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北宋皇子更名現象

淺議北宋皇子更名現象

姓名是一個人的識別代號,透過語言文字資訊形成的一種區別人與人之間差異的標誌。姓名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正因為有了姓名,人們才能正常有序地交往、記錄。

中國有句古諺叫做

“君子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意思是做人要光明正大,坦坦蕩蕩,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更改姓名。

但就在我國北宋時期,就出現過很多皇子改名的現象。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作為皇室貴胄,本應該作為臣民品德的表率,為何這些皇子會更改名字,而且還在一段時期還形成了持續的風氣呢?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展開今天的探討。

一。 北宋皇子更名現象簡述

1.皇子更名的歷史延續

筆者查閱過史料發現,

皇子更名這一現象並非始於北宋

。漢惠帝之子劉弘,原名劉山,在他被封為常山王時,改名為劉義,到他繼任帝位時才改名為劉弘,史稱後少帝。但在漢後少帝之後,就很少再出現改名的皇子。

淺議北宋皇子更名現象

直到唐朝,出現了一個改名大王,他就是玄宗的第三子。初名李嗣升的他,接連改名為李浚、李璵、李紹和最後的李亨。好傢伙,這位皇子共改了四次,這就是後來的唐肅宗。肅宗以後,唐朝也斷續出現過皇子改名之事,但這一傳統逐漸淹沒在五代的亂世之中。

到了北宋,

皇子改名之風又再度興起

。據北宋歷代帝王姓名考,除了開國的宋太祖以及宋徽宗以外,其餘七位帝王在登基之前至少改名一次。

比如仁宗皇帝原名趙受益,後改為趙禎;其弟趙玄祐改名為趙祐;神宗皇帝當年從皇孫變為皇子時,名字就從趙仲針改成趙頊。縱觀整個北宋歷史,皇子改名具有貫性和規律性,這一點,在中國古代史上獨樹一幟。

淺議北宋皇子更名現象

2.更名最多的是皇子和他的第一次更名

如果說中國古代改名次數最多的皇子是李亨的話,那麼北宋更名次數最多的就是宋真宗

《宋史》對他的更名有這樣的記述:“真宗諱恆……初名德昌,太平興國八年,授檢校太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韓王,改名元休。端拱元年,封襄王,改元侃……至道元年八月立為皇太子,改今諱……”

由此可以看到,宋真宗還是皇子的時候,每晉升一次爵位,都要改名一次。爵位變更次數多了,曾用名也相應多。

其實,這個改名這件事倒也和真宗無關,北宋時期皇子的名字都是御賜的,而且名字的使用還會有一系列規定。

通常在出世百日後到週歲之間,皇子會獲得賜名,早期賜名的規則是按照《宋太祖御製玉牒序》的規定

淺議北宋皇子更名現象

這個玉牒序是在太祖登基之後頒佈的,裡頭規定了太祖和兩個兄弟的後代命名用字及順序,目的在於規範家族子孫的昭穆順序。比如太祖之子以“德”字起名,太祖弟趙匡義之子以“元”字起名。

而事實上,剛開始實行起名制度時也完全沒有遵循玉牒的規範,太祖的皇子及其所有親侄子

最初都是以“德”字為名,也就是通常說的德字輩

。後來太宗皇帝以弟承兄登上皇位,其五個兒子都按玉牒的規定改成元字輩。真宗是太宗之子,自然也由趙德昌改名為趙元休。

3.最波折的皇子更名

說到皇子更名,不得不提宋英宗。《宋書》這樣記錄他的漫長更名歷程:“英宗諱曙,濮安懿王允讓第十三子……四歲,仁宗養於內。景祐三年,賜名宗實。寶元二年,豫王生,乃歸濮邸……嘉祐中,宰相韓琦等請建儲,仁宗曰:‘宗子已有賢知可付者,卿等其勿憂。’……嘉祐七年八月戊寅,立為皇子。癸未,改今名。”

淺議北宋皇子更名現象

宋英宗本不是皇子,其父濮安懿王趙允讓與當朝皇帝宋仁宗同為太宗之孫。仁宗25歲時尚無子嗣(當時已是婚後十幾年了),宋廷內外都很是著急,建議在宗室裡選一子入宮,一來可以穩固國體,二來有“招弟”的寓意。恰好濮安懿王子嗣眾多,共有十幾個可供挑選。

就這樣年僅四歲且機靈乖巧的英宗幸運地入選,並由曹皇后撫養,由宗親變身為皇養子,第二年就被賜名趙宗實。

英宗初入宮時已經四歲了,應該原來是有其他名字的,雖然史書上並未詳述,但從賜名這一記載來推斷,這是他第一次更名。

趙宗實入宮之後極為孝順,尊師好學,崇尚儒道,深得帝、後喜愛。但是好景不長,寶元二年,仁宗的親生兒子趙昕(豫王)出世了,而且是由仁宗寵愛的苗貴妃所生。由於有了親生骨肉,趙宗實作為嗣子的功能就不復存在了,他只好告別皇宮,重回濮安懿王府。

