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軍風雲:張宗禹挺進陝西配合回民作戰,到底是誰利用了誰?

鹹同年間,中國沒有太平可言。太平天國在南方興風作雨,捻軍在華北東征西討,而回民又在西北、雲南製造分裂。而三者之間又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導致清朝的軍隊疲於奔命。尤其是在西北,回民、太平軍和捻軍都參與其中,不僅破壞了西北的經濟,還阻斷西北交通,導致大量領土的淪陷。清朝在平定西北上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導致海防的投入缺乏資金,嚴重製約了中國的近代化程序。本文則主要講講捻軍挺進西北的事情。

一,張宗禹挺進陝西,左宗棠為何遲遲不動身

早在1862年,安慶陷落,陳玉成就派遣共王陳德才、啟王梁成富、遵王賴文光、祜王藍成春帶領3萬大軍遠征西北,試圖和回民合作,在陝甘開創新天地。西北軍進入陝南後,張宗禹也帶領捻軍向關中挺進,雙方出現了默契。而回民則在馬化龍、白彥虎、任武等極端分裂主義者的煽動下製造暴亂,大屠殺在陝甘出現。

捻軍風雲:張宗禹挺進陝西配合回民作戰,到底是誰利用了誰?

張宗禹

當時,太平軍是和回民有聯絡的,不然陳玉成也不敢冒然派遣大軍遠征西北。不過西北和安徽相距如此之遠,陳玉成敢讓大軍跨越湖北、河南等省到達陝西,肯定是一次軍事冒險。很快,天京被圍,捻軍和西北軍都向東撤離,在路上又遭遇了湘軍和僧軍的圍追堵截,損失慘重。

天京陷落後,賴文光和張宗禹會師,將太平軍和捻軍合併改造,組建了新捻軍,並將步兵改為騎兵,增加了機動性。此後,新捻軍在北方流動作戰,擊潰了僧格林沁,擺脫了曾國藩的“河防”圍剿。

但是長期流動作戰讓部隊得不到休整和補給,逐漸被動起來。於是兩人又分道揚鑣,張宗禹帶領一支挺進陝西,繼續和回民合作;賴文光則繼續在華北轉戰。

捻軍風雲:張宗禹挺進陝西配合回民作戰,到底是誰利用了誰?

此後,在李鴻章的圍剿下,賴文光的東捻軍接連失利,逐漸被圍困在了山東。到1868年,東捻軍全軍覆沒,賴文光被捕殺,整個華北地區終於穩定了下來。此後,清朝終於可以將主要的精力用於平定西北的陝甘回亂、西捻軍和阿古柏之亂了。

那麼張宗禹挺進陝西,是否是明智選擇呢?當時,多隆阿(滿族)將軍帶領湘軍在陝西作戰,迅速平定了陝西的回亂,大量的回民湧入了甘肅。而多隆阿在向甘肅挺進時,不幸被流彈擊中,以身殉國。

此後,清朝調遣楊嶽斌進入陝西,他無法解決西北缺糧的問題,湘軍也潰散起來。不得已,慈禧太后又調左宗棠為陝甘總督。

捻軍風雲:張宗禹挺進陝西配合回民作戰,到底是誰利用了誰?

馬化龍不敢主動進攻左宗棠,因而就派人聯絡張宗禹,讓他到陝西建立基地。而張宗禹呢,也想利用回民的支援在西北創造一番事業。可見,馬化龍和張宗禹算是相互利用了。西捻軍入陝初期,的確獲得了不小的勝利,他們在陝西流動作戰,給湘軍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幷包圍了西安。

而回軍也趁機向東挺進,不斷在後方偷襲清軍,導致清軍腹背受敵,如果稍微不慎,那多隆阿的努力就會付諸東流。然而,左宗棠卻還在湖北,他並沒有急匆匆地趕到陝西,也沒有命令清軍追擊張宗禹,只是讓劉松山扼守潼關,這到底是買什麼關子?

