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華錄》貫穿全劇的關鍵 教坊與十三色是什麼

在電視劇《夢華錄》中,趙盼兒與宋引章都是樂伎出身,也就是官奴的身份,好聽一點叫“樂籍”,在身份認知上其實就是當時的“賤籍”,調教她們的地方就是“教坊”,也正因為趙盼兒與宋引章都是出自“教坊”,她們的技藝才會那麼地高超,這集就來簡單地瞭解一下“教坊”和“教坊十三色”,還有貫穿全劇的“關鍵”到底是什麼?解釋完“關鍵”的同時,還順便會猜一下劇情……

《夢華錄》貫穿全劇的關鍵 教坊與十三色是什麼

“教坊”從唐高祖時就出現了,它的功能就是管理宮廷音樂表演和培訓音樂人才的機構,直到唐玄宗時期才真正設立教坊,分為內教坊和外教坊,都是管理新聲、散樂和倡優之伎。教坊中的倡優又分為三等:技藝最高、容貌最美麗的倡優稱“內人”,又叫“前頭人”;次一等的倡優稱為“宮人”;剛入選的平民百姓的女子稱為“彈家”。

宋代音樂機構中的“部”“色”體系:是兩種不同的音樂組織形式:“部”即“樂部”,指的是沿襲唐代雅樂傳統的一種綜合性音樂組織形式;“色”即“執色”,是北宋末年出現的按樂器、樂種分類的一種靈活的音樂組織形式。教坊司女樂直到清朝時期被廢除,改用內監。這裡還要提一下“教坊十三色”是哪“十三色”?

《夢華錄》貫穿全劇的關鍵 教坊與十三色是什麼

北宋時期的“教坊”分為大麴部、法曲部、龜茲部、鼓笛部四部;南宋時期的“教坊”更是細分為:篳篥部、大鼓部、杖鼓部、拍板部、笛色、琵琶色、箏色、方響色、笙色、舞旋色、歌板色、雜劇色、參軍色,也就是劇中提到的“教坊十三色”,而“教坊出身”就是貫穿全劇的關鍵,宋引章的身份是“琵琶色”中的頂級高手,這也說明了“教坊出身”是貫穿全劇的理由之一。

在電視劇《夢華錄》的第一集中,趙盼兒對顧千帆是這樣描述自己身份的:在九歲因父罪沒為官奴,隸杭州樂營歌舞色為樂伎,十六歲因太守恩令,脫籍歸良。這說明她一身出色的才情都是來自於“教坊”,也正因為有了“教坊”的背景身份,她才有可能把一家小茶樓經營成京師最大的酒樓,這也是“教坊出身”會貫穿全劇的理由之二。

《夢華錄》貫穿全劇的關鍵 教坊與十三色是什麼

“教坊出身”會貫穿全劇的理由之三:顧千帆探案這條線,很有可能也與“教坊”聯絡上,那為什麼會這樣說呢?我們還是從趙盼兒的身份說起,她是因父罪沒為官奴的,也就是說她的父親也是官員,而在外地官員中,最囂張、最有權勢的官員,顧千帆的父親蕭欽言算是其中之一,我們可以猜測一下:趙盼兒的父親與顧千帆的父親很有可能有過交集。

換句話說,就是趙盼兒的父親得罪了蕭欽言,最終導致她的父親被定罪伏法,這也是趙盼兒在小時候為什麼會變成“賤籍”,淪落到“教坊”的原因,只有這樣,顧千帆父親蕭欽言的那條副線,才能和主線聯絡起來,才能讓趙盼兒與顧千帆之間的愛情,變得不那麼的一帆風順,同時顧千帆也會徹底地幫趙盼兒平反,讓她得到真正的良人身份(這純屬是猜測性的,大家看劇為主)。

TAG: 教坊趙盼兒顧千帆全劇倡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