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洛陽到底有多“神”?

神都洛陽到底有多“神”?

“宅茲中國”

假如您懂點字畫、玉器,能辨出青銅的年代、陶瓷的窯口,有點眼力,餘光瞟過去就能找出真貨,能從細枝末節上揪出贗品的小尾巴,從成色上瞅得出門路,講得出道理……

恭喜啊,在古玩界可以橫起走了。

但在洛陽,還得再多點技能。在洛陽的街頭,如果你聽到這樣的對話:

——拆解丘門師從何處?

——山上搬柴,山下燒火。

——何方分山甲?

——無處覓龍樓,只做針尖活。

這兩人的暗語解釋就是,一人問:拆墓門的手藝哪學的?另一人答:家傳的。問:平時哪兒盜墓?答:專門找大型珍貴的古墓。

這個時候千萬保持冷靜,偷偷給警察叔叔打個電話,告他們。

01

崤函帝宅,河洛王裡

洛陽有三樣東西的名氣最大。

洛陽紙

,作為衡量一部作品好壞的標尺——至今,去形容一本暢銷書的火爆程度,最傳神的詞還是晉代人造的

洛陽紙貴”

洛陽的市花,牡丹

,目測極有可能成為中國的國花——今年7月15日,中國花卉協會發起了評選國花的網路投票,牡丹毫無懸念地拔得頭籌。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實際上,因為這句詩,好多人都已經預設牡丹是國花了。(ps:中國現在還沒有國花)

洛陽鏟

,盜墓賊發明的神器,一剷下去就知道地底下有沒有古墓——這鏟本上不了檯面,不過好在它已經走上正道,變成了考古工作者的標配。而且不光考古,在建築、公路、農業、水利、礦山等凡是要進行地質勘探的地方,都少不了洛陽鏟。

洛陽鏟博物館裡的洛陽鏟

神都洛陽到底有多“神”?

洛陽鏟這種東西能在洛陽誕生,並以洛陽命名,至少從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洛陽地下的寶貝極多。

洛陽有著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而洛陽盆地上所萌生出的

河洛文化

更是五千年華夏文明的主脈。

“華夏第一爵”

神都洛陽到底有多“神”?

▲夏代乳釘紋銅爵,出土於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距今約3700年,是迄今我國已知的最早的青銅爵。(攝影©孤城)

司馬遷在《史記》中講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

,河洛地區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不是無緣無故的。從地形上看,這裡地處九州腹心,享八方輻輳之利,且群山環抱,四水匯流,是一塊渾然天成的“風水寶地”。

河洛中的“河”是指

黃河

,“洛”是指

洛河

,這片土地上除了這兩條大河外,還流淌著洛河的兩條支流伊河和澗河,四條河流沖積出了一塊肥沃的小平原。

平原之外高山屏列——西有崤(xiáo)山、中條山;南有熊耳山、外方山、伏牛山;東有淇山和嵩山。北面是滾滾流過的黃河,黃河南岸並不高聳的邙山則成了一座牢靠的水壩。

群山阻而不塞,山脈間四通八達的縫隙成為進出洛陽的天然通道。若在這些地方設定關隘,平時可保商旅通行無礙,戰時封關據險,就是拱衛洛陽的銅牆鐵壁。

洛陽地形圖與洛陽八關

(製圖©孤城)

神都洛陽到底有多“神”?

▲洛陽四周雄關遍佈,其中以東漢靈帝所置的

“八關都尉”

最為有名。這八座關口分別是扼崤函之險的函谷關、踞嵩山北麓的旋門關、守黃河渡口的孟津關和小平津關以及控制南下通道的轘(huàn)轅關(注意圖片中的標註有誤)、大谷關、伊闕關(龍門)和廣成關。

所以,古代帝王建都的備選名單裡一定會有洛陽。那些以西安為都的王朝,要遷都時,首選也一定是洛陽。

近4000年來,洛陽做過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共13個政權的國都。

至今,在洛河兩岸不到40公里的範圍內,還分佈著夏、商、周、漢魏、隋唐五座都城遺址,

“五都貫洛”

的氣勢天下無雙。

隋唐洛陽城應天門

(攝影©孤城)

神都洛陽到底有多“神”?

