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求恩師第二次改名,官運來了?

曾滌生(曾國藩)會試取得了貢生資格,即將參加殿試、朝考,波瀾壯闊的為官生涯即將展開。

曾國藩求恩師第二次改名,官運來了?

會試主考官穆彰阿,滿州鑲藍旗人,大學士,翰林出身,學識淵博,既愛權又愛錢,也愛人才,集多種喜愛於一身。

穆彰阿對曾滌生的會試文章愛不釋手:字型俊秀,語言優美,意境深遠,乃上乖之作也。

於是在曾滌生中榜後,有意將他收為門生,故特意安排人將曾滌生請到府上。

一番閒聊之後,扯上正題,暗示其有意收他為門生。

曾滌生何等聰明,正是求之不得。

京城舉目無親,能攀上如此高枝,無疑對自己仕途有極大幫助。

順勢立馬跪倒,磕了三個響頭,從此與朝庭重臣是師生關係了。

這在講究門生故吏幫派的朝庭太重要了。

這是曾國藩的人生第二次機遇,他毫不猶豫抓住了。

接下來關係就拉近了,話話家常。

既然已是師生,總得給學生送點“禮物”,以證實師生關係。

於是說到曾滌生這個名字時,穆彰阿似乎自言自語:滌生,滌生,有些俗套,也不太響亮。

曾滌生人中之龍鳳,豈能錯過如此逢迎老師的好機會,他十分見機的說:家父早有此意,懇請恩師為學生改個名。

穆彰阿心裡無比受用,此子果然靈性,沒有看錯人。

假意客氣之後,穆彰阿將曾滌生取名曾國藩。

恩師送學生的見面禮是“名字”,太珍貴了,一輩子都不會忘,說起名字就會想起恩師。

這是曾國藩第二次改名。

曾國藩自是表達了無限的感激之情。

自此,影響中國近代史的曾國藩出現了。

之後的官路不必細說。

殿試得了三甲四十二名,賜進士出身。

朝考,道光皇帝親拔一等第二名。

曾家歷經數代,花費無數心血,始終堅持的努力,終於造就出一個經世大才,圓了曾家光宗耀祖的夢想。

從三十歲入京做官,到官至極品光耀門楣,曾國藩經歷了不一樣的人生。

曾國藩求恩師第二次改名,官運來了?

開始於翰林院埋頭讀書,後堅持每日三省吾身,提高修養,並積極參與政治,從極大波折中學會了為官之道。

三十九歲官至二品,可謂春風得意,官運亨通。

四十二歲回鄉丁憂,接旨就地辦理團練對付太平天國起義,這改變了他一生做官的軌跡。

歷經萬難剿殺了起義,落了個“曾剃頭”“曾屠戶”的罵名,但也實現了個人官至極品的願望。

為了數代人苦苦追求作官當人上人的信念,曾國藩的腦海裡只記得:多少本書被翻破,多少張紙寫滿了字,一夜夜秉燭讀書,一天天伏案疾書,一次次出門趕考,一回回摔倒爬起……

一切來得太不容易了,他得拚了命的去維護,害怕得而復失,以至於他都沒想過農民起義的進步性。

等到暮年,他才發現清王朝的腐爛透頂,無可救藥。

天津教案又令他身敗名裂,名聲盡毀,六十二歲在悲哀和痛苦中走完了人生之路。

本系列拙文重點是講述曾國藩成名前的經歷,希望他的家族和他本人不斷拚博奮鬥的精神,以及在艱難歲月中能抓住機遇,渴望改變命運的強烈追求,能對現在孩子的成長有所啟示。

一。家庭要持續支援讀書,並形成傳統,代代相傳,這就有了良好的氛圍。

二。要不斷努力,這是一切成功基礎。再好的先天條件,即使是真龍轉世,躺平也是沒有希望的。

三。遇到挫折要鼓勵,經得起失敗,百折不撓,世界上不經歷過失敗就能成功的不存在。

四。儘可能考名校,拜名師,這是事半功倍,要捨得投資。

五。選擇大於努力,要有眼光,能果斷抓住機遇。

六。與智者賢者為伍,就不會走向歧途,而且能與豪華朋友同學群結伴而行。

七。休身養性,自我剋制,理解人性,利用人性。

八。實在不行,改個名試試。

曾國藩求恩師第二次改名,官運來了?

全文完

TAG: 曾滌生曾國藩穆彰阿官至恩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