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斯的絕密飛行,希特勒派他去英國談判,失敗就說他是精神失常

1941年5月10日23點左右,英國蘇格蘭地區的防空哨所發現了一架落單的德國ME110戰鬥機,考慮到這可能是德國人的空襲行動,英軍防空火力對準這架ME110戰鬥機傾瀉火力。

不過這架ME110戰鬥機卻沒有做出什麼攻擊行動,反倒是盤旋了幾圈之後就有兩個人從上面跳了下來。

這兩個德國人落地是在格拉斯哥一帶,其中一個人對著來抓捕他的人高聲宣稱他是艾爾弗雷德·霍恩上尉,前往英國是有特殊使命,想要見一見英國的漢密爾頓公爵。

赫斯的絕密飛行,希特勒派他去英國談判,失敗就說他是精神失常

讓一位上尉來執行特殊使命,這想想都不可能,不過這位“霍恩上尉”倒是在次日見到了漢密爾頓公爵,而他也在此時揭露了自己的真實身份——納粹德國的副元首魯道夫·沃爾特·理查德·赫斯。

有關於這位老兄為何會乘坐戰鬥機前往英國,德國方面的說法是赫斯精神失常了,所以才會做出這等荒唐事情。這種敷衍式的說法自然沒什麼人信,所以就有了另一種說法,說他赫斯是去英國議和的。

這一說法有根據嗎?乍一聽這好像是無稽之談,可實際上卻不是那麼一回事。我們作為後世者自然覺得德國是穩操勝券,可是在1941年5月10日的時候,當時英法聯軍尚未落入下風,德國A集團軍群的主力也是剛剛鑽到阿登山區,距離他們順利渡過馬斯河那還早著呢。

換句話說,彼時的德國並沒有掌握勝利,甚至是連勝利的影子也都還沒看到呢,鬧不好還可能被英法用優勢兵力給堆死。

赫斯的絕密飛行,希特勒派他去英國談判,失敗就說他是精神失常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赫斯作為德國的副元首秘密出使英國也就說得過去了。這也算是德國打算給自己留條後路,在戰況不利的情況下還有機會和英國方面媾和。

作為佐證的是赫斯為此努力了有一陣時間了,他曾和德國的地緣政治學專家,卡爾·豪斯霍費爾及其子阿爾布里希特·豪斯霍費爾,而前面提到的漢密爾頓公爵就和豪斯霍費爾父子有極佳的私人關係,也是赫斯本人理想的接觸物件。

需要指出的是,這種透過私人關係展開外交的做法在歐洲並不少見,德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就是精於此道的高手,赫斯如今也是打算如法炮製。

漢密爾頓公爵與英國王室私交甚厚,所以赫斯希望能夠透過漢密爾頓的關係,繞過他認為是“好戰之徒”的丘吉爾,直接與英國王室進行談判,從而達到英德兩國停戰議和的目的。

作為證據,赫斯跳傘的格拉斯哥正好就有漢密爾頓公爵的莊園,而他落地後也是指名道姓的要見漢密爾頓公爵。

赫斯的絕密飛行,希特勒派他去英國談判,失敗就說他是精神失常

當然了,赫斯原本肯定是希望透過中立國來和英國方面聯絡的,之所以變成他隻身犯險,恐怕是因為當時德國無法透過中立國和英國聯絡,故此才導致他冒險前往英國。

可這樣就又引申出了一個問題,赫斯這種做法別說在戰爭時期會被當做叛國行為,就算是在和平時期也是不可取的,這赫斯是怎麼做成了這件事的呢?希特勒本人對此又是否知情呢?

按照赫斯的說法,他來是轉達希特勒的和平條件,這些包括德國和英國就全球政策達成一致、德國放棄海外殖民地的要求而英國承認德國在歐洲的地位等等,甚至包括了德國將在法國實施撤軍。赫斯說的這些條件無論哪一個都需要希特勒的首肯,否則他一個副元首不可能替希特勒做決定。

而英國方面的態度也很有趣,他們先是在5月13日至15日派了前駐德國大使館一等秘書伊馮·柯克帕特里克爵士與赫斯接觸,後又在6月9日派出英國大法官西蒙勳爵與其進行談判。