人們說起洛陽總喜歡拿西安來對比,這並非是現代人的專屬,

“洛陽還是長安?

早在漢高祖劉邦打下江山的時候,就已經成了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西漢立國之初,原本定都洛陽,可僅僅數月之後就趕著車駕浩浩蕩蕩地遷到了關中。其實,僅這一個回合,婁敬和張良就已經把這兩座城市各自的優劣給捋清楚了。

長安所在的關中平原,被山帶河,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正所謂進退自如。唯一的缺點是,位置略偏,交通不便。

而洛陽盆地,居天下之中,關山拱衛,水陸通達,在和平年代,坐鎮洛陽統御中國無疑是最佳選擇。然,一旦天下有變,洛陽就會四面受敵,若動亂不能馬上平定,盆地內有限的田產將無法支撐攻防所需。

長安和洛陽,這對中國文化史上的雙子星座,同時也是王朝迭代中的難兄難弟。較之於長安,身處四戰之地的洛陽所遭受的兵燹(xiǎn)更甚,所以才有了司馬光那一句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洛邑古城

(攝影©孤城)

神都洛陽到底有多“神”?

02

獨一無二的“神都”

公元684年,武則天臨朝稱制,改東都洛陽為

神都

,向稱帝邁出了關鍵一步。

在古代中國的認知環境中,一個女人要做皇帝,無異於逆天而行。武則天雖已獨攬朝政多年,但她深知,若要捅破那層窗戶紙,堂堂皇皇地坐上龍椅,所面臨的阻力會有多大。

要讓天下人從心理上接受一個女皇帝,唯一的辦法是讓他們相信這是天命所在,是神的旨意。

在這方面武則天可謂用心良苦,稱帝前,她先是給自己造了一個專屬的漢字——“曌”(音zhào,意為日月凌空,普照大地),並以此為名;後又找人在全國各地搞出很多祥瑞,話裡話外都是要有女皇帝降世;最大的動作是在神都洛陽營建天堂和明堂,並向老百姓免費開放。

“永珍神宮”明堂復原圖

神都洛陽到底有多“神”?

明堂剖面圖

神都洛陽到底有多“神”?

據史料記載,明堂有三層,高度在90米左右,中有通天柱上下貫通。而天堂有五層,從第三層就可以俯瞰明堂,這樣算來,高度至少在150米。天堂中還放有一尊大佛,僅佛像的小指就可容納數十人。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單體木構建築,大到人們不敢相信它們真的存在。直到1986年,在洛陽公交大樓的施工現場,工人們意外挖出了一個直徑3。67米的巨型柱坑,人們才終於知道,天堂和明堂不僅僅是傳說。

後來,政府在唐朝舊址上重修這兩座建築,蓋成了現在的天堂明堂景區。不過,新的天堂和明堂都是用鋼筋水泥修起來的,天堂大概縮小了一倍,明堂也只蓋了最上面那一層。

天堂明堂景區

神都洛陽到底有多“神”?

690年,武則天稱帝,立國號為周,定都洛陽,並改元

天授

,上尊號

聖神皇帝

武則天取這樣的年號和尊號,並以神都洛陽為國都,就是要昭告天下人:洛陽是天造地設的都會,她自己也是天選的統治者。

做什麼事都要搬出“天”和“神”來撐腰,看得出來,女皇的內心還是有些慌的。

其實,管洛陽叫神都也不單單是為了玩

“君權神授”

的概念,因為河洛地區自古就有一個別稱叫

“神州

,周武王也曾說過,這裡“毋遠天室”,適合建都,所以神都洛陽也並沒有瞎喊。

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

以武則天為原型而雕鑿

(請橫屏觀看/攝影©孤城)

神都洛陽到底有多“神”?

