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一個縣,地處三省交界處,建縣歷史超600年!

湖北省,簡稱“鄂”,省會武漢,與湖南省相對應,湖北省因位於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湖北連安徽,南鄰江西、湖南,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為鄰,北接河南。該省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在長達800多年的歷史中,創造了楚文化。2020年,湖北省下轄12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共有26個縣級市、35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常住人口5927萬人。

湖北省一個縣,地處三省交界處,建縣歷史超600年!

其中,就竹溪縣來說,人口超30萬,隸屬湖北省十堰市,位於鄂、渝、陝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區,西接陝西省平利縣、鎮坪縣和旬陽市,南交重慶市巫溪縣,東鄰本省竹山縣,總面積3279平方千米。在歷史上,竹溪縣這一建制始於明朝時期,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

首先,竹溪縣隸屬於湖北省十堰市,地處湖北、陝西、重慶三省(市)的交界處。竹溪縣地處秦嶺東槽區東段南緣,大巴山脈東段的北坡,大巴山脈是全縣山系的發源地。峽谷與山間盆地相間,構成了丘陵、盆地、低山、中山、高山等多種地貌。竹溪縣屬北區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高差懸殊,光照充足,雨量適中。全年日照時數為500—1800小時之間,平均每天4—5小時;太陽輻射量年平均在92—101千卡/平方米。全年無霜期平均為238天左右,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就竹溪縣的歷史來說,西周時期,該地區屬古庸國的疆域。庸,古國名,出自帝顓頊,據載曾隨同周武王滅商,為“牧誓八國”之一。春秋時,是巴、秦、楚三國間地位較高實力較大的國家。建都上庸(今湖北省竹山縣西南)。公元前611年,為楚國 、秦國、巴國三國所滅。

湖北省一個縣,地處三省交界處,建縣歷史超600年!

到了戰國時期,今湖北省竹溪縣一帶先屬楚國,後成為秦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秦朝。在郡縣制下,今十堰市竹溪縣一帶屬漢中郡上庸縣。西漢,高祖元年(前206年),漢滅秦,沿襲郡縣制。高祖五年(前202年),析上庸之地置武陵縣,治所在今竹溪縣城東,隸屬漢中郡。東漢,省武陵縣入上庸縣,仍隸漢中郡。三國這一歷史階段,今竹溪縣一帶先屬蜀漢,後成為曹魏的疆域。魏太和元年(227年),復置武陵縣。以上庸、武陵、巫縣置上庸郡,武陵改隸上庸郡。西晉建立後,武陵縣仍屬上庸郡,隸荊州,該地區屬之。南朝宋,武陵屬上庸郡,隸梁州。南朝齊,武陵仍屬上庸郡。南朝梁,改武陵為新豐縣。北朝西魏,復置為上庸縣。北周時期,改上庸縣為孔陽縣,今竹溪縣一帶屬之。

湖北省一個縣,地處三省交界處,建縣歷史超600年!

隋朝開皇十八年(598年),復改孔陽縣為上庸縣,屬房陵郡,隸梁州。唐朝建立後,上庸縣屬房陵郡,隸山南東道。唐睿宗景雲二年(公元711年),以山南道所轄區域闊遠,分山南道為山南東、山南西二道。據《唐六典》卷三記載,山南東道仍治襄州,相當於今湖北長江以北、河南西南部及重慶市東部的萬州地區。宋太祖開寶元年(968年),省上庸縣入竹山縣。明朝成化十二年(1476年),為安撫荊襄流民,都御史原傑,奏請設定州縣,遂析竹山縣尹店社建縣,以境內竹溪河名命縣名“竹溪縣”。由此,就竹溪縣這一建制,始於明朝時期,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了。

湖北省一個縣,地處三省交界處,建縣歷史超600年!

最後,清代,沿襲明制。竹溪縣仍屬鄖陽府,隸屬於湖北承宣布政使司。到了1913年,竹溪縣屬襄陽道。1928年,竹溪縣直屬於湖北省。1965年,竹溪縣隸屬鄖陽地區。1994年10月,鄖陽地與十堰市合併為十堰市,竹溪縣隸屬於十堰市。如今,竹溪縣隸屬於湖北省十堰市。截至2019年底,竹溪縣下轄11個鎮、4個鄉,另設有2個茶場、1個農場、1個原種場、1個魚種場、1個種畜場、8個林場、1個管理局在,總面積達3279平方千米,總人口約為31。66萬人,也即為湖北省人口較少的一個縣。那麼,問題來了,對於竹溪縣,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

TAG: 竹溪縣武陵十堰市湖北省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