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用自己的姓氏做國號,歷史上僅有一人

86歲的

梁武帝

蕭衍被餓死了。這位崇信佛教的老人,在臨終前發出兩聲“荷荷”的悲嘆,想要一杯蜜水解渴,卻不可得。

這是公元

549年

,反覆無常的羯族人

侯景

率領叛軍攻下了南梁都城

建康

(今江蘇南京)。

敢用自己的姓氏做國號,歷史上僅有一人

▲圖源/影視劇截圖

之後數年間,這座梁武帝苦心經營48年的南朝帝都淪為廢墟。城中男女本有十餘萬,叛軍入城時僅剩下不到四千人,死者無人掩埋,橫屍滿路。

為了籌集糧餉,侯景派兵劫掠江南富庶之地,金帛糧食搶光後,就掠人而食,或將人口賣到北方,一時千里無人煙,白骨如丘隴,南朝繁華蕩然無存。

南梁四分五裂,短短几年內丟了近三分之二的國土,一部分為

北齊

(原為東魏)所佔,一部分為

西魏

(後演變為北周)所得,還有個無賴侯景在建康大殺宗室,自立為帝。

這南北朝就要成東西朝了。

時勢造英雄。

在遙遠的嶺南,南梁大將

陳霸先

迎奉宗室

蕭勃

為廣州刺史,召集地方將士起兵勤王。但蕭勃只想吃瓜看戲,不斷勸阻陳霸先帶兵北上。

陳霸先卻說:

“君辱臣死,誰敢愛命?”

他帶領將士們翻越大庾嶺,擊敗了蕭勃在南野(今江西南康)攔截的軍隊,沿贛江北上,與湘東王

蕭繹

部下

王僧辯

的西路大軍會師,對侯景叛軍展開了反擊。

南朝歷來有寒門逆襲的傳統,宋武帝

劉裕

原本是草根出身的北府兵軍官,齊高帝

蕭道成

也是當兵出身,梁武帝

蕭衍

與蕭齊同宗,祖上是永嘉南渡的次等士族。這幾個開國皇帝,都是在立下大功後,以權臣的身份奪取皇位。

身處戰火之中,陳霸先或許可以隱約地感覺到,屬於他的時代到來了。

漢末以來四百年亂世進入終章,而陳霸先將要開創的王朝,會完成南朝最後一個歷史使命。

敢用自己的姓氏做國號,歷史上僅有一人

▲陳武帝畫像。

敢用自己的姓氏做國號,歷史上僅有一人

出身寒微的人,往往需要貴人相助,僅靠自己奮鬥還遠遠不夠。

陳霸先的成名之路離不開一個叫

蕭映

的官員,看名字就能猜到,這個人是南梁宗室。

新喻侯蕭映是梁武帝的侄子,他在陳霸先的出生地吳興(今浙江湖州)當過太守,十分器重家境貧寒的陳霸先,曾說:

“此人方將遠大。”

意思是,這個小夥子一定會有遠大前程。

陳霸先年輕時未必有鴻鵠之志。

他起先在家鄉當裡司,相當於村官,是一個不起眼的基層幹部,跟咱村口的張大爺、李大哥差不多。後來陳霸先可能是想去城裡闖闖,跑去建康當一個油庫的庫吏,體驗一把京漂生活,但好歹還是在國企上班。

小城市容不下夢想,大城市不相信眼淚,陳霸先在碰壁之後又回到了吳興,這次是給蕭映當秘書,負責傳令,就這樣熬到了快四十歲。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這麼看來,小城青年陳霸先的人生也不是一帆風順。但他在繁忙的工作中不斷充電,把自己練成了全能型人才,史載,陳霸先

“涉獵史籍,好讀兵書,明緯候、孤虛、遁甲

(以上皆為方術用語)

之術,多武藝”