03

神都有多“神”

傳說上古伏羲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裡浮出一條龍馬,揹負

"河圖"

獻給伏羲。但河圖不是黃河圖,而是星河圖,伏羲據此推演出了八卦,併成為《周易》的起源。

大禹治水時,洛河裡爬出一隻神龜,不僅揹著

“洛書”

,龜殼上的佈局也給了大禹極大的啟發,大禹因此治水成功,並依照洛書分天下為九州,制定出九章大法,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曰《洪範》。

河圖(左)洛書(右)

神都洛陽到底有多“神”?

《易經·繫辭》中講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河圖洛書一向被奉為中華文明的源頭,這些看似簡單的排列,經推理演化後,實則反映了遠古先民對宇宙萬物的認知和理解。

其中的陰陽和合與五行八卦過於深奧,我們暫且不表,這裡僅從數學的角度看看這兩幅圖有多神奇。

以洛書為例,將圓點換成數字,得到這樣一個排列:

神都洛陽到底有多“神”?

規律一

:這個排列的每一行、每一列以及對角線上的數字之和均為15,即:

4+9+2=3+5+7=8+1+6=15

4+3+8=9+5+1=2+7+6=15

4+5+6=2+5+8=15

沒錯,這就是《射鵰英雄傳》中瑛姑苦苦解了十幾年的難題——

三階幻方

。可以說,洛書是世界上最早的幻方圖,而且從1到9的三階幻方,有且僅有這一種基本解。

規律二

:最上一行和最下一行數字的平方和相等,最左一列和最右一列數字的平方和也相等,即:

4²+9²+2²=8²+1²+6²=101

4²+3²+8²=2²+7²+6²=89

規律三

:把這九個數字看成一個三階矩陣,這個矩陣的行列式等於360,是一個圓周的度數……

河圖洛書中隱藏的數學規律還有很多,不再一一列舉。其實,真正令人驚訝的不是它們所展現出來的數學之美,而是在那個鴻蒙初開的混沌歲月,人們甚至還沒能造出褲子,就光著膀子露著腚用數圓點的方式找出了大自然隱秘的內涵。

對數字的崇拜是地球上早期文明的一個特徵,對數字的理解與運用水平,也就意味著一種文明從懵懂到覺醒的跨越程度。不論是河圖洛書還是陰陽五行,這些數理必然為河洛地區的先民們提供了斗轉星移、四季輪轉與生產生活的指引,也讓這份古文明的開源踏踏實實、有理有據。

洛陽孟津龍馬負圖寺

神都洛陽到底有多“神”?

穿洛陽而過的洛河也不是一條沒有故事的河,兩千多年前,瑰姿豔逸的洛神常常在河畔出現,成了那時男同胞心中無可替代的女神。

大才子曹植在路過洛河時,就曾幻想自己與洛神邂逅的美事,並揮筆寫下了千古名篇

《洛神賦》

。洛神有多美?曹植是這麼說的: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榮曜秋菊,華茂春

松。

髣髴(fǎng fú)兮若

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

遠而望之,皎若太陽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而這只是整體印象,關於五官、身形、服飾與氣質之美還有一大段描述,不必見到真容,僅把這些文字讀完,整個人就已經醉了。

在曹植的故事裡,因為人神有別,男女主角雖都在花樣年華又相互欽慕,最終卻也沒法在一起,頗有“人神情未了”的浪漫。

後來,東晉的顧愷之將《洛神賦》繪成了一幅連環畫,可惜原作已遺失,宋人的摹本流傳到今天成為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之一。

《洛神賦圖》

神都洛陽到底有多“神”?

