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名家】宋徽宗趙佶:米愛卿,你跟朕說說你對書法大家有何看

某天,宋徽宗趙佶忽然來了興趣,遂即放下手中的筆墨,抬頭問道:“米愛卿,你跟朕說說你對現在的這些書法大家們有何看法。”

米芾想都沒想,脫口而出:“沈遼排字,蔡襄勒字,蘇軾畫字,黃庭堅描字。”

趙佶一聽樂了,敢情這位大兄弟是誰也看不上啊,又問:“那再來說說你自己呢?”

米芾答道:“臣刷字。”

【書法名家】宋徽宗趙佶:米愛卿,你跟朕說說你對書法大家有何看

蘇軾也好,黃庭堅也罷,在今天哪一個不是被後人所欽佩讚揚的書畫大家呢?然而,在米芾眼中這些大家們就只剩下缺點了。

現代專家對龐中華 “誤導了一代人”的評價,跟米芾對蘇軾他們的評價,在某種層面上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龐中華的書法造詣雖不及蘇軾這些大家們,但也算得上是小有所成,那他又是如何從紅極一時到如今跌落神壇的呢?

一、年少迷戀,未曾放棄

【書法名家】宋徽宗趙佶:米愛卿,你跟朕說說你對書法大家有何看

1945年,龐中華出生在貧窮的大巴山深處。5歲時,龐中華和其他幾十個孩子一起,在破舊的土地廟中開始了他們的學生生涯。

那時候鉛筆還沒有問世,鋼筆還是奢侈品。龐中華只能用從街邊貨郎處買來的簡陋毛筆和粗糙發黃的毛邊紙,寫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字。

沒有硯臺,只能在碗底磨墨,龐中華經常會把身上、書本上弄得都是墨跡。所以,他格外羨慕班主任擁有唯一的那隻鋼筆。

於是,他仿照鋼筆的樣子,用一截斑竹自制了一根“竹鋼筆”。他就是用這根簡陋的鋼筆,抄寫了一頁又一頁、一本又一本的常識筆記,心中滿是樂趣。

【書法名家】宋徽宗趙佶:米愛卿,你跟朕說說你對書法大家有何看

一年後,他走出大山去往重慶學習,得到來自伯父贈送的人生中第一支真正的鋼筆。

他滿心歡喜,夜深無法入睡,迫不及待地用這支新的鋼筆在日記本上寫下了滿滿的一頁文字。

龐中華在重慶讀完建材專科學校後,去了華北地質勘探隊。他再次回到了他熟悉的大山中,每天拿著錘子和鎬頭,發現了一座又一座的礦山。

在地質勘探中,龐中華髮現他深深地喜歡上了寫字。他利用當時學習政治的機會,用鋼筆抄寫報紙上的文章,描摹不同的字型。

【書法名家】宋徽宗趙佶:米愛卿,你跟朕說說你對書法大家有何看

雖然鋼筆在中國已經有了很長的使用時間,但是並沒有一本字帖讓人學習臨摹。這一現狀勾起了龐中華的熱情,他立志要出版一本自己的鋼筆字帖。

之後,龐中華大量臨摹古人的字型,刻苦鑽研鋼筆字與毛筆字的相通之處。在研究中,龐中華生出了一種傳承中華文字的使命感。

這種使命感,無時無刻不在鞭策他前進。為此,他努力克服各種艱難環境,一邊認真地完成勘探工作,一邊堅持在帳篷裡讀書,練字。

【書法名家】宋徽宗趙佶:米愛卿,你跟朕說說你對書法大家有何看

龐中華放棄了一切消遣娛樂活動。臨摹倦了,他就會出去看看山水,放鬆之後接著回去練;如果累了,他就在山路上跑幾圈,增強體魄。

就這樣,龐中華堅持了十五年。

二、火遍全國,聲名鵲起

十五年後,龐中華帶著他的第一部手稿《談談學寫鋼筆字》,走出了大山。

龐中華迫不及待地前往出版社,希望自己的手稿能夠儘快出版。可是,他卻屢屢碰壁,沒有一個出版社的編輯對名不見經傳的他感興趣。

【書法名家】宋徽宗趙佶:米愛卿,你跟朕說說你對書法大家有何看

龐中華對此並沒有感到悲觀,他依舊滿懷希望。他堅信硬筆書法的市場廣闊,同時他提出“字是人的門面”,一個人的素質修養可以透過他寫的字表現出來。

幾經週轉,龐中華認識了國學大師文懷沙。經過文懷沙的引薦,他的手稿《談談學寫鋼筆字》終得出版,更是帶起了練習鋼筆字的風潮。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他的《談談學寫鋼筆字》能夠暢銷千萬冊,他舉行的演講比賽更是有十幾萬人參加,座無虛席。

龐中華甚至把書法課開到了聯合國,很多80後、90後小朋友的書桌上都有一本他的字帖。

龐中華實實在在成了書法界的大網紅。

【書法名家】宋徽宗趙佶:米愛卿,你跟朕說說你對書法大家有何看

三、各有所愛,褒貶不一

人紅是非多,龐中華紅了之後招來了一些非議。

著名硬筆書法家田蘊章評價他的字型為“江湖體”,甚至有專家稱他誤導了一代人。但是龐中華對這些非議並沒有進行反駁,反而是漸漸地退出了大眾的視線。

那龐中華是如何從紅極一時到這些專家所謂的“誤人子弟”的呢?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剛開始,各方面都亟待更新。傳統書法更是面臨大換代的境遇。為了全面普及知識、消滅文盲,中央文改委首先在文字上大下功夫,定下了簡化字的標準。

【書法名家】宋徽宗趙佶:米愛卿,你跟朕說說你對書法大家有何看

當時“讀書無用論”依舊在社會上盛行,大多數人連字都不認識,何談發揚傳統文化,重視書法呢?

在這時,龐中華推動硬筆書法很好地順應了時代的發展,也響應了國家政策的號召。所以,相對於毛筆字的繁瑣,鋼筆字更能適應大眾對簡化字的書寫要求。

可以說,龐中華正是時勢造就的英雄。時勢雖然造就了他,但同樣也湮滅了他。

當文盲階層開始被消滅掉,國人開始了更高層次的文化追求,龐中華顯然已經滿足不了大眾的多元化需求了。

【書法名家】宋徽宗趙佶:米愛卿,你跟朕說說你對書法大家有何看

此時,王正良、田蘊章等硬筆書法家橫空出世,自成一派。之後,王正良為一派代表,龐中華為另一派,雙方開始了“南北大戰”。

田蘊章等人填補了硬筆書法市場的空缺,使得市場上不再只有一個龐中華,這一現象無疑滿足了大眾對多元化需求。

而“龐中華誤入歧途”,不過是當年南北大戰時,南協的書法家對龐中華的評語,只是後來被人云亦云罷了。

龐中華的落幕無非是不同派別的名利推動和市場選擇的結果罷了。

【書法名家】宋徽宗趙佶:米愛卿,你跟朕說說你對書法大家有何看

拋開名利的爭奪,龐中華的字自是極具特色的。他的字型結構非常大氣,行筆之間頗有二王的韻味。

俗話說得好,蘿蔔青菜各有所愛,藝術美是主觀的,而非客觀的。這就是說,“美”是沒有統一標準來判斷的。所以,在米芾眼中,蘇軾他們的字就只有缺點;在某些專家眼中,龐中華的字可能“誤導了一代人”。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我們又何必用自己的標準去苛責他人呢?

TAG: 中華鋼筆鋼筆字硬筆書法米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