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是誰?日後成宰相,難怪老師從不提起

* “今日人物誌”獨家撰稿,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

“司馬光砸缸”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故事,從清末、民國一直到如今,語文教科書幾經更迭,但大多版本都收錄了這個故事。

無數人物消逝於歷史長河之中,籍籍無名,但司馬光卻憑藉砸缸救人一事,“爆火”了上千年,很多人或許不知道司馬光後來做了哪些事,但對他的名字絕對不陌生。

相較之下,“司馬光砸缸”裡的另一位主角,那位被司馬光救出來的小孩,則顯得默默無聞,許多人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老師在課堂上講起《司馬光砸缸》這篇課文時,也從不提起此人。

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是誰?日後成宰相,難怪老師從不提起

但據傳,司馬光救下的那個小孩並不簡單,他日後成了宋朝宰相,一度和司馬光平起平坐。

既是如此,司馬光那一砸,救下的便是一位宰相,此番佳話理應大書特書。

那為何僅有司馬光流芳千古,被他救下的小孩卻名不見經傳呢?

一、

有人認為,之所以出現這種結果,是因為“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是虛構的,歷史上根本就沒有此事,這個被司馬光從缸裡救出來的小孩,壓根就不存在,自然談不上出名。

實際上,從語文教科書和歷史故事書籍收錄《司馬光砸缸》一文以來,針對這個故事真實性的質疑,便從來沒有停歇過。

著名的文物收藏家馬未都先生就質疑“司馬光砸缸”故事的真實性,他認為宋代沒有燒製大型水缸的技術,既然那個時候不可能有大水缸,司馬光砸缸便無從談起,只能是後世杜撰虛構的。

但其實這番質疑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司馬光砸的,本來就不是缸,而是“甕”。

關於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最權威的出處是《宋史·司馬光傳》,其中記載:“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其後京、洛間畫以為圖。”

從這段記載可知,司馬光是“擊甕”,而非“砸缸”。“甕”和“缸”大多都是陶器,整體呈現出腹大口小的特點,但在器口上存在細微的差別。“甕”的口子是束口罐狀,“缸”的口子更長更大,呈長頸敞口狀。

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是誰?日後成宰相,難怪老師從不提起

“甕”和“缸”並不是同一種東西,由於它們太過類似,區別不明顯,很容易搞混,清末民初很多文章乾脆以更多人熟知的“缸”代替“甕”,因此漸漸變成了“司馬光砸缸”,但其實應是“司馬光擊甕”。

而“甕”這種陶器,古已有之,考古發現,早在東漢時期就有了足以裝人的大甕,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請君入甕”,更是出自宋代之前的唐代。

所以到宋代時,有足以盛納孩童的大甕,並不稀奇,以宋代沒有燒製大水缸的技術為由,質疑“司馬光砸缸”的真實性,其實是混淆了缸和甕的概念,是站不住腳的。

實際上,記載“司馬光擊甕”故事的史料頗為豐富,其中的《宋史》還是官修正史,權威性較高。

此外,還有邵伯溫在《邵氏聞見錄》裡的記載:“司馬溫公幼與群兒戲,一兒墮大水甕中,已沒。群兒驚走不能救,公取石破其甕,兒得出。”

邵伯溫是司馬光的晚輩,和司馬光處於同一時代,邵家和司馬家是世交,邵伯溫對司馬光的事蹟非常瞭解,因此他的記載可信度很高。

除了這些史料記載,但凡是司馬光的傳記,基本上都記載了司馬光於年幼時擊甕救人的事蹟,只是在細節上有略微的差別。

可見司馬光擊甕救人確有其事,而透過“京、洛間畫以為圖”,他的這一事蹟很快就廣泛傳播開來,家喻戶曉。

不過故事裡的另一位主人公,那個被司馬光救出來的孩子,卻沒有這麼好的命運了。

二、

在絕大多數史料裡,都只記載了司馬光救人一事,卻沒提到被救人的姓名,而統一用“小兒”或“一兒”來代替。

不過此人姓名家世並非毫無蹤跡,在故事的發生地河南光山縣,當地的縣誌和上官氏族譜中,記載著司馬光所救之人的身份資訊。

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是誰?日後成宰相,難怪老師從不提起

這個人叫上官尚光,他出身於當地的豪門富家,從小就和司馬光是好朋友,他們常常在一起玩耍。

司馬光從小就展現出與眾不同的氣質,他六七歲時就“凜然如成人”,而且天資聰穎,只聽了一遍《左氏春秋》,就掌握其中主旨大意,可以講給自己的長輩聽,連那些飽讀詩書的大儒,都驚歎於他的天賦。