二,左宗棠關門打狗,回捻兩軍爆發矛盾

陝甘一帶,古代稱之為關中、關西,在秦漢乃是沃野千里,因此是漢朝政治、經濟中心所在。然而到了唐朝,關中生態惡化,陝甘一帶的土地早已成為了貧瘠之地了,因此從宋朝開始,中國就沒有王朝定都西安。

當多隆阿平定陝西后,清軍和回軍面臨的共同問題就是缺糧。由於大量的回民湧入甘肅,導致甘肅的糧食急劇缺乏;而湘軍糧草供應困難,也難以挺進甘肅。

當西捻軍挺進陝西后,他們就發現陝西遠沒有山東、河南富裕,因此難以用過去打家劫舍的方式來補充糧草,所謂的關中帝王之氣,早已消散了。張宗禹打了幾次勝仗後,軍隊就出現了全面的糧食危機。而左宗棠則在湖北準備糧草,因為他早就瞭解了陝西的情況。對於這些進入陝西的捻軍,他計劃將之堵在關中,讓他們餓死去吧。

捻軍風雲:張宗禹挺進陝西配合回民作戰,到底是誰利用了誰?

另外,回軍和捻軍始終性質不同、信仰不同、目標不同,因此難以做到真正的聯合。在四月,回軍達到本縣和捻軍聯合作戰,見回軍大肆屠殺漢人,張宗禹極力勸阻,但是回軍卻認為張宗禹保護漢人,雙方矛盾開始出現。一天,捻軍和清軍作戰,回軍居然從背後偷襲捻軍,張宗禹大怒,下令反擊回軍,並提出“搶回不搶漢”。此後,居然大量的陝西漢族加入張宗禹的捻軍,對回軍作戰。

所以,左宗棠也不能太晚進入陝西,不然陝西真變成捻軍大本營了。1867年7月,左宗留下楚軍和川軍共8000人守住潼關,然後才帶領2。1萬人進入關中平捻,使得陝西的清軍達到了4萬人。左宗棠的軍隊,其裝備水平是清軍中最高的,不僅有洋槍洋炮,還有機槍,因而對付捻軍是綽綽有餘。

當時的捻軍盤踞在蒲城、富平、三原、涇陽一帶,此地西有涇河,東有洛河、黃河,騎兵優勢難以發揮。左宗棠則佈置一個圈套,在精涇、洛沿岸駐紮軍隊,切斷回、捻的聯絡,試圖全殲捻軍。

捻軍風雲:張宗禹挺進陝西配合回民作戰,到底是誰利用了誰?

如果西捻軍就這樣被圍殲了,那張宗禹就算不上一代梟雄了。他很快就發現了左宗棠的意圖,於是立即帶領捻軍向北撤離,突破了清軍包圍,進入了陝北。陝北溝壑縱橫,更加貧瘠,補給越發困難。這時候,張宗禹也不得不再次和回軍聯絡,擊退了劉松山的追擊軍隊,攻陷了綏德、延川等縣城,陝北局勢緊張。左宗棠在奏章中說“

捻自南而北千有餘裡,回自西而東亦千有餘裡”

然而,陝北始終是一個貧瘠之地,長期在此一定是會發生饑荒的。況且,當時回漢矛盾尖銳,張宗禹也不想再和回軍合作了,他似乎認識到這就是一場陰謀,被回軍騙到了陝西,然後被當成炮灰。當年冬季,黃河結冰了,張宗禹又接到了賴文光的求救信,他沒有絲毫地猶豫,立即帶領大軍東渡黃河,再次向華北挺進了。

三,“圍魏救趙”,卻深陷圈套

這一年,新捻軍分道揚鑣,結果東捻軍被李鴻章折騰得夠嗆,部隊接連失敗,而西捻軍又在陝西忍飢挨餓,被左宗棠擺了一道。李鴻章和左宗棠就是透過征討捻軍而提高了自己的地位。因此,這是捻軍最為失敗的一年。張宗禹現在終於想通了,他不應該為爭奪一城一地浪費時間,也不應該為搶掠糧草而虛度光陰。他現在的目標就是直接進攻京畿。

為了擺脫劉松山的追擊,他先佯攻太原,然後突然轉兵南下,越過中條山,到達了河南濟源。河南、山東方面立即調遣大軍來阻擊,張宗禹又立即北上,渡過漳河,進入河北境內,一直挺進到了保定。

捻軍風雲:張宗禹挺進陝西配合回民作戰,到底是誰利用了誰?

