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妒忌的張九齡,其風度備受唐明皇讚賞

唐朝開元名相張九齡,作為唐代唯一一位以嶺南書生出身的宰相,張九齡九歲知屬文,十三歲寫文,受唐玄宗讚賞而入朝;與宰相張說志同道合,又因二人同姓,而論譜敘輩結為宗室兄弟;還被琅琊王氏王方慶誇讚“一定能有所作為”。

引人妒忌的張九齡,其風度備受唐明皇讚賞

作為“嶺南第一人”,張九齡的名聲自然煊赫,可惜這樣的煊赫聲名帶給他的不僅有讚賞,還有無數人的嫉妒。尤其是張九齡進入朝堂後,因唐玄宗李隆基對他的重視,引得朝堂上無數人對他忌憚打壓。

第一個打壓張九齡的便是極受玄宗重視的軍事重臣姚崇。在張九齡出現前,姚崇在李隆基身邊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在張九齡出現後,且極得李隆基看重,姚崇忌憚張九齡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便要在張九齡還不算位高權重之時讓他沒有向上走的機會。

引人妒忌的張九齡,其風度備受唐明皇讚賞

雖然姚崇一心想要打壓張九齡,但畢竟李隆基重視張九齡,姚崇也無法對張九齡說罷官就罷官;因此籌謀了三年才令張九齡去官歸養,回了嶺南。

不過即便張九齡因姚崇的設計打壓被罷官趕回了嶺南,卻也沒有令李隆基忘了他。每每朝中有人向李隆基舉薦人才,李隆基都會問道:“其人風度得如九齡否?”由此可見,張九齡的風韻氣度在唐玄宗心中是選拔人才的標杆。

引人妒忌的張九齡,其風度備受唐明皇讚賞

張九齡被罷官期間,在嶺南也並未鬱郁不得志,反而在李隆基的支援下,改善嶺南交通與貿易,修建了被後人譽之為“古代京廣線”的梅嶺古道,使南北交通大為改觀。

而後張九齡於開元六年(718年)被李隆基召回返京,而這時距離張九齡被貶不過兩年。

此時朝堂中姚崇已不能打壓張九齡了,雖然僅僅是兩年的時間,朝中卻出現了很多新的文官武將,雖然免不了依然有妒忌張九齡的人在,比如李林甫;但同樣也有許多對張九齡寄予厚望的人,比如張說。

引人妒忌的張九齡,其風度備受唐明皇讚賞

可李隆基越是寵信張九齡,越是有許多人要打壓排擠他。入京出京,似乎成為了張九齡的常態。不過即便如此,也並沒有改變張九齡的心志,“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於張九齡而言,他一直做得很好。

待張九齡過了知天命(50歲)的年紀後,以贍養老母的名義想要辭官歸養,但重視他的李隆基並不同意,反而將他的兄弟就近家鄉封官,以便照顧老母,讓張九齡安心待在京中。甚至因為張九齡身體虛弱的原因,還特意為了張九齡設立笏囊,方便張九齡上朝出行。

引人妒忌的張九齡,其風度備受唐明皇讚賞

大概是因為心中正氣凜然,萬事不以己為先的品性,所以張九齡即便到了老年之際,卻依然風韻自成、氣度翩翩,是位氣質高雅的清雋老頭。也正是因為這樣獨特的氣韻,才令唐明皇李隆基一直對他備加讚賞。開元后期,唐明皇對朝政之事憊懶,也只有張九齡能從旁相勸一二了。

唯一可惜的是唐玄宗李隆基終究未能聽信張九齡對安祿山“貌有反相,不殺必有後患”的預言,終究未能提前阻止安史之亂的發生。

引人妒忌的張九齡,其風度備受唐明皇讚賞

張九齡淡泊名利的性子,是我個人最為喜歡的,畢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若能與心中在意之人共賞一輪明月,此生亦已足矣。

TAG: 張九齡李隆基嶺南打壓姚崇