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滴血認親是怎麼回事?古人遇到血緣糾紛怎麼辦?

《甄嬛傳》中曾經有這樣一個場景,雍正懷疑妃子甄嬛所生的兒子不是自己的骨血,就採取了滴血認親的辦法,結果陰差陽錯之下被甄嬛成功糊弄了過去。

顯然,在沒有親子鑑定技術的古代,滴血認親被認為是一種有效的法子,但其實這種方法更多的是利用了人心虛的心理,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連古人自己都說:“滴血之事,未可盡信”。

古人滴血認親是怎麼回事?古人遇到血緣糾紛怎麼辦?

那古人如果遇到這種血緣糾紛,該怎麼辦呢?其實有3種經典做法,第1種成功率有一半,第2種的成功率接近百分之百,第3種方式則只能用一個字評價:絕。

1、滴骨法

宋朝的提刑官宋慈曾在《洗冤錄》中總結說,把血滴在父母的骸骨上,如果血沁入骨內,那麼就是親生的,否則血液不入。滴骨法不僅被當做科學方法記載了下來,而且歷史上還真有人實踐過。

古人滴血認親是怎麼回事?古人遇到血緣糾紛怎麼辦?

南北朝時期,齊朝東昏侯蕭寶卷的妃子吳淑媛長得十分美貌,後來梁朝取代齊朝後,梁武帝蕭衍就把吳淑媛納入了自己後宮,結果僅僅7個月吳淑媛就生下一個兒子蕭綜。朝中大臣紛紛懷疑蕭綜不是梁武帝的親生兒子。

蕭綜長大後,也對這種傳言深信不疑,就採取滴骨法,扒開東昏侯的墳墓,將自己的血滴入東昏侯的骸骨,果然沁入。為驗證可靠性,蕭綜又殺掉自己的幼子做實驗,血液再次沁入。蕭綜當即逃亡北魏,並公開為東昏侯守孝。

古人滴血認親是怎麼回事?古人遇到血緣糾紛怎麼辦?

2、親情法

滴骨法只能用於死人和活人之間,可以算作只有一半的成功率。那麼如果是活人之間遇到血緣糾紛又該怎麼辦呢?古代官員就想到了親情法。

北魏時,揚州一個叫苟泰的人丟了3歲的兒子,後來在一個叫趙奉伯的人家裡發現,但趙奉伯一口咬定孩子是自己的,而且有鄰居證明。官司打到衙門,刺史李崇就採取了親情法,他將孩子與兩家人隔離幾天,之後分別向兩家報信說孩子突然暴死。

古人滴血認親是怎麼回事?古人遇到血緣糾紛怎麼辦?

苟泰聽到訊息大哭不已,而趙奉伯卻一點也沒感到悲傷,由此李崇認定孩子是苟泰的。這種靠親情判斷的方法成功率可以說是百分之百,而且成為古代親子鑑定的經典案例。

3、“絕”殺法

漢宣帝時,長安發生了一件更離譜的爭子案。一女子與三男子同時有染,後來生下兒子後,女子和這仨男子都不知道孩子生父應該是誰。雖說漢朝風氣開放,就連漢武帝的生母都是民間的二婚女子,可是在判定血緣歸屬上還是不能馬虎的。

古人滴血認親是怎麼回事?古人遇到血緣糾紛怎麼辦?

但滴骨法、親情法在這裡顯然都不管用,怎麼辦呢?時任丞相的黃霸在斷此案時的做法就一個字:絕。他在卷宗上只寫了10個字結論:此非人類,當以禽獸處之。然後就把三個男子都處死了。

顯然,黃霸用33。33%的冤殺率維護了當時的社會倫理。

TAG: 蕭綜東昏侯親情成功率滴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