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保定文化,總是繞不開一個“和”字兒

前幾天,我們轉載了山水文章公眾號關於保定文化密碼解讀的系列文章之一,今天轉載第二篇,主題是人和政清。在今天文章末尾,有第一篇文章的主題連結,可以點選回看。

有人曾問我:老王,你讀了不少歷史書,能告訴我權力是什麼嗎?

我說:借用一句名言,權力是在反對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實現自己意志的能力。從好的方面來看,權力是整合所有個體力量的有力抓手,是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的必要手段。

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權力也是深淵,權力讓人瘋狂。人性,在權力面前根本不堪一擊!

人們常說,人在江湖,免不了義氣之爭。同樣,人在官場,就免不了權力之爭。而這種爭鬥,往往是血淋淋的,沒有對錯,只有勝敗。

在滾滾的歷史長河中,為了權力骨肉相殘、背信棄義的事兒,數不勝數,但總有那麼一些特殊與另類,如冰封雪原裡的幾株嫣紅梅花,搖曳多姿,令人神往。

其一,周召共和。

中華歷史五千年,是從哪一年開始紀年的呢,估計很多人說不清。請記住,這一年是公元前841年。

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大事,西周的老百姓不滿周厲王殘暴,發生了暴動(史稱“國人暴動”),攻入王宮,周厲王逃跑,政權由大臣召穆公和周定公共同執掌,史稱 “周召共和”。

正是從“共和”行政開始,中國的歷史開始有了確切的紀年。從此一直到今天,千百年來不曾間斷,是中國歷史得以延續的重要開端。

首任召公,姓姬,名奭,據傳其生母是周文王的妾,召公是周武王的異母弟。《史記》記載,周武王滅商後,“封召公奭於燕”。

西周早期的燕地,也就是今天保定、北京這一帶,這裡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交錯之地,周朝的東北門戶,位置極為重要。當時西周新立,殷遺民在中原作亂,如果不安撫好這一重地,勢必會形成連鎖反應。為此,召公受命於危難之際,來到這偏僻蠻荒之地,很快控制住局面,使這裡成為江山永固之所。

翻開史書,不難發現,召公為了周王朝的穩定發展,一生都在奔波。“國有難,召必至”,他每次都能圓滿完成使命。下基層處理民間事務,堅決不叨擾百姓,在甘棠樹下處理政務,秉公斷案,把保定、北京這一方土地治理的井然有序。

《詩經·召南·甘棠》記載了這一段佳話: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說。

意思就是,大家不要砍伐破壞甘棠樹,因為召公曾在樹下理政,處理政事累了在樹下休息。迄今為止,全國以“甘棠”為名的地方多達一百多個,足見首任召公影響力之大。

“國人暴動”後,周厲王倉皇逃竄,太子姬靜逃匿於後任召公(召穆公召虎)家中。憤怒的國人擔心王室事後會血腥報復,於是決意斬草除根,準備誅殺太子姬靜。召穆公雖在國人心目中素有威望,但也無法改變國人們的決定。為保全王室血脈,他將自己與太子姬靜年齡相當的兒子,交給國人們處死。

鑑於“宗周”(鎬京)暴亂頻起,召虎等離開燕地,來到“成周”(洛邑),招聚姬姓宗親,號召他們抱團取暖,共渡難關。

鑑於周厲王的暴虐統治激起了“宗周”、“成周”等地區民眾的怨憤,此時如果召回周厲王,或者擁太子姬靜即位,都難免有再次激起國人暴亂、徹底顛覆周王朝的巨大風險。況且厲王尚在人世,貿然擁立太子即位,也不合禮法。

最終,召公等與執掌軍權的周定公多次密謀,達成共識:為暫時安撫國人,穩定政局,由雖非王室成員,卻手握軍權的周定公出面,與召公共同主政。

十四年後,厲王死於彘地的訊息傳到“成周”。時過境遷,國人們對厲王的憤怒,隨著時間的推移已逐漸淡化。召公和周定公見擁立太子姬靜即位時機成熟,於是就藉助當時爆發的一場大旱,行占卜,進而宣揚天命太子即位的占卜結果。召公與群臣順應“天命”,擁立太子登位,即周宣王。

