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億影評】《信條》:給沒看這部電影的朋友,寫給沒看過這部電影

【小億影評】《信條》:給沒看這部電影的朋友,寫給沒看過這部電影

等了2年,諾蘭終於帶來了他的新作《信條》。

上一次,諾蘭在時間、空間上講了一個驚豔的故事,這一次則把這種‘時間’和‘空間’融入設定,又講了一個精彩的諜戰故事。

今天的影評將分成兩個部分:給沒有看《信條》的建議和看過《信條》的解析:

PART 1 寫給沒有看這部電影的朋友

【小億影評】《信條》:給沒看這部電影的朋友,寫給沒看過這部電影

《信條》是一部複雜的電影,如果你只是想週末單純地去電影院放鬆一下,可以選擇隔壁的《假面飯店》,《信條》不適合你們,尤其不要帶著孩子看,我看《信條》時隔壁的一家人都沒等到飛機撞倉庫就中途離場了……

《信條》的複雜體現在‘時間’這個概念上。在一般人的觀感中,‘時間’並不是一個物理概念,但在《信條》中,時間就是一個具現的物理概念,諾蘭在開篇講設定時就告訴大家,‘不要去理解,而是去感受’,在為大家正式展開整個故事之前又強調說:‘已經發生的無法改變’,最後跟你強調一發世間因果不會以人類的意識為轉移。

相當於一部電影塞進了一個科學觀,一個哲學觀,一個宗教觀,但如果把這三個概念再統一起來的話,那就是一個數學概念,也就是一個‘演算法’。

所以,這部電影對於想要看個諜戰片放鬆一下的朋友來說,可能就是看的頭暈。因為概念和資訊都特別多,這些資訊量分別從臺詞,鏡頭語言和聽覺三方面傳來,稍有不慎就會少接收資訊,導致對整部電影理解不恰當,導致品不出《信條》的有趣。

當然,如果你看到這裡對《信條》仍舊感興趣,那,諾蘭又一力作歡迎你一起來探索。這片子不燒腦,就是有點費神。

觀影前準備好調整一下邏輯:

1、這不是《終結者》型別的科幻片的時間概念,切莫以此作為時間邏輯。

2、片中任何裝置的工作內部原理不要太糾結,知道它是這麼運作的即可,不要過度思考為什麼它是這麼運作的。

3、注意片子裡所有的莫名出現的特寫鏡頭和不符合邏輯的‘聲音’‘物件’,因為都是梗(包袱),都和後半部分劇情關聯。

4、注意看關鍵道具有助於理解時間線,最關鍵的道具是:呼吸機。

提示到此完畢,請看完電影再看下面的段落

PART 2 讓我們來聊聊《信條》

【小億影評】《信條》:給沒看這部電影的朋友,寫給沒看過這部電影

《信條》屬於那種需要二刷的電影。

刷一遍聽個響,刷兩遍才能完全感受它在每一個細節的安排,你又會感慨:“諾蘭牛逼!”

《信條》單純就故事而言非常簡單——勇者鬥惡龍救公主的故事。

這個故事裡,你看完都不知道主角叫啥……

難的是在敘事的部分,因為敘事的每個因素是互為因果的,像是莫比斯環一樣。

【小億影評】《信條》:給沒看這部電影的朋友,寫給沒看過這部電影

這個神奇的物理概念用在敘事結構當中,呈現出來就是《信條》。

(請看圖中的螞蟻,假設都是同一只,它會走到底板的上下兩端,你把底板想成時間,那麼,就會有《信條》中的我打我自己,雖然處於同一時間,但方向是相逆的)

【小億影評】《信條》:給沒看這部電影的朋友,寫給沒看過這部電影

(信條的故事線如上圖)

我們先拋開復雜的物理概念,不解釋‘逆時間’和時間穿越的問題,只看故事走向和閉環,你會發現一個很神奇的事情,整個《信條》的故事裡,每一個角色的行為和心理動向都是‘倒敘’的,即先有結果,再講原因。

【小億影評】《信條》:給沒看這部電影的朋友,寫給沒看過這部電影

開頭神秘隊友幫主角‘哈登’擋子彈,結尾才告訴你擋子彈的人是誰,為什麼幫他擋子彈。

尼爾到奧斯陸看向一個箱子(給特寫),後半段你才知道這個箱子是逆時間到達的(相信很不會有太多人注意到這個細節)。

追車途中出現了一個翻倒的汽車,之後告訴你翻車的全過程。

女主角看到一個女人自由跳躍的身影引發了強烈的反抗意識,之後給告訴大家跳下去的大仇得報的她。

在哈登衝向地下之前,身後不和諧地響起了喇叭聲,之後再告訴你這個喇叭是尼爾按的,為了阻止他們踩雷。

‘哈登’覺得這是他和尼爾友誼的開端,對於尼爾來說這是他們友誼的終點。

從最大維度來看,當下的所有角色能活蹦亂跳的,是因為未來是存在的。(即,世界未來沒有毀滅,因為過去大家做的所有努力,穿越不是為了改變過去,而是未來造就未來。)

