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包青天》:公孫策差在哪兒?為何是包拯得到了全部的偏愛?

寫這個議題的時候,小兮就在想,肯定會有不少人提出,包拯明明比較聖母,比較茶,哪裡得到了大家的偏愛?

又或者,會有人說,包拯是主角啊,這不都是套路嗎?

可那是局外人的視角,而小兮想說的,是局中人,即劇中偏愛或欣賞包拯的人,這其中包括:宋仁宗、龐太師、八賢王、崔明衝、蒙放、沈良以及公孫策自己……

明明公孫策也很好,可為何所有人的目光,只集中在包拯身上?

明明公孫策也非常聰明,可為何名揚天下,被皇帝看重,被龐太師拉攏,被八賢王倚重的,卻都是包拯?

有時候,我們為公孫策惋惜,可又覺得,包拯得到了全部的偏愛,好像是理所當然的,公孫策到底差在哪兒?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差在哪兒?為何是包拯得到了全部的偏愛?

01、寒門貴子和官二代之間的拔河

包拯跟公孫策之間,才華不分伯仲,公孫策甚至更勝一籌,可囿於兩人出身的差異,他們之間的見識、眼界、追求、處事,甚至個人性格都有極大的不同。

其實,這就是兩類聰明人之間的博弈。

包拯出身寒門,讀書學費都湊不足,上京趕考,還得包大娘拉下臉去求人。

他平日裡接觸的,全是底層百姓,這就讓他從骨子裡,刻上了對小老百姓的溫柔,他能想百姓所想,念百姓所念,看百姓所看。

所以,他讀書堅持的目標,和公孫策是不同的。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差在哪兒?為何是包拯得到了全部的偏愛?

其實,不僅是少包1,就是少包2,對於包拯的讀書目標,都有很直接的表現。

最明顯的一點便是皇帝對包拯許以高官厚祿,將他納入朝廷中心,而少包1中,包拯選擇回鄉教書,少包2中,包拯選擇成為一名知府,靜距離接觸百姓,真正地為民請命。

選擇回鄉教書,是因為他看到了官場上的虛偽和人情味兒盡失,腦袋沒轉過彎,不願意做那個妥協,權衡利弊,計較得失的人;

選擇出任知府,為民請命,是因為他看到了小老百姓求助無門,冤假錯案頻發的現實,想從百姓的源頭上,掐斷他們的冤屈之路。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差在哪兒?為何是包拯得到了全部的偏愛?

而公孫策呢?

公孫策出身官宦之家,是府尹之子,他自小睜開眼所見所想,都和官場的互動往來有關,他能感受到的,也是官場上圓滑變通中的世故。

他聰明,通透,卻又孤傲,自視甚高,幾乎目空一切,隨性張揚,卻又進退有度,可以說,公孫策幾乎集合了人的無數優點。

正因為這種出身差距,讓決定了公孫策和包拯之間從小的眼界、見識、內心所求,為人處世上的差異。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差在哪兒?為何是包拯得到了全部的偏愛?

公孫策更像是在條條框框的規則下長成的優秀才子,而包拯則是無規則環境下肆意張揚所成的聰明人。

因為在規則下長大,公孫策也就臣服於當代的社會環境,封建社會,階級制度,尊卑有別,他在八賢王、在其他高位人面前,是拘泥於禮節的,更別談敢和那些人把酒言歡。

可包拯不會,他本就是個“野蠻生長”的角色,不論在誰面前,他都能做到不卑不亢,以平等的姿態大多方方地去跟人交流交往。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差在哪兒?為何是包拯得到了全部的偏愛?

公孫策差嗎?

並不差。

只不過,泱泱大宋,和公孫策相似的人不會少,包拯這樣的,卻是難得一見的。

有網友提到:公孫策家是為了當官,正義是當好官這個目的的手段。而包黑炭為了正義,當官是實現正義的手段。

這話其實概括的很對,公孫策努力讀書,參加考試,為的確確實實就是當官。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差在哪兒?為何是包拯得到了全部的偏愛?

對於底層百姓的苦日子,他沒有切身的感受,更不可能完全明白他們的苦,遑論為了他們去做什麼,去努力實現為民請命的目的。

而包拯,考不考得上,都只是一種參與的手段,所以他能輕易地為公孫策放棄考試,能笑笑地拒絕皇帝對自己的招攬和許以高官厚祿。

他們倆,從根本上的堅持就是不一樣的,只不過在後續的同甘共苦中,公孫策漸漸地認可了包拯心中的堅持和正義,甚至將這種東西,內化到了自己身上。

因而心甘情願地跟在他身邊,把一個人的堅持,變成兩個人的努力目標。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差在哪兒?為何是包拯得到了全部的偏愛?

02、劇中人對包拯的偏愛,其實也不是偏愛

這裡的關鍵人物,自然是指跟包拯有重要關聯的幾個人物:八賢王、龐太師、崔明衝、宋仁宗以及公孫策。

如前文所說,包拯堅持“真相只有一個”,其實為的便是伸張正義。

什麼權衡利與弊,什麼得與失,都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所以,在必要的時候,他不會拘泥於禮,更不會為權貴折腰。

這是“狸貓換太子”案裡,秀珠選中他的原因,同樣也是八賢王選中他的原因。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差在哪兒?為何是包拯得到了全部的偏愛?