巧合的是,不久便天降甘霖,不僅解除了旱情,更使群臣、國人心悅誠服,為宣王統治的穩定和“中興”創造了有利時機。“共和”時代,至此正式宣告結束。

話說回來,中國歷史上權臣當政的真不少,也不都是曹操、司馬懿之流,還有不少心懷社稷、德行高尚的忠貞之士。比如,曾放逐商朝帝王的丞相伊尹,被皇帝尊為相父的諸葛亮,等等。

但都為權臣,共同執掌天下,還能和睦共處,最後還政於皇室繼承人的,估計也就是周召二人了。清順治帝臨終前任命鰲拜等四個輔政大臣,輔助幼年康熙。但四人為爭奪最高話語權,很快便分崩離析,互下死手,惹得天下恥笑,歷史上這類腌臢事實在是太多了。

而屬地在保定一帶的歷代召公,堪稱國之柱石,忠誠、清廉、低調,且極富為民情懷,首任還被譽為中國“廉吏始祖”。

司馬遷慧眼如炬,認為燕國後來能有八百年國祚,全賴召公之力。召公這種親民愛民的作風、忠誠為國的情懷,雖歷經歲月滄桑,卻始終煥發著強大的魅力,如一盞明燈,照亮後人為政之路,並在燕南大地上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成為保定尚和文化最好的滋養。

其二,將相和。

除了開創新紀元的周召共和外,歷史上重臣之間和諧相處的典範,莫過於“將相和”了,而這一故事的兩個主人公,都是咱們保定人。

藺相如,曲陽縣相如村人。說起曲陽人,一般有兩個特質:一個是愛獨自找回場子,二是能給足朋友面子。這兩點,在藺相如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藺相如,戰國時期趙國上卿,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在他身上,發生了三個著名事件: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

趙惠文王時,秦昭王寫信給趙王,願以十五個城池換取“和氏璧”。藺相如奉命帶“和氏璧”來到秦國,經據理力爭,機智周旋,終於完璧歸趙。

公元前279年,秦王與趙王相會於河南澠池,他隨侍趙惠文王,當面斥責強大的秦國,不辱國體,使趙王沒有受到屈辱,因其功,任為上卿,居官廉頗之上。

廉頗居功自恃,不服相如,恥居其下,並揚言要羞辱藺相如。藺相如為保持將相和睦,不使外敵有隙可乘,始終迴避忍讓。這種以國家利益為重、善自謙抑的精神,最終感動了廉頗,親自到藺相如府上負荊請罪,二人成為刎頸之交。

這些故事課本上都有,這裡不再贅述。你仔細分析分析,前兩件事,藺相如置生死於度外,剛烈無比,獨自一人為趙國找回場子。第三件事,藺相如謙虛低調,能屈能忍,給足了對方面子。這樣矛盾的事情在一人身上發生,說明了啥?

說明了藺相如顧全大局、寬容大度,是位胸懷廣闊的政治家。價值連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布衣之交、負荊請罪、刎頸之交、怒髮衝冠、膠柱鼓瑟等成語均來自藺相如、廉頗二人。

有人說,藺相如一介文人,怎會有如此格局和勇氣?要知道,藺相如的事蹟,可是收錄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裡的。這裡面除了記錄廉頗和藺相如的事蹟以外,還記錄了趙奢和李牧的事蹟。

既然把廉頗、趙奢、李牧和藺相如放在一起寫,說明他們三人與藺相如有很多相似之處。

我們不妨粗略剖析一番這三個人,提到廉頗和李牧,我只能豎起大拇指,說一聲“大名鼎鼎”。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四個人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勇猛無比。

再看趙奢,這個人也不簡單,閼與之戰大敗秦軍,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不然後來其子趙括,也不可能被直接任命為趙軍統帥。