【小億影評】《信條》:給沒看這部電影的朋友,寫給沒看過這部電影

《信條》的整體敘事,都是倒敘,只是這個倒敘不是觀眾視角的倒敘,而是角色時間和物理概念的倒敘,這樣講,不包含物理概念,應該就能更清晰的看明白《信條》的故事。

其實,《信條》中最沒有魅力的就是故事,因為拋開這些神奇的敘事,它不過就是一個勇者鬥惡龍救公主的故事。

把這麼簡單的故事,擴充成如此龐大的《信條》,你可見諾蘭的功力。

【小億影評】《信條》:給沒看這部電影的朋友,寫給沒看過這部電影

《信條》在敘事上做了很多加法,卻在剪輯上做了減法,它剪去的部分恰是我們最重要的觀影習慣:“空間”。

在《信條》中,我們基本感受不到空間移動的過程,往往都是這一瞬間在某地,下一個瞬間就到了另一個地方直接開講。人物都沒有移動的動作和過程。這樣的好處是節奏加快,壞處嘛,自然也是這個‘快’,這樣的速度,觀眾對資訊接收沒有緩衝,不斷地接收新的資訊,看著累,且萬一一走神,很有可能對下一幕的資訊就完全懵逼。

【小億影評】《信條》:給沒看這部電影的朋友,寫給沒看過這部電影

《信條》值得2刷,就是因為可以透過兩次觀影擷取不同的資訊流,從而拼接成一個完整的有意思的全圖。

而對於影片的物理概念,基本都可以這麼理解:

紅色是順序的,是因到果的時間線。

藍色是倒敘的,是果到因的時間線。

兩個時間線並不存在誰改變誰,只是走的流程不一樣。

角色從時間機器裡走過,並不會改變結果,只是成為了本身要發生的事件的一個部分。

我們舉一個例子:

【小億影評】《信條》:給沒看這部電影的朋友,寫給沒看過這部電影

老張在東北要開車去吃豬肉燉粉條(因),

中途被一個神秘人撞了,司機跑了(果)

導致他沒有吃上粉條。(果)

老張覺得這個結果不滿意,他逆向回去想要解決神秘人(因)

(但逆向穿越的規則是:你還得從隧道里回來。)

結果回去的他因為沒有車,偷了一輛,自動擋開的不熟練,在路上打滑撞上了一輛車。

他怕趕不及阻止神秘人,只要開溜趕緊找人,最後因為時間不夠了就又穿回去了。

老張自己撞了自己。

但是就事件概念而言,只有先發生了被撞,才會有後來的逆時間,也只有逆時間的穿越,才會有老張的被撞。

被撞和吃不上粉條這個事情不會改變。

把這個邏輯用到《信條》上,基本故事應該就好理解了。

【小億影評】《信條》:給沒看這部電影的朋友,寫給沒看過這部電影

寫意的角度來說《信條》,那就是:

諾蘭用最西方的觀點,講了一個東方八卦形態的故事,你看看八卦圖,時間迴圈,唯有黑白兩點在彼此的世界裡~(聽懂掌聲~)

宿命不可逆,但宿命也是當下不斷努力造就的。

未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當下不斷努力的你。

宿命並非癱倒等待就來的,只有不斷向前走,才能達到宿命的彼端。

人生不能因為知道結果就不走完全程。

每個人都要死,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為了活而奮戰過。

人生最浪漫的故事對我來說始終都是一句:我在未來等你。

其實結局在一開始就告訴我們了,但精彩的故事,還是要在漫長的路上娓娓道來啊。

所以,其實,那些說‘既然知道註定要分手,何必去談戀愛’的傻瓜們真的永遠不會懂走過這一路的酸甜苦辣有多麼浪漫。

《信條》不太讓在下滿意的部分如下:

·角色設定都太工具人,基本是為了完成設定而構築的角色,每個人的內心都太假大空和高大全了些,情感來的都非常的擰巴。

·反派越來越弱雞,戰鬥力幾乎沒有,這就導致主角團的冒險不夠硬核也不夠精彩。

·全片調色偏灰,黑人主角在有些時候幾乎淹沒在背景當中。

·因為角色設定工具人,導致演員們都沒有啥驚豔的表演……

《信條》給我們的啟示:

1、紅藍通道有時是時間隧道,有時是磁鐵兩級,大部分時間,它是男女廁所。

2、同樣的故事,諾蘭能拍《信條》,卡梅隆能拍《終結者》,王晶只能拍《超級學校霸王》。

3、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未來若已然註定,做好當下就好了。

4、《信條》應該能讓全國女拳師高潮迭起,為啥沒有女拳師為《信條》吶喊。

5、你若沒有190cm,慎買寶馬3系,不然遇到危險你可能打不開車門。

6、俄羅斯富豪搞事情都挺噁心人的

7、你的未來造就著你的過去,你的過去構架著你的未來。

8、克里斯托弗·真·時間管理大師·諾蘭。

【小億影評】《信條》:給沒看這部電影的朋友,寫給沒看過這部電影

— END —

TAG: 信條諾蘭故事時間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