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建文帝生母,明朝第一位太后,卻被朱棣降為太子妃

大型古裝電視劇《山河月明》近期正在熱播,引起了一股明朝熱。劇中,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熾等明朝四代帝王悉數登場,除了這些“帝王”外,後宮的女子們也十分出彩。馬皇后、徐妙雲等明朝“皇后”們各有千秋,劇中,朱標的側妃呂氏也有登場。

呂后:建文帝生母,明朝第一位太后,卻被朱棣降為太子妃

呂氏又稱呂太后,她是建文帝的生母,也是明朝第一位皇太后。她本是一位“鴻運當頭”的女子,遺憾的是,好運氣在前半生用完,最後成了一位“三無”太后:無諡號,無陵墓,無所終。

本文,筆者不談論劇情,僅從歷史的角度來和大家介紹建文帝生母呂后,希望透過史料記載,帶大家瞭解一位明朝初年的奇女子。

一、呂氏有女初長成,東宮儲君納側妃

本文的主人公呂氏雖然是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母,但她並不是懿文太子朱標的原配妻子,朱標的原配是常遇春之女常氏。

呂后:建文帝生母,明朝第一位太后,卻被朱棣降為太子妃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祭拜天地,正式登基,建立大明。之後,朱元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冊封妻子馬氏為皇后,冊封長子朱標為太子。當年,太子朱標年僅13歲。

4年後,也就是洪武四年,朱元璋為朱標舉辦隆重的婚禮,太子妃則是已故開國大將、開平王常遇春的長女常氏。根據《東宮妃常氏壙志》記載:

開平忠武王常遇春實為開國元勳,女曰某,與儲皇同年,爰自襁褓,即結姻好之約

意思是說,朱標和常氏在襁褓之中,便被定了娃娃親。洪武四年,朱標正式迎娶太子妃常氏入東宮。

呂后:建文帝生母,明朝第一位太后,卻被朱棣降為太子妃

常氏嫁給朱標後,是為大明太子妃,史載“東宮元妃,勤儉孝敬,不以貴富驕,盈婦德之懿,誠天下之表儀也”。可見,常氏雖然是武將子女,但品性方面還是比較優異的。

洪武七年,太子妃常氏生下嫡長子朱雄英,地位穩固之後,禮部奏請為太子納側妃,朱元璋經過挑選,決定納本文的主人公呂氏入東宮,為朱標側妃。

根據《明史·卷一百一十五》記載:

皇太后呂氏,壽州人。父本,累官太常卿。

呂氏的閨名和出生年月都無所考,現有的史料顯示他是壽州人(今屬安徽淮南),他的父親叫呂本,曾擔任太常卿。

呂后:建文帝生母,明朝第一位太后,卻被朱棣降為太子妃

根據淮南的地方誌記載,呂本是南宋名將呂文煥的後裔。南宋襄樊之戰時,呂文煥死守襄陽6年之久,最終因彈盡糧絕投降蒙元,他的後裔一直在元朝為官,呂本便是其中之一。

元朝末年,朱元璋在濠州起兵時,呂本還是元朝的元帥府都事。吳元年(1367年),呂本投降朱元璋。第二年(洪武元年),朱元璋任命呂本為湖廣行省照磨(正八品)。洪武三年,呂本升任中書省右司郎中(正五品),到了洪武六年,呂本已經升任太常卿(正三品)。

七年之內,呂本從正八品的小官連升數級,成為了明朝司法大法官。這種“開掛”式的晉升方式,只能說明:要麼呂本的能力非常突出,要麼朱元璋對呂本特別鍾愛。

從朱元璋為朱標納呂本子女呂氏為側妃這件事也能看出,呂本是朱元璋比較認可之人。

呂后:建文帝生母,明朝第一位太后,卻被朱棣降為太子妃

和太子妃常氏不同的是,太子側妃呂氏入東宮後非常低調,歷史上幾乎沒有關於她品行的記載。不過據《萬曆野獲編》記載,太子妃常氏在東宮待他人十分隨和,頗有孝慈高皇后(馬皇后)之風。由於朱標的東宮只有常氏和呂氏兩位嬪妃,這裡的“他人”指的應該是呂氏。由此可知,呂氏雖然身為側室,她在東宮的日子應該還算順遂。