南北朝時,吳越之地仍以好勇尚武著稱於世,當一個跑腿的小吏註定不是陳霸先的歸宿。

敢用自己的姓氏做國號,歷史上僅有一人

▲圖源/攝圖網

南梁大同六年(540年),蕭映出任

廣州刺史

,38歲的陳霸先毅然告別眼前的苟且,跟隨蕭老闆到了嶺南。

前半生碌碌無為,後半生依舊可以開掛,但成功的前提是,找準方向。

陳霸先彷彿就是為戰場而生。他到廣州後不久,交州(治所在今越南河內)土豪

李賁

起兵反梁,控制了整個北越地區。在家拜佛的梁武帝突然聽到南邊亂了,趕緊讓坐鎮廣州的蕭映等人發兵平叛。

但蕭映連自己部下都鎮壓不住。他接到命令後,不顧手下將領秋後發兵的建議,在瘴癘肆虐的春夏季節出兵,結果導致梁軍慘敗,死者達六七成,為其背鍋的主將還被朝廷賜死。

南梁將領

周文育

杜僧明

聽說此事,不滿上司與戰友們被處罰,發動兵變,包圍了廣州城。

這兩位都是猛人。

周文育

原名項猛奴,是個精通水性的浙江人,早年跟隨義父周薈從軍,在南梁名將

陳慶之

手下當過先鋒。在討伐蠻族時,周文育一日之中大戰數十回。看到周薈戰死後,周文育拼死奪回義父屍體,蠻族人無人敢靠近。

杜僧明

也是廣州軍中的一員猛將,他與周文育掀起譁變,一天工夫就召集了數萬人。

蕭映躲在城裡不敢出來,只能寄希望於他的小老弟陳霸先帶兵來救。

誰也沒有想到,初出茅廬的大齡青年陳霸先竟然立下奇功。他僅帶三千精兵火速救援,一戰就解除了廣州城下之圍,將數萬叛軍擊潰,俘虜了周文育、杜僧明二將。這兩人都對陳霸先甘拜下風,被赦免後變成陳霸先的小粉絲,轉投其帳下,成了陳霸先團隊的骨幹。

梁武帝聽說陳霸先在廣州之戰的表現後也大加讚賞,特意派畫師到前線畫下陳霸先像,送回宮裡,看看這小將到底長啥樣。

半生蹉跎後,陳霸先擺脫了中年危機,也讓天下人記住了他的名字。假如他當時沒有隨蕭映南下廣州,也許終其一生就是個小吏而已。

不久後,陳霸先的伯樂蕭映在廣州任上病逝。陳霸先親自護送恩人靈柩回建康,之後繼續討伐交州叛亂,經過三年苦戰除掉了李賁為首的地方分裂勢力,不斷升職加薪。

到侯景之亂前夕,陳霸先已經身兼督七郡諸軍事的軍職。新任領導蕭勃只想龜縮廣州、擁兵自重時,陳霸先不顧反對,帶著自己的弟兄們踏上了北上平叛的征途。

歷史證明,這也是一次正確的決定。

敢用自己的姓氏做國號,歷史上僅有一人

▲圖源/影視劇截圖

敢用自己的姓氏做國號,歷史上僅有一人

551年

,陳霸先率領廣州義兵組成東路平叛大軍,與統領荊州軍的大都督

王僧辯

會師。

一如北朝高氏與宇文氏的恩怨情仇,陳霸先與王僧辯的反目成仇也為人津津樂道。

起初,王陳聯軍一同討伐侯景時,王僧辯對這支來自嶺南的邊防軍心存忌憚,不敢輕易信任陳霸先,不知他是不是侯景2。0。

陳霸先及時化解了雙方矛盾,他北上時帶了軍糧50萬石,正好當時西路各軍缺糧草,他為打消王僧辯的疑慮,主動贈送30萬軍糧給西路軍。眼看陳霸先這麼仗義,王僧辯也就放心了,他們設壇盟誓,定下盟約,共同討伐叛臣侯景,一番報國熱情把自己感動得稀里嘩啦。

