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遊戲拾遺(8):Console Wars: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

今年有一個紀錄片,講90年代的世嘉和任天堂主機戰爭。導演曾以此為主題在2014年寫過一本同名書。我突然想,什麼時候能有人講講臺灣90年代智冠和大宇的故事。同樣被遺忘,一者可以被追憶,另一者不可以。

90年代的文化其實比80年代要商業,圓滑,卻不知怎得,不夠吸引人。它總被視為網際網路時代和冷戰時代的中間代。

這部影片的主題是世嘉在北美市場的崛起,結尾講到它引狼入室把索尼大法引入遊戲市場。影片初出現東海岸腔的白人精英,其實是把東方娛樂文化(玩具、動畫和遊戲)引進的商人,它們統治了一代人的童年,手下做出了He-Man和芭比。但那幾個人讓我感覺很不舒服,甚至有點童話破滅。而世嘉核心幾個大男孩和以及有點年齡卻剪著短髮,能熟練模仿索尼克跳動音效的那位大媽,則和前面一批人截然相反。

順著影片溫習以下世嘉的故事:它本身是個有點吸引叛逆少年的主機。畢竟老任是個三觀無限正,動不動要遮蔽其遊戲的公司,正好有反其道行之的空間。世嘉(及後面的微軟索尼)都是從這裡破冰打入主機市場的。

那個時代的中二很傻,廣告也是電腦發電和大喊大叫SEGA四個字母,看上去不像給有見識的人看的——但從虛假宣傳、到反文化炒作,它對那一個時代的孩子們拳拳到肉。世嘉的廣告裡,任天堂是無聊,娘炮,中產,孩子氣,商業文化,過時,腦殘……是邊緣人群討厭的一切。當然,當年世嘉希望拳頭作品索尼克2的北美銷量是2百萬,說明當時遊戲影響力其實很有限。

90年代北美人的主機遊戲,卻比我們想象得血腥太多,具體錄影可以自行谷歌。世嘉一度收益碾壓老任,但它上面那些血漿遊戲(而非莎木等逼格遊戲),只能是被遺忘的黑歷史了。

90年代一度有過“叛逆產業”,我也是從新金屬,WWE Attitude Era和當時的電玩裡猜測到的。為此我曾經一度討厭90年代,覺得它不純粹。但想起來,在資訊閉塞的時代,少年們就吃這一套。

老任是什麼?前30年,它的形象也變化過無數次。人們的記憶時間很短,老任可以以任何一種形象出現。心理學中所謂Gaslight,堅定的謊言能洗掉過去。今天的Sega就是如龍和全戰,想到並不那麼久遠的往事,我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由此和朋友聊到讀書經歷,我說在前網路時代,我從郭敬明們認識到村上春樹,從春樹認識到卡夫卡喬伊斯,以此進化爬鄙視鏈。當然這需要條件,資訊閉塞時,有人大學才進化到村上,畢業後便不再讀書。運氣好的高中就進化到喬伊斯,從此修成正果。當代的網際網路下,叛逆青年可以一口氣進化到Julius Evola。而不用再去讀郭敬明的幻城。“叛逆產業”大概也倒了大半,東亞的商業偶像們,其實一點也不叛逆。

TAG: 90世嘉遊戲叛逆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