呂家本是元朝降臣,呂氏能入東宮為側妃已是殊榮。當時東宮太子妃乃是開國名將常遇春之女。在那個看出身的年代,一個出身在前朝降臣家族的側室,在一個開國名將的長女面前,應該沒有太多的底氣。

呂后:建文帝生母,明朝第一位太后,卻被朱棣降為太子妃

不過,歷史證明,呂氏是一位鴻運當頭的女子,因為她的運氣實在是太好。

二、側室生子為嫡妻,庶子喪兄成嫡長

洪武十年,呂氏誕下一子,因當時《明皇祖訓》已經編纂完成,朱標便給此子取名為朱允炆。

朱允炆是朱標的次子,雖然出身於皇家,但仍屬於庶出。而且,朱允炆出生之前,朱元璋已經有了兩個孫子(朱標長子朱雄英、朱棡長子朱濟熺),所以,朱允炆出生的時候,朱元璋和諸位皇子雖然照例給東宮送來了賀禮,卻遠沒有那麼隆重。

呂后:建文帝生母,明朝第一位太后,卻被朱棣降為太子妃

值得一提的是,《明皇祖訓》在洪武八年正式將朱標支系的“輩分”確定為: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

所以,朱允炆的名字中含有“允”字,也含有“火”字旁。而他的大哥朱雄英因為出生在洪武七年,所以沒有按照這個規則來取名。

洪武十一年冬月,太子妃常氏又誕下一子,這是她為朱標生下的第四個孩子,也是朱標的第三子,朱標為其取名為朱允熥。當月,常氏因產子過程中損傷太過嚴重,竟去世了。

太子妃常氏嫁給朱標7年,生下兩子兩女,頗受朱標寵愛,如今戛然離世,讓朱標非常傷心。朱元璋下旨為太子妃輟朝三日,諡“敬懿”。

呂后:建文帝生母,明朝第一位太后,卻被朱棣降為太子妃

太子妃去世,朱標的東宮格局便發生了變化,《明史·卷一百一十五》雲:

初,太祖冊常妃,繼冊呂妃。常氏薨,呂氏始獨居東宮。

意思是,當時朱標的東宮只有兩位妃子,常氏去世後,東宮便只有側妃呂氏。按照常理,朱標要麼重新續絃一位新太子妃,要麼將側妃扶正。考慮到呂氏已經育有一子,當時常氏的幼子朱允熥尚且年幼,需要母親的照料。朱標在稟明朱元璋後,決定選擇後者,決定將太子側妃呂氏扶正。

就這樣,呂氏由太子側妃搖身一變成了朱元璋的長媳、朱標的正妻。從禮法上說,呂氏是朱雄英和朱允熥的繼母。而她的兒子朱允炆也從太子庶子變成了續絃生的嫡子。

呂后:建文帝生母,明朝第一位太后,卻被朱棣降為太子妃

她由側室變成正室,兒子由庶子變成了嫡子,這種變化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實證明,呂氏的“好運氣”還沒結束。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後,規定了“居嫡長者必正儲位”,這意味著,如果朱標的長子朱雄英長大成人,必然會成為朱標的接班人。因此,不管是朱元璋還是朱標,都對朱雄英寄予厚望。

根據現有的史料記載,朱雄英敏而好學,頗得朱標喜愛。然而,慧極必傷,洪武十五年五月,朱雄英因病夭折,年僅8歲。朱標傷心欲絕,朱元璋更是下旨按照皇子禮儀厚葬朱雄英,追封他為虞王,並讓文武百官步行為朱雄英送葬。

