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BOSS直聘

被誤解的BOSS直聘

文/孟永輝

Boss直聘被誤解了。

如果用僅僅只是用簡單的上市來定義Boss直聘顯然有些太過蒼白無力了。因為此次登陸納斯達克對於Boss直聘來講僅僅只是一個開始,有關它的新未來正在徐徐展開。所謂的新未來並不僅僅只是我們現在所見的Boss直聘的招聘業務,而是它在大資料時代對於人的活力的啟用與創新。或許,這才是Boss直聘真正可以帶給我們想象空間的地方。

此言非虛。如果你真的瞭解Boss直聘的發展歷程,你就會明白,Boss直聘之所以會獲得如此快速的發展,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於它藉助網際網路工具激活了“人”這個元素。當然,這裡的“人”便是我們經常在提到Boss直聘的時候提到的“求職者”與“招聘者”。

很多人會將Boss直聘定義為直聘的一種,因為它的名頭裡面本身就有“直聘”這個詞。不可否認的是,直聘的確是Boss直聘的底色,但是,如果僅僅只是用“直聘”來定義Boss直聘的全部,顯然是有些武斷的。我始終認為,所謂的“直聘”僅僅只是Boss直聘的底層邏輯在具體商業層面的體現,而Boss直聘真正區別於其他招聘平臺,甚至是其他的網際網路公司的最為重要的一點在於它的去中心化。

所謂的去中心化,其實就是放棄僅僅只是搭建一個平臺的概念,儘量弱化平臺在招聘過程當中的作用,真正讓招聘迴歸招聘本身。那麼,招聘的本質是什麼呢?說白了,招聘本身,其實就是老闆和員工匹配的過程。縱然是有HR這一角色的存在,但是,有關員工的決定權,最終還是老闆,也就是Boss。

Boss直聘正是基於這樣一種去中心化的理念建構起來的存在。很顯然,這樣一種方式不僅顛覆了傳統的招聘模式,甚至是對人力資源領域來講都是一種頗具顛覆性的創造。所以,當很多人僅僅只是將Boss直聘的成功歸結為直聘模式本身的時候,我更多地將關注的焦點放在了直聘模式之外的東西,而在這些東西當中,最令我推崇的便是它的去中心化的模式。

從表面上來看,去中心化的模式是一種非常簡單的模式,只需要將“點”與“點”進行無縫對接即可。而實質上,去中心化模式在商業上的實現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它需要的是對於資料的精準處理,以及處理之後的高效匹配,只有這樣,“點”與“點”在無縫對接的過程當中才會真正實現高效。

這就不難理解,Boss直聘在招股書當中體現出來的研發投入高於網際網路行業平均水平的現象。據公開資料顯示,Boss直聘研發投入連續兩年超過25%,高於網際網路行業平均水平。截至2020年12月31日,Boss直聘擁有902名研究及開發人員,佔員工總數的26。6%。

透過這樣一組資料,我們就可以看出Boss直聘之所以會領先同行,甚至在整個網際網路行業當中都佔有一席之地,絕非偶然,而是與它長期關注研發,長期關注底層技術是分不開的。同樣,這也印證了所謂的去中心化並不僅僅只是一個簡單的理念和想法,而是需要我們看不到的很多的隱形投入在裡面。

所以,在看待Boss直聘的問題上,我從來都沒有把它簡單地看成是一個招聘平臺,更不僅僅只是將它的商業模式簡單地定義成為直聘模式,而是將它定義成為一個去中心化的新物種。

這也是我在開頭之所以會說用簡單的上市來定義Boss直聘的根本原因。在我看來,Boss直聘的上市僅僅只是其作為一家網際網路企業的必然,而作為一個率先佈局去中心化的企業,在去中心化的潮流愈來愈清晰的今天,上市之後,它藉助這樣一種模式,如何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想象力,或許才是Boss直聘真正應該去做的,才是它真正可以帶給我們想象力的地方。

透過此次IPO的募資用途,我們同樣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根據招股書來看,Boss直聘此次IPO的募資用途主要包含思考方面:第一,加大在科技基礎設施與研究上的投入;第二,升級人工智慧等有關招聘服務的技術能力;第三,增加對新產品、新服務的投入;第四,服務更多地區與型別使用者。

當我們在關注Boss直聘上市的時候,或許應該更多地關注上市本身之外的東西,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僅僅只是將Boss直聘的上市定義為一個結束,而是看成是一個全新的起點。而這個全新的起點,才是Boss直聘真正能夠帶給我們想象力的地方。同樣是我們以往在看待Boss直聘的時候真正忽略的地方。

總之,對於Boss直聘的上市,我們應該祝福;對於Boss直聘的未來,我們應該更加期待。

因為,Boss直聘從來都不是我們看到的那個Boss直聘。而這正是我們對Boss直聘真正誤解的地方。

—完—

作者:孟永輝,資深撰稿人,專欄作家,特約評論員,行業研究專家

戰略諮詢顧問。

長期專注行業研究,累計發表財經科技文章超400萬字

支援保留作者來源的分享,轉載請保留作者版權資訊,違者必究

TAG: 直聘BOSS中心化招聘僅僅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