此後,司馬光便進入“神童”模式,他有過目不忘的本領,還有刻苦讀書的態度,每天廢寢忘食,手不釋卷,小小年紀就讀了很多書,見識不凡。

有一天,大人們不在,七歲的司馬光和一群小孩在庭院裡玩耍。院子裡有一個大甕,裡面裝滿了水,上官尚光年紀尚小,性格頑皮,非要爬到甕口要看個究竟。

結果上官尚光一個沒注意,失足掉進大甕裡。甕裡器壁長有青苔,十分光滑,難以抓住,上官尚光又是個只有幾歲的孩子,突然掉進裝滿水的大甕裡,一下子嚇懵了,只知道掙扎,卻沒辦法從裡面出來。

周圍的小孩子們都嚇傻了,見狀有的跑走,有的趕忙去喊家長,但司馬光臨危不亂,他覺得現在喊人肯定來不及,上官尚光在水裡挺不了多久。

可是大家都是矮小的孩童,夠不到裡面的上官尚光,大甕又很重,從側面推倒是不可能的,這可如何是好?

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是誰?日後成宰相,難怪老師從不提起

關鍵時刻,司馬光急中生智,他搬起一塊石頭,砸破了大甕,裡面的水頓時流了出來,上官尚光就此得救。

其實上官尚光本來不叫這個名字,但他十分感激司馬光的救命之恩,於是改名“尚光”,以表尊敬和感謝之意。

這件事對上官尚光的影響很大,他自此改掉了頑劣的性格,認真讀書,再加上他不凡的出身,他竟在朝廷裡平步青雲,官至宰相,權力很大。

不久後,上官尚光在政治鬥爭中失敗,辭官回鄉。但上官尚光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他回到家鄉後,仍對司馬光小時候救自己性命一事非常感激,不僅把此事傳頌鄉里,還專門在自己居住的地方,光縣城西龍堤南坡蓋了一座亭子,命名為“感恩亭”,又作“尚光亭”,以永世紀念司馬光。直到如今,這個亭子還在。

如此看來,上官尚光的成就並不算小,曾官拜宰相,他還專門給司馬光修建感恩亭,以紀念他的救命之恩,這些在古代可稱之為佳話,值得大書特書,廣為傳頌。

那為何上官尚光最後籍籍無名,以至於在史書上只落得“小兒”二字,連姓名都沒有呢?

這恐怕與上官尚光身份的真實性有關。關於上官尚光就是司馬光所救之人的記載,只見於光山縣誌和上官氏族譜,除此以外,再沒有相關的史料佐證。

而且它們記載上官尚光曾官至宰相,但在宋代正史中,既沒有上官尚光這位宰相,也沒有此人的姓名,就連只鱗片甲都沒有留下。

這便存在兩種可能:

一是上官尚光確是司馬光所救之人,但他並未官至宰相,而只是憑藉家族財富,小有家資,得以給恩人司馬光修亭,而所謂宰相,可能是後人自吹自擂,給先祖貼金;

二是上官尚光此人是虛構的,或者他至少不是司馬光所救之人,畢竟單憑地方縣誌和族譜的記載,並不能確定他就是司馬光砸缸救出的那個孩子。

不論是正史還是司馬光的自述,都沒有提到上官尚光,他的真實性存在質疑,自然沒有名氣。

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是誰?日後成宰相,難怪老師從不提起

換言之,即使上官尚光真的是司馬光所救之人,他也確實是宰相,他亦不可能後世留名,因為“司馬光砸缸”故事的主角,只能是司馬光。

三、

這不僅僅是因為司馬光在故事裡是機智的救人者,理應璀璨奪目,更因為這個故事流傳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現實。

“司馬光砸缸救人”故事真正的“爆火”,是在他去世之後。根據《宋史·司馬光傳》中的記載:“光持石擊甕破之……其後京、洛間畫以為圖。”

這裡的“其後”,不是司馬光救人之後,而是他離世前後的那段時間,因為在此之前,並沒有史料記載這件事。

那麼這件陳年老事,為何在起初沒有廣泛流傳,卻在司馬光離世前後傳遍了京洛,震動了天下呢?

