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初年的金融和政治是一體兩面的,金融對政治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對於一個現代國家來說,金融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只有保持金融的獨立性和安全性,才能保證一個國家真正的獨立,保證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自古以來金融和政治的關係便是密不可分的,幾乎可以說是一體兩面,今天我們就透過西漢初年的一系列貨幣政策的變革,看一下金融和政治的關係,以及金融對政治的影響。

西漢初年的金融和政治是一體兩面的,金融對政治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自劉邦建立西漢到漢武帝元鼎四年,西漢政府在八十年間,對貨幣政策進行了多達十一次的調整,這在歷代都是很少見的,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與西漢政壇的變化密切相關。

西漢剛剛建立的時候,因為經過秦末農民大起義和楚漢戰爭的破壞,整個社會經濟環境非常的凋敝,物資異常匱乏,貨幣供應量不足,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

為了保證社會經濟的正常運轉,劉邦下令放開鑄錢的禁令,允許民間自己鑄錢,以此來增加貨幣的供應量,降低通貨膨脹。

當然這只是出於經濟方面的考慮,其實這一政策有著更為深刻的政治意義。

西漢初年的金融和政治是一體兩面的,金融對政治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劉邦

首先,漢是打著反秦的名義建立的,所以什麼事情都與秦朝反著來便是漢代的政治正確。

當年劉邦初入關中便“約法三章”,宣佈廢除秦的一切苛法弊政,憑此籠絡了人心,建立了基業。而秦朝法律是嚴令禁止民間私自鑄錢的,所以為了政治正確這項法律必須廢除。

其次,西漢初建時,整個國家的局勢仍十分嚴峻,異姓諸侯王和地方豪強的勢力還相當強大。

放開禁止鑄錢的禁令,也是為了籠絡豪強,爭取豪強支援,畢竟豪強是民間鑄錢的主要力量,平民百姓哪有實力幹這活。

西漢初年的金融和政治是一體兩面的,金融對政治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但是,這種為籠絡豪強而放開禁令的政策,又導致社會出現嚴重的問題,雖然西漢政府對鑄幣的形制、重量有著統一的標準規定。

然而,有著統一面值的銅錢,含銅量越低、錢愈越輕則獲利越多,所以雖然西漢政府規定銅錢的重量為三銖。

可是,民間實際所鑄銅錢基本就沒有三銖重的,有些心黑的連一銖重都沒有。

銅錢含銅量不足和重量不足,必然導致銅錢的貶值,其結果便是反而加劇通貨膨脹,物價飛漲。

眾所周知,漢初物價飛漲主要是連年戰亂導致的,但是銅錢的貶值無疑也對通貨膨脹的加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西漢初年的金融和政治是一體兩面的,金融對政治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而嚴重的通貨膨脹必然是要影響國計民生的,而且這對於新建立的西漢王朝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所以,等到劉邦去世,呂后掌權時候,便又開始進行錢法改革。經過幾年的發展,西漢政權已經站穩腳跟,所以朝廷便毫不猶豫地將刀子砍向勳貴豪強。

呂后開始下令嚴禁止民間私自鑄造錢幣,私自鑄錢者論罪當死,從而由政府壟斷鑄幣權,將鑄錢的收益收歸國家,以增加財政收入。

這也是西漢政府對鑄幣權由分散走向集中的第一次嘗試,表現出國家壟斷鑄幣權的政策意向,這也與當時政治環境密切相關的。

在呂后執政的這八年時間裡,呂后的政治舉措主要集中於削弱諸侯王和功臣列侯們實力,企圖使西漢的政權走向中央集權制,由國家壟斷鑄幣權正是為了配合上述政策。

西漢初年的金融和政治是一體兩面的,金融對政治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但是,隨著呂后的去世,功臣列侯們聯合劉姓諸侯王實現反撲,將呂后的政策統統打倒在地,這也是為什麼呂后名聲差的原因,而其禁止私自鑄錢的禁令自然也被廢除了。

