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皇帝朱祁鎮,我看腦子有一點不太好使

明朝自朱元璋開國以來(公元1368年),至朱瞻基(宣德)當政,已經是延續了5代,除了朱允炆(建文帝)因為強行削藩,動了燕王朱棣的“乳酪”,惱怒之下,被朱棣借“靖難之役”推翻之外,其他皇帝個個都有所作為。

朱元璋(洪武),推翻了元王朝,建立了大明帝國,為大明帝國以後的歲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大家都知道,就不說了。

朱棣(永樂),在永樂年間,全力支援鄭和五次下西洋,促進了明帝國與東南亞各國的貿易和友誼,固化了明帝國與東南亞各國的關係。

完成了以解縉同志為首的編撰永樂大典的工作。永樂大典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小說,涵蓋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是一座中華文明史上的金字塔!

朱高幟(洪熙),朱棣長子,體態臃腫,走路微瘸,行步有時要人攙扶,形象欠佳,不受父親朱棣的待見,但這位皇帝絕對是一位宅心仁厚之人。朱棣在位時,為鞏固“靖難”政權,殺人無數,對建文帝以及一幫大臣殘酷殺戮,有的被滅了“十族”(方孝儒語)。朱高幟繼位後,及時撥亂反正,凡建文帝時期因為靖難而被罰沒為奴的大臣家屬們,一律赦免為老百姓,併發給土地,讓他們安居樂業。又問這些大臣還有無後人,後人有官位者恢復官位,無官位者發給撫卹!

朱高幟當著滿朝文武大臣感嘆道:“建文帝時期的很多大臣們,都被殺掉了,但像方孝儒這一類人,都是忠臣啊!”

“忠臣”一詞應當是不分君主的,不分正反方向的。朱棣當政時,那些嚴格執行朱棣政策、法令、忠心不二的大臣,對朱棣是忠臣,同樣,朱允炆執政時期,那些嚴格執行朱允炆政策、法令、忠心不二的大臣,對朱允炆也是忠臣,只是所執行的物件不一樣,無關乎對錯。

應了我們常人說的那句話,“好人不長命”,身體有毛病的朱高幟只做了十個月皇帝,於洪熙元年(1425)五月,便駕崩了。

朱瞻基(宣德),是一位仁厚的皇帝,也是一位好皇帝,對於叔叔朱高煦篡權造反,多次忍讓,只是把他囚於牢獄,以示懲戒。至於最後還是被殺,那朱高煦是個作死之人,囚於牢中反省,還去絆腳妄圖摔倒朱瞻基。要知道歷代封建王朝,皇帝對於敢於造反之人,不管何人,那怕是太子、王爺,決無忍讓一律殺無赦!從這一事情來看,朱瞻基算得上是一位仁慈的皇帝。

鄭和下西洋總共有七次,前五次是朱棣當政時實現的,也只是去了東南亞一帶國家,這已經夠壯舉了。後兩次是朱瞻基時期完成的,這兩次下西洋走得更遠,不僅到了印度,還到了東非海岸諸國,甚至還到了穆斯林聖地--麥加,鄭和還親自去朝聖了!

朱瞻基上臺之初,經常去民間私訪。有一次他經過田間地頭,看見直不起腰的老農在地裡幹活,便過去問他們為何如此辛勤勞作,老農回答,“我們春天耕種,夏天耕耘,秋天才能收稻穀。如果任何一個時侯偷懶,這一年的生活就沒有著落,連田租也繳不起。要養活老婆孩子,只能每天不停地幹活”。

朱瞻基又問:“那你們冬天可以休息了吧?”

老農回答:“冬天的時侯,官府的徭役就派下來了,我們還得去出力呢。”

朱瞻基感觸良多,回到宮中,連夜寫了一篇詔文,以上經歷大意描述一番,最後動情地對大臣們說道:“百性如此辛苦,才能謀生,我們怎能不愛惜民力啊!”

