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稱呼為什麼不是十二帝,而是十二帝?| 一週一笑

我們通常所說的清朝君主是對後金大汗和清代皇帝的統稱,共12位,依次是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溥儀。

清朝皇帝的稱呼為什麼不是十二帝,而是十二帝?| 一週一笑

(清朝十二帝)

仔細看這份名單不難發現,其中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是名字(不帶姓),而後的順治、康熙直到光緒都是年號,最後一位溥儀又是名字。

這種稱呼方式並非作者獨出心裁,而是符合我們對清朝君主的稱呼習慣。那麼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呢?同樣都是清朝君主,為什麼我們的稱呼習慣會不同——開始使用名字,中間使用年號,最後又迴歸到名字?

清朝皇帝的稱呼為什麼不是十二帝,而是十二帝?| 一週一笑

(努爾哈赤)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回答。滿清政權分為兩大階段,即入關前和入關後。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是入關前的君主,那時候清朝還只是少數民族政權,具有明顯的原始部落特徵,對漢人的這些年號、廟號、諡號並不十分重視。雖然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有年號(努爾哈赤的年號為天命,皇太極的年號有兩個,分別是天聰和崇德),但仍以姓名稱呼為主。

清兵入關是從順治開始的,清朝從此開啟全國性統治,同時進行了非常徹底的漢化。順治之後,清朝的歷代皇帝都只有一個年號,所以延續了明朝的習慣,通常以年號稱呼君主。

清朝皇帝的稱呼為什麼不是十二帝,而是十二帝?| 一週一笑

(順治帝)

到了末代皇帝溥儀,情況又比較特殊。他雖然也是清朝的正統皇帝,而且有且只有一個年號宣統(溥儀的另一個年號康德屬於偽滿時期的產物,不被承認),但後世還是更習慣性稱他的名字。這是因為,溥儀只當了三年皇帝就趕上了清朝滅亡。

與歷朝歷代的亡國之君不同,溥儀經歷過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後得到了優待,不僅被特赦,結束了十年改造生涯,還獲得了一個嶄新的身份——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當宣統帝溥儀變為普通公民溥儀,自然是以名字稱呼更符合常理。

清朝皇帝的稱呼為什麼不是十二帝,而是十二帝?| 一週一笑

(末代皇帝溥儀與末代皇后婉容)

除了名字和年號,我們對古代君主的習慣性稱呼還有諡號和廟號。最普遍的規律是,唐朝以前多稱諡號,比如漢武帝、隋煬帝等;唐朝以後多稱廟號,比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再看清朝的情況,雖然年號更常用,知名度也更高,但諡號和廟號也經常作為皇帝的代稱使用,尤其是在比較專業的文史領域。比如,清太祖努爾哈赤,清高宗乾隆,這裡的“太祖”和“高宗”就分別是努爾哈赤和乾隆的廟號。再比如,如果清朝晚輩說起“仁皇帝”,那就是指康熙,說起“憲皇帝”,那就是指雍正,此處用的便是諡號。

清朝皇帝的稱呼為什麼不是十二帝,而是十二帝?| 一週一笑

(清聖祖康熙帝,諡號仁皇帝)

很多人容易分不清廟號、諡號,其實很簡單,筆者教你一招——凡是“某某祖”、“某某宗”就是廟號,比如上文提及的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凡是“某某帝”或“某皇帝”就是諡號,比如上文提及的漢武帝(劉徹)、仁皇帝(康熙)。

TAG: 溥儀諡號清朝努爾哈赤廟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