侯景一黨本就是烏合之眾,靠著南梁內訌才殺進了建康,當然打不過王、陳二人的精銳部隊。

建康被聯軍收復後,侯景帶著心腹從滬瀆(今上海)乘船下海逃走。昔日為梁武帝死守臺城的名將羊侃之子

羊鵾

[kūn]混入其中,半路上趁侯景睡覺時騙船員說這邊的路我熟,然後指揮船隊朝著岸上開。這人是個臥底,為了報仇而來。

等到侯景醒來一看,船根本就沒出海,他正驚問何故,就被羊鵾一刀砍了。史載,

侯景死後,暴屍於建康街市,京城百信爭相食其肉,連骨頭都沒剩下。

敢用自己的姓氏做國號,歷史上僅有一人

▲陳霸先畫像。

侯景叛亂引發的連鎖反應,卻還未結束。

平定侯景之亂後,陳霸先與王僧辯共同擁立荊州刺史、湘東王

蕭繹

為帝,是為

梁元帝

梁元帝是梁武帝的第七子,也是王僧辯的頂頭上司,坐鎮江陵(今湖北荊州),擁兵十餘萬,大臣們叫他回建康即位,他就是不回去。

這個文藝青年除了整日讀書,就是忙著殺他的兄弟、侄子,戰戰兢兢地守著皇位,最終引火燒身。梁元帝僅僅當了兩年皇帝后,

554年

,西魏

宇文泰

派大軍攻陷江陵,俘虜了蕭繹。陳霸先的兒子

陳昌

當時在江陵為官,與城中士民一同被擄至長安。

之後,宇文泰扶持梁元帝的侄子

蕭詧

在江陵建立了一個佔地不過三百里的

“西梁”

傀儡朝廷,淪為階下囚的梁元帝不久就在侄子的辱罵聲中被活活悶死。

這個學者皇帝敗亡前幹了一件缺德事。

梁元帝平生博覽群書,收藏有古今圖書十四萬卷,與後世的李後主、宋徽宗屬於同類型皇帝,都是文藝青年。最後被西魏軍打得親孃都不認識時,他卻說:“我讀書萬卷,竟還會有今日!”於是下令焚書,許多珍貴的典籍毀於此次災難,後世學者常因此痛罵梁元帝。

明末大儒王夫之就說,國家都快完蛋了,這個皇帝還天天讀《老子》,焉能不亡?

梁元帝被俘遇害後,機會擺在了陳霸先與王僧辯這兩名軍事實力最強的南梁大將面前,他們卻因此分道揚鑣,並將南梁徹底推向滅亡。

當時,陳霸先與王僧辯商議後,準備迎立梁元帝的第九子

蕭方智

(梁敬帝)為帝,但北齊(東魏已為北齊禪代)的皇帝

高洋

不滿宇文泰佔了南梁一大片土地,也想分一杯羹,於是派人護送之前俘虜的梁武帝蕭衍之侄、貞陽侯

蕭淵明

回建康即位,以便控制南梁政權。

一場皇位爭奪戰演變成了“總統競選”,南梁朝廷分成兩派,打得不可開交。

王僧辯權衡利弊後,認為依靠強大的北齊更有利,決定當蕭淵明的競選夥伴,將他迎到建康,推舉他為帝。

如果蕭方智即位,陳霸先與王僧辯輔佐,南梁將作為一個獨立政權繼續存在;如果是蕭淵明即位,南梁可能就跟西梁一樣淪為北朝的附庸,北齊這如意算盤打得倒是挺溜。

高洋橫插一腳的“綠茶行為”,直接就讓陳霸先、王僧辯的聯盟走向分裂。

陳霸先帶兵鎮守在京口(今江蘇鎮江),表面上接受蕭淵明的封賞,暗地裡卻在謀劃兵變,他散盡家財,將綵綢、金銀分發給將士,以鼓舞士氣,隨後

趁王僧辯不備時果斷髮兵,水陸並進突襲建康,廢黜蕭淵明,絞殺王僧辯,再次擁立13歲的蕭方智為帝,並控制了京城。

之後,陳霸先給北齊送去一封信,痛訴王僧辯之罪是

“請稱臣於齊,永為藩國”

,把鍋都甩給了高洋。

直到此時,陳霸先終於成為南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

,他自任尚書令、都督中外諸軍事以及揚、南徐二州刺史。但事實上,當時南梁朝廷實際掌握的州郡相當有限,都城建康腹背受敵,北有宇文、高兩家勁敵,南有各地刺史、太守不服陳霸先,起兵作亂。

敢用自己的姓氏做國號,歷史上僅有一人

▲紫金山下,曾為陳霸先征戰的古戰場。圖源/攝圖網

公元555年

,陳霸先控制南梁朝廷後,堅守建康城,在北齊與南梁各路軍閥的圍攻下苦戰了220多天,期間南、北、東三面被圍,退無可退。

陳霸先進行了頑強的抗爭,他派出猛將周文育、侯安都等率騎兵突擊,不斷地騷擾北齊軍的補給線;利用南方擅長水戰的特點,派三千精兵暗渡長江,繳獲了北齊軍一百多艘戰船與軍資器械;自己也親率鐵騎,出城襲擊北齊軍營寨。