縱觀以上幾位帝王,雖然朱元璋、朱棣兩位皇帝殺人太多,都是想明王朝能順利地傳承下去,不得不使用的一些極端手段,大家似乎可以理解。後幾位帝王善待大臣,關心民苦,使國家機器正常運轉,使國家秩序趨於平穩,百姓安居樂業。古人云“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功勞更勝於前者。但他們都是明帝國國祚社稷的操心者,推動了明王朝歷史的前進,對明王朝來說,都是正能量,都是推進器。

其實歷代封建王朝統治者,都是關心江山社稷的,都是要削藩,削去王侯一定的權力,以防止他們擁兵自重犯上造反,都是要苛捐雜稅、魚肉百姓,以攫取深重賦稅保證帝國及軍隊機器正常執行。除上述原因之外,統治者還能善待大臣,廣納諫言,關心民間百姓疾苦,減輕民間稅賦、少派徭役,無疑為明君。

朱高幟的一年(實際上執政只有10個月),加上朱瞻基的十年,攏共十一年,卻開創了明王朝歷史上的“仁宣之治”,在明朝歷史上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如果按此發展下去,明王朝可千秋萬代……

然而,到了朱祁鎮執政時期卻出現了么蛾子了。

明英宗皇帝朱祁鎮,我看腦子有一點不太好使

明朱祁鎮畫像

朱祁鎮,明朝第六代皇帝,朱元璋玄孫。

本來他當皇帝就很玄乎,相傳他不是其母孫貴妃所生(皇后沒有生育),而是由宮女代生的,放在孫貴妃名下,太子位置不穩固,加上外地藩王要來當皇帝的謠言滿天飛。在這關鍵時刻,張太皇太后(朱祁鎮的祖母)怕夜長夢多,力主朱祁鎮接上位。那個時期張老太婆說話還是一言九鼎。就這樣,九歲的朱祁鎮匆匆地當上了“正統”皇帝。

張太皇太后也不容易,十一年前死了丈夫,十年前死了兒子,現在好不容易輪到孫子,管他是不是嫡傳,她也沒有嫡孫,只要名分上是孫子就可以,皇位總不能讓給侄子們(各路藩王)。

王振,太監,山西蔚縣人(今河北),出生年月不詳。

朱祁鎮當太子時,是他教導太子讀書,對太子管理嚴格,太子對他也很尊敬,言聽計從,從不稱呼名字,尊為“先生”。

現在提到“太監”這個詞彙,大多數人會反感。在影視劇裡,太監的出現,不是陰陽怪氣,就是嗓音女性化,或者是不長鬍須,完全是以一副凶神惡煞、恐懼猙獰的面目出現。

但皇帝很喜歡他們,至少朱祁鎮很喜歡他們。

很多自幼和太監一起成長的皇帝是把太監當自己的親人。

做太子放風箏時,太監幫你牽著線,讓你歡呼雀躍;當你口渴時,他就站在你身後,開啟瓶蓋等著你喝,等你喝完了,他又把瓶蓋蓋上;當你困頓時,他立刻四肢著地,任由你當馬騎,你還可以“駕!駕!”的肆意驅使他!

換著你是皇帝,你是喜歡從小順從你,從小到大無話不說,對你言聽計從的玩伴,還是那些表情嚴肅,有事沒事諫言,經常批評你,指著你鼻子罵的大臣?

你肯定會親近兒時的玩伴,這就是太監得皇帝寵信的原因。

朱祁鎮和太監的關係好,朱祁鎮和王振的關係特別好,這一制衡大臣的體制,自然而然就造就了明朝太監的權力幾乎沖天,同樣,明王朝出現了其他專權太監--如汪直、劉瑾、魏忠賢,也就不奇怪了。

