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關戰略意義重大,漢武帝為何要放棄它?看完後直呼英明

賈誼在《過秦論》中說:“(六國)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糾糾老秦,何以拒守六國聯軍?其在地理上的優勢,得益於函谷關的易守難攻。

早在先秦時期,函谷關便已是極其重要的軍事關隘,秦孝公“據崤函之固”,奠定秦之王業。由於其得天獨厚的戰略地位,它一度成為地域分野的象徵,並衍生出關東、關中、關外等稱呼。

函谷關戰略意義重大,漢武帝為何要放棄它?看完後直呼英明

上圖_ 秦國進軍豫西通道和晉面豫北通道示意圖 標註處為函谷關

然而,這麼一處險要關隘,卻被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給“放棄”了。元鼎三年(前144年),漢武帝將函谷關向東遷移三百里至新安(今河南洛陽新安縣),並於舊函谷關(今河南三門峽市靈寶市)處另設弘農縣。那麼,漢武帝為何要放棄戰略意義重大的舊函谷關呢?

函谷關戰略意義重大,漢武帝為何要放棄它?看完後直呼英明

上圖_ 秦函谷關與漢函谷關的位置所在

一、楊僕“恥為關外民”

對於漢武帝此舉,顏師古注《漢書》時曾引應劭之語:“時樓船將軍楊僕數有大功,恥為關外民,上書乞徙關東,以家財給其用度。武帝意亦好廣闊,於是徙關於新安,去弘農三百里。”

按此處記載,漢武帝移關三百里,是因為楊僕“恥為關外民”。後者在立下大功後,又散盡家財,終於得償所願。這個說法,曾一度受到大多數人認可,但也有人提出反對意見。

宋王益之曾雲:“楊僕以伐南越,方為樓船將軍,猶在二年之後,兼是時僕亦未嘗有大功也。”楊僕事蹟主要見於《史記·酷吏列傳》,唯一算得上有功的,即是平定南越,且還是在漢武帝移關兩年之後。後人也持贊同意見,稱楊僕一生未有太亮眼功績,何來“數有大功”?既無大功,又談何“因功移關”?

函谷關戰略意義重大,漢武帝為何要放棄它?看完後直呼英明

上圖_ 劉徹(公元前156年 -前87年),即漢武帝

另外,楊僕的官職確為“樓船將軍”無疑。從他“從齊浮勃海兵五萬”來看,這是典型的水軍職位。而函谷關卻是旱關。是以,“專業不對口”的楊僕又有什麼理由能在“移關事件”中發表看法呢?一個表現平平的水軍將領,他的意見,恐怕並不能讓漢武帝如此看重。

綜上可知,“楊僕恥為關外民”一事並非是漢武帝移關的主要原因。這件事,要麼是後人杜撰,要麼就是楊僕的確說過此話,但漢武帝也只是順水推舟。

更符合情況的一種解釋是:漢武帝早有移關的打算,所以他授意楊僕來當這個“捧哏”。既然如此,漢武帝移關的背後,必然有其他方面的遠慮。

函谷關戰略意義重大,漢武帝為何要放棄它?看完後直呼英明

上圖_ 長安地理位置示意圖

二、廣關與遙控關東

西漢定都長安,與函谷關離不開關係。張良曾雲:“關中左崤函,右隴蜀,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函谷關,正是關中的東大門。

西漢建立以後,劉邦大封諸侯王,卻擔心他們變節,遂承襲秦制,選擇“關中本位”政策,定都長安。皇室在關中,以長安為基,函谷關為險,以此遙控關東諸侯。為此,西漢初期還嚴格控制關中與關東地區的流動,雙方出入函谷關,都需要官府開具“通行證”。

漢武帝繼位後,銳意進取,逐漸加強中央集權。從政治角度而言,“廣關”事件也是漢武帝用來擴大中央管轄範圍的一道重要保障。何以見得?