這是因為司馬光砸缸救人故事裡體現出的善良與仁厚,和當時百姓迫切希望司馬光“活百姓”的目標是一致的。

在宋神宗時期,朝堂上有兩股政治力量,以王安石為代表的變法派和以司馬光為首的保守派。王安石認為北宋積弊漸深,必須要下猛藥,在政治、軍事、經濟多個領域實施新法,改革弊病。

而司馬光則認為祖宗之法不可擅變,實施新法不僅對國家無益,反而還有損於百姓,破壞社稷根基。

變法派和保守派涇渭分明,他們在朝堂上展開激烈的黨爭,無數人捲入其中。

但變法前中期,宋神宗革除弊病的決心很堅定,他支援王安石,全面實施新法。司馬光憤而辭官,離開京城,退居洛陽,自此不再討論政事。

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是誰?日後成宰相,難怪老師從不提起

那時正是司馬光一生中的低谷時期,此時是王安石的變法派當權,司馬光被邊緣化,自然也聽不到關於他砸缸救人的事情。

但是隨著王安石新政的推進,新法的弊病癒發顯露出來,許多貪官酷吏趁機中飽私囊,欺壓百姓,結果是地主的利益受到新法的影響,百姓也遭到了重大損失,變法失去了民心基礎。

宋神宗在一片落寞中死去,王安石最後的靠山倒塌,年幼的哲宗即位,朝政由神宗母親宣仁太后把持。宣仁太后反對變法,神宗一死,她便立即召回六十七歲的司馬光,讓他主持朝政,廢除新法。

在當時,王安石的新法搞得民怨沸騰,百姓們生活在苦海之中,一聽說司馬相公要回來了,紛紛夾道歡迎,並高呼道:“公無歸洛,留相天子,活百姓。”

這裡的“活百姓”,是老百姓們對司馬相公的寄託,他們迫切的希望司馬光趕走王安石,主持朝政,廢除那些折騰人的新法,還他們一個太平。

客觀地講,司馬光並沒有做到“活百姓”,他主持朝政後,不分青紅皂白,把新政一律推倒,哪怕是有利於百姓的也全部廢除,並任用了蔡京這等奸佞之臣,汙衊打擊變法官員,致使朝局更加混亂。

但是在百姓樸素的價值觀裡,他們希望能夠有一位仁慈善良,心懷百姓疾苦的棟樑之臣,司馬光就是他們希望的載體。而司馬光過去“擊甕救人”的故事,體現的正是救人於水火之中的善良品格,這和百姓的期許是一致的。

於是藉著這股“東風”,“司馬光擊甕救人”的故事,不脛而走,傳遍了大街小巷,成為司馬相公仁慈愛民的體現。

值得一提的是,司馬光自己亦將廢除新法,形容為“拯溺救焚”,這四個字蘊含的意味,和“司馬光砸缸”其實是如出一轍的。

其次,在王安石下臺後,是反對變法的保守派黨政,而司馬光是保守派的領袖,是“抗擊”王安石,“挽救天下於危亡”的旗幟。

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是誰?日後成宰相,難怪老師從不提起

所以,不論是司馬光自己的意思,還是其他人想借用他這面旗幟,都會推動“司馬光擊甕救人”繼續流傳,直至深入人心。簡而言之,傳播“司馬光擊甕”,其實是一種政治宣傳,它有利於樹立司馬光正面的形象。

這和後世藉此事教育學生善用智慧,在目標上是不一樣的。教科書上的“司馬光砸缸”,主要是描述救人的過程,啟迪人的智慧,但在宋代,人們在意的不是救人的過程,而是透過救人,體現的司馬光之“仁心”。

所以史書對此事記載大多語焉不詳,多為“小兒掉甕,司馬光擊甕,小兒得活”這樣的模式,而被救之人的身份資訊並非重點,自然就不必花費筆墨。

因此別說上官尚光身份存疑,即便他真的就是司馬光所救的那個孩子,他日後也確實官居宰相,他也只能成為故事裡的綠葉,去襯托司馬光的仁愛。

在正史裡,這個被司馬光從甕裡救出來的人並沒有太多記載,僅有的身份資訊都出自地方誌和族譜,不夠權威。在這種情況下,老師講課從來不提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是誰,便很好理解了,畢竟一位身份尚未確定的人,如何講給學生聽?

END

點個

“贊”

“在看”

唄,祝你財運亨通,萬事大吉!

TAG: 司馬光尚光上官救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