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東安王婁睿墓壁畫:導騎圖

北齊東安王婁睿墓壁畫:導騎圖

北齊東安王婁睿墓壁畫:導騎圖

畫4、畫5是相聯在一起的大小兩組畫。

畫4

畫面略殘,面積1。5米×1。5米,約2。3平方米,為駝隊前的導騎圖。部曲二人為引導,並轡(pèi)而行。兩部曲左者鵝蛋形圓臉,蓄長髮,髮長及耳邊,戴一頂黑色圓帽,外罩幞頭,身穿淺土黃色圓領窄袖長袍,騎赭紅色駿馬,腰間繫蹀躞(dié xiè )帶。北方少數民族男子穿長袍,用蹀躞帶束腰,使衣服貼身,便於騎射,活動起來動作方便而利索。往後逐步制度化,蹀躞成為人們喜愛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蹀躞帶,又稱佔韘(shè)帶。佔韘帶為唐代武官佩用帶具。《舊唐書·輿服志》:“景雲中又制……武官五品以上佩佔韘七事,七謂佩刀、刀子、礪石、契苾真、噦厥針筒、火石袋等也。至開元初復罷文。”(中華書局版1953頁)腰帶裝飾也有品級區別,“一品至五品,並用金;六品七品,並用銀;八品九品,並用輸石”。唐代很多制度都是繼承隋代或者北朝時期而來,到了唐代制度化。左面身背弓,弓放在弓囊內,右面佩帶矢箙。《周禮·夏官·司弓矢》“中秋獻矢箙”鄭注:“箙,盛矢器,以獸皮為之。”側身面對北面商駝隊領頭的胡人談話。右者頭部已殘,身穿月白色圓領長袍,腰間似乎有蹀躞帶,下身穿細口褲褶。腳蹬黑色靴。左邊佩弓,弓在弓囊內,右面佩帶矢箙。騎赭色駿馬。絡頭齊全,鞍韉俱備,主人雙手勒住韁繩,馬首高昂,前腿緊張。身後馬背上馱一個圓形的行囊(圖一七;彩版一五)。

註釋:

部曲

1。古代軍隊編制單位。大將軍營五部,校尉一人;部有曲,曲有軍候一人。2。借指軍隊。3。古代豪門大族的私人軍隊,帶有人身依附性質。4。部屬,部下。

轡 pèi

駕馭牲口的嚼子和韁繩:轡頭。鞍轡。按轡徐行。

幞頭 pú tóu

一種古代男子用的頭巾。以絲娟裁成方巾,方巾四角下垂四長帶,用來裹發,盛行於唐代。也稱為“福巾”“折上巾”。

《新唐書.卷二四.車服志》:“幞頭起於後周,便武事者也。”

《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應天府尹大人戴著幞頭,穿著蟒袍,行過了禮,立起身來,把兩把遮陽遮著臉。”

韘 shè

古代射箭時戴在手上的扳指。“雖則佩韘,能不我甲。”

箙 fú

用竹、木或獸皮做成的盛箭的器具。“中秋,獻矢箙。”

用具的外套。

TAG: 蹀躞長袍唐代部曲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