司馬遷怎會把一個氣度儒雅、文質彬彬的藺相如,和戰國後期三大猛將放到了一起來寫傳?這說明,藺相如其實並不像課本插圖中那樣手無縛雞之力,而是一個勇猛彪悍的形象。

史載:“後四年,藺相如將而攻齊,至平邑而罷”。充分證明藺相如是個智勇雙全的人物! 正如司馬遷在《史記》裡所言,“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泰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

而故事的另一個主人公,更是位了不起的大人物,但有廉頗在,趙國就不會被滅,秦人正面對其束手無策,只能使離間計這樣的陰謀。

廉頗,贏姓,廉氏,名頗,今定州市邢邑鎮人,戰國時期趙國傑出的軍事將領和致治人物,以英勇善戰聞名諸侯。另據地方誌記載,廉頗故里在今保定市競秀區廉良村一帶,曾有廉頗廟、廉頗墓等遺蹟。

廉頗作為能征慣戰的軍事將領,戎馬一生,南征北戰,在戰場上活躍了前後40多年,為趙國的獨立和生存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在“將相和”這一劇本中,廉頗的角色分量比藺相如不遑多讓。廉頗作為趙軍最高統帥,不顧個人顏面,赤裸上身揹著荊條,親自來到藺相如門前請罪,同樣是金子般的人格。

歷史上有一段文字令人動容:“廉頗為之一飯鬥米,肉十斤,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後來廉頗受排擠離開了趙國,當趙王想要再次起用廉頗時,廉頗立馬做出這些,表示我還可用,能用!這也是“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由來。

少時我曾經冥思過,為什麼屢受打壓、垂垂老矣的廉頗,仍要主動請纓?後來我終於明白,廉頗,是一位真正的無雙國士。他眼裡,沒有任何個人榮辱,滿腔都是報國熱忱,一片赤子之心,恰如明月一般純淨。

估計很多人會奇怪,為什麼中國歷史上會有如此光明磊落、虛懷若海的仁和之臣呢?說到底,還是成長環境使然!是保定大地上久久傳承的尚和文化,已經浸潤到保定人的血脈裡、骨髓裡,成為他們的人生信條和行為規範。

其三,杯酒釋兵權。

若保定說尚和文化最典型的案例,無疑是宋太祖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了,這是隻有保定人才能做出來的場面事!

中國有句老話,高處不勝寒。這個高處,往往是講當皇帝的,沒有親情,沒有朋友。在皇帝眼裡,周圍所有的人都是可疑的,都在覬覦著這個位置。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想睡都不行,這是皇權與生俱來的致命弱點。唯有主動出擊,將各種可能的威脅消滅於萌芽之中。所以,才有哪怕“寧可錯殺一千,也不可放過一個”,哪怕“我負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負我”。

大宋朝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的傍晚,月亮已掛在柳梢。此時晚朝已散,太祖趙匡胤把擁戴自己黃袍加身登上皇位的石守信等禁軍將領留下喝酒,酒興正濃時,趙匡胤突然屏退侍從。

他嘆了一口氣道:“若不是靠你們出力,我是到不了這個位置的,從內心裡一直我念及你們的功德。可如今,我覺得還不如做節度使快樂,整個夜晚都睡不著覺呀!”

石守信等人驚駭,忙問其故,趙匡胤繼續說道:“這個皇帝位子誰不想要呢?”

石守信等人聽了,嚇得連忙叩頭:“陛下何出此言,天命已定,誰還敢有異心呢?”

趙匡胤說:“你們雖然無異心,然而你們部下如果想要富貴,把黃袍加在你們的身上,你們即使不想當皇帝,到時候恐怕也是身不由己。”

這些將領都驚恐失色,懇請趙匡胤給他們指出一條明路。

趙匡胤緩緩說道:“人生在世,像白駒過隙那樣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貴的人,不過是想多聚金錢,多多娛樂,使子孫後代免於貧乏而已。你們不如放棄兵權,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為子孫立長遠產業;同時多買些歌姬,日夜飲酒相歡,以終天年;朕同你們再結為婚姻,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這樣不是很好嗎?”