呂后:建文帝生母,明朝第一位太后,卻被朱棣降為太子妃

朱雄英的去世,給朱標一脈造成很大的影響。

按照常理,如果他朱雄英不死,他必然是朱標的繼承人。

即使朱雄英夭折了,如果他的母親常氏不死,那他的同母弟朱允熥將會是唯一的嫡子,這樣的話,就沒有呂氏母子什麼事了。

然而,老天彷彿特別眷顧呂氏,常氏的薨逝,朱雄英夭折,這讓呂氏成為了嫡妻,也讓朱允炆成為了“嫡長子”。一時間,呂氏母子成了東宮之中除了朱標之外最為尊貴的人。

呂后:建文帝生母,明朝第一位太后,卻被朱棣降為太子妃

三、太子遺孀尊太后,燕王長嫂淪囚徒

呂氏被扶正之後,又相繼生下來朱標的第四子朱允熞和第五子朱允熙,作為朱標的太子妃,呂氏在洪武年間出席過一些禮儀活動,特別是在馬皇后去世之後,呂氏還主持過一年一度的祈蠶節。呂氏的高光時刻持續了十餘年,直到洪武二十五年,她的命運再次發生改變。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派朱標巡視陝西,朱標歸來後染病,不料病情加重,到了四月二十五日,朱標不治身亡,年僅37歲,呂氏從太子妃變成了一位孀居之人。

呂后:建文帝生母,明朝第一位太后,卻被朱棣降為太子妃

朱標的去世,打亂了朱元璋太多的計劃,朱元璋肝腸寸斷,幾乎一夜白頭。後來,在劉三吾的勸說下,朱元璋決定將皇位留在朱標一脈。

據《明史·本紀第四》記載:

帝生潁慧好學,性至孝。年十四,待懿文太子疾,晝夜不暫離。更二年,太子薨,居喪毀瘠。太祖撫之曰:“而誠純孝,顧不念我乎。”洪武二十五年九月,立為皇太孫。

朱標病重期間,朱允炆在床榻前侍疾,晝夜不離。朱元璋認為,作為朱標名義上的嫡長子,朱允炆是個至誠至孝的好孩子,因此,決定立朱允炆為皇太孫。

呂后:建文帝生母,明朝第一位太后,卻被朱棣降為太子妃

六年後,朱元璋駕崩,朱允炆順利繼承大統,改元建文,是為建文帝。朱允炆追尊父親朱標為孝康皇帝,而呂氏作為朱允炆的生母,自然被尊為太后。如此一來,呂氏變成了大明朝的第一位皇太后(不含追尊)。

從降臣之女,到太子側妃,再到太子正妃,再到皇太后。呂氏人生的每一步都好像有“運氣”的加持。

然而,讓呂氏沒想到的是,她前半生貌似把運氣已經用完,後半生卻沒活成太后該有的樣子。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登基僅3個月的朱允炆便開始削藩,周王朱橚被貶為庶人,流放雲南,其他諸王人心惶惶。此後一年之內,又有四位藩王被削,他們或被貶為庶人,或被囚禁於宮牆,湘王朱柏不堪折辱,竟然舉火自焚了。

建文元年七月,惴惴不安的燕王朱棣終於下定決心,舉兵“靖難”。明朝開國不足40年,便迎來了一場大規模的內部戰爭。

其間,朱允炆用人不當,昏招頻出,最終輸了這場叔侄大戰。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入南京城,朱允炆放火燒掉偏殿後失蹤。

呂后:建文帝生母,明朝第一位太后,卻被朱棣降為太子妃

需要說明的是,和朱允炆同時失蹤的,還有他的妻子馬氏和長子朱文奎,而朱允炆的母親呂太后則被朱棣活捉。從此,大明朝的第一位皇太后,又變了身份,她此時是朱棣的囚徒。

四、太后守陵三子皆苦,廟堂爭鬥婦孺何辜

朱棣雖然是篡位者,但呂太后畢竟是他的長嫂,朱棣對她多少還保留著尊重。《明史》記載:

迓太后至軍中,述不得已起兵之故。太后還,未至,宮中已火。

這段話說得非常委婉,意思是,朱棣攻入南京後,“迎接”呂太后到軍中。朱棣向大嫂訴說自己是逼不得已才起兵的。等太后返回時,朱允炆已經在宮中縱火了。

呂后:建文帝生母,明朝第一位太后,卻被朱棣降為太子妃

估計,當時呂后落在朱棣手中,朱允炆以為母親已經殉難。也就是說,朱允炆失蹤前並沒來得及和母親告別。根據《萬曆野獲編》記載:

