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強國的回饋制度是怎麼樣的?為什麼強國的回饋制度會被淘汰呢?

未行先識歸心早,應是燕山有杜鵑。——占城使《進貢初發占城》

我國古代曾有一種十分特殊的外交方式,弱小的國家會向強大的國家進貢。《東周列國志》就曾記載了:“凡漢東小國,無不稱臣納貢。”朝貢這種外交方式在歷史上持續了數千年。弱小的國家為了可以與相鄰的強國保持友好的關係,便會時不時

拜訪強國,為了表達他們的誠意與臣服之心,拜訪強國時會帶著大量稀有而珍貴的禮品,進貢給強國的皇帝。不過或許很少有人知道,強國其實也是會給這些使臣回饋一定的財務或者封號,作為賞賜回報。

古代強國的回饋制度是怎麼樣的?為什麼強國的回饋制度會被淘汰呢?

小國進貢的禮品大多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或許是特產的某種布匹,或許是他們地域特有的物種。一般來說,使臣千里迢迢的帶著禮物前來朝拜皇帝,其中誠意滿滿,哪怕他們帶來的禮物,可能不得皇帝的歡心,哪怕他們的禮物或許價值不高,可小國的這份誠意,這是皇帝必須要收下的,這些禮物也是無法拒絕的。如果小國進貢的貢品被拒收,這對他們而言是一種侮辱,雙方的關係也會變得惡劣。可是在明朝弘治年間,一個西域小國經常千里迢迢的給明朝送一頭獅子,可是明憲宗卻拒絕收貨,得知真相後的明憲宗更是大怒,這中間究竟有著怎樣的緣由呢?

古代強國的回饋制度是怎麼樣的?為什麼強國的回饋制度會被淘汰呢?

早在東漢年間,西域各國朝拜東漢時,就曾帶著獅子作為貢品前來中原。中原地區並不產獅子,所以很多國家都會選擇將獅子作為貢品帶來中原,獅子作為貢品這件事的歷史由來也頗為悠久。由於獅子的體型龐大,形象非常威猛,還有獸中之王的稱呼,因而古代的皇帝都十分喜歡獅子,西域各國也經常會將獅子作為貢品獻給皇帝。由此可見,將獅子作為貢品,並沒有什麼不合禮法的地方,甚至獅子的地位還十分高貴。既然如此,明憲宗又為何要拒絕西域送來的獅子呢?

古代強國的回饋制度是怎麼樣的?為什麼強國的回饋制度會被淘汰呢?

弘治二年,西域小國的撒馬爾罕使臣就帶著一頭獅子前來進貢朝拜,可是當使臣來到嘉峪關的訊息被明孝宗得知後,明孝宗一反常態,下旨讓明朝守軍攔住西域使臣,拒絕他們帶來的貢品,也拒絕他們來到京城。此次西域使者怏怏而歸,並未造成太大影響,但幾年後,西域使者再次來使,卻依舊被明孝宗拒絕了。

古代強國的回饋制度是怎麼樣的?為什麼強國的回饋制度會被淘汰呢?

明孝宗拒絕西域使者來訪其實是有原因的。當年朱棣為了彰顯明朝鼎盛時期的國力,接待使臣的基本原則定為了“厚往薄來”,外國使臣來到明朝境內後,不僅吃住全免,還會得到非常豐厚的賞賜。由於獅子作為貢品中的高階貨色,使臣們得到的回報更是非常豐厚。有些小國帶來的貢品,甚至還不如明朝給他們的回饋的價值高。

古代強國的回饋制度是怎麼樣的?為什麼強國的回饋制度會被淘汰呢?

《抱朴子·明本》:“然物以少者為貴,多者為賤。”雖然中原的獅子很少,可是在西域各國的境內,獅子根本就不是什麼非常罕見稀有的動物,有些地區的獅子甚至非常便宜。若是將這些獅子作為貢品,送給明朝,便非常容易從中牟取暴利,大發橫財,甚至還沒有吃住的消費,簡直是一本萬利的“商機”。

古代強國的回饋制度是怎麼樣的?為什麼強國的回饋制度會被淘汰呢?

西域的諸多小國都看準了這樣的商機,爭先恐後

地向

明朝進貢獅子。被明孝宗拒絕的西域來使更是這其中的常客,甚至曾隔三差五的就來進貢朝拜,但每次帶來的也不過是一頭獅子。可是成化年間,撒馬爾罕使者對於明朝皇帝賞賜的豐厚物品毫不知足,甚至公然討價還價,說他們的獅子是高價購換所得,甚至還要千里迢迢的運送過來,希望明朝能夠將這些費用全部報銷。

古代強國的回饋制度是怎麼樣的?為什麼強國的回饋制度會被淘汰呢?

當時明朝在位的是明憲宗,最初他數次調高了給西域的賞賜,可這西域使者卻仍然不依不饒,甚至還死皮白賴地留在明朝境內,最終被明憲宗強制趕走。此事也警醒了明朝的人們,經過調查後,他們得知西域進貢的根本不是什麼高價購換的獅子,而是西域山林中經常出沒的凡品,西域不過是抓住了明朝制度的空子,來明朝發橫財罷了。

古代強國的回饋制度是怎麼樣的?為什麼強國的回饋制度會被淘汰呢?

結語:得知真相以後,朝中大臣紛紛上書,要求明憲宗拒絕接受西域進貢來的獅子。明憲宗得知內情後,也非常震怒。好心好意的接待風塵僕僕而來的各國使臣,卻沒想到被人當了冤大頭,自己甚至還被矇在鼓裡,震怒的明憲宗也因此拒絕了外國進貢來的獅子。

參考資料:

《東周列國志》

《抱朴子·明本》

TAG: 獅子西域明朝進貢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