、健身、社交等生態服務的入口平臺。這樣的創新,打破了硬體迭代的侷限,將電視產業推進到物聯網場景生態這個藍海市場中來。

當下,傳統電視品牌加速分化,網際網路電視品牌大量消亡,場景生態時代的品牌格局必將迎來新一輪變革。用專業精神和能力在逆境中破局、在順境中擴張,既是海爾電視的長期堅持,也應該成為全行業的標準動作。(釘科技原創,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釘科技網”)

TAG: 電視海爾場景行業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