在把函谷關向東移至三百里後,漢武帝在舊函谷關(秦關)設弘農縣(郡),由長安直接管控。如此一來,京都便可借弘農郡掌控秦關以東近三百里的地域,直到洛陽附近的新安。換言之,原本的關外此時也成了“關西”地區,此之謂“武帝意亦好廣闊”。所以,把弘農楊氏發揚光大的楊震,才會被譽為“關西孔子”。

函谷關戰略意義重大,漢武帝為何要放棄它?看完後直呼英明

上圖_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類似的操作,曹操也曾玩過。據《三國志·荀彧傳》記載:“九年,太祖拔鄴,領冀州牧。或說太祖‘宜復古置九州,則冀州所制者廣大,天下服矣。’太祖將從之,彧言曰:‘若是,則冀州當得河東、馮翊、扶風、西河、幽、並之地,所奪者眾……’”

早在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下鄴城後,便曾打算恢復“九州古制”。

但在荀彧看來,此舉固然會令冀州領土急劇擴大,但也會讓各路諸侯“自恐不得保其土地”。曹操聽罷,遂暫停此計,直到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才基本滿足了託古改制的條件,而冀州也的確擴大到32郡之多。

曹操以鄴城為核心,擴大王畿掌控範圍,是因為他已定鼎北方、又掃除了關中群雄。那漢武帝移函谷關至新安,又哪裡來的底氣呢?難道說,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他不惜捨棄關中東大門?

函谷關戰略意義重大,漢武帝為何要放棄它?看完後直呼英明

上圖_ 新安函谷關,又稱‘“漢函谷關” (舊址)

三、兵種更替與對外政策

倒也並非如此。實際上,隨著秦漢時期兵種的更替與西漢對外政策的改變,秦關的戰略意義已經大不如從前了。

函谷關地勢險要,它“東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號稱天險”,這毋庸置疑。而它之所以會在先秦時期成為扼守關中的絕佳之地,則是因為崤函古道是當時西行的必經之路。傳說老子騎青牛向西而去,也曾在函谷關停留。

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提到:“洛陽西至新安,道路平曠。自新安西至潼關殆四百里,重岡疊阜,連綿不絕,終日走硤中,無方軌列騎處……古之崤函在此,真所謂百二重關也。”

函谷關如此地勢,“車不得方軌,馬不能並轡”。而以四匹馬拉著的戰車,才是先秦戰場上的主流兵種。這正是六國聯合攻秦,卻被阻擋在函谷關之外的根源所在。因為西行的必經之路被函谷關阻隔,導致體型笨重的戰車難以通行,其軍隊規模縱使再大,也難有成效。

函谷關戰略意義重大,漢武帝為何要放棄它?看完後直呼英明

上圖_ 西漢與匈奴的戰爭

但隨著西漢對外政策逐漸由“制內”轉為“御外”,漢武帝屢次用兵匈奴,這便導致戰場上的主要兵種發生了明顯變化:傳統的車兵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騎兵與步兵。

對車兵來說,函谷關的確是難以逾越的天險;但對更加靈活、機動性更高的騎兵而言,他們不僅能夠翻山越嶺、渡水穿林,也有可能尋找更加狹窄的通道繞過此關隘,從而直達關中。

在此情形之下,秦關對關中起到的保護作用,便大大降低了。正因如此,漢武帝才會做出取捨,將函谷關移至三百里外的新安。新安到洛陽一片坦途,是以長安不僅能擴大自己的掌控範圍,還能將影響力輻射到洛陽一帶,進而更好地遙控關東。

作者:瀛洲海客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司馬遷撰,三家注 《史記》

[1]班固撰,顏師古注 《漢書》

[1]陳壽撰,裴松之注 《三國志》

[1]曾謙 《論西漢時期的函谷關東遷》

[1]辛德勇 《漢武帝“廣關”與西漢前期地域控制的變遷》

[1]代劍磊 《論楊僕在漢武帝“廣關”事件中的角色扮演》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TAG: 函谷關漢武帝楊僕關中移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