後出宮復故號為太子妃。尋命懿文諸子。吳王為廣澤王、居漳州。衡王為懷恩王、居建昌。是年俱召還。錮之鳳陽高牆。

朱棣登基後,不承認建文帝的正統地位,他廢除了建文帝的年號。不僅如此,朱棣也不承認大哥朱標“孝康皇帝”的身份,他將朱標重新降為“懿文太子”,而作為朱標的妻子,呂氏從大明朝第一位皇太后,再次被降為懿文太子妃。

縱觀史冊,從太子妃逐漸晉升為太后者居多,然而,從太后降為太子妃者,極為罕見,而呂氏便是一例。

朱棣登基後,怎麼安排大嫂成了一件麻煩事。最終,朱棣將嫂子打發到懿文太子陵園,為朱標守墓,並派重兵監視呂氏,不準呂氏出陵園半步。

呂后:建文帝生母,明朝第一位太后,卻被朱棣降為太子妃

呂氏被趕出皇宮,他的幾個兒子也沒落到好下場。

當初,朱允炆登基時,封三弟朱允熥為吳王;封四弟朱允熞為衡王;封五弟朱允熙為徐王。其中,朱允熥為常氏所生;朱允熞和朱允熙是朱允炆的同母弟,二者皆為呂后所生。

朱棣攻入南京後,抓到了朱允炆的三位弟弟,將他們統統貶為郡王。同年,朱棣又下旨召朱允熥和朱允熞回京,將二人貶為庶人,幽禁在鳳陽高牆之內,從此,二人再未見過牆外的月光,直到他們被囚禁而死。

對於朱允炆最小的弟弟朱允熙,朱棣倒是“網開一面”。史載:

惟少子允煕,先封徐王,改封敷惠王。隨母呂太妃居懿文陵園。

朱棣登基時,朱允熙才11歲,他被朱棣改封為敷惠王后,隨母親呂氏一起居住在朱標的陵園。朱允熙的到來,讓呂氏膝下有子,也算是對她僅有的慰藉了。

呂后:建文帝生母,明朝第一位太后,卻被朱棣降為太子妃

可是,永樂四年,又發生了一場意外。

永樂四年,朱允熙的房間失火,因侍衛救火不及時,朱允熙被活活燒死。朱棣給朱允熙諡“哀簡”。

《萬曆野獲編》記載:

蓋以呂后生,不欲顯誅之也。自此呂后遂不知所終。

意思是,或許因為朱允熙是呂氏的親生兒子,佔了名分,朱棣不好在明面上殺他,只好派人用縱火的手段為之。

朱允熙去世時,呂氏的傷心程度可想而知。此後,史料中便沒有了呂氏的記載,不知其所終,

作為明朝的第一位太后,呂氏最後混了一個“三無”結局,即無諡號,無陵墓,無所終。

呂后,這個“鴻運當頭”的女子,彷彿前半生把一生的運氣全部用光,後半生慼慼然。

呂后:建文帝生母,明朝第一位太后,卻被朱棣降為太子妃

建文帝的生母呂太后一生有三大幸運:以降臣之女入皇家,並生下太子次子,此為一也。

太子妃常氏早薨,呂氏繼任,撫育皇孫,勞苦功高,此為二也。

朱標夭折,允炆繼位,呂氏居於太后職位,尊榮無限,此為三也。

然而,朱允炆誤信書生之言,逼反朱棣,導致皇位傾覆,呂氏降位,最終卻變成了“三無”太后,“鴻運當頭”變成了“黃楊厄閏”。

蘇聯作家阿列克茜葉維契曾寫過一部著名的小說,書名是《戰爭,讓女人走開》,但作者在書中所表達的觀點是:戰爭中本來不應該有女性的參與,但又不可能沒有女性牽連其中。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戰爭,靖難之役是戰爭,叔侄鬩牆也是戰爭。

嗚呼,廟堂爭鬥,婦孺何辜!明朝皇室內鬥,叔侄相殺,最終卻累及婦孺,引後人一聲長嘆!

TAG: 呂氏朱標朱允常氏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