04

最早的“中國”

堯舜時代,洪水肆虐,禹的父親鯀(gǔn)因治水不利而遭到流放,鯀死後,禹扛起父親的耒耜(lěi sì),吸取經驗教訓,又埋頭苦幹了十幾年,終於制住了水患。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這份執著與無私感動了天下人,舜以後,禹被推舉為王。禹的時代,部落領地擴大,王權不斷加強。所以,禹死以後,他的兒子夏啟輕鬆奪得王位。

夏啟改“禪讓”為“世襲”,變“公天下”為“家天下”,並以河洛地區為中心,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具有國家形態的王朝——

《說文解字》中有這樣一段:

華,榮也;

夏,中國人也

。“中國人”這個詞,最早指的就是河洛一帶的居民。

1959年,考古學家在洛陽偃師的

二里頭

發現了一處夏代都城遺址,經過60年的發掘研究,人們在這些遺蹟中找到了眾多迄今已知的“中國之最”——最早的宮殿建築群、最早的城市主幹道網、最早的車轍、最早的鑄銅作坊、最早的青銅禮器群、最早的玉質禮器群……

“華夏第一鼎”

神都洛陽到底有多“神”?

▲夏代方格紋銅鼎,出土於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距今3700年左右,是迄今我國已知的最早的青銅鼎。

1965年,陝西寶雞的一位文物工作者從廢品收購站淘出一個傢伙,一經辨別,竟是西周早期的一尊青銅酒器!因為它的表面飾有饕餮(tāo tiè)紋,便被命名為饕餮銅尊,並被妥妥地放到了寶雞博物館。

十年後,工作人員決定將這個顏值較高的銅尊選送到國家文物局出國展出,在清理鏽跡時才發現,尊內部還有12行銘文。

厲害的是,這是一則有紀年的銘文,122個字,清清楚楚地講述了周成王繼承武王遺志,營建都城洛邑之事。因為這座尊是何姓貴族所築,所以最終定名為

何尊

西周何尊

神都洛陽到底有多“神”?

何尊銘文的發現不僅終結了史學家們關於周成王是否曾以洛陽為都的爭論,更珍貴的地方在於,銘文中有

“宅茲中國”

四個字,這是

“中國”

一詞迄今所知的最早的來歷。

而這個最早的“中國”指的就是現在的洛陽。

何尊銘文中的“中國”

神都洛陽到底有多“神”?

05

文化的搖籃

武王姬發克商建週三年後,不幸病逝,成王幼小,由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攝政。

周公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堪稱全才的人,能打仗、善治國、懂禮樂、會占卜,而且還沒有一點兒壞心思,後人尊他為“元聖”,地位甚至高過孔子。

成王營建洛邑的事就是周公主持的,洛邑建成後,周公在此啟動了另一個深遠影響大工程——

“制禮作樂”

周公的禮樂不僅僅是宮廷的典禮儀式更是一套完整的社會規範和道德準則,其職能相當於今天的《憲法》。成康時期,依“周禮”而治國,“天下安寧,刑錯四十餘年不用”。

這套禮樂制度為孔子所極力推崇,他終其一生都在致力於踐行和完善周禮。儒家首創於孔子,孔子又師從周公,所以說,周公在洛陽所完成的“禮樂”正是

儒家思想的發軔。

洛陽周公廟

(攝影©孤城)

神都洛陽到底有多“神”?

春秋時期,周朝的官吏中又出了一個名叫

李耳

的天才,奇怪的是,這個人雖胸懷大略,卻甘心在“守藏室史”(圖書館館長)的位子上一呆幾十年。

或許這就是“大智若愚”,李耳可能早已料到周王室的衰微,才不願去趟這趟渾水。

後來,周室果然大亂,李耳便撫撫衣袖,騎著一頭青牛朝函谷關去了。

李耳就是老子,他工作的“圖書館”就在洛陽。

所以,

道家也源出洛陽

洛陽欒川老君山

傳說老子曾在此歸隱修練

神都洛陽到底有多“神”?

