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什麼開歷史倒車,在死後要用活人殉葬呢?

確切地說,這事跟朱元璋真沒啥關係,更怪不到他的頭上!至於具體為什麼怪不到朱元璋頭上,在後文中我會和大家做一個詮釋。

朱元璋為什麼開歷史倒車,在死後要用活人殉葬呢?

首先,我們要來說說“殉葬”這件事。

所謂殉葬,是指以器物、牲畜、活人或陶傭、木俑等同死者一同葬入墓穴,達到保證死者亡魂享受生前同等待遇的冥福。

而其中最傷害天理的便是以人殉葬,人殉是古代當權者喪葬事宜中一種常見行為,這與我們所熟悉的陪葬有巨大不同,它是以某些手段對活人造成非正常死亡後與死者同葬於墓中,且這一行為有自願與強迫兩種形式。

朱元璋為什麼開歷史倒車,在死後要用活人殉葬呢?

一般情況下,殉葬者為死者的妻妾、臣屬、僕人、奴隸等,被隨同埋葬,當然還有財物與死者生前喜愛之物等一同隨葬,這是古代當權者為了保證自己可以繼續享用生前所擁有的一切的一種“理想行為”,是極其典型的奴隸制或封建王朝體制下壓迫與剝削百姓的一種手段。

根據現有資料記載,殉葬這一“違天理、無人道”的制度,至少在六千年前便已存在,高度體現了古代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

朱元璋為什麼開歷史倒車,在死後要用活人殉葬呢?

你說,當權者死了,卻要剝奪那些原本活生生的生命,公平麼?當權者生前,這群人為他為奴為僕,受盡了屈辱,好不容易熬到自己的主人死了,卻依舊擺脫不了悲慘的命運,還要跟著自己的主人共赴黃泉,繼續服侍自己的主人。

這樣的行為興盛於先秦時期,從漢至宋逐步式微,然而,在元明清三代卻又再一次“死灰復燃”。

“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宮人十數人。”

其中,朱元璋為典型代表,根據明末《彤史拾遺記》的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後,後宮中共有46人為其殉葬。

時光越千年,自秦以後,人殉逐步式微乃至消散,為何在朱元璋時這一慘無人道的制度竟然得以“死灰復燃”?是朱元璋在開“歷史倒車”?背後的真相?

朱元璋為什麼開歷史倒車,在死後要用活人殉葬呢?

首先,並非朱元璋在開“歷史倒車”,而是繼承了元朝的一些“陋習”我們可以肯定的是,說朱元璋開“歷史倒車”一說,是極不負責的一種說法,雖說從漢至宋,人殉逐步式微,但總的來說還是存在的,且明承元制,繼承了元朝一部分的東西,剛好人殉這一制度恰恰正是在元朝再度“復興”的。

所以,我們將板子只打在朱元璋身上,顯然是不合理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成吉思汗之前蒙古人還是比較尊重女性,對於遊牧民族來說,除了自己的戰馬外,女人便是部落最為重要的財富,因為只有女性才可以生育,部落也只有不斷繁衍和對外誇張才能保持強大。

所以,正常情況下,古代大部分遊牧民族的婦女在自己的丈夫去世後,她們是不需要殉葬的,而是遵循“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傳統”,成為叔叔或者“兒子”的女人,繼續第部落的繁衍貢獻自己的力量,其中自然也包括蒙古大汗,他的妃嬪在他去世後,便會嫁給新繼任的大汗。

朱元璋為什麼開歷史倒車,在死後要用活人殉葬呢?

但是,隨著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不斷對外擴張,特別是蒙古帝國被建立起來以後,“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傳統”也隨著發生了改變。無他,因為大汗有太多女人了,自己去世後,帶一些殉葬其實也沒什麼了。

如今我們在《世界征服者史》、《中國殉葬史》中都可以查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自己去世後,有40位妻子為其殉葬的事;拔都大汗去世後,將自己的奴隸和部分妻子殺死為自己殉葬……

朱元璋為什麼開歷史倒車,在死後要用活人殉葬呢?

發展起來的蒙古人使用活人殉葬,其實也不算是偶然。因為在蒙古之前,同為遊牧民族的契丹人(遼國)、女真人(金國)都有這樣的操作。

其實也能理解,畢竟,他們不比中原民族,那個時候的遊牧民族剛從野蠻民族開化還不久,所以存在這樣的情況也屬正常。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那個時代,並非只有皇親國戚才這樣,元朝的平民也有不少丈夫死後妻子殉葬的例子。

且看《元史》的記載:

《本紀第三十四·文宗三》中有這麼一句話,“順德馬奔妻胡閏奴、真定民妻周氏、冀寧民妻魏益紅以夫死自縊殉葬,並旌其門。”

《本紀第三十五·文宗四》“大寧和眾縣何千妻柏都賽兒,夫亡以身殉葬,旌其門。

……

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很多,我們可以從諸多的史料中得到證明,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朱元璋為什麼開歷史倒車,在死後要用活人殉葬呢?