赫斯的絕密飛行,希特勒派他去英國談判,失敗就說他是精神失常

這兩個時間點是什麼時候?5月13日下午德國A集團軍群的先頭部隊開始渡過馬斯河,5月15日則是德國A集團軍群向英吉利海峽方向推進的時候,戰況對於英法聯軍可以說是大大的不順。

而6月9日則是另一個耐人尋味的日子,此時節的英軍早就撒丫子逃回本土了,古德里安則在這一天率領德軍裝甲部隊已經渡過了埃納河,一路向南如入無人之境,隆美爾率領的德國第7裝甲師也早就突破了塞納河,轉道向北一路揚長而去。

在德國裝甲部隊的長途奔襲之下,法軍倉促構築的防線已經四分五裂,法國戰敗只是個時間問題了。那這個時候英國內部出幾個投降派,貌似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畢竟當時英國的前首相張伯倫就是最大的投降派,所以赫斯得到了相當高規格的招待,雙方也就英德兩國的和平可能進行了磋商。

但估計大家也想明白了,如果赫斯不是希特勒的全權代表,估計英國人也不見得願意和他談,所以赫斯確實不是腦袋一熱就來英國的,而是作為希特勒的全權代表來到英國。

赫斯的絕密飛行,希特勒派他去英國談判,失敗就說他是精神失常

但話又說回來了,既然赫斯是帶著希特勒的命令到了英國,怎麼德國方面就宣稱赫斯是精神失常了呢?有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赫斯的副官是可以解釋的,當時赫斯在5月10日出發前曾交給他的副官一封信,表示如果他離開四個小時後還未返回,那就得把信件交給希特勒。

目前已知的信件內容如下:“我的元首,當你收到此信時,我已身在英國……我的元首,如果我的計劃失敗——我得承認成功的機會極少,假若命運決定與我作對,那麼此行也不會給你或德國帶來不幸的後果。你可以選擇任何時機與我斷絕關係,請對外宣稱我瘋了。”

這封信其實佐證了兩個事情,首先,赫斯的英國之行是一場冒險,至少在赫斯自己眼裡成功的機率很低,並且他不認為自己能全身而退,因此為了儘可能減少此舉的負面影響,他希望希特勒宣佈他是神經失常才會這樣。

其次,希特勒雖然知道赫斯有和英國議和的想法,但赫斯此行也確實是出乎希特勒的意料之外,至少不是希特勒計劃中對英國丟擲橄欖枝的時間。換句話說,赫斯這一舉動頗有些自作主張的因素,只不過赫斯想把影響控制在最小。

赫斯的絕密飛行,希特勒派他去英國談判,失敗就說他是精神失常

那麼,赫斯是處於什麼動機呢?如果做一個大膽一些的猜測,赫斯此舉和他在納粹德國內部的地位有關。儘管赫斯作為德國的副元首在表面上風光無限,可實際上他的權力卻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

自從羅姆在長刀之夜被清洗之後,衝鋒隊就被國防軍和黨衛軍瓜分,希姆萊作為黨衛軍的老大自然是風光無二,戈林作為德國空軍的領導者也是兵權在握,而赫斯卻不掌握任何兵權,僅僅是在政務上有很大的權力。

如果是在和平時期,那希姆萊和戈林其實未必就比赫斯厲害,可到了戰爭時期就不一樣了,赫斯的權力都在政務和外交上,戰爭事情這倆基本都快成了擺設,那赫斯還有什麼權力地位可言?

也因此赫斯就非常希望能夠促成德國和英國之間的和平,使兩國恢復和平的同時也恢復他自己的權力。趕巧了,希特勒那時候也希望能夠和英國達成體面的和平,兩個人這算是一拍即合,只不過這赫斯的想法和希特勒多少有那麼點出入,所以才搞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赫斯的絕密飛行,希特勒派他去英國談判,失敗就說他是精神失常

當然了,赫斯這一趟算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英國上下已經在丘吉爾的努力下決心和德國抗爭到底,赫斯自然也就沒法在英國找到足夠的投降派來達成他所謂的“和平”。

也因此,希特勒為了不讓納粹德國丟了面子,只能宣佈赫斯是精神失常,把這事就這麼給搪塞過去了,而等待著赫斯也只有德國失敗的訊息和未來在絕望中自殺了。

參考文獻:《魯道夫·赫斯事件》《我的父親魯道夫·赫斯》

TAG: 赫斯英國德國希特勒漢密爾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