其後,勢單力孤的漢文帝,被功臣列侯們推上皇位。之所以推舉他上臺,主要是因為漢文帝勢力弱小,便於控制。

雖然後來漢文帝扮豬吃老虎重新掌握了大權,可是其畢竟是以藩王的身份登上皇位,威信不足,對於整個功臣列侯集團不得不採取優容安撫的態度。

所以在整個文帝時期,完全放開了禁止私鑄的禁令,允許民間自行鑄錢。前面我就說過,平民老百姓是沒有實力鑄錢的,能鑄錢的都是些權貴和豪強。

文帝時期相對呂后時期來講,是功臣列侯和諸侯王勢力的反彈時期,迫於無奈,文帝只能在金融方面讓利妥協,以換取這些實力派的支援。

西漢初年的金融和政治是一體兩面的,金融對政治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所以,在中國歷史上,每當發生重大政治變革的時候,新上任的領導者便會透過金融的手段,來換取實力派的支援,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而文帝自己也透過自己寵臣鄧通來鑄錢,以此擴充自己的勢力和實力。所以後世認為漢文帝僅僅是因為寵幸鄧通,而讓其廣開銅礦,制“鄧通錢”,是太小看漢文帝了。

鄧通更像是幫助皇帝斂財的白手套,所以其才會遭到權貴們的汙衊和報復,畢竟鄧通可是幫助皇帝跟他們搶奪最掙錢的生意,能不招人恨嗎。

畢竟在這場私自鑄幣狂歡中,受益最大便是那些權貴及豪強,和少數與官府相勾結的鉅商,當年七王之亂的主謀吳王劉濞,便是依靠鑄錢發的家。

但是隨著國家經濟的全面復甦,文帝一系的皇帝也逐漸坐穩皇位,中央必然要會將刀尖指向地方,進行一系列的中央集權,而金融首當其衝。

景帝在平定了七國之亂,樹立起中央的權威後,便立馬頒佈了“定鑄錢偽黃金棄市律”,禁止民間私鑄錢幣,將鑄幣權收歸政府。

西漢初年的金融和政治是一體兩面的,金融對政治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而等到漢武帝掌權,中央已經完全處於絕對的統治地位,地方已經無力反抗中央。

於是,從建元元年開始推行三銖錢,到元鼎四年五銖錢的確立,在短短的二十餘年,漢武帝先後進行了六次錢法改革。

漢武帝先是改進錢幣的鑄造工藝,增加了盜鑄的難度,將確立鑄幣的標準形式。然後又透過 造皮幣與白金幣,大肆掠奪地方諸侯的財富。

漢武帝規定用白鹿皮製定的皮幣值錢四十萬,並強令王侯宗室朝覲時必須貢納。白金幣分為三品,分別值錢三千、五百與三百。

這種嚴重超出貨幣本身價值的產物,其真實目的便在於增加中央的財政收入,打擊地方諸侯勢力。

西漢初年的金融和政治是一體兩面的,金融對政治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此時的貨幣政策已經完完全全淪為斂財的工具,漢武帝其後的幾次貨幣改革,也都是主要是從增加政府財政收入的目的來進行的,以滿足其修建園林和攻打匈奴的花費。

畢竟直接增加稅賦很容易引起百姓的反抗,而透過超發貨幣和發行虛幣的方式,卻可以悄無聲息地向社會掠奪財富。

其後,漢武帝更是直接將主要的鑄幣材料——銅,進行國家壟斷壟斷,民間不得開採,從根本上徹底杜絕了民間的私鑄。

並由政府設立了專門的鑄幣機構進行管理,由此,五銖錢作為漢代法定貨幣最終確立,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西漢初年的金融和政治是一體兩面的,金融對政治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縱觀西漢初年的歷次貨幣改革,與政治上的中央集權幾乎是相輔相成的,當中央勢弱的時候,便會對地方放開鑄幣,一旦中央勢大,便會將鑄幣的權力收歸中央。

經過幾代帝王的反覆拉鋸,最終在漢武帝時期,皇帝取得最終的勝利,將鑄造錢幣的權力徹底收歸中央,與之同時進行的還有對地方勢力的政治打壓。

歸根到底,無論古今貨幣的發行一直是國家的命脈問題,誰掌握了貨幣的發行權,誰才是這個國家真正的主人。

TAG: 鑄幣鑄錢西漢呂后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