此外,作為明朝“繼承者”的清朝,也存在這樣的情況。

如清朝的奠基者努爾哈赤,在他去世之後,作為大妃的阿巴亥還有諸多妃嬪都為他殉葬,後來的皇太極、順治也同努爾哈赤一樣,實施了人殉,這在《清史稿·后妃傳》中便有詳細的記載,這一直到康熙一朝才被廢止。

總的來說,我們不能將這件事算在朱元璋頭上,事實上明朝作為元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雖然朱元璋再大力恢復漢人衣冠和民俗文化,但還是不可避免的繼承了元朝的一些落後的東西,好在這一行為在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被明英宗給廢除了。只是,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時到了清朝又被複活了,所以,我們將板子打在朱元璋頭上合適麼?這完全沒道理啊!

朱元璋為什麼開歷史倒車,在死後要用活人殉葬呢?

而且,這鍋朱元璋真不背!因為,真正要為這件事背鍋的是朱元璋的乖孫兒朱允炆根據《明史》中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到朱元璋“布衣天子”的本色,不僅要求自己的身後事所用的治喪物品不用金玉;要求百姓只需為自己服喪三日即可,三日過後便可除喪,無論婚嫁皆屬於自由,就這點而言,古往今來也就朱元璋這一位了;同時規定藩王不必進京弔唁,在封國內悼念即可,有人說這是朱元璋怕藩王進京不懷好意,其實並不是,試想一下,幾十位藩王入京弔唁,這一路吃喝拉撒算誰的?還不是落在老百姓頭上。朱元璋這麼做實際上是為了避免因自己去世,搞得勞民傷財!

從這幾點出發來看,其實我們不難看出明太祖朱元璋對自己的身後事,還看得是很通透的,所謂人死燈滅,走了就走了,沒必要搞一大堆的花花繞繞。

所以,我還是有理由懷疑他去世後,後宮中數十人為其殉葬的命令是否是他下的。

也許有人會說,朱元璋生前本就“殘暴”,無論是為了子孫後代誅殺開國元勳上,還是在對待貪官汙吏上,朱元璋的手段不可謂不兇殘。甚至為了懲治貪官汙吏,打造自己心中理想的帝國,開創了“剝皮楦草”的恐怖先例和無數可怕的刑罰,且動不動“株連”,數以萬計無辜之人因此白白丟掉了性命。

朱元璋的“殘暴”還是有跡可循的。我想說的是,朱元璋死後殘暴沒錯,但同時朱元璋毋庸置疑是一位好皇帝,他只對官員殘忍,這位布衣出身的皇帝對老百姓那是真叫一個好,我們不能因為朱元璋誅殺功臣和貪官汙吏時的殘暴,便對他下定論。

朱元璋為什麼開歷史倒車,在死後要用活人殉葬呢?

最重要的是,正規史料中,在朱元璋生前並沒有下過任何殉葬的命令,甚至是朱元璋他喜愛的兒子朱標、最深愛的女人馬皇后去世時,都沒有下過殉葬的命令,翻閱史書也找不到任何證據可以證明朱元璋有過這樣的行為,哪怕是隻言片語。(當然了,野史日記除外,這些也不具備可信度。)

那麼,一切的答案,我們只能出現主持朱元璋葬禮的繼任者建文帝朱允炆身上,作為孝子賢孫的朱允炆,害怕自己的爺爺到了另一個世界孤寂,所以給他送去了“溫暖”,而且,這對朱允炆來說尤為重要。

在朱元璋活著的時候,他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沒有人敢反對。不為什麼,因為大家都清楚的知道,朱元璋是大明帝國的皇帝,他的權威沒有人可以挑戰。但朱元璋去世後,情況就變得不一樣了,甚至對朱允炆來說是不容樂觀,因為朱元璋去世後,偌大的帝國,比他有資格、有能力做皇帝的人一抓一大把。

朱元璋為什麼開歷史倒車,在死後要用活人殉葬呢?

而朱允炆最大的依託只有所謂的“嫡長子繼承製”,也正是憑藉“嫡長子繼承製”,作為長子長孫的他成為了皇位繼承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又或者說為了維護“嫡長子繼承製”的正統性,那麼便要維護與之相關的“禮”,而這所謂的“禮制”便涉及到了人殉。

“天子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墨子·節喪》

按照“禮制”,身為天子的朱元璋,需要人殉也是自然,加之“前元”本就有這樣的“傳統”,那麼朱允炆為了維護自己地位的合法性,“殺殉”也不足為奇。

當然了,這件事不僅僅只是朱允炆一個人所為,其慫恿者則是崛起的文官集團,整個洪武朝被壓得死死的文官集團,碰上了一個讀聖賢書的小皇帝,能不出來作妖?只可惜這一群人就理論功夫了得,但是真要他們治國濟世就沒啥用了,特別是遇到“劉項不讀書”的燕王朱棣,所謂的“禮”一點用都沒,還成讓束手束腳的東西,最終還把江山社稷給丟了。

朱元璋為什麼開歷史倒車,在死後要用活人殉葬呢?

朱棣去世後,三楊內閣所代表的文官集團把控朝政,殉葬制度這一代表“禮制”體系的東西,被完全確定了下來。一直到朱棣的曾孫子,也就是明英宗祝祁鎮才被正式廢除!

綜上所述,所謂的開“歷史倒車”者並非朱元璋,而是他的寶貝孫子朱允炆,當然了,也不完全是朱允炆,因為始作俑者是文官集團,且是兩代文官集團的“傑作”!

TAG: 朱元璋殉葬朱允去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