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以弱勝強的昆陽大戰,原來是劉秀一生巔峰得意之作

王莽改革失敗,天下暴亂四起,為了挽救將傾的大廈,他孤注一擲,集聚了所有能整合的力量,組建一支42萬人的龐大軍隊,與綠林軍建立的更始政權,準備在宛城一決雌雄。

此時劉秀也在綠林軍,他們大部分兵力都在昆陽(今河南葉縣)。當42萬的王莽軍隊,浩浩蕩蕩開往宛城,經過昆陽時,劉秀是發現他們的第一人,也是提出要跟他們打一仗的第一人。

這支軍隊,是王莽的最後底牌,全部的身家老底了。隊伍中,有不惜重金請來的巨人,有用籠子關著的狼、虎、豹子等兇猛強悍的動物,僅從聲勢上,就把起義軍給震懾住了。

經典以弱勝強的昆陽大戰,原來是劉秀一生巔峰得意之作

劉秀配圖

當42萬人軍隊所過之處,狼煙滾滾,旌旗蔽日;於是,有人就傳成說上百萬的軍隊。實際上, 從外形看,這樣的軍隊,戰鬥力也是空前的;自春秋戰國以來,還沒有哪一個國家,組建一支巨人加猛獸的超級混合隊伍。

所以,昆陽城中的綠林軍首領, 聽到這支軍隊要圍攻昆陽時,嚇得屁滾尿流,打算不戰而降。人群中的劉秀,卻秉持不同意見,他認為敵軍雖然人數眾多,可遠途而來,舟車勞頓;再者,起義軍剛剛穩住腳,宛城又正進行著戰爭,昆陽一旦失守,相當於起義事業沒開始就結束了。他堅持起義軍組織軍隊,進行護城戰鬥。

起義軍頭領經過討論,接受了劉秀的提議,與王莽軍團作戰到底。那問題來了,怎麼開展護城戰呢?

經典以弱勝強的昆陽大戰,原來是劉秀一生巔峰得意之作

影視中的劉秀

還是劉秀提出,由他率領一個小分隊,衝出城去,尋找救兵。綠林軍首領組織城內軍民,抵抗敵軍來守城。

最後,劉秀帶了十三人的敢死小分隊,衝出包圍,尋求增援軍。也許敵人出於麻痺大意,也許劉秀的小分隊過於兇悍,他們衝出去時,竟無一人傷亡,只是身上到處沾滿了敵人的鮮血。

劉秀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借來了一千人左右的隊伍。一千人相對四十萬,簡直就是杯水車薪,可這對劉秀的起義軍來說,卻是雪中送炭。為了振奮鼓舞士氣,劉秀親率這支隊伍,在外圍的敵軍進行了一番衝殺,由於王莽大軍對劉秀不屑一顧,這千人又以命相搏,居然這番搏殺取得了勝利。

經典以弱勝強的昆陽大戰,原來是劉秀一生巔峰得意之作

劉秀成為皇帝

初次即大捷,讓起義軍看到了希望,覺著王莽軍沒想象中的那麼可怕。同時昆陽城的守軍,看到劉秀真的帶來了援軍,也紛紛出城,加入戰鬥。

在兩軍對壘時期,劉秀又用計謀,故意讓人帶了一個信封,掉落於地,讓敵人撿到。信中說道,起義軍已經攻佔了宛城,王莽的軍隊已經被打得大敗虧輸。王莽軍知道這個資訊時,軍心大有動搖。

一次,劉秀帶領三千人的精英隊伍,來挑戰王莽軍首領王尋的一支萬人分隊。王尋也許過於自信,也許過於輕視劉秀,他下令不讓別的軍隊支援,只要圍觀。這種情形,告訴我們:不作死就不會死啊!

結果王尋手下計程車兵,越打越失望,又沒了別的援軍,士氣步步低落;劉秀軍卻越打越兇狠,王尋軍落得四散奔逃。劉秀看準時機,把首領王尋也殺了。

經典以弱勝強的昆陽大戰,原來是劉秀一生巔峰得意之作

昆陽之戰

城內守軍看自己人取得了勝利,也一擁開啟城門,紛紛殺了出來。內外加攻敵軍,王莽軍瞬間土崩瓦解,士兵棄甲奔逃,互相推擠,死亡的不計其數。天公湊巧,此時下起了傾盆大雨,電閃雷鳴,風雨交加,致使籠子中的虎、狼、豹子破籠而出,又踐踏死無數士兵。

就這樣,王莽的42萬大軍,全部覆滅,幾近消失殆盡,被掩殺於昆陽大戰,王莽朝的覆滅也將隨之而來。

這一戰,是劉秀的成名之戰,他從此一炮而紅,天下無人不知其大名。其實,這也是劉秀巔峰的得意之作。在這之前,劉秀的生活舉步維艱,他的哥哥劉縯被更始集團奪去軍權,劉秀處處受制於人。

即使如此困頓不堪,劉秀依然成功了,取得了空前的勝利,這一戰之後,劉秀將如一個耀眼的新星,照耀中國歷史的長空。

經典以弱勝強的昆陽大戰,原來是劉秀一生巔峰得意之作

昆陽之戰配圖

昆陽之戰,我們可以看到,劉秀獲得成功,一是自身具備硬核條件,比如有勇有謀,眼光獨到,機智過人,敢於擔當;二是敵人愚蠢,盲目自信,不懂軍事。

還有一點,不論何時,人心的相背,對結局起著決定性作用!此時,王莽的新朝,已經盡失民心,他的42萬人,幾乎人人從內心厭惡戰爭,因此沒有人真心去打仗;相反,起義軍計程車兵,都是為了一口飯,所以打仗拼著命幹。

如果王莽軍的領頭人王邑、王尋不輕敵,能制定下謀略,也許吃掉小小的起義軍,問題並不大。再不濟,也能使王莽新朝再續命幾年。

可實際上,42萬的超級大部隊,被小股的起義軍,摧枯拉朽般地摧毀了。

歷史上,不乏以少勝多的戰役,可昆陽之戰,是經典中的經典;因為劉秀個人非凡的才能,為大漢增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古代戰爭

TAG: 劉秀昆陽王莽起義軍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