再往後,東漢明帝在洛陽建起了中國有史記載的第一座寺院——

白馬寺

,佛教傳入中土後,最終在洛陽紮根生長,白馬寺也因此被尊為

“釋源祖庭”

魏晉之際,

玄學

在洛陽興起;北宋時,“二程”在洛陽創立

洛學

,併成為

宋明理學的開端

至此,河洛的沃土已先後哺育過儒家、道家、佛家以及玄學和理學這五大學說學派,而這正是中國文化思想史上的核心內容。它們在洛陽成長壯大並傳衍四方,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和中國歷史的走向。

所以,說洛陽是華夏文化的精神領地也並不過分。

洛陽白馬寺

(攝影©孤城)

神都洛陽到底有多“神”?

06

歸雁洛陽邊

洛陽古城區有一條從鼓樓下穿過的大街,洛陽人通常都稱其為

老街

。因為她太老了,以至於人們已經想不起她原本的名字,只能用一個“老”字去概括一切。

很多地方的老街都是仿古重修的,但洛陽老街是純粹的原汁原味,沿街的房子大都是明清時期的遺存,沒有富貴人家留下的廳堂宅院,只有屬於普通百姓的人間煙火,因此才能很輕易地嗅到那遙遠的紛呈與彷徨。

這是一份溫情脈脈的保留。

中國人的心底永遠都埋藏著對老家的向心力,無論身處何方,一聲“老鄉”也總能如一隻有力的手,給予底氣、踏實與溫暖。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洛陽老街承載的不只是一個人、一個地方的回憶,而是每個人都可以一眼讀懂的故鄉,彷彿曾經在那裡出生,在那樣的房子里居住,也曾在那裡劈柴生火,燒上一壺熱茶,然後耐心地等待著日落和歸人,打磨著屋簷下平淡而真實的歲月。

老街鼓樓

(攝影©孤城)

神都洛陽到底有多“神”?

不溫不火,不緊不慢,這是老街,也是洛陽。

黃河流域有三座家喻戶曉的古都,自西而東分別是西安、洛陽和開封。在中國歷史上,它們都曾號令天下,鼎盛一時。

而這三座古都在今天來看,卻有著太大的反差。

作為陝西省省會和國家中心城市的西安,以深厚的底蘊吸引著人們的到來,也因日新月異的經濟騰飛不斷聚焦著各方目光。從大唐盛世的傲嬌,到網紅城市的活力,西安將一座千年古都的魅力演繹的淋漓盡致。

對比西安,沒有政策傾斜也沒有交通支援的開封則完全是另一個極端。前者紅紅火火,連一句“爛慫大雁塔”都能說得底氣十足,但開封絕不會這麼說自己,就好比一個真沒錢的人,反而不好意思哭窮。

再看居中的洛陽,各方面的發展都平平淡淡,乏善可陳。好像一盆配料豐盛的火鍋,最終由於柴禾不足,火候不夠,而漸漸冷卻成面目不清的一尊舊鼎。不過洛陽好歹坐在了C位,所以雖沒能領跑,但也不至於完全被拋下。

洛河兩岸的洛陽城

(攝影©孤城)

神都洛陽到底有多“神”?

對比這三座城市,不難發現這樣一個現實:

文化受制於經濟,經濟受制於交通,交通取決於政策

——這大概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規則。

然而,政策畢竟是稀缺資源,它就像是一個蹺蹺板,不可能同時向兩邊傾斜。所以,要重現一個人人嚮往的神都洛陽,就要在這個規則之外另謀出路。

文化或許是一個好的突破口,因為河洛文化之深厚久遠,在中國無出其右,這無疑是一筆更珍貴、更稀缺的資源。

真心地希望,洛陽能用好手中的這張王牌,和西安一樣重回中國城市群的前列,讓每一個來到洛陽的人,都能清晰地感知五千年華夏文明之燦爛,和作為一箇中華兒女的自信與驕傲。

TAG: 洛陽明堂河洛孤城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