八賢王為什麼偏愛包拯?

劇中八賢王曾十分感慨地說:怎麼像我年輕的時候一樣的幼稚啊!

也就是說,八賢王在包拯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經的影子,那個曾經有稜有角的熱血青年,那個曾經執拗地堅持自己所想,堅持心中的正義的那個自己。

可浸潤朝堂的這些年,八賢王孤掌難鳴,他曾經執拗追求的東西,最終在不斷的妥協中,被漸漸地掩藏在“權衡利弊”,“計較得失”之下。

心中沉甸甸裝著的,是大局,是趙家江山的穩固,至於有些東西,在必要的時候,是可以犧牲的。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差在哪兒?為何是包拯得到了全部的偏愛?

同樣的,他也在公孫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只不過,他看到的是自己現在的影子,一個圓滑世故,擅長計較得失,懂得權衡利弊的現在的、妥協了的自己。

八賢王更喜歡不斷妥協後,被歲月,被現實磨平了稜角的自己,還是喜歡曾經那位天不怕地不怕,稜角分明的自己呢?

理性上說,他會選擇前者,感性上,他會選後者,可趙家朝廷,不能全是沒有稜角,蠅營狗苟,妥協於現實的人,而包拯,正是那個可以充當“諫臣”,可以肅清朝廷歪斜風氣的清流之風繼承人。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差在哪兒?為何是包拯得到了全部的偏愛?

宋仁宗為什麼招攬包拯?

其實,宋仁宗招攬包拯的目的,跟八賢王有些相似,但又有不同。八賢王偏愛包拯,是為名,是為民,更是為趙家江山,而皇帝重視包拯,則是為皇權。

皇帝親政時間不長,宮內有太后,宮外有龐太師把持著,朝廷內外對皇帝的忠心有限,皇帝自己能用之人也不多。

包拯是什麼樣的人呢?

他是一個可以為了心中正義,以命相博的人,招攬了他,得到的便會是一個忠心不二的可用之人。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差在哪兒?為何是包拯得到了全部的偏愛?

從某種意義上說,皇帝跟八賢王是一體的,太后跟龐太師是一體的。

宮中是太后跟皇帝的博弈,宮外則是八賢王和龐太師之間的拔河,這兩隊之間,長時間,處於,不上不下的平衡中。

皇帝需要更多的力量,打破龐太師和太后對自己的牽制,培植自己的勢力,便是必不可行的辦法。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差在哪兒?為何是包拯得到了全部的偏愛?

包拯和公孫策不同,公孫策的正義,是建立在權衡過後的選擇,一旦條件改變,在必要時,他會選擇更有利的一方;

包拯的正義,則是執拗地認定一方,從一而終。

何況,那些年有了龐太師的插手,朝廷內外的官員,大多失了本心,朝堂風氣並不好,對於仍被牽制著的皇帝而言,脫離龐太師的掌控,培養自己的勢力,穩固自己的江山,分散太師勢力的影響力,是必須完成的目標。

而包拯,無疑是最好的助力。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差在哪兒?為何是包拯得到了全部的偏愛?

龐太師為什麼拉攏包拯?

劇中曾經隱晦地暗示過龐太師通敵叛國,他主戰,試圖挑動大宋跟高麗乃至大遼之間的戰爭,而八賢王主和,更重視守成,而非征戰。

高麗太子案,對於龐太師的計劃是十分有利的,可惜,這個案子在八賢王的干預,包拯的偵查下,完全走了樣。

這也就讓龐太師將眼光落到了包拯身上,注意到了包拯在這件事上的聰明機智以及他的執拗和堅持。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差在哪兒?為何是包拯得到了全部的偏愛?

只不過,在那個案子中,包拯的立場如何並不明確,包拯最終是敵是友,無法估計,所以龐太師對他,也僅僅只是注意到了而已。

直到包拯接連破了天鴻書院案,隱逸村乾屍案,龐太師對包拯才越發改觀,甚至是看到了包拯未來的發展,而讓他加快拉攏包拯的催化劑,正是崔明衝。

崔明衝是他的女婿,也是他的利益共同體之一。

崔明衝的生死,牽涉的,不僅僅是龐太師在朝中的勢力,還牽涉著自己女兒的一生。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差在哪兒?為何是包拯得到了全部的偏愛?

隨著包拯調查的深入,龐太師對於真兇是崔明衝這事早已心裡有數,因此,他要做的,是保全崔明衝,將崔明衝的嫌疑洗掉,順道,拉攏包拯。

龐太師這樣久居高位,野心勃勃的人,對他來說,包拯再聰明,也只是一個可用之才。

這個可用之才,要麼只能在自己手底下發光發熱,要麼就是死,絕不能落到對立方手裡頭,八賢王,正是他的對立方。

所以,對包拯,他用了許多辦法,以名利,以權勢,以姻親,甚至以包拯跟崔明衝之間的交情威逼利誘,可包拯不為所動,所以龐太師便立刻動了殺心。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差在哪兒?為何是包拯得到了全部的偏愛?

