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膠囊 鎖256年前純淨空氣

文/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第二十六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十一月初將在蘇格蘭格拉斯哥(Glasgow)舉行,會場附近的格拉斯哥科學中心日前展出南極空氣膠囊,為COP26注入藝術和文化元素。

玻璃膠囊 鎖256年前純淨空氣

比尼蒂的主題作品:南極空氣膠囊。

圖/

取自英國南極調查局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博士生比尼蒂(Wayne Binitie)與英國南極調查局(BAS)的科學家合作五年,將採自一七六五年南極冰中的空氣,置入圓筒狀的玻璃容器中,製成空氣膠囊,展示未經工業汙染的最純淨空氣,並揭露隱藏在南極冰中的人類歷史。

這件題為〈一七六五─南極空氣〉(1765-Antarctic Air)的玻璃雕塑作品,是格拉斯哥科學中心「極地之零」(Polar Zero)特展的主展品。

同時身為藝術家的比尼蒂,另一項展出品是一根取自南極的冰芯,當它慢慢融化時,參觀者可以聽到古老氣泡在融化時爆裂的聲音,以藝術方式呈現南極冰的脆弱。

蘇格蘭著名發明家、蒸汽機發明人瓦特(James Watt)在一七六五年想出如何將蒸汽機重新設計,使它的效率大幅提高。因此,那年被視為工業革命的開始。

二氧化碳含量  一直不斷上升

但在二百五十六年後,比尼蒂認為一七六五年也是人類嚴重破壞大氣層的開端,因此他在BAS的協助下,將那一年的重要性置於一個玻璃容器中。

BAS的科學家鑽取南極冰蓋深處的冰柱,再進行分析和儲存,這些冰柱記錄了氣候變遷史。

這些圓筒狀的冰柱稱為冰芯(Ice core),負責鑽取冰芯的冰川學家穆瓦尼(Robert Mulvaney)說,鑽取一七六五年的南極冰並不困難,事實上可以鑽取任何年代的南極冰,因為「南極每年下雪,而且不會融化,歷年下的雪被擠壓成冰,儲存在下面,我們往下鑽,鑽得愈深,冰的年代愈久遠,類似樹的年輪」。

他表示:「我們知道某年有某個火山爆發,可以找到證據幫助判定冰的年齡。因此,鑽出某一年的冰,沒有你想像中困難。」

分析顯示,一七六五年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含量為百萬分之二百八十,一九六○年代增加到百萬分之三百一十五,現在上升到百萬分之四百一十五。

冰芯融化聲音  呈現冰的脆弱

比尼蒂的藝術創作使用的冰芯,取自一百一十公尺深處的冰,穆瓦尼最深曾鑽到三千二百公尺。他在南極工作二十五年,為了鑽取冰芯,曾在距離英國南極考察基地一千公里的帳篷裡住了八十個星期。

比尼蒂取得一七六五年的南極冰芯之後,接下來的難題是如何把鎖在冰裡的空氣抽出來。他得到國際工程公司奧雅納(Arup)的幫助。

奧雅納的工程師陶德(Graham Dodd)說,比抽取空氣更困難的是把它鎖在玻璃中。「我們想了很久,最後決定做一個密封的玻璃圓柱,裡面留空注入液體,然後設法把南極冰中抽取的空氣注入液體的空隙中。」

陶德解釋:「另一個挑戰是如何展示一個單純的冰芯,比尼蒂要參觀者看到冰芯慢慢融化,並聽到融化的聲音,以呈現全球暖化及冰的脆弱。奧雅納的工程是確保冰芯不會太快融化。」

比尼蒂希望出席COP26的重要人物能來參觀他的雕塑作品:「我們希望〈一七六五─南極空氣〉能讓他們驚豔,我想帶動集體的討論,如果我們能集體前進,就會有很大的成就。」

TAG: 南極冰芯比尼七六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