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鄭成功傳奇故事:隆武賜“國姓”

民族英雄鄭成功傳奇故事:隆武賜“國姓”

民族英雄鄭成功傳奇故事:隆武賜“國姓”

為了讓自己有更多的學問,將來好報效國家,鄭成功從故鄉福建來到南京,入國子監求學,拜當時的江南大儒錢錢謙益為師。然而此時的大明王朝已經搖搖欲墜,父親鄭芝龍更是憑藉在東南沿海的勢力獲得朝廷的重任,成為一方大員。如果鄭成功能夠隨父親身邊,好好經營,將來平步青雲成為顯貴那也是輕而易舉。可是鄭成功卻不是這樣想,他的抱負遠不止父親所期望這樣隨波逐流,為此他寫了一首《詠梅》詩:“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表示自己不肯隨波逐流、同流合汙的高潔情操與非凡氣質,要像那不畏嚴寒的梅花那樣傲雪開放。

民族英雄鄭成功傳奇故事:隆武賜“國姓”

鄭成功二十一歲這一年,清兵大舉入關,很快大明江山大部分被清軍佔領,然而明王朝上至皇親國戚,下至州縣大小官吏,大多苟且偷安腐敗無能,任由千百萬黎民百姓在戰亂中流離失所,飢寒交困。鄭成功此時雖在國子監讀書,但憂國憂民的他已無法安心讀書了。隨著清軍不斷橫掃明軍,大明王朝土崩瓦解,明宗室紛紛逃至南方,唐王朱聿鍵在福州被擁即位,史稱“隆武帝”。

民族英雄鄭成功傳奇故事:隆武賜“國姓”

正在憂心忡忡的鄭成功準備返回老家福建勸父親鄭芝龍北上抗清之時,他收到了父親的書信,催他速回福州朝見隆武皇帝,鄭成功見信後旋即返回福建。一日,鄭成功隨父親一起上朝拜隆武帝,隆武帝見他少年英俊,氣宇非凡,有心委以重任。但還是想考察考察這位年輕人,希望不是徒有外表,便問鄭成功對當下形勢有什麼看法?鄭成功沉吟片刻,從容不迫地說道:“翻開史冊,有如明鏡。國家朝政衰敗,大都是由於營私舞弊的奸邪之徒竊職弄權,殘害忠良,喪失民心,以致譭棄江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熱血男兒誰能旁觀?嶽少保說過,只要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怕死,則天下安矣。”依臣看來,這幾句話在今天是頂為重要的。”隆武帝聽了,不禁連連點頭,十分讚許。

民族英雄鄭成功傳奇故事:隆武賜“國姓”

能發現問題,當然還得有解決問題之法,鄭成功見隆武帝讚許自己的觀點,於是又向隆武帝建議如何振奮民心,勵精圖治,集結各路義師,派重兵把守仙霞關等險要門戶,抗擊清兵收復失地。隆武帝見鄭成功文韜武略樣樣精通,知道他是個人才,是值得自己委以重任,大明的江山需要這樣的青年才俊。他興奮地走下龍椅,來到鄭成功面前,輕輕地拍著他的肩背說:“素聞鄭家有匹千里駒,果然名不虛傳!可惜我沒有女兒給你做妻子,只望你壯志凌雲,為國效力!”為了表示器重,隆武帝立即賜他姓“朱”改名為“成功”,希望抗清復明大業成功。同時封為“禁軍提督”,護衛自己的安全,以駙馬一樣的禮儀待他。此後,“國姓爺”成了老百姓和將士們對鄭成功的愛稱。

民族英雄鄭成功傳奇故事:隆武賜“國姓”

1642年,清軍大舉攻入福建,隆武帝被俘,同年絕食而亡,而此時父親鄭芝龍降清,母親也在清兵洗劫時遇害。鄭成功嚴詞拒絕了父親鄭芝龍的誘降後,在其他抗清將士的支援下,他駕船離開馬江,率領義師在烈嶼定盟起義,豎起“殺父報國”的大旗,奮勇抗擊清兵,威名遠揚。從此,他矢志不移地投身於開創民族中興事業,馳騁於祖國的東南海疆,正如他寫下的《復臺》詩:“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以驚人的膽略與氣魄,親率大軍,收復寶島臺灣!

TAG: 鄭成功隆武帝鄭芝龍父親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