陳霸先與城外圍困的大軍繼續相持,拖到了第二年春夏的梅雨季節,連日大雨使城外積水過膝,北齊與其他各路軍計程車兵腳趾都泡爛了,而陳霸先卻命令城中士兵輪休,養精蓄銳。陳霸先的侄子

陳蒨

(陳文帝)雪中送炭,為圍城中的將士送來了三千斛米、一千隻鴨,讓士兵們填飽了肚子。

在三面圍城的逆境之下,陳霸先與各路大軍苦戰近一年,形勢終於逆轉,陳霸先及時出兵,圍攻北齊軍營寨,斷其汲水道路,迫使北齊與他議和,之後分兵出擊,將起兵的南梁刺史、郡守各個擊破,最終以少勝多,擊潰了圍攻建康的各路軍隊。

至此,陳霸先真正掌握了南梁的權柄,被封陳公,後進爵為王。在殺死王僧辯的兩年後,

557年

,陳霸先逼迫梁敬帝禪位,自立為帝(史稱陳武帝),建立

南陳

政權。

南陳,是南朝的最後一個朝代,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以皇帝姓氏作為國號的王朝。

敢用自己的姓氏做國號,歷史上僅有一人

明人

歸有光

評價陳霸先時說:

“江左諸帝,號為最賢。”

陳霸先與宋武帝劉裕、齊高帝蕭道成等一樣都是馬上得天下,奪權後再篡奪皇位,卻是一位以文治國的賢君。

陳武帝即位時,侯景之亂對江南造成的破壞依舊千瘡百孔,四方動亂,百廢待興。

因此,陳霸先施行

“寬政廉平,愛育為本”

的仁政,在其在位的短短三年內鞏固政權,恢復江南經濟,政務上崇尚寬簡,除非緊急軍情,絕不輕易下達嚴苛政令。

陳霸先即位後,下詔大赦天下,將長期關押的囚徒釋放回原籍;給予社會上的鰥寡孤獨每人五斛谷;免除了農民欠下的逾期地租與債務;派人對丹徒、蘭陵二縣的沃土進行開墾,並親自視察。

這些舉措,推動了戰亂後江南生產力的恢復。

每當想到下面有弊政,陳霸先就寢食難安。他說:

“久知下弊,言念黔黎,無忘寢食……使民間務存優養,若有侵擾,嚴為法制。”

鄉村出身的他嚴於律己,平時飲食,菜不過數樣,後宮不設絲竹管絃,自起兵以來,他得到玉帛之類的貴重物品全都賞賜給將士,自己分文不取。

陳霸先的完美性格還體現在對敵人的仁慈上。

在受禪稱帝后,王僧辯的下屬請求改葬故主,給予其身後哀榮。陳霸先當年襲殺王僧辯,將其定為逆臣,如今若為他翻案,也就是否定現政權的合法地位,打自己的臉,但是,他竟然默許了這些大臣的請求。

王僧辯的親信就以自己的家財,為故主購置了七副棺木,並重修墳墓,讓他得到應有的禮遇。

不過,《隋書》記載了另一個令人髮指的故事:陳霸先雖善待王僧辯舊部,但王僧辯之子

王頒

不忘舊仇,他隨隋軍滅陳後,勾結其父舊部掘開了陳霸先的陵墓,剖棺焚屍,並將陳霸先的骨灰投入水中一飲而盡,以此為其父報仇。

陳霸先的寬容,並未得到王僧辯後代的原諒,也許權力的鬥爭就是這樣殘酷,沒有絲毫感情可言。

公元559年,低調的南陳開國皇帝陳霸先,在重病之中安然離世,他將皇位傳給了功勳卓著的侄子

陳蒨

[qiàn]。

當年陳霸先平定侯景之亂後,唯一的兒子

陳昌

留在江陵跟隨文藝青年梁元帝,城破時被西魏掠往長安,從此未能相見。因此,陳霸先身邊沒有親生兒子可以作為繼承人。

此時北周已取代西魏,等到陳霸先病逝後陳蒨即位,他們才想起有陳昌這麼一個人質,於是火急火燎地送陳昌回建康。途中,陳昌在渡江時神秘地落水身亡。喪柩運至京師,陳蒨出城哭臨,將其厚葬。

