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之邊緣》:EA經典第一人稱跑酷大作

《鏡之邊緣》(Mirror‘s Edge),是一款由瑞典EA DICE遊戲工作室開發、美國藝電於2008年11月12日發行的第一人稱動作遊戲,在Xbox 360、PS3平臺放出,並在2009年1月13日推出PC版。

《鏡之邊緣》:EA經典第一人稱跑酷大作

該遊戲從跑酷運動中獲得靈感,以 “第一人稱” 和 “動作跑酷” 的結合為主要特色。能夠在第一人稱視角下做出爬牆、撞門、蕩擺、翻滾等跑酷動作。該作需要根據地形和敵情,靈活運用多種跑酷技巧逃脫敵人的追擊,並以最快速度到達目的地。

2009年,《鏡之邊緣》獲得北歐遊戲獎之最佳北歐遊戲。

《鏡之邊緣》:EA經典第一人稱跑酷大作

《鏡之邊緣》的原作以明亮、簡潔、對比度強的畫面風格成為了其最為吸引人的優點。《鏡之邊緣:催化劑》在保持著原作中那明亮簡潔的風格時,又在此基礎上加入了一些近未來的工業設計風格。因此,本作中的主要場景 “鏡之城” 比起原作有著更為濃厚的未來感,並且本作也按照業界潮流升級成了一個標準的開放世界遊戲。

《鏡之邊緣》:EA經典第一人稱跑酷大作

本質上講,這就是一部擁有些許戰鬥元素的第一人稱開放世界跑酷遊戲,跑酷是它毋庸置疑的核心,也是作品全部樂趣的基礎。作為一部遊戲,它有很多的缺點:它流程很短,玩法不算豐富,故事情節鬆散而寡淡,在難度控制上也有些許的嚴厲。但這些缺點都無法掩蓋跑酷那聞起來像極了是自由的魔力,也無法掩蓋本作在這個細分市場上實質上的領軍地位。歸根究底,正是這份奇妙與獨特讓《鏡之邊緣》在2008年為自己掙得了撐起今天這部續作的粉絲群,在今天,也是讓EA的續作不至於變成一場鬧劇。

《鏡之邊緣》:EA經典第一人稱跑酷大作

在遊戲給我們帶來的世界裡,跑酷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用來反抗邪惡。《鏡之邊緣:催化劑》簡述的就是這樣一個 “地下組織幫助正義聯盟傳遞資訊” 的故事,主角Faith是一個身手不凡的 “快遞小妹” ,她不僅能夠飛簷走壁,還能在槍林彈雨中把敵人踢下大樓……這也是對本作主要遊戲內容的一次總結,即跑酷和戰鬥。

《鏡之邊緣》:EA經典第一人稱跑酷大作

得益於寒霜3引擎提供的強大功能,本作在陰影、環境光遮蔽、漫反射等效果上比起原作有著飛躍式的進步。保持著原作簡約美術風格的同時,這座充斥著近未來工業設計之美,絢麗光影與晝夜變化的鏡之城變得前所未有的生動與美麗。加上強大的粒子效果與出色的動態模糊運用,不管你選擇伴著微風與晨光在這座城市不停地奔跑,還是在夜色中隨著斑斕的燈光脫離城市爪牙的追捕,《鏡之邊緣:催化劑》提供的每一次不同跑酷體驗都是令人難忘的,這座流光溢彩的城市讓人流連忘返。

《鏡之邊緣》:EA經典第一人稱跑酷大作

但 《鏡之邊緣》強調的這種 “追求速度的順暢跑酷體驗” 並非全無缺陷,玩家會因為風格相近的場景而產生 “迷路” 現象。這種類似解密的找路環節毫無疑問會打亂遊戲所追求的高速體驗,好在在 “催化劑” 中這樣的關卡設計有所減少。用來引導玩家的 “信使視覺” 則比起初代更為直觀,大部分時候虛線勾勒的紅色軌跡一般能將玩家直接引導至目的地,而不必擔心在找路上花太多時間。當然,信使視覺所指引的路線只是最直白的通關方法之一,但絕對不是最快的路線,想要完成各種競速條件,我們得自己摸索地圖。

《鏡之邊緣》:EA經典第一人稱跑酷大作

這款重啟性質的《鏡之邊緣:催化劑》更像是一款原作的加強版,在市場上依然是獨樹一幟,也註定只會是一款有著獨特風采與魅力的 “小眾作品” ,想要嘗試動作跑酷或系列粉絲們都不應該錯過它,但對前作不感興趣的玩家也不會因為本作引入的那些流行元素而突然愛上它。

《鏡之邊緣:催化劑》官方中文宣傳片

推薦文章

《死亡擱淺》究竟是個什麼型別的遊戲,小島秀夫竟然也不知道!

互動式遊戲 奇異人生 玩遊戲就像看一場酣暢淋漓的電影!

塞爾達傳說織夢島即將上線

TAG: 跑酷遊戲本作邊緣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