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從中國“撈錢”,此國想了一個絕招,輕而易舉瓦解中國人戰鬥力

看過李小龍電影的人 肯定會對這裡面的一個詞語印象深刻,那就是

“東亞病夫”

。而李小龍所飾演的陳真,以自己高強的中國功夫,將那塊匾額打得粉碎,也徹底踢翻了日本對華人的固有印象,不得不說是暢快無比。

但是,

“東亞病夫”

這個詞其實並不是來自電影的虛構,而是近代以來,外國人對於中國人實實在在的一種侮辱。許多人對“東亞病夫”的理解源於清朝末年,中國人迷戀吸食鴉片,從而毒害身心健康,體弱多病,骨瘦嶙峋,所以遭外國人的輕視,所以,“東亞病夫”的意思也近似於人們常常提到的

“鴉片煙鬼”

為從中國“撈錢”,此國想了一個絕招,輕而易舉瓦解中國人戰鬥力

可以說,鴉片的存在一直在中國近代史上佔據著重要“地位”,外國人也正是透過鴉片,一步步征服了中國土地。

那是一場沒有硝煙,沒有流血的西方侵略戰爭,但結果卻是我們哀鴻遍野,國力衰弱,甚至為中國日後數百年的歷史變遷埋下了致命禍根。

19世紀初,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號稱

“日不落帝國”

,野心勃勃的英國人,很快就將下一個侵略的目標瞄準了中國。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前,清朝仍然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獨立國家。而完成工業革命後的英國,生產力飛速發展,所以他們急需更大的國際市場,用於貨品出口地,中國人口密度大,很適合成為英國商品的傾銷地。

為從中國“撈錢”,此國想了一個絕招,輕而易舉瓦解中國人戰鬥力

不過,這些只是英國人的

“一廂情願”

,實際上,他們在中國的出口屢屢碰壁。首先來自英國的羊毛,呢絨等工業製品並不符合中國人的審美需求,其次乾隆皇帝並不鼓勵進口貿易,進口稅率高達百分之二十。

乾隆認為中國地大物博,沒有什麼必要從國外進口東西。與此同時,中國出口的特色商品,比如茶葉,絲綢,瓷器等奢侈品卻在歐洲市場大受歡迎,並且競價高昂,利潤巨大,這些都使得英國人極度不滿。

直到19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對於英國的進出口貿易金額仍超出將近二三百萬兩白銀的地位,面對這樣的局面,英國人採取過強力交涉的外交手段,但成效並不顯著,於是他們便想出來一個滅絕人性的方法——

走私鴉片

為從中國“撈錢”,此國想了一個絕招,輕而易舉瓦解中國人戰鬥力

魏源在

《海國圖志》

中曾經寫到過:

“鴉煙流毒,為中國三千年未有之禍。”

要知道,剛開始吸食鴉片的時候,會使人產生極致的歡愉感,這種刺激會導致嚴重的心理,生理依賴性,一旦停用就會發生一系列嚴重的

戒斷症

。比如

厭食,抽筋,癲狂,發抖

等等症狀,即便是在現代社會,走出戒毒所後的吸毒者百分之八十都會再一次吸食。

英國人就是利用了鴉片的這種依賴性質,大肆在中國出口鴉片。

而這種不平等的鴉片貿易,給英國人帶來了驚人的暴力,每年中國白銀外流量高達600萬量,也使我們從二百多年來的出超國轉變成入超國。

鴉片的大量輸入,一方面造成了清政府國庫空虛,財政枯竭。在那個時候,吸食鴉片的多為達官顯貴,就連慈禧太后在年老時也開始吸食。而鴉片價值不菲,即便是財力雄厚的家庭也難以為繼,所以這些人就利用權利之便,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導致底層人民負擔一再加重,人民對政府的不滿不斷加劇。可以說,在鴉片的作用下,清朝社會在逐漸地走向動盪。

為從中國“撈錢”,此國想了一個絕招,輕而易舉瓦解中國人戰鬥力

另外,吸食鴉片會對身體造成巨大的危害,長期使用會破壞人體的免疫功能,導致人體弱多病。煙毒的泛濫給中國人帶來了精神,肉體上的雙重打擊

。在許多老照片裡,那些常年吸食鴉片的人大多都骨瘦如柴,神色萎靡。他們不想著如何工作努力,掙錢養家,反而整日裡吞雲吐霧,懶惰成性,這些都嚴重破壞了中國的社會生產力,造成東南沿海一帶地區工業蕭條甚至走向衰落。

根據相關統計,在英國向中國輸出鴉片時期,我國的吸食人數每年都呈現增長趨勢,大約在

250萬到1500萬

之間,其實清政府也已經意識到鴉片的危害,發起過禁菸運動。

為從中國“撈錢”,此國想了一個絕招,輕而易舉瓦解中國人戰鬥力

不過早已為時過晚,此時中國人的身心早已被鴉毒侵害殆盡,而中國人雷厲風行的禁菸行動也激怒了英國人,他們趁機挑起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人也自此陷入到長久且痛苦的革命鬥爭中。

回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英國人不費一兵一卒,用小小的鴉片就徹底擊潰了我們,真是令人唏噓不已,值得我們至今引以為戒。

參考文獻:

《海國圖志》、《鴉片戰爭》

TAG: 鴉片吸食中國英國人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