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妃嬪的繡花鞋,比高跟鞋還難穿,究竟有什麼意頭?

害人的“三寸金蓮”

清朝女子穿的“花盆底”造型奇怪,並且比高跟鞋還難穿

,為什麼後宮妃嬪非要執著於穿這種繡花鞋呢?

它究竟有什麼意頭?

又是被什麼人發明出來的呢?

後宮妃嬪的繡花鞋,比高跟鞋還難穿,究竟有什麼意頭?

清朝後宮女子穿的鞋子之所以叫“花盆底”,

就是因為它的造型像是花盆,上窄下寬、前平後圓。

女子穿上它,整個重心既不在前也不在後,很容易崴腳摔倒,更重要的是,

這種鞋子的造型並不符合大眾的審美。

“花盆底”還有一個官方的名字,叫做旗鞋,它是專屬於滿清的一種服飾,被滿清發明出來,配套滿清的服飾穿著,是大清獨有的文化。

而這種鞋子的發明,

最開始就是為了迎合女子“裹小腳”的文化

古代封建時代的女性流行裹腳,人們將女性擁有“三寸金蓮”為美,而這種畸形的審美最開始流行於五代十國。

後宮妃嬪的繡花鞋,比高跟鞋還難穿,究竟有什麼意頭?

一名女子為了贏得南唐後主李煜的青睞,她自己開創了一個舞蹈,而這種舞蹈需要“足尖點地”,這樣身姿就會輕盈優美。

為了能讓自己的舞蹈出神入化,

她不惜直接將自己腳步纏上白綾

,每日忍受著鮮血淋漓的劇痛練習舞蹈。

最終果然讓李煜對她寵愛有加,還對她的小腳愛不釋手,慢慢地,

民間女子也開始爭相模仿,最後就流行起了“三寸金蓮”。

這種裹腳非常痛苦,需要在女子還沒開始發育的時候,將她腳部的骨骼全部掰變形,然後纏上紗布,這樣日復一日,最終形成“巴掌大”的小腳。

唐宋時期,這種文化尚且只是一種風俗,人們只是習慣性的去延承,但是到了元代,

人們竟然認為女子不裹腳是一種奇恥大辱!

後宮妃嬪的繡花鞋,比高跟鞋還難穿,究竟有什麼意頭?

這樣畸形的思維不知道害了多少女性,很多纏足的女子一生都會伴隨著疼痛,等到她們的女兒長大了,她們又不得不看著女兒再繼續受這樣的罪。

到了滿清時期,原本以為這種纏足的陋習應該會被摒棄了,

但是誰知這種文化竟然有增無減,這是為什麼呢?

滿清屬於遊牧民族,不管男女,基本上都是在馬背上長大的,滿清婦女需要在山上勞作,所以從不纏足。

不過後來他們打進中原以後,因為非常崇拜中原文化,所以繼承了很多漢人的思維與生活習慣,

而裹腳這個習俗又被延續了下來。

後宮妃嬪的繡花鞋,比高跟鞋還難穿,究竟有什麼意頭?

雖然以前她們不用裹腳,但是現在已經佔領了中原,不需要再去跟以前那樣受苦,自然就要慢慢展現女子本該有的樣貌。

當然了,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裹腳的,

只有貴族人家的小姐才可以裹腳

,而那些窮苦的人為了幹活方便,都是不纏足的。

在這樣的文化影響下,滿清人又發明了跟女性的“三寸金蓮”配套的鞋子,就是我們熟知的“花盆底”。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設計理念最開始不是清朝人發明的,根據歷史記載,

早在2千多年前就發現了“高跟鞋”。

這是怎麼回事呢?

後宮妃嬪的繡花鞋,比高跟鞋還難穿,究竟有什麼意頭?

“花盆底”是用花盆做的?

周朝時期,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高跟鞋”的身影。

有一首叫做《和湘東王名士悅傾城》的詩,裡面寫了這麼一句話:

“履高疑上砌,裾開特畏風”。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女子說著高履登上臺階,步態輕盈嬌弱,飄飄欲仙,

只不過那個時代的高跟鞋肯定不是清朝時期的“花盆底”樣式。

對於“高跟鞋”,古人們早就發現了它的優點所在。

人們認為高跟鞋能夠讓女子的身形拉長,從而在視覺上讓女子的身材比例更優秀,另外,

本質上“旗鞋”的發明也是為了限制女子。

後宮妃嬪的繡花鞋,比高跟鞋還難穿,究竟有什麼意頭?

古代女子有一種叫做“步搖”的頭飾,顧名思義,就是需要女子走路的時候“不搖”,到了清朝時期,旗頭的發明也是為了讓女子走路時不會晃動。

古代女子的禮儀就是“走路時頭飾搖的越輕,代表這名女子越端莊”,耳飾等發明也是這個目的。

那麼無獨有偶,

旗鞋的發明本質上來說也是為了約束女子用的。

由於這種“花盆底”太難穿了,一旦步子邁地不端正、或者走路速度加快,哪怕稍微將步子邁地大了一點,都會讓人站立不穩。

所以其實旗鞋發明的意頭:

一來能讓女子的身姿更加嫵媚,二來就是約束女子的儀態,以展現女子的“優柔美”。

後宮妃嬪的繡花鞋,比高跟鞋還難穿,究竟有什麼意頭?