崔明衝為什麼喜歡包拯?

崔明衝對包拯,是真正的欣賞,也是找到同類的欣喜的,只不過,他和包拯,同樣有些不同,這種不同,來自於他們內心認知的和追求的東西上面。

崔明沖和包拯一樣,出自寒門,是真正的寒門貴子。

科舉考上以後,更是因為龐太師的女兒,實現了真正的“鯉魚躍龍門”的蛻變,但也因為跟龐太師成了一體的,所以他想實現的抱負,更難一些。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差在哪兒?為何是包拯得到了全部的偏愛?

在某個角度看,他像是龐太師和八賢王博弈的局外人,他不想捲入二者之間,但他沒得選,唯一還能選的,是因勢利導,藉著龐太師的勢,做更多想做的事。

他同樣需要一個剛正不阿的人選,去繼續完成自己沒完成的事,去壯大為百姓請命的團隊,正好,包拯完全符合這一點。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差在哪兒?為何是包拯得到了全部的偏愛?

包拯本就是奔著為百姓而來,又有著寧折不彎的倔性,更不會為環境為權勢所困擾,這是崔明衝想要卻做不到的。

他跟八賢王其實也像,都是帶著滿腔抱負入門,最終被磨平了稜角,變得圓滑世故,在不斷的妥協中,失去了自己。

而包拯,讓他們看到了肅清朝廷歪斜風氣的希望。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差在哪兒?為何是包拯得到了全部的偏愛?

公孫策為什麼願意追隨包拯?

公孫策對包拯有很強的瑜亮情結,既生瑜,何生亮的無力,一直縈繞在他心頭。

可他對包拯的態度,是複雜的,甚至說佩服的。

公孫策曾說:包拯,你是我唯一佩服的人。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差在哪兒?為何是包拯得到了全部的偏愛?

可一開始,公孫策對包拯,僅僅只是佩服的,那時候,他就像一隻好鬥的公雞,誰來挑戰都不屑一顧,一心只想跟包拯決個高下,分個輸贏。

即便包拯從來不接茬,不跟他論高下,可公孫策自己一個人也能“比”的很開心。

公孫策素有廬州大才子之名,他樣樣出色,可包拯的出現,打破了這種自小便跟隨著他的自信和張揚。

會嫉妒,不甘心,不願承認自己不如對方的心思,讓公孫策這個人物更鮮活一些,正因為這種情緒,他對包拯的態度是複雜的。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差在哪兒?為何是包拯得到了全部的偏愛?

可在後來的一樁樁一件件大事中,公孫策漸漸落於下風,一次次的落敗,讓他表面仍傲嬌不認輸,可內心卻開始拔河,開始承認自己不如包拯。

展俊被殺,公孫策被當做嫌疑人卻束手無策;

蒙放假死,包拯萎靡不振,公孫策痛心疾首,主動承認包拯比自己聰明;

崔明衝殺人下毒,包拯不顧自身考試,偵查到底,更不懼龐太師的強權威逼;

八賢王被誣陷,包拯的追查涉及宮闈秘事,皇權大事,他仍無所畏懼,當眾指控八賢王、龐太師、皇帝乃至劉太后的過錯,是真正的置生死於度外。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差在哪兒?為何是包拯得到了全部的偏愛?

這裡邊,已經不止是什麼才華,聰明的較量,還有兩個人的追求和價值觀之間的磨合。

公孫策是認可包拯的,更是敬佩包拯的,自小的成長環境和思維模式,讓他對很多事,容易率先作出權衡抉擇,包拯所堅持的那種正義,是公孫策未必能堅持到底的。

所以他羨慕,卻也願意臣服,漸漸地甘願追著包拯的腳步走。

少包中,八賢王曾經說公孫策是個君子,而公孫策自己,也曾無奈卻寵溺地自嘲:“跟著你一起出生入死,狀元也沒考成,到最後功勞都是你的,這就是我公孫策的命。”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差在哪兒?為何是包拯得到了全部的偏愛?

結尾

對於觀眾來說,公孫策是謙謙君子,是“陌生人如玉,公子世無雙”,他的角色塑造的很討喜。

俊俏、才華滿溢、善良、傲嬌、圓滑、通透……他身上有著許多人羨慕不來的優點,可這種東西,其實往往是外在的,無法內化為自身的優勢。

放到現實中,職場中,這樣的優勢很實在,也能夠對事業有助益,可放在生活中,只能說,他更像一個被磨平了稜角的人物,潛意識裡那個真實的自己,早就被封閉了起來。

可這樣的人設,更讓人習慣性地警惕,不能輕易給予信任,而包拯,恰恰和他相反,包拯大方、不按常理出牌,也不願意對現實妥協,打磨自己的稜角。

這樣的包拯,誰不偏愛呢?

TAG: 包拯孫策賢王太師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