最後,王振竟做到了司禮監掌印太監,就相當於皇帝身邊的私人秘書,掌握了皇帝的“批紅”權。

明英宗皇帝朱祁鎮,我看腦子有一點不太好使

王振的拓碑復原像

正統十四年(1449)七月,蒙古瓦剌首領也先,從四個方向對大明帝國發動了進攻。

而大明皇帝朱祁鎮這一次卻要御駕親征了。這無疑是朱祁鎮的腦袋被門夾了一下,也正是王振搗的鬼。

也先進攻大明的訊息傳到京城,大臣們一片緊張,趕緊召開緊急會議,商量對策,但有一人十分興奮,這人就是王振。

朝廷大臣紛紛上書反對皇帝親征,說皇帝出征有生命危險,萬一皇帝掛了,以後誰來主政朝廷,派兵部尚書去就即可。

王振不聽,皇帝也不聽,皇帝聽王振的。王振有自已的抱負,這是個揚名天下的機會!

王振打聽到,瓦剌進攻大明,只有兩三萬人,大明有二十萬軍隊(一說有五十萬軍隊),十個對一個,不要說打,捏也要捏死你。到時大軍班師凱旋,王振便可揚名立萬。

王振的老家蔚縣就在大同(今河北)附近,屬大同管轄,戰爭間隙可攜皇帝及幾十萬軍隊回到老家,一來感謝皇恩浩蕩,二來衣錦還鄉光宗耀祖,可抖抖威風。做太監做到皇帝第一他第二,確實也不容易。

王振知道,光他要皇帝親征,諸大臣不會同意的,會遭到激烈反對,只有慫恿皇帝同意,而又由皇帝親口說出,大臣不會反對,反對也無效。

正統十四年(1449),朱祁鎮也二十三歲了,這個沒腦子的皇帝,就這樣被王振裹挾著,踏上了他有生以來第一次御駕親征之路。這是他第一次錯。

也不是說皇帝不能御駕親征,封建王朝很多皇帝都有御駕親征,這要看你的軍事素養,政治智慧,統兵能力以及當時的國力。

朱祁鎮的高爺爺朱元璋,滅陳友諒,誅張士誠,弒王保保,哪一次不是揮刀上馬御駕親征!

朱祁鎮的曾爺爺朱棣,挾寧王,克盛庸,殺得建文帝最後在宮裡放一把火,生不見人,死不見屍。靖難之役,哪一次朱棣不是御駕親征自己衝鋒在前。那個時侯朱棣還不是皇帝,不能用“御駕”,是藩王,至多能用“王駕親征”!

所以說,皇帝親征是要有條件的。朱祁鎮,一個政治、軍事素人,二十三歲,嘴上沒長毛,糧草也只是倉促調配,只是聽從小時侯的玩伴、現在的太監--王振的幾句搗鼓,就統領二十萬大軍去親征?這個玩笑開得也太大了。

事實上這一次親征,朱祁鎮做了俘虜,後又轉為七年人質,害了明朝一班王公大臣,二十萬明軍全軍覆滅。

明王朝從他手裡,開始走向衰敗!

明英宗皇帝朱祁鎮,我看腦子有一點不太好使

朱祁鎮親征路線圖

正統十四年(1449)七月十七日,大軍出征。

從這張路線圖看,明軍出北京城,沿居庸關、懷來、宣府(土木堡在懷來與宣府之間),經過陽和,向大同挺進。

在這以前幾日,明軍與瓦剌的軍隊在陽和就有一次遭遇,強悍的也先把明朝五萬大軍斬殺乾淨,多名將領戰死,隨軍太監郭敬(太監只會監軍,告歪狀,不會指揮打仗)躲在草叢裝死,才逃過一劫。

8月1日,大軍到達大同,死裡逃生的郭敬在大同,見到了自己的頂頭上司王振。

他把陽和戰役繪聲繪色的向王振作了彙報,說話間總是突出自己軍隊的頑強抵抗,也先軍隊的強悍,以證明不是自己的無能,而是“敵人太強大了”,以博得王振的同情。五萬大軍被也先兩萬人全部消滅,也好意思說。

王振,就是個奴才。

大權在握的時侯,在朝廷裡作威作福,不可一世,還夢想建功立業。聽了郭敬的彙報後,他震驚了,他害怕了,知道了也先的利害,其實他這次來也就是想抖抖威風的,他怕這條奴才命丟在荒郊野外,立刻下令班師回朝。