淮軍

張宗禹的這一操作瞬間讓清廷慌了,慈禧太后立即命令各地軍隊“勤王”,而左宗棠總覽各路軍隊。李鴻章因為沒有得到最高指揮權,心懷不滿,他的淮軍停滯不前。為解決左、李相互扯皮,慈禧太后又讓恭親王奕訢擔任將軍,節制各路軍隊,左、李為參贊大臣。經過這麼一系列的安排,北京前線的防守已經密不透風。

張宗禹原本想透過“圍魏救趙”這一招來化解東捻軍的危機,但是卻讓西捻軍陷入了包圍之中,接連失敗,情況十分危急。張宗禹眼見北上無望,立即帶領西捻軍向南突圍,進入了河南。在河南,張宗禹進行了短暫的休整,糧草得到了補充,步兵也全部改為了騎兵。

此後,左宗棠回到陝西,對付捻軍的事情就交給李鴻章了。李鴻章又想在太行山和黃河之間佈置一個包圍圈,張宗禹在陝西就差點中這一招,怎麼可能看不出李鴻章的陰謀了。他立即帶領軍隊向東進攻,擊潰了清軍的圍堵軍隊,開進了山東。

捻軍風雲:張宗禹挺進陝西配合回民作戰,到底是誰利用了誰?

山東主要河流地圖

張宗禹不願放棄北上進攻北京的機會,他到了山東後又突然北上,軍隊直撲天津。然而恭親王奕訢早已準備好了,他命令崇厚帶領一支洋槍隊守衛天津,並調遣東北、蒙古的軍隊到天津。西捻軍到達天津後,立即遭到了遭到了洋槍隊的火力壓制,張宗禹一看形勢不妙,趕緊撤回到山東“就食”。

山東,依然是捻軍的傷心地。這裡地勢較為平坦,糧食多,捻軍都喜歡到這裡來搶掠糧食。但是山東是一個半島,西邊又有膠萊河和運河,北邊有黃河,一旦捻軍進入山東半島,就陷入了清軍的“河防”圈套。東捻軍就是到山東找糧食吃而被圍困,最終全軍覆沒,現在西捻軍也來了。

捻軍風雲:張宗禹挺進陝西配合回民作戰,到底是誰利用了誰?

西捻軍征戰路線

西捻軍在山東吃飽喝足之後,又提著刀,騎著馬,準備西進。但是他發現,運河、黃河一線基本都被清軍設防。張宗禹趕緊帶領捻軍突圍,但是連續試了幾次都失敗了。到了六月,雨季到來,山東一帶到處都是泥濘,騎兵的行動更加困難。而李鴻章又趁機縮小包圍圈,捻軍的活動範圍不斷縮小。

很快,吃飽的捻軍又餓了肚子,軍隊又陸續地投降了。7月份,淮軍和捻軍正面交鋒了幾次,捻軍動不動損失上千人,最多一次損失了7000人,張宗禹也受傷,可以說,西捻軍走到了末路。8月,張宗禹在突圍過程中遭到了劉銘傳的部隊,結果全軍覆沒。當然,最神奇的地方在於張宗禹竟然帶領18人突圍而出,最終下落不明,估計是隱姓埋名了吧。

作為一代梟雄,張宗禹的確算得上一代名將。他帶領的捻軍和僧格林沁、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劉銘傳等名將交戰,竟然絲毫沒有落下風的感覺,最後苦於沒有穩定的基地,沒有先進的武器,最終被包圍,被殲滅,但是他卻能夠從中逃出,躲過一劫,堪稱奇蹟。但不管如何,張宗禹沒有改變捻軍流寇的性質,在北上大肆破壞,延長了平定回亂的時間,也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歡迎關注公眾號:

北斗維斟

。本人喜歡歷史,文化,文學,詩詞等,自從畢業以來一直在閱讀,在各大自媒體平臺多有創作。我創立了的“北斗維斟”,主要在於深度解讀歷史以及中國的傳統文化,歡迎你來關注。

TAG: 捻軍張宗禹左宗棠陝西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