關於陳昌之死,一說正是他的堂兄弟陳蒨派人下的毒手。

敢用自己的姓氏做國號,歷史上僅有一人

▲陳文帝畫像。

敢用自己的姓氏做國號,歷史上僅有一人

陳霸先在位僅僅三年,卻開了一個好頭。

有人可能會覺得,南陳就是一個偏安一隅的小朝廷,毫無存在感。當北方統一,

隋朝

即將開創一個新的大一統帝國時,南陳就像一個不合時宜的尷尬存在。

學者柏楊卻有這樣一個看法:

“南陳是南朝唯一沒有出過暴君的政權。”

在北強南弱的形勢下,南陳守住了南方最後一個漢人政權,終結了侯景之亂以來的戰火,在其存在的32年中,五代皇帝都致力於恢復侯景之亂的損耗,重新恢復經濟,而這些貢獻都留給了統一的大隋王朝。

陳文帝陳蒨“勤民聽政,旰衣宵食”(此成語出處),繼承了其叔父陳霸先的為政措施,一掃

王琳

等江南殘餘割據勢力,收拾了侯景之亂留下的殘局敗象,開創南朝最後一個治世——

“天嘉之治”

陳蒨之弟、陳宣帝

陳頊

是南朝最後一個有進取心的皇帝。

他在位時,北方局勢發生變化,齊衰而周強。陳頊野心勃勃,發動了兩次北伐,一度攻下了淮、泗之地,但因急於求成,最終還是敗於北周。他是南陳在位最久的皇帝,在位十四年,雖未能拓土開疆,但國家比較安定,社會經濟得以繼續恢復發展。

敢用自己的姓氏做國號,歷史上僅有一人

▲陳宣帝畫像。

陳宣帝的兒子就是大名鼎鼎的陳後主

陳叔寶

相比當皇帝,陳後主更愛詩歌、樂舞,在宮中養了一大幫美女、文人,他親自創作的豔曲《玉樹後庭花》,成為一個時代的流行金曲,以及後世謾罵的亡國之音。即便如此,陳叔寶也與之前幾代南陳皇帝一樣,採取寬仁的治國方針,先後有10次大赦天下,南方一度持續繁榮。

但南陳與統一北方後的隋朝對抗,無異於蚍蜉撼樹。

589年

,隋軍發兵五十萬南下,隋將

韓擒虎

一馬當先攻入建康,滅了南陳。

韓擒虎進入建康宮中,陳後主倉皇逃命,與寵妃張麗華、孔貴人三人抱成一團躲到井底。隋軍發現後,將肥胖的陳後主從井裡拉上來。陳後主的愛妃、近臣等都被作為奸佞梟首,他自己卻保住一命,被押到洛陽軟禁,得到善終。

陳霸先當年以英武聞名於世,南陳的末代君主陳叔寶卻成了喜劇人物,就連隋文帝聽說陳叔寶亡國時的荒唐舉動,也不禁感到驚奇(“聞之大驚”)。

敢用自己的姓氏做國號,歷史上僅有一人

▲陳後主與張麗華影視形象。圖源/影視劇截圖

南陳亡了,可南朝的氣韻沒亡。

隋文帝滅陳後,獲得了南朝的清商樂,他聽完演奏,興奮地說:

“此華夏正聲也!”

不止有這傳承自華夏傳統文化的動聽絃音,梁陳制度是隋唐制度的三大來源之一,南朝推動江南經濟、文化的發展,也為隋唐所繼承。

在三百多年的大亂世中,南陳與隋朝完成了最後一棒的交接。正如學者范文瀾所說:

“東晉南朝時期,長江流域開發出來了,使隋唐封建經濟得到比兩漢增加一倍的來源,文化事業發展起來了,使隋唐文化得到比兩漢提高一層的憑藉。”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沒有六朝的經濟、文化基礎,尤其是南陳對內亂的恢復,隋唐盛世可能會缺少一大助力,甚至會推遲一段時間到來。若無吳越的錦繡繁華、荊襄的江湖縱橫、嶺南的海闊天空、川蜀的天府之國……歷史也許會是另一番面貌。

統一的大勢不可阻擋,南陳的存在與滅亡,都是為了順應浩浩湯湯的歷史潮流。

參考文獻:

[唐] 姚思廉:《陳書》,中華書局,1972年

[唐] 李延壽:《南史》,中華書局,1975年

[唐] 許嵩:《建康實錄》,中華書局,1986年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鑑》,中華書局,2009年

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萬繩楠:《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貴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

朱子彥:《論陳霸先的功業與歷史地位》,《歷史教學問題》2014年第5期

TAG: 陳霸先王僧辯南梁建康南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