我不知道這次他有沒有請示皇上,或者說他請示了皇上,皇上同意他的決定。明史上沒有記載。

他這次改變了回京的路線,改成了從大同走南線,經過老家蔚州(蔚縣),在蔚州請皇上到他老家看一看,不可一世的顯擺一下,再入紫荊關回北京。

如果走這條線路也是安全的,也先暫時還摸不清這二十萬大軍的底細,畢競自己人少,不敢貿然行動。

8月3日,當大軍離開大同,行軍至五十里,隊伍又停了下來,然後接到命令,所有人員立刻轉向,回到大同,沿來時的居庸關回北京。

看到這裡,我抓狂了,相信各位看者也會抓狂。這算個什麼事。連日顛簸,二十萬大軍本來就很疲憊,一身泥一身汗,到蔚縣休整休整一下,補充一下能量,再由紫荊關回京,多好的一個事啊!

但王振的理由很正常,也很堂皇:

“秋收在即,大軍路過蔚縣,必定會踐踏莊稼,現命大軍轉向,以免擾民!”

平時只會消滅異己、專權朝廷、貪汙受賄、殘害忠良的太監王振,這時侯還會想著蔚縣百姓?他思想品質有如此高尚?

史學家們想壞了腦子找不出他這樣做的理由,只有反著方向去找,那就是蔚縣的田地莊稼都是他們家的,當然不希望踐踏。

這幾天天降大雨,地上泥濘,二十萬大軍連續行軍,行走困難,士氣低落,士兵們怨聲一片。

我不知道王振這一荒唐的決定,皇帝是怎麼聽從的。通常一個下級反映一個意見或者一個建議,上級總要在腦子裡過濾一下,考慮他說得對不對,有沒有違悖常理!

朱祁鎮應該知道,折回大同,從宣府、居庸關回京,比從南線經過蔚州、紫荊關回京,路途要遠得多,也危險得多,說不定也先大軍就在大同、宣府一帶等著你,何況明軍在陽和還打了一仗,五萬明軍全軍覆沒。照理說這些事情他是知道的。

總不能王振是你兒時的玩伴,你的老師,你就迂腐的什麼都聽他的,自己沒有一點主見,辨別能力。王振保住了蔚縣的田地莊稼,代價是大明王朝即將要損失數十萬大軍。這是朱祁鎮的第二次錯。

其實,經過陽和一仗,也先時時在注意明軍的動向,一直尾隨明軍,看見明軍鬆鬆垮垮的樣子,他在盤算著,尋找著最佳時機,一舉擊敗這個看似強大的龐然大物。

8月10日從宣府出發,明軍用三天時間趕到土木堡。

土木堡也就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一個土堡,在懷來縣城以東約10公里,為一船形城堡,南北長500米,東西寬1000米,城牆高6米。原為磚土結構,因日久風化,明朝年間只剩下土牆。

土木堡就是個堡子,歇腳休息可以,做軍事重地萬萬不可。它四面環山,僅有的一處水源,已被搶得先機的也先封鎖了,他正張著麻袋口等著明軍二十萬大軍進來。

從路線圖上就能知道,土木堡離懷來只有10公里。懷來是明朝的一個軍事重鎮,城牆堅固,雖然守軍不多,只要大軍進得城來,城門一閉,十個也先也奈何不了。

這時侯又是這個王振下令,不進懷來城,就在土木堡停下。

不過這時的這個理由,一點也不高尚:

“我還有一千多輛車沒有運到,大軍暫不進城,就在這裡等侯!”

我估計是輜重糧草車。

戰爭期間,糧草輜重不先行,連我都知道犯了兵家大忌。如果有敵軍在後面截殺,人家就是不打你,奪取了糧草輜重,控制了糧食武器,困也要困死你。

寫到這裡,我沒有吭氣,也沒有抓狂,只是默默的在想:一個人犯一次錯不怪,難的是一個人從始至終不停地犯錯,總不會覺醒。王振這類愚蠢至極而又自命不凡的人,不僅白痴,肯定還滿腦子糨糊。

那一位皇帝呢,也會聽從王振太監的調譴?在這個要水源沒水源,又沒有有利地形,瓦剌隨時會攻打過來,生命安全極度沒有保障的土木堡呆下去,而不去上了保險鎖的懷來城?

