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秀才的“秀才”之名,在古代到底處於什麼地位?

在前幾篇文章中我們討論了《武林外傳》中李大嘴的人物性格,那麼今天,我們便來說說劇中的呂秀才的“秀才”之位,儘管我們都知道在《武林外傳》中,呂秀才考上了秀才的名頭,但卻一直被其他人打趣道:“為百無一用是書生”。 那麼問題來了,在古代的讀書人地位到底如何?

為何呂秀才擁有了秀才之名後也只能當一個酒店中算賬的櫃檯?其實在古代,讀書人地位確實是非常高的,問題在於讀書人能把書讀到什麼程度。秀才是窮書生,舉人則被稱之為老爺。雖然這兩個稱呼是緊挨著的,一步之遙,卻如雲泥之別。

呂秀才的“秀才”之名,在古代到底處於什麼地位?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古代的科舉制了,我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形成於隋朝,正式實施在唐朝,最終在宋朝完善,而真正要說發展到巔峰時則是我國明清時期。明清時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細算則可以分為四級,分別是童生試、鄉試、會試以及殿試。

殿試就是金鑾殿中拜見聖上,如果呂秀才能夠到達這一關,那麼他決定不會被淘汰,最多也就是排在最後,因為到達了殿試,沒有淘汰,只分等級。除此之外,最初的童生試整體上是一次考試,實則分為三級,分別為縣試、府試還有院試。考生們必須考過了院試才能獲得秀才的身份。也就是《武林外傳》中呂秀才的名頭,簡單的說只有中了秀才,後面才有機會到府、州、縣進行學習,儘管要經過了三級考試才能獲得秀才身份,但這秀才之名卻僅僅只是科舉考試中最低階的名頭而已,相當於我們中學的一個入學考試罷了。

呂秀才的“秀才”之名,在古代到底處於什麼地位?

那麼我們前文提到的舉人是什麼地位呢?舉人是通過了鄉試才能獲得的頭銜,一般我們在電視劇中所聽到的“秋闈”實際上就是指的就是舉人考試了。如果說考取秀才相當通過了中學考試,那麼考取舉人則可以理解是通過了高考。

高考有多重要,想必就不用我多說了吧,在現代社會中,高考都是國人們關注的重點。雖然現在大學生遍地都是,可實際上對於某些比較偏遠的鄉鎮來說,能夠考上重點大學,依舊是值得慶賀的一件大事(甚至會擺上幾座酒席,以慶祝鯉魚躍龍門)。

呂秀才的“秀才”之名,在古代到底處於什麼地位?

考取舉人名頭也是如此。拿我們課文中《范進中舉》的范進來舉例吧,當范進還只是個秀才的時候,周邊的所有人都可以羞辱他,包括他的岳父,一個屠戶都是如此,而當范進中了舉人之後,不僅范進自己高興壞了,他的岳父也不敢對他動手了,甚至連城中的“老爺”都特地送來錢財巴結他,為何巴結,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考上舉人,就等於是擁有了讀大學的通知書,擁有了做官的資本。

呂秀才的“秀才”之名,在古代到底處於什麼地位?

雖然現代社會中還有一些聲音會說到“讀書無用論”,但是我們要知道,讀書雖然不能直接帶領我們走向成功,卻能為我們開啟更多通往成功的道路,一個人不論書讀得怎麼樣,只要能夠堅持發光發熱,那就是人才。

TAG: 秀才舉人名頭我們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