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秦武安君-白起(上)

他一生征戰三十多年攻城70餘座消滅六國軍隊上百萬卻無一敗績,為秦國統一天下立下赫赫戰功。作為中國歷史上作為中國歷史上繼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白起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唐朝唐肅宗時期名列武廟十哲之一。蔡澤曾評價白起:“楚地方數千裡,持戟百萬,白起率數萬之師以與楚戰,一戰舉鄢郢以燒夷陵,再戰南並蜀漢。又越韓、魏而攻強趙,北阬馬服,誅屠四十餘萬之眾,盡之於長平之下,流血成川,沸聲若雷,遂入圍邯鄲,使秦有帝業。楚、趙天下之強國而秦之仇敵也,自是之後,楚、趙皆懾伏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勢也。那就是這麼一位為秦國立下赫赫戰功的將領,卻被秦昭襄王下令自裁於杜郵。

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秦武安君-白起(上)

白起影視形象

白起生年不詳,戰國時期秦國白氏,名起,郿邑(今陝西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有人說他是楚平王之孫公子白的後人,也有人說是秦穆公時期的名臣蹇叔、白乙丙的後代子孫。具體是哪個我們這也不糾結了,評論區留下你們的看法!

一、

成名之戰伊闕之戰

公元前296年,魏國魏襄王和韓國韓襄王在同一年去世,韓國、魏國局勢動盪;秦國覺得這是開啟東進中原的通道的好時機。公元前294年秦昭襄王攻佔韓國武始和新城,韓國不敵秦國派使臣出使魏國;請求魏國出兵馳援韓國。魏昭王並沒有隔岸觀火,命公孫喜率領魏軍前去支援韓國。於是韓魏兩國頃全國之兵在伊闕附近跟秦國對抗,令人發笑的是早已名存實亡的周天子也派出軍隊加入韓魏聯軍對抗秦國。

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秦武安君-白起(上)

伊闕之戰

伊闕地勢險要,位於洛陽以南伊闕地勢險要,位於洛陽以南,是秦國東出中原的必經之道。韓軍主將暴鳶希望魏國盟軍軍隊打先鋒,魏軍主將是公孫喜,曾經追隨孟嘗君南攻楚懷王,西伐函谷關,他覺得韓軍雖然戰力不甚強,但是韓軍不但弩強,其堅甲、美盾、青銅頭盔、鐵幕,也都精良,所以他希望韓軍為前鋒打頭陣;於是把魏軍駐紮在韓軍右後方。白起看到韓魏聯軍互相推諉都不想打頭陣儲存實力,於是派出部分秦軍在正面牽制迷惑韓魏聯軍;讓韓魏聯軍以為秦軍要和他們正面決戰。而秦軍主力則繞道魏軍後方打的魏軍毫無防備被打得措手不及,魏軍陣腳大亂被迫倉促應戰;然而伊闕地形狹隘根本無法結陣,魏軍只能各自為戰或逃或被殺迅速潰敗。魏軍潰敗之後韓軍側翼完全暴露在秦軍鐵騎之下,此時的韓軍在得知魏軍潰敗之後;軍心早就惶惶不安。甚至出現了部分韓軍譁變,韓國主將暴鳶見已無法控制局面便下令撤退;可此時撤退哪裡來得及,尚未開始撤退就在秦軍的前後夾擊下潰敗。為了擴大戰果白起命令秦軍全軍出擊追擊潰散的韓魏聯軍,最終伊闕之戰斬首韓魏聯軍24萬;俘魏軍主將公孫斬韓國主將暴鳶拔五城而收,白起憑藉此戰威震列國一戰成名,白起也因戰功升任國尉爵大良造;成為繼衛鞅和公孫衍之後第三位得到此爵位的人。

二、

伐楚之戰水淹鄢城攻破郢都

楚懷王客死秦國之後,繼位的楚傾襄王一直都想重新恢復楚國的霸業。而楚國早在楚懷王時期在秦國丹陽、藍田一帶被秦國擊敗,而後又在垂沙之戰中被齊國擊敗。經過秦齊兩國的打擊之下,楚國國勢日衰已不再是稱雄列國的強國了。楚傾襄王想恢復先祖霸業談何容易,秦國也不願意看到楚國再度崛起成為東出一統天下的障礙;因為此時秦國感受到了來自趙國的壓力。趙國經過胡服騎射軍事實力不弱於秦國特別是騎兵,因此在白起攻佔趙國的光狼城之後;秦昭襄王和趙惠文王在澠池達成合約兩國各自退兵相會修好。在解決了北面的威脅之後,白起立即率兵南下準備進攻楚國。

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秦武安君-白起(上)

秦趙澠池相會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白起伐楚,楚軍敗,“割上庸、漢北地予秦”;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白起再次伐楚,拔楚西陵;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白起再度率軍攻楚,直達楚國別都鄢城。此時白起率領秦軍深入楚國腹地,而鄢城城池堅固易守難攻;如強行攻擊秦軍將損失慘重。鄢城以西有條河叫夷水是漢江的支流在鄢城流入漢江,在《大秦帝國崛起》電視劇中是這樣描述白起的,白起和蒙驁上山檢視地形;遇見老農引河水澆地於是心生一計命李冰父子設法挖渠讓河道改道河水直奔鄢城。

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秦武安君-白起(上)

白起水淹鄢城

根據史料記載:白起水淹鄢城,鄢城軍民喪命五十餘萬;後人將那條渠稱之為白起渠,一代名城鄢城從此淹沒在河水當中並永遠無法修復。水淹鄢城之後楚國再也無法阻擋秦軍攻佔郢都了,公元前278年白起率領秦軍攻破郢都;楚傾襄王被迫遷都於陳楚國繼續苟延殘喘。攻破郢都之後,白起焚燒了楚王的墳墓夷陵而後繼續進攻至竟陵。此戰之後秦軍停止繼續進攻楚軍,秦國攻佔鄢郢之後設立南郡;郢都為郡治所,秦公子贏輝為首任郡守統轄峽江之下江漢四十三城三年內逐步推行秦法。之後楚國再也無力抵抗秦國的進攻,白起也因戰功受封為武安君。

下篇文章將為大家講述白起的巔峰之戰華陽之戰和長平之戰!

TAG: 白起秦國鄢城秦軍韓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