反正朱祁鎮聽從了這一調譴。

如果說前一兩次犯錯還可以補救的話,這一次犯錯他徹底沒有救了。七年的先俘虜、後人質的生活即將開始。這是朱祁鎮的第三次錯。

這一場戰役我就不用描寫了,大家都知道,明軍大敗,二十萬大軍損失殆盡。古稱“土木堡之變”。

我只寫一兩個場景--

大臣損失:駙馬都尉井源,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英國公張輔、侍郎丁鉉、王永和以及內閣成員曹鼐、張益等五十餘人全部被殺。

財產損失:騾馬二十餘萬,並衣甲器械輜重,盡為也先所得。

戰後居庸關巡守都指揮同知楊俊上報,“在土木堡戰場地拾得所遺軍器,盔六千餘頂,甲五千八十副,神槍一萬一千餘把,神銃六百餘個,火藥一十八桶。”

又宣府總兵楊洪上報,“在土木堡戰場所拾軍器,盔三千八百頂,甲一百二十餘副,圓牌二百九十餘面,神銃二萬二千餘把,神箭四十四萬支,大炮八百尊。”

殘酷吧,損失人員暫且不論,光在戰場上拾得戰敗遺留下來的軍器,就數以萬計。

8月23日戰爭結束後,都御使陳益上奏:誅殺王振全族。

景泰元年(1450)七月,新皇帝朱祁鈺派大臣李實去看望朱祁鎮並會見也先。君臣見面感慨萬千,都流下了眼淚,一陣噓寒問暖之後,李實問了朱祁鎮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略去不談,就光說第二個問題。

李實問:

大家看朱祁鎮是怎麼回答的。

朱祁鎮聽到這個問題,百感交集,失聲痛哭,說出了他唯一的辯詞:

特別要注意那一句“群臣都不進言”。

這說明朱祁鎮到做囚徒也沒有醒悟。當時群臣其實是進言了的,御駕親征時,群臣上書極力反對,要他不要親自遠征,他沒有聽。就算是“群臣都不進言”,你是皇帝,沒有一點分辯能力?如果再有“土木堡之變”二次呢,難道你還會聽信奸佞小人之饞言親征第2次?

幸虧那次親征留下了國防部副部長(兵部侍郎)于謙鎮守京城,沒有同國防部長(兵部尚書)鄺埜一道出徵殞命,在以後的北京保衛戰中扭轉頹勢,徹底擊敗了也先的瓦剌軍,確立了明王朝的地位,使也先從那以後再也不敢覬覦大明王朝。

明王朝在一次大敗傷了元氣之後,如果北京保衛戰再敗,明王朝的歷史當時就可能要終結,就沒有276年曆史。所以說明王朝得以延續,明朝的臣民要感謝于謙!

明英宗皇帝朱祁鎮,我看腦子有一點不太好使

力挽狂瀾的民族英雄于謙

朱祁鎮一生做錯了兩件大事,一件是土木堡之變,明軍損失20萬,也損失了一班王公大臣,明王朝元氣大傷。另一件就是經過“奪門之變”,復位之後朱祁鎮冤殺了有功之臣于謙!

至於于謙在朱祁鎮被擄之後,提議朱祁鎮之弟朱祁鈺上位做皇帝,完全是為當時的明王朝著想,朱祁鎮做了太上皇,也先就失去了要挾明王朝的資本。另外,一個朝廷不能長期無主,否則政怠令息。于謙當時的舉措完全沒有錯!

這就是我對明英宗朱祁鎮的看法,其他作者如有不同見解,也可探討!

TAG: 朱祁鎮王振皇帝明王朝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