旗鞋的穿法也是有講究的,不同地位的人,旗鞋的樣式也大不相同。

在影視劇中,我們看到的旗鞋底部都是白色的,於是人們都誤以為這是真的花盆材質的“瓷”做成的。

其實真實歷史上的旗鞋是用“木底”做的

,上半部分是正常的鞋子,下半部分是用木頭製作,然後用純色的布料包裹起來。

這種木頭都是找的非常堅硬、沉重的木材,經久耐用、不易磨損,有些勤儉的人家還會反覆使用,當上半部分的布料穿爛以後,再用這個木底重新制作一雙就可以了。

兩個部分的接觸面會反覆縫製一層厚布、或者殼褙(bèi),就是用布或特殊材質的紙縫製的,以增加穿著的舒適度。

後宮妃嬪的繡花鞋,比高跟鞋還難穿,究竟有什麼意頭?

一般鞋底厚為5~15釐米

,到了晚清時期高度增加,甚至還有25釐米高的旗鞋,穿起來就跟踩高蹺一樣。

鞋底上正常來說並不是使用純白的布料,人們對於穿“白鞋”非常忌諱,

於是會在鞋底的四周都繡上一些花紋

晚清時期,等級制度相對比來說不是那麼森嚴了,旗鞋也被髮明出了很多不同的款式,比如

鞋面上會放上一些穗子、流蘇之類的裝飾,來展示女子的身份。

還有人將鞋底給鏤空,裡面放上清脆的鈴鐺,走路的時候就會發初空靈的聲響,顯得女子活潑俏皮。

後宮妃嬪的繡花鞋,比高跟鞋還難穿,究竟有什麼意頭?

還有人在底部做成各種形狀的小鏤孔

,裡面撒上香粉,那麼女子走起路來就會在身後留下足跡。

在《延禧攻略》中,魏瓔珞教選秀的女子“步步生蓮”的方法,在歷史上的確是有真實依據的。

不得不說,雖然古代封建社會的女子比較悲哀,

但是依舊改變不了她們愛美的天性

而關於這種“花盆底”的由來,至今還有很多爭論不休的說法。

後宮妃嬪的繡花鞋,比高跟鞋還難穿,究竟有什麼意頭?

旗鞋竟是為了“防走光”

相傳,當年滿清人在征戰沙場的時候,偶然間發現在鞋子底纏上木塊,方便在泥中行走。

後來女子的鞋底上就演變成了木塊,這是真的嗎?

征戰沙場的男人又跟女子的鞋有什麼關係呢?

當時軍隊在一次戰鬥中,因為被一處泥潭阻撓無法通行,後來有人靈機一動,撿了一塊木頭綁在了鞋底上,這樣就不會弄髒衣服了。

後來這場戰役大獲全勝,

人們為了做個紀念,就發明了“花盆底”這種鞋子。

後宮妃嬪的繡花鞋,比高跟鞋還難穿,究竟有什麼意頭?

這個說法雖然聽起來很合理,但是其實可信度並不高,男子打仗想紀念勝利,卻讓女人去受罪,更何況古代高跟鞋的歷史由來已久,旗鞋並不是獨一發明。

其實旗鞋的發明為了約束女子的儀態之外,

還有“防走光”的功能

古代對女子的禮教要求極為嚴格,古代女子除了臉和手,其他的部位都要捂得嚴嚴實實,所以古代的衣服不僅設計地裡三層外三層,

裙襬更是長的拖地

這種繁瑣的衣裙就是為了確保

不要漏出來一丁點的身體部位

,那麼拖地的衣裙就會有一個致命的缺點:極容易踩到。

那怎麼辦呢?

後宮妃嬪的繡花鞋,比高跟鞋還難穿,究竟有什麼意頭?

於是人們就需要發明出一種鞋子,能在不影響走路的情況還能正常行走。

這種花盆底能將原本拖拽的衣裙提到鞋子的位置

,這樣不但能遮住全身防止走光,還解決了踩到裙襬的問題。

一般能穿上旗鞋的女子必須是13歲以上的滿族八旗女子,那時的女子到了十三四歲的年紀就開始嫁人。

成為人婦後就要有人婦的樣子,她們需要適應旗鞋走路,由婢女攙扶,步態搖曳生姿,

走起路來端莊優美,這才是一名大家閨秀該有的儀態。

那麼在等級制度嚴明的後宮,對於穿旗鞋的要求更加具體,旗鞋並非只有一個款式,一般分為“花盆底”和“元寶底”。

後宮妃嬪的繡花鞋,比高跟鞋還難穿,究竟有什麼意頭?

元寶底是隻有身份尊貴的妃嬪才能穿的

,她們會根據地位的不同,穿著旗鞋的高度、樣式都有區別。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是,

絕對不會出現素色的鞋子

,一雙鞋子製作的週期大約為一個月左右,鞋子的花紋樣式都可以讓嬪妃們自己挑選。

這種難穿的旗鞋一直持續到了清末時期,隨著西方文化的流入,那些糟粕文化逐漸被摒棄了,其中包括旗頭、繁瑣的服裝,還有花盆底旗鞋。

後宮妃嬪的繡花鞋,比高跟鞋還難穿,究竟有什麼意頭?

女子們轉而開始穿開叉的旗袍,燙時髦的捲髮,就連外國的高跟鞋也流入進了中國,大清尚未徹底滅亡的時候,

一些妃子就已經不再做滿清旗人打扮了

比如末代皇后婉容,還有一些清末的格格,都紛紛穿上了潮流的裝飾。

其實“旗鞋”的存在,代表著的是古代封建女性的地位,不過也折射出了女子自古愛美的心態。

後宮妃嬪的繡花鞋,比高跟鞋還難穿,究竟有什麼意頭?

那麼你認為,旗鞋符合你的審美嗎?

TAG: 女子旗鞋花盆鞋子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