第二天,石守信等上表聲稱自己有病,紛紛要求解除兵權。趙匡胤欣然同意,令罷去禁軍職務,地方任節度使等。

很快,趙匡胤便兌現了與禁軍高階將領聯姻的諾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給高懷德,後來又把女兒嫁給石守信和王審琦的兒子,把張令鐸的女兒嫁給三弟趙光美。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杯酒釋兵權”。著名作家柏楊在他的《中國人史綱》評價說,“杯酒釋兵權是一種最高的政治藝術的運用。一席酒宴解決了不斷兵變和不斷改朝換代的禍根”。

歷史上同樣有名的飯局,估計當屬項羽和劉邦那場鴻門宴。不過那場飯局的結果不歡而散,而這次是皆大歡喜。不僅未傷及君臣和氣,還輕而易舉地就解除了大臣的權力威脅,是歷史上有名的安內方略,影響極其深遠。

“杯酒釋兵權”,讓曾經跟自己打天下的兄弟回家當富家翁、大地主,史上只有趙匡胤肯這麼做,大多數帝王則是屢屢踐行范蠡所說的,“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其中尤以劉邦和朱元璋為之最。

漢朝建立後,齊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韓王信等幾乎所有的異姓王,均遭到劉邦的清算,下場慘不堪言。

明朝建立後,李善長、劉基、宋濂、胡惟庸、藍玉等功臣名將,也是被朱元璋殺得乾乾淨淨,甚至整個家族都被滅絕。

儘管每一個被殺的功臣名將,似乎都有其該死的理由,但基於歷史全貌,瞭解細節之後,深知背後充滿皇權諸多的功利與猜忌,有著為人臣的諸多無奈與冤屈。

電視劇《亮劍》中,丁偉少將曾經這麼說過:

“從理論上講,一個國家的周邊地區出現一個軍事強國,不管這個軍事強國有沒有動手的打算,事實上潛在的威脅已經構成。”

國家如此,君臣照樣如此,強臣猛將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巨大威脅。什麼叫謀反?只要你具備謀反成功的能力,就叫謀反。你有這個能力,不管你想不想謀反,都要找茬消滅你。

宋太祖手下這群武將,無疑是有福的。因為他們遇上了趙匡胤,一位閃爍著人性的光輝,溫情、寬厚、仁慈的開國皇帝。

在帝王級人物中,如果單以個人武藝而論,武功最強的當數商紂王、西楚霸王項羽、宋太祖趙匡胤三人。不過,三人中真正擁有“皇帝”名號的,只有趙匡胤。

年青時的趙匡胤,是一位闖蕩江湖的豪俠,也是開創了太祖長拳、太祖盤龍棍等武學的一代宗師。參軍後他戰功赫赫,在“陳橋兵變”中被黃袍加身,擁立為帝,建立宋朝。

趙匡胤在位期間,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

他是歷史上最溫柔的開國皇帝,稱帝后沒殺一個功臣弟兄,隨他打天下的全都善始善終。對待上任皇族後周柴氏家族,更是仁厚無雙。

趙匡胤曾在皇宮中立一石碑,上刻給後世子孫的遺言,宋朝每位皇帝繼位之前,都有專人帶到誓碑,此事堪稱皇家最高機密。

後來北宋為金所滅,金人佔領皇宮後,發現了這塊誓碑。碑文為:

(1)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2)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

(3)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對於一個職業皇帝、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來說,能做到這一點,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素來目中無人的明太祖朱元璋對其也稱讚不已:“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也許,在趙匡胤的心裡,那個行俠仗義、千里送京孃的熱血青年,從來就未曾遠去。他一直在試圖用寬厚仁義和善的古老法則,來開創一個嶄新的新時代。

這就是宋太祖趙匡胤,一個地地道道的保定人。是保定歷代傳承的俠義仁和的民風,養成了趙匡胤的完美品格,使之成為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俠客皇帝!

作者:談笑 | 編輯:阿Da

TAG: 藺相如廉頗趙匡胤召公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