淺議北宋皇子更名現象

那一年,他7歲。可惜這位豫王無福,不到兩歲就去世了。

仁宗前後一共有過三個兒子,但都不幸夭折,這讓他在精神上飽受打擊。

嘉祐七年已經五十多歲的仁宗已經深感再造子嗣無望,於是下詔再次立趙宗實為皇子,並給他改名為趙曙。次年,仁宗駕崩,趙曙即位,是為宋英宗。英宗從入宮更名到立儲更名,可謂是一波三折。

二.北宋皇子更名的意義及原因

1.皇子更名是立儲的先兆

前面提到的真宗、英宗,他們在皇子時期的更名其實都和一件事有關,那便是儲君的確定。《宋書》寫神宗的更名如下:“神宗:諱頊,慶曆八年四月生……賜名仲針。……英宗即位,封淮陽郡王,改今諱。”,這也說明更名與將來皇位的繼承有著密切的關聯。

淺議北宋皇子更名現象

之前統計過,

北宋九任皇帝中,僅有兩位不曾改名

,除太祖以外就只有一位皇子沒改名就當了皇帝。還有除了原德字輩按照玉牒集體更名之外,其餘改過名的所有皇子當中,只有四人沒能當上皇帝。

這其中還有兩位是在北宋末年國之將亡時的皇子,如此說來,就只有兩位皇子是改了名又不能繼承大統。因此,可以這樣認為,北宋皇子的更名就是立儲的前奏。

2.名諱的避忌是更名的關鍵

話又說回來,為什麼當北宋的一位皇子被確立為儲君的時候要更改名字呢?這要從中國古代避諱的傳統說起。名諱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語言現象。

淺議北宋皇子更名現象

指的是不可直呼君主或尊長者之名,也不可在書寫時使用這些字,而是透過改字的筆畫或用其他字替代等方法進行迴避,就是俗稱的避諱。據史料研究,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出現,但尚未形成完善的制度。

到秦漢代以後,隨著中央集權制的推行,使得

皇權日盛,避諱也越來越嚴格

,尤其是對皇帝的名諱。例如在光武帝時期,秀才被稱為茂才,為的是避劉秀之名。

到了唐朝,皇帝的名諱的迴避被寫入律例,受到法律的約束。《唐律疏議》規定,“諸上書若奏事,誤犯宗廟諱者,杖八十;口誤及余文書誤犯者笞五十……即為名字觸犯者,徒三年”。

淺議北宋皇子更名現象

宋朝官方修訂了一部名為《禮部韻略》的書,其中收納了宋朝歷代皇帝的名字、廟號等等需要回避的字,

這些字禁止使用,不能寫、不能讀、更不能用於起名

。而皇子在成為皇儲之前更名,就是為了減少避帝王名諱時給言語交流及書寫帶來的不便。

3.減少名諱用字的數量

如果一個皇朝一直延續,代代皇帝名諱都不會重複,那麼所要回避的字會不斷增加。長此以往必然會給人們的生活及交流帶來困擾,即便是身處統治階層的帝王,也有很多的不便,因為有規定,寫奏章和下詔書也是要避諱的。

北宋中前期皇子的賜名還是遵照太祖玉牒,要有一個顯示輩分的字再加一個區別字,一共是兩字名。但當某位皇子被確定為繼承人之後,其名字改成一個字。

淺議北宋皇子更名現象

比如真宗之名從“元侃”改為“恆”;仁宗之名“受益”改成“禎”;英宗之名由“宗實”變成“曙”等等。將兩字名改成單字名,從數量上來講,需要避諱的字就減少了一半。自從

宋神宗以後,皇子們的賜名就不再按太祖玉牒,直接取單字名。

4.更名多用生僻字

早期北宋皇子名中的輩分都是像德、元、宗、仲等常見字,如果不改名,等到將來登基做了皇帝,別人避諱起來就非常困難。實際上,他們的改名就是遵循著化簡為繁的原則,將原來名字中的常見字改成生僻字。

淺議北宋皇子更名現象

像宋哲宗,原名趙傭,這個“傭”字不僅常用,而且有下人的意思,用做帝王之名極不合適。因此確定他為太子之後,名字也改成了趙煦。

煦字不如傭字常用,而且有溫暖照拂之意

,適合作為帝王之名。

最後再來分析一下宋徽宗的名字,他是北宋唯一未曾更名就登基的皇帝,其名趙佶。首先這是單字名,無須再減字;其次佶字並不常用,而且有健壯的意思,滿足帝王取名的要求。因此趙佶名字是一步到位,無須改名即可登基為帝。

結語

由上述北宋皇子更名的分析可知,更名現象其實與皇儲的確定息息相關,而且這一現象是受到了避諱傳統的影響。第一個更名的北宋皇儲是太宗皇帝,不過他不是皇子而是皇太弟。

淺議北宋皇子更名現象

唐太祖登基時,太宗由趙匡義改名為趙光義,為的是避太祖趙匡胤的名諱;等到自己做皇帝的的時候,又因為“光義”二字滿大街都是,實在不便避諱,所以才改單名一個“炅”字。

該名既生僻,又減了避諱字數,為後世子孫立了一個榜樣。後來北宋皇子的更名,就是按照這個基調進行的。

早在唐朝中後期也出現過與之相仿的皇子更名現象,雖然規律性不及北宋,但其意義和因由應與北宋的情況一樣。

參考文獻

《宋史